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体重超标者高血压,不是降到140/90,而是120/80以下
大周40来岁,是车库看门的师傅,胖乎乎,整体坐在那叼着烟,一动不动。
昨天晚上突发偏瘫失语,做完脑CT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后来住进了监护室。大众的爱人说大周有高血压,平时也吃着药,有时候也去门诊找护士量量血压,血压大多数都在140/90左右,但几乎没有低于130/80。
加之肥胖、抽烟、久坐不运动,这些就是导致大周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像大周这样的高血压,不但要减肥多运动,戒烟吃降压药等等。关键他虽然吃着降压药,虽然血压也能降到140/90以下,但是距离理想血压差的还比较远。
一、最新研究肥胖的高血压人血压应该降到120/80以下才安全
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体重不同,高血压降低的标准不同,尤其对于体重超标的人,血压应该降得更低一些才安全。对于体重指数<24者,理想血压为130/80 mmHg,而对于≥24者,血压小于120/80 mmHg比较适宜。
研究入选45925位参与者,之后于2008年、2010年和2017年分别进行了随访,随访12.5年,2548人发生脑卒中,包括1776例缺血性脑卒中和719例出血性脑卒中。
收缩压每增加20 mmHg,脑卒中风险增加27.7%,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30.7%,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23.9%;
舒张压每增加10 mmHg,脑卒中风险增加13.8%,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11.2%,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22.8%。
最终结论就是:对于体重指数<24者,理想血压为130/80 mmHg,而对于≥24者,血压小于120/80 mmHg比较适宜。
二、如何判断是否肥胖,体重与高血压的关系
体重指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理想BMI(18.5~23.9) = 体重(单位Kg) ÷ 身高的平方 (单位m)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洲人的BMI若高于22.9便属于过重。
国际上认为BMI大于25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
我国专家认为,中国人虽属于亚洲人种,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上限应该比亚洲标准低些。有专家建议,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20-22,BMI大于23.9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
BMI≥24,高血压风险3-4倍,BMI≥28,90%有心血管疾病或代谢疾病。
体重每下降5.1kg,高压下降5.55,低压下降3.57,体重越重,通过减重达到降压的效果越好,减重10kg,可降低血压5-20mmHg。
足见超重和肥胖对血压的影响。
大周,身高1.76m,体重将近200斤,BMI32.6远远超过25,所有大周的血压应该降到120/80以下,才更能降低脑梗死的风险。可是大周长期血压只控制在140/90,远远高于理想水平,所以脑梗死风险就会明显升高。
对于体重超标的高血压患者,一方面尽可能把血压降到更加理想的水平,同时应该控制体重,只有体重下来了,血压才会更好,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才会降低。
总之,肥胖者三高风险会增加;肥胖+高血压,需要控制体重,血压应该尽可能降到120/80以下才更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二谈血压:肥胖者多发!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钱先生,从事工程建筑行业,48岁,身高170cm,体重近180kg。应酬频繁,日均白酒半斤,夜宵烧烤不离手。最高压170/105mmHg。《黄帝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简单来说人胖肚子大,往往体内湿气就多,湿气不及时排出,就会形成湿浊痰瘀,挡在脉络上造成脉道不利,那血压自然不会低。遇到此型,诊治思路就是健脾化痰,通阳利湿。
经过诊察:发现面黄虚浮,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患者自述腹胀、便溏、舌胖齿痕,这皆为脾虚湿困之象。经过辨证: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生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参考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加减,此方关键,其中半夏是治痰能手,专攻痰浊上逆,燥湿化痰。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断生痰之源。二者一个治标,一个治本。加上天麻、钩藤是平肝息风良药,很多降压方剂都有它俩。陈皮、枳实升脾降胃,合用相得益彰,效果更盛。泽泻、荷叶利水渗湿,升清降浊,让湿从小便利出等。
两周后复查:头重感减轻,舌苔转薄白,血压降至145/90mmHg。四周后复查:胸闷痰多缓解,又加党参、黄芪扶正固本。八周后复查:体重下降4kg,血压130/85mmHg,停用西药,仅以中药维持。半年后:复查血脂、血糖恢复正常,B超示脂肪肝转为轻度。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脂,防大于治
总结:诊治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要能分清标象和本质。痰湿阻滞是标,脾虚气化失常是本。祛湿排浊是标,化瘀通络是本。健脾益气是标,脾胃升降合和是本。若见证即用天麻钩藤饮,反而致脾胃更伤,痰湿更甚。
(注: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是一个长期调理的过程,通阳利湿为路径,还要辅以生活方式重塑。 文中部分中药含毒性,并不适宜个人,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当肥胖遇上高血压,这份减脂降压指南请收好!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突破3亿,而肥胖正是高血压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数据显示,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且超半数接受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前已患有高血压]。
当「肥胖」与「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又该如
何破局呢?
