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肥胖进入Icu(肥胖旅客坐在紧急出口怎么处理?)

文章目录:

警惕丨小伙因为肥胖,住进ICU抢救27个昼夜

身高1米75,体重260斤,近日,体重严重超标的宁夏小伙大壮(化名)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因为胖,他得了重症急性胰腺炎,12小时内急速病危,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住进了重症医学科(ICU),医护人员连续抢救27个昼夜。如今他依然要与全身感染作斗争,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期。

高脂血症引发重症急性胰腺炎

260斤胖小伙进了ICU

大壮24岁,正值人生的黄金年华,但260斤的体重让他少了几分年轻人应有的健康朝气。

大约一个月前,大壮突然肚子胀痛,原本就肥厚的腹部鼓了起来,显得更大,持续胀了5个小时,他来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一系列检查后,医护人员皱起眉头,只见大壮血液颜色浑浊,不一会儿就分了层,上面漂着一层厚厚的油脂,是典型的乳糜血,化验结果显示,他患有高脂血症。

腹部CT检查结果则提示大壮的胰腺尾部增大,周围有渗出影,医生初步诊断为高脂血症诱发的急性胰腺炎,将他收住到肝胆外科病房。

随后,大壮的病情迅速恶化,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腹胀愈发严重,且无尿,肝胆外科团队考虑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什么是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曹建华介绍说,胰腺炎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是指没有发生胰腺坏死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在普通病房经过1-2周的治疗,病人都能够恢复得比较好,基本上不留什么后遗症。

重型则是指发生了胰腺坏死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又可以分为中度和重度,前者一般在48小时之内能得到控制和纠正,后者则在48小时内纠正不了,并持续加重,而大壮就属于后者——重度重症胰腺炎,其特点就是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特别快,并发症特别多,死亡率特别高。

“重度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发病48小时之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还有循环衰竭,也就是心脏的供血功能不行了,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还容易出现休克,这些都会危急生命,必须转到ICU进行救治。”曹建华说。

多学科联合抢救27天

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

不幸的是,曹建华描述的这些症状,大壮一个都没逃掉,短短12小时内,他的病情急转直下,迅速被转诊至ICU进行抢救。

“我们紧急测了腹内压,已经达到25cmH2O,是正常值的2倍多,赶紧做了腹腔穿刺置管,把坏死的渗出液引流出来,大约800毫升血性腹水,腹高压缓解了。”ICU主任卢燕说。

然而这项操作完成后,大壮的病情还在恶化,呼吸窘迫仍在不断加重,身体正在缺氧,卢燕团队紧急为他开放气道,做气管插管,让机器辅助呼吸。随后积极补充液体,复苏保障各个脏器的灌注,并通过空肠营养管置管术,为大壮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加强各个脏器功能支持。

纠正多个脏器损伤不容易,护理工作同样面对巨大挑战,大壮处于持续镇痛镇静状态,必须做好肺部护理,每天充分的引流痰液,还要灌肠排便、翻身,防止发生压疮。

但大壮是个260斤的胖小伙,护理起来“压力山大”,每一次翻身都需要至少6-8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护士们很吃力,几位男医生主动帮忙,一起为大壮翻身拍背。

随着治疗的进展,卢燕团队评估后,先后邀请耳鼻喉科专家为大壮做了气管切开术,随后邀请中医科、营养科、眼科、肝胆外科多次会诊,处理治疗中疑难问题。

27天后,大壮的各项指标逐渐好转,终于平安渡过了凶险的急性全身炎症反应期,转入肝胆外科普通病房。

高脂血症、过度饮酒、胆道疾病

都会引发胰腺炎

然而危险期并没结束,按照病程发展,大壮接下来还将面临全身感染期,这个阶段短则2周,长则2月,需要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依然危险重重。

曹建华说,胰腺的坏死是不可逆的,坏死的部位慢慢会液化,变成脓性的东西,可以引流出体外,也可以自体吸收,愈合之后,胰腺功能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发病以前的状态。胰腺有两个功能,一是分泌胰岛素,二是分泌消化液,如胰腺坏死的面积过大,分泌的胰岛素少了,病人后期可能要得糖尿病,消化功能也会减退,但多数病人结局是好的。

