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后肥胖(化疗后胖了)

文章目录: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就会导致放化疗期间肥胖水肿 不要因为这...

放化疗期间肥胖水肿,不要因为这个什么也不敢吃了。

有的人说:化疗期间我没吃,很多饭我的体重也老长,整个人水肿的厉害,比明显长了几十斤的都有。实际上跟吃没有直接的关系,是因为在放化疗期间用药可能用了一些激素,因为那些激素是目的是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过敏等等这类的反应而用的。

用完了之后这些药物的毒副反应就是产生的水肿水钠储留肥胖,需要停药以后,因为用药时间是一段时间,需要停药以后慢慢的恢复,最后是可以恢复的。跟饮食没有直接关联,所以不要因为这个长体重而不敢吃了。

癌症患者的体重增加是好迹象吗?医生的看法和大家有点不一样

有人说,众所周知,癌症患者的体形消瘦,免疫力下降,尤其是放化疗后,副作用更是折磨得只剩下一副皮包骨。癌症患者的体重增加是好迹象吗?

众所周知,癌症患者的体形消瘦?这是哪来的“众所周知”,这是乱说,明明是自己一个人的说法,非要说成是众所周知。一说到癌症患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瘦得不行,面黄肌瘦,不像人样。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癌症病人看起来就像健康人一样,很多时候,如果不说,你根本看不出来他是癌症病人,所谓的面黄肌瘦,瘦得不像人样,当然也有,但多半是癌症的终末期,或者有的消化道肿瘤由于严重影响进食,大多数的癌症病人其实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癌症患者不会一定会体重下降,消瘦,当然,癌症患者有些确实会体重下降,那体重下降的癌症患者体重有可能增加吗?当然有可能。如果这个体重下降是由于癌症生长发展导致的,那么,如果通过治疗,比如,把肿瘤切掉了,或者通过放疗,或化疗,或靶向药物等抗肿瘤治疗,肿瘤消失或缩小或控制了,能正常饮食了,食欲也增加了,体重增加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疗后体重是增加了,有时我往跟患者说,你可得悠得点,不要让体重一直涨,因为有时体重不受控的增加也不是好事,特别是乳腺癌,手术后的随访,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医生要监督患者管理好体重,将体重维持在合适的水平上,不要过瘦,但也不要超重肥胖。当然,像化疗等治疗,由于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反应,在化疗期间体重增加是不容易,但也仍有可能。

一般来说,消化系统的肿瘤,比如食管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等,由于和消化吸收直接相关,尽管肿瘤被手术切除了,或者通过化放疗等治疗缩小或控制了,但体重增加比较困难,有时仅能维持体重不下降。比如,有的食管癌病人,之前体重下降,做了手术,体重可能会有所恢复,然后维持不变,或者一开始就维持不变,但没有继续下降。

癌症病人,影响体重的,一是癌症本身的治疗或控制情况,二是消化吸收营养状况。

癌症患者的体重增加是好迹象吗?其实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知道,体重增加是不是好迹象要看在是在什么情况的体重增加,比如,癌症诊断前,体重下降明显,通过治疗后,体重增加了(其实是恢复了),这当然是好迹象啊。但你不能简单地把体重增加当作就是肿瘤好了,这可不一定。有的人还真的是这样想的,而中国人尤其看重这个,认为吃得好,长重了,这肯定是表示肿瘤好了。这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体重的变化可以是一个参考指标,但不要只根据体重就得出好或不好的结论。

声明: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转载到任何平台!否则将追究责任,后果自负!#清风计划#

患癌手术后,她为何不停长胖?十余种癌症都与肥胖有关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段时间,减重是大众关注的热点,实际上,肥胖与癌症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成了癌症患者 为啥却越来越胖

最近半年,57岁的黄月(化名)一直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专家的指导下减肥,她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完乳腺癌手术、化疗后,仍旧在持续发胖,“体重上升根本停不下来。”

带着困惑走进诊室时,身高1.6米的黄月体重已达72公斤,BMI指数28.1,经过综合诊断,黄月确诊肥胖,化验单上的血糖异常也让她不安。

“别人患癌都是瘦得不行,怎么到我这儿反而像吹了气球一样长胖?”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冯长艳解答了她的疑问,“乳腺癌患者患癌后反而长胖并不是个案,这和乳腺癌会影响患者的激素分泌有关。”

冯长艳告诉黄月,也许别的病人手术后需要更多营养来为康复提供帮助,但她需要立刻控制体重,肥胖会影响她的激素水平、血糖等,对她的康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大半年时间内,处于乳腺癌康复期的黄女士通过饮食控制制造热量缺口,因为还在康复,减重医生没有贸然开出激进减肥方案,而是以平衡膳食的温和方式,增加她每天的热量缺口,让她温和减重。

目前,黄女士的体重维持在60公斤左右,血糖指标也回归正常,冯长艳告诉她,“雌激素的升高会刺激乳腺癌的发生,后期的康复过程中体重的维持是需要长久坚持的事情。”

十余种癌症的发生都与“胖”有关

冯长艳介绍,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慢性炎症,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增殖和扩散。此外,肥胖可能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引发“胰岛素抵抗”,为了维持血糖稳定,人体可能分泌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胰岛素及相关调节物质,“许多癌细胞表面存在着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与之结合可能刺激癌细胞的生长。”

另外,肥胖还可能干扰性激素的代谢,从而间接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以乳腺癌为例,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就可能导致乳腺癌风险的增加。 肥胖与乳腺癌、肾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子宫内膜癌等十余种癌症都相关。在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14%和20%是由于超重和肥胖。在与肥胖相关的多种癌症中,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更容易找上年轻人。

专家: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

“对于年轻人来说,纠结于肥胖与癌症的关系,不如管住嘴迈开腿,尽早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真的。”冯长艳介绍,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成人若体质指数(BMI)介于24.0 kg/m2至28.0 kg/m2之间,则被诊断为超重;若BMI≥28.0 kg/m2,则被诊断为肥胖。此外,男性腰围≥90.0 cm、女性腰围≥85.0 cm则可诊断为成人中心型肥胖。

“将BMI和腰围维持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肥胖的预防。”冯长艳介绍,要想有健康的身体,最好能通过均衡的膳食,逐步实现膳食中的脂肪供能比20%~30%,蛋白质供能比10%~2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尽量控制在50%~65%。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主动身体活动量每天至少达到6000步。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实习生 冯文洁

编辑:陈璐 责编:石亨,李奇 审核:阮鹏程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