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身材纤细就代表你不胖了吗?只要三招!教你辨别隐形肥胖!
朋友阿琳最近总抱怨:“我明明BMI正常,怎么体检全是箭头?”她身高165cm,体重52kg,看起来瘦,却查出脂肪肝、高血脂。医生一句话点破:“隐形肥胖,比肉眼可见的胖更危险。”
颠覆认知:瘦≠健康
你以为的“瘦”可能是假象!
- “瘦胖子”真相:体重正常,但体脂率超标(女性>28%,男性>20%),肌肉量不足,内脏脂肪堆积。
- 数据打脸:中国40%“标准体重”人群存在代谢异常,腰围超标的“隐形肥胖者”十年翻倍。
- 自测三招:
① 掐腰法:腰围(女性≥80cm,男性≥85cm)超标要警惕;
② 捏皮褶:腹部能捏起>2cm脂肪,内脏脂肪可能已超标;
③ 体脂秤:连续3天空腹测,体脂率>25%亮红灯。
内脏脂肪在作妖
内脏脂肪不是“乖脂肪”,专攻内脏搞事情:
- 代谢暴雷:挤占肝脏引发脂肪肝,干扰胰岛素分泌催生糖尿病;
- 血管刺客:释放炎症因子,加速动脉硬化,心脑血管危机飙升;
- 免疫塌房:2023年《自然》研究实锤,内脏脂肪过高直接削弱免疫力。
反杀指南:做“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狠人
① 运动要“心机”
- 拒绝纯饿瘦:每天吃够基础代谢(公式:女生655 9.6×体重kg 1.8×身高cm-4.7×年龄),避免肌肉流失;
- 练出“隐形肌肉”:每周3次哑铃深蹲、俯卧撑,肌肉多1kg,每天多烧110大卡。
② 吃出“代谢杠杆”
- 早餐啃根玉米:抗性淀粉激活肠道菌群,脂肪代谢加速20%;
- 外卖党救命菜:点麻辣烫时多选海带、豆腐,少喝汤,隐形热量直降300大卡。
③ 碎片时间“反油腻”
- 上班摸鱼法:每小时起身1分钟开合跳,全天多燃脂240大卡;
- 睡前10分钟:靠墙静蹲(膝盖别超脚尖),专灭小肚子内脏脂肪。
别被体重秤PUA!下次体检盯紧血脂、空腹血糖和腰围——真正的健康,是身体里住着一个“瘦子”。
看不见的胖更伤人!来测测你是不是隐形肥胖→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由于缺少运动,很多人都出现了假日综合征的症状,其实隐藏在这些症状背后的是一种看不见的肥胖——高血脂。
高血脂到底是怎么回事?高血脂有哪些危害?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我们想象不到的因素会导致高血脂?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熬夜、暴饮暴食、缺乏运动、久坐等等生活习惯,都会让你的血脂数值悄悄地上涨,这种看不见的胖其实更伤人,急性胰腺炎、冠心病、脑溢血等等都和它有关。
高血脂主要是哪些指标高?
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高血脂呈现出的“乳糜血”状态中,90%以上是甘油三酯,常见于餐后,一般肉眼观察不到,并且会及时清除。一般来讲,如果血液中达到2克脂肪(甘油三酯)/升,那么血液从外观上就会呈现出乳糜状。
高血脂主要和四个指标有关系:
l 总胆固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来源为食物中摄取和体内自身合成。正常值为小于5.17毫摩尔/升。
l 甘油三酯:脂质的组成成分,来源为食物中摄取和体内自身合成。正常值为0.56-1.70毫摩尔/升。
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运送血液中脂类的一种脂蛋白颗粒,主要作用是将脂类运送到血管内皮细胞中。正常值为3.12毫摩尔/升。
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正常值为0.7-2.0毫摩尔/升。
血脂高通常是指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
出现乳糜血的原因是什么?
●家族遗传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代谢异常
●大量进食高脂肪含量食物
●与血液的留取方式有关。血脂含量通过静脉血检测,基本的要求是正常饮食,空腹时间至少8小时(10-12小时最好),晚上8点之后不建议进食。
人体血脂成分升高有哪些危害?
首先可以直接造成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糖异常、血压异常、肥胖;
其次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以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最后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栓、脑溢血、中风等心脑血管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假日综合征竟然和血脂高有关系?
如在节假日结束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有血脂异常的情况出现了。
高血脂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闷、头晕、乏力。
长期吃外卖,能直接抽出乳白色的“牛奶血”?
不可能直接抽出乳白色的“牛奶血”。抽血后,通过静置,有效地去分层才能看到乳糜的状态。
长期吃素就可以控制血脂?
人体内的三大营养素:脂肪、蛋白质、糖,它们是会相互转变的,如高碳水造成高糖,而糖会转换成脂肪。肝脏是需要脂肪去帮助糖转化成热量。胆固醇也是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必不可少的,每天细胞代谢都需要胆固醇,体内需要平衡,建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饭后走一走可以降低血脂?
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脂。通过散步可以将吃的血糖、血脂和蛋白质送到全身肌肉中。吃完就躺下,会让所有的脂肪存在那些没用的脂肪细胞当中,还间接影响你的内分泌以及造成血脂紊乱。年长的老人也可以餐后站立或踮踮脚也能达到合理降脂的效果。
血脂高必须服用降血脂药?