从鬼门关走了这么一遭,大壮瘦掉了50多斤,但体重依然严重超标。

曹建华说,贪吃、不爱运动、肥胖,这是所有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通病,“以前我们还收治过一个小胖子,晚上已经吃过饭了,睡觉前还要订一份肯德基,吃完了床都不下,床底下还放着几箱子碳酸饮料,喝完空瓶子就远远一扔,一步路都懒得走,也是200多斤,同样患上重症胰腺炎,差点救不回来。后来才开始认真减肥,现在瘦到150多斤。”

医生强调,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病人,最重要的就是把体重和血脂降下来,否则该病还会复发。普通人预防这种疾病,要从合理饮食、积极运动做起,保持健康体重。

当然,胰腺炎的类型不止一种,除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还有酒精性胰腺炎,多见于青壮年,是由大量喝酒引发的,这种类型的胰腺炎的预防方法就是终生戒酒。

曹建华说,许多年轻患者,第一次得胰腺炎是轻型的,输液缓上两周即可,戒酒不够认真,朋友聚会一高兴喝点酒,结果旧病复发,直接变成重症胰腺炎,住进了ICU,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一定要终生戒酒。

除此之外,还有胆源性胰腺炎,也就是胆道结石、感染等引发的胰腺炎,因为胆管和胰管共用一个出口,胆道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连累胰腺。

对于这类患者,医生建议是及时通过手术治疗胆结石,控制住胆道感染,不要拖着不管,以免拖出大病。

记者:沈亚婷 实习生:胡蝶

来源:银川晚报

肥胖男子因呼吸衰竭住进ICU 体重130公斤引疾病缠身

【肥胖男子因呼吸衰竭住进ICU 体重130公斤引疾病缠身】53岁的张先生身高170厘米,体重130多公斤,多年来“胖”出了一身病,近期还因肥胖导致呼吸衰竭险些丧命。经孝感市中心医院综合ICU病房全力抢救,张先生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转入了普通病房。家属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住在孝感城区,张先生以前体型偏瘦,40多岁时他做起了“包工头”,应酬变得多起来,加之爱吃肉,没几年,张先生的体重就长到了100多公斤。张先生长胖后,各种“富贵病”都找上门来,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一个不落,发生过脑卒中、心衰、心梗,做过心脏支架,由于长期吃药又发生了肾衰竭……近五年来,张先生每年都要住一两次院,家人为此担忧不已。(楚天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荆楚网

胖到无法呼吸!410斤男子就医时突然大口喘气,呼吸衰竭

体重410斤的丁先生从小被称作“大块头”,超额的体重让他的生活如同被锁在密不透风的箱子里——走几步就气喘,睡觉常被憋醒,连系鞋带都成了奢望。半年前,他目睹好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通过微创减重手术成功甩掉半个自己,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医院的减重代谢外科门诊。

突发呼吸衰竭

多学科团队紧急抢救

诊室里,浙大邵逸夫医院普外科于卫华副主任医师正在询问病史时,丁先生突然像离开水的鱼一样大口喘气,双腿不受控制地颤抖,眼神也开始涣散。“快!送抢救室!”随着医护人员一声呼喊,抢救床在走廊飞驰。监测仪发出刺耳的警报:血氧浓度骤降到70%(正常应高于95%),血液检测更显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仪器都测不出具体数值,血液酸碱度堪比严重酸雨(pH7.102)。这是典型的“呼吸系统崩溃”信号,医学上称为Ⅱ型呼吸衰竭,过量的二氧化碳已开始毒害脑神经。

抢救团队与死神展开赛跑:

浙大邵逸夫医院ICU丁莺副主任医师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立即以“人工肺”模式工作;重症团队同步建立三条救命通道——改善通气、纠正酸碱失衡、预防血栓齐头并进。

