肥胖就是病(肥胖就是病壁纸)

文章目录:

扎心了!美国科学家发现:肥胖是种生理疾病,严重还将影响智力

“马上过年了,要减肥回家相亲”、”提前瘦一瘦,过年才好吃一吃”

每年春节前几个月,总有类似讨论出现,人们总是希望以最美好健康的面貌迎接重要时刻。但事实上,“瘦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颜值需求,更是一种健康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口中,有超过50%都在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逐年上升的高血脂、高血压等肥胖性生理疾病。美国《神经病学》杂志甚至公开发表研究,称肥胖群体更易导致大脑萎缩,影响智力和认知水平。

如此一来,很多人急于求成,会贸然选择抽脂、打针等快速减重手段,但这无疑是危险的。以近两年大热的司美来说,其已被研究证实可致肌肉流失,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全身乏力、皮肤松弛等。好在中国科学家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减重关键靶点,直接从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肠道入手,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2004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人员第一次从健康成人便中分离提取出AKK菌,其全称为粘蛋白阿克曼氏菌。他们发现,这种菌形态似“小小橄榄球”,呈胖胖的椭圆形。有了它们,人体肠道相当于装了一层“铠甲”,它能够帮助强化粘膜屏障,减轻代谢压力、消灭炎症。

图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第一次发现的AKK菌

到了2019年,比利时的Patrice Cani 教授团队进行了全球第一个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最终结果表明:AKK菌能在不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前提下,降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胆固醇等炎症标志物,甚至能够在静止状态下加速脂肪燃烧,也就是无数肥胖人梦寐以求的“躺着也在瘦”。

有了临床试验加持,AKK顶着“瘦子菌”光环迅速风靡全球。2022年,在欧盟、加拿大、美国等地区甚至可作为新型食品上市,不少富豪名人甚至专门向实验室打电话咨询原料补剂,就连斯坦福医学博士Peter Attia也曾在采访中透露:“我几乎每天都会摄入AKK相关补剂。”

遗憾的是,虽然借助临床试验和名人效应名声大噪,AKK仍有一个致命短板——水土不服。资料显示,欧洲人体内AKK菌含量是中国人的1.5倍,几乎不怎么需要额外补充,只需保持良好正常的生活方式即可。这就导致很多国人并不认可海外AKK技术,亟需国产AKK原料补剂填补需求。

最终,中国首家综合衰老干预中心时光派TIMEPIE,历时3年,经过数千次试验,于2023年底成功落地专为国人打造的AKK001菌株,实现规模化量产,与港企TimeShop合作后成功上线京东大健康板块。

据TimeShop海外官方旗舰店负责人透露:原始菌株来自“中国长寿之乡”——如皋,这是中国百岁老人最多的地方,目前全市百岁老人数量已经超过500名,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资料显示,这类原始菌株不仅更适合国人体质,还能长期根植于肠道内。检索去京东评论区发现,反馈多集中在“啤酒肚消减”“体态轻盈”等。

商智数据显示, AKK001已在京东反复触达超10万用户,不过主要集中在京广和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新技术入市还需要些时间沉淀,未来会加速向三四线下沉市场扩张。”TimeShop京东海外旗舰店负责人在采访中说。

对于想要减重的人群生物技术的进步固然带来了诸多便利,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不容小觑。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景南建议,日常要养成规律的进餐时间,定时定量进食,维持好肠道正常的消化节律;另外还要保持良好情绪状态,避免压力过大,可通过适当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

更重要的,不要将减重计划当成生活的全部,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健康生活理念,也很关键。

看着瘦为啥医生却说你肥胖?自测一下别是这个病

原创 喵大夫 猫大夫医学科普

2024年11月15日 06:45 北京

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推出科普微视频:《肥胖是一种病吗?》

(通讯员:蒋兴勇)肥胖是一种疾病,而且定义是慢性非传染性的疾病。为什么说它是一种疾病呢?这主要是在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它列入了疾病的分类的目录,那么具体来说什么叫做肥胖呢?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特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刘石平、营养科技师何海婷,推出科普微视频《科学减重,享“瘦”健康之肥胖是一种病吗?》。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为什么肥胖是一种疾病,它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我们的肥胖,可以影响我们一些病友的精神、情绪的变化,像抑郁、焦虑。可以说我们的肥胖并发症,是不胜枚举。所以我们给“肥胖”扣一个万病之源,就是一点都不过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