可以简单分成单纯的高血脂症和有慢性病基础的高血脂症。前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少熬夜、合理运动和膳食就可以使血脂降下来;后者如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等高危因素在内的合并基础病,通过危险分层,高风险人群是需要服用降血脂药来降血脂。血脂也不是越低越好,过低易引起代谢问题甚至是肿瘤等疾病。
胖与不胖,医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可是,如果能简单的在家就能自测,岂不是只有自己知道这个秘密!接下来,小编分享四个肥胖的判定标准,可以亲测一下呀:
★体重测量
指标:体质指数(BMI),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
计算方法: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标准:目前我国成人的BMI的切点是:
正常:18.5≤BMI≤24 kg/m²
超重:24≤BMI≤27.9 kg/m²
肥胖: BMI≥28 kg/m²
★腹围测量
男性:正常≤85厘米,85~90厘米为超重,≥90厘米为肥胖;
女性:正常≤80厘米,80~85厘米为超重,≥85厘米为肥胖。
★内脏脂肪型肥胖测量
1、腰臀比例
公式: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方法:笔直站立,轻轻吸气,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臀围
标准:男性的腰臀比不大于0.9,女性的腰臀比不大于0.8,可视为中心性肥胖。若男性在0.9以上,女性在0.8以上,就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需要进行下一步测试。
2、腰腹皮下赘肉
方法:试着捏肚脐周围,如果能轻松捏起2厘米,表示堆积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来,表示很多脂肪堆积在内脏里,可简单判断为内脏脂肪型肥胖。这类人群,可能体重不超标,但是也要时刻注意血脂问题。
★体脂率测量:
公式:体脂率=脂肪量÷全身的重量
方法:一般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皮脂厚度计等仪器来分析测量
标准:一般来说,男性体脂率大于25%、女性体脂率大于30%,则可判断为肥胖病。
通过以上测量,大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吗?
一定要重视肥胖,它可是许多疾病的导火索。
今晚的《职场健康课》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人群防治研究室主任左惠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徐顺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刘英华为您揭开看不见的胖更伤人。敬请收看。
职场健康课
4月12日 19:30
《小心!看不见的胖更伤人》 健康求助通道:cctvzcjkk@126.com
看不见的胖更伤人!来测测你是不是隐形肥胖→
最近,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由于缺少运动,不少人都出现了假日综合征,隐藏在背后的其实是一种看不见的肥胖——高血脂。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熬夜、暴饮暴食、缺乏运动、久坐等生活习惯,都会让血脂数值悄悄地上涨,这种看不见的胖其实更伤人,急性胰腺炎、冠心病、脑溢血等都和它有关。
高血脂到底是怎么回事?高血脂有哪些危害?日常生活中哪些我们想象不到的因素会导致高血脂?
1 高血脂主要是哪些指标高?
1、总胆固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来源为食物中摄取和体内自身合成。正常值为小于5.17毫摩尔/升。
2、甘油三酯:脂质的组成成分,来源为食物中摄取和体内自身合成。正常值为0.56-1.70毫摩尔/升。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运送血液中脂类的一种脂蛋白颗粒,主要作用是将脂类运送到血管内皮细胞中。正常值为3.12毫摩尔/升。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正常值为0.7-2.0毫摩尔/升。
血脂高通常是指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
2 人体血脂成分升高有哪些危害?
首先,会直接造成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糖异常、血压异常、肥胖;其次,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最后,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栓、脑溢血、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3 假日综合征竟然和血脂高有关系?
如在节假日结束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有血脂异常的情况。
高血脂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闷、头晕、乏力。
4 饭后走一走可以降低血脂?
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脂。通过散步可以将吃的血糖、血脂和蛋白质送到全身肌肉中。吃完就躺下,会让所有的脂肪存在于那些没用的脂肪细胞当中,还间接影响你的内分泌以及造成血脂紊乱。年长的老人通过餐后站立或踮踮脚也能达到合理降脂的效果。
5 血脂高必须服用降血脂药?
可以简单分成单纯的高血脂症和有慢性病基础的高血脂症。前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少熬夜、合理运动和膳食就可以使血脂降下来;后者如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等高危因素在内的合并基础病,通过危险分层,高风险人群是需要服用降血脂药来降血脂。血脂也不是越低越好,过低易引起代谢问题甚至是肿瘤等疾病。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属于肥胖人群,根据以下四个判定标准可以自行测量:
体重测量
指标:体质指数(BMI)
计算方法: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正常:18.5≤BMI≤24 kg/m²
超重:24≤BMI≤27.9 kg/m²
肥胖:BMI≥28 kg/m²
腹围测量
男性:正常≤85厘米,85-90厘米为超重,≥90厘米为肥胖;
女性:正常≤80厘米,80-85厘米为超重,≥85厘米为肥胖。
内脏脂肪型肥胖测量
1、腰臀比例
公式: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方法:笔直站立,轻轻吸气,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臀围
标准:男性的腰臀比不大于0.9,女性的腰臀比不大于0.8,可视为中心性肥胖。若男性在0.9以上,女性在0.8以上,就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需要进行下一步测试。
2、腰腹皮下赘肉
方法:试着捏肚脐周围,如果能轻松捏起2厘米,表示堆积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来,表示很多脂肪堆积在内脏里,可简单判断为内脏脂肪型肥胖。这类人群,可能体重不超标,但是也要时刻注意血脂问题。
体脂率测量
公式:体脂率=脂肪量÷全身的重量
方法:一般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皮脂厚度计等仪器来分析测量
标准:一般来说,男性体脂率大于25%、女性体脂率大于30%,则可判断为肥胖病。
一定要重视肥胖
它可是许多疾病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