转入ICU时,丁先生肿大的身躯几乎占满整个病床,但各种仪器终于让他的生命体征回归安全区间。入ICU后予呼吸机通气,气道管理,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在治疗期间,丁先生因过度肥胖,每次翻身都需要整个护理团队协同发力。为帮助这个体重相当于三个成年男性的患者排痰,护理团队每隔两小时就要轮番上阵,双手交叠在他后背上有节奏地叩击,沉闷的“咚咚”声像在拍打浸水的棉被,震得监护仪导线都在颤动。

“咳嗽!用力咳!”呼吸治疗师段开亮双手抵住丁先生隆起的腹部充当“人工腹带”。每当丁先生试图咳嗽,他就要瞬间爆发全身力量对抗下垂的脂肪。

最辛苦的当属康复锻炼。“抓住我的手,我们慢慢来!”康复师王伊琳带领五个医护人员呈扇形围住床沿,用约束带兜住丁先生的身体,像操纵巨型木偶般帮助他完成床旁站立。当那双浮肿的脚掌终于触地时,监测仪上的血氧数值开始跳动上升,汗流浃背的医护们相视而笑:“看!这是重力送给我们的礼物!”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严重可致命

综合治疗后减重90斤

综合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及既往病史,此次突发情况考虑是丁先生过于肥胖引起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与严重肥胖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碳酸血症(PaCO2 ≥45mmHg)和慢性低氧血症,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所幸丁先生是在医院里发病,并在千钧一发间被送往了重症监护室。在重症医学科朱涛主任带领的ICU医护团队治疗下,丁先生情况迅速好转,治疗1周后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改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9天后转入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心病房继续减重治疗。

丁先生经抢救后呼吸功能虽然得到改善,但此时直接做手术风险太大,二次插管更是危险重重。于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和ICU的专家们一起“头脑风暴”,决定先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状况。经过3周左右的综合治疗,丁先生体重下降约35斤,呼吸功能显著改善,日常静息状态下的喘息症状明显缓解,夜间打鼾情况也大幅减轻。

为什么要先减肥?

医生发现,只要患者能减掉10%左右的体重,手术风险就能降低大约30%,尤其是呼吸道的风险会大大减少。

丁先生刚好减到这个比例,手术时机成熟了,减重与代谢外科于卫华副主任医师立即安排其返院接受手术。手术特别顺利,观察一天后,第三天就出院回家了。后续,丁先生继续在邵逸夫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心接受科学的减重治疗和指导,从410斤减至320斤。

丁先生及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医院供图

什么是“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简称OHS)是一种与严重肥胖相关的疾病,患者因长期呼吸不足,导致身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堆积,引发疲劳、嗜睡甚至心脏问题。通俗来说,就是“胖到喘不过气”引发的全身危机。

谁容易中招?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以下情况,需警惕:

BMI≥30(比如身高1.7米,体重≥87公斤);

睡觉打鼾严重,呼吸时停时续(可能合并“睡眠呼吸暂停”);

白天总犯困,躺着都感觉累,甚至头痛、记性变差。

它的危害远超想象!

短期可能只是疲劳、头痛,但长期会导致:

心脏负担加重→心衰、肺心病;

全身缺氧→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

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风险飙升。

如何自救?关键两步走!

第一步:减重!减重!减重!

目标:减掉当前体重的10%~15%(比如100公斤减到85公斤);

方法:饮食调整(少油少糖高蛋白) 循序渐进运动(快走、游泳);

终极方案:对于BMI≥35且合并其他相关疾病的患者,浙大邵逸夫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心可提供减重代谢手术(如袖状胃切除术)的评估与治疗。

第二步:夜间“呼吸神器”帮忙

家用呼吸机(如CPAP/BiPAP):睡觉时戴上面罩,机器像“空气支架”撑开气道,帮助顺畅呼吸,白天变得精神,减少头痛,心脏负担减轻。

注意!千万别做这些事!

1、乱吃安眠药或镇静剂:可能让呼吸更弱,加重缺氧;

2、忽视打鼾和嗜睡:以为是“睡得香”或“太累”,错过治疗时机;

3、短期快速减肥:极端节食伤身,可能诱发其他代谢问题。

记住:早治能逆转!

积极减重 呼吸机治疗,多数人症状明显改善,心脏损伤也能避免。但如果拖到心衰、肺心病,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