肥胖如何「催生」高血压
肥胖与高血压的关联,藏在复杂的生理机制里。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会迫使心脏泵出更多血液以满足身体需求,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管长期承受高压。
代谢紊乱会带来连锁反应。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脂肪因子失衡等代谢异常,会让血管收缩加剧、钠排泄受阻,进一步推高血压。
此外,脑肠轴功能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炎症等,都会让血压调控雪上加霜。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还常具有“难治性高血压比例高”、血压管理“达标标准更严格”等特点。
如果是无并发症的患者,血压需控制在<140/90 mmHg之间,如果合并糖尿病、肾病等其他疾病,就需要需降<130/80 mmHg[65。
对于这些朋友,减重依然是核心治疗方式。研究证实,积极减重可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甚至能减少降压药用量。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一点是,肥胖患者测量血压时需注意袖带尺寸,上臂围较大者应选择宽幅袖带,避免因测量误差漏诊。
减重 控压如何双管齐下
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烦躁、肢体麻木等,不过,在高血压患病早期,不少人没有明显症状。钠盐摄入过高易导致血压升高,加上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大,会使动脉血管保持收缩状态,易形成高血压。
肥胖患者合并高血压同样需要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改变,多重生活干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饮食调节
调节血压,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尤其是减少盐的摄入。高血压患者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5 克以下,病情较重、有并发症者需控制在 3 克以下。
低盐是第一准则
想要少吃盐,有很多窍门 比如最后放盐,让盐分散于菜肴表面;适当加醋, 酸味可以强化咸味,柠檬、柚子、橘子、番茄等酸味食物也可以增加菜肴的味道,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可以利用油香味增强味道。 葱、姜、蒜等经食用油爆香后产生的油香味,能增加食物的可口性。 同时要注意不要喝汤底, 汤类、煮炖的食物,盐等调味料往往沉到汤底,因此最好不喝。
吃对营养素
而在食材选择上,多吃富含钾、钙、镁、膳食纤维的食物,也有助于促进钠排泄,从而降低血压。
钾
补钾可以帮助身体排出钠,有利于控制血压,增强血管弹性。可适当多食柿子椒、西葫芦、冬瓜、香蕉等。
钙
钙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牛奶或酸奶,大豆及其制品、油菜、雪菜等也有助于补钙。
镁
镁是维持心脏正常运转的重要元素,体内镁含量不足会导致血管收缩,进而使血压上升。可常食燕麦、糙米、紫菜、海带、花生、核桃、牛奶、大豆、鲤鱼、香蕉等。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钠,还能帮助保持血管弹性,对调控血压有益。可常食大豆、红豆、燕麦、荞麦、魔芋、薯类、海带等。
另外,医学研究发现,绿茶中含有黄酮类抗氧化物质,平时适量饮用可以减少患高血压的概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喝绿茶多多益善,高血压患者饮茶必须适量。
运动干预
在运动方面,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配合每周2-3次的哑铃、深蹲这类的力量训练,都对降低血压有帮助。
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内脏脂肪,研究显示体重每降5公斤,收缩压可降低5-20 mmHg。
生活干预
减少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避免脂肪堆积与血液循环不畅。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及时就医,必要时使用呼吸机改善缺氧状态。
压力过大会激活交感神经,同样会影响血压,可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
在非药物治疗3-6个月以后,若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不达标,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启动药物治疗了,但即使在药物治疗期间,仍需要坚持减重。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