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转氨酶高(肥胖与转氨酶高的区别)

文章目录:

18岁青少年高考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警惕脂肪肝“低龄化”

#长沙头条##湖南旺旺医院#

近日,芙蓉区一位18岁男生因高考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来湖南旺旺医院肝病门诊就诊,家长慌张的问“孩子这么小,肝功能就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注意?”经肝病门诊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据肝病专科何顺主任介绍:目前,我国超重和肥胖的形势严峻,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18岁以上超重率和分别为34.3%和16.4%,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0.7%。而近年青少年脂肪肝/肝损伤的比例正逐年上升。

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转氨酶?

如果说肝脏是一个工厂,转氨酶就是工厂里的工人,外周血里转氨酶数值升高了,那就代表肝脏这个工厂出问题了。

肝功能检验单最常见的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又叫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女性不超过40 U/L,男性不超过50 U/L,另外一个叫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又叫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女性不超过35 U/L,男性不超过40 U/L。

二、青少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这一类传染性嗜肝病毒,还有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肝损伤。

2、脂肪肝:很多青少年喜欢奶茶、炸鸡等高热量食物,沉迷于电子产品久坐少动,体重超重和肥胖,从而导致脂肪肝所致肝损伤。还有一部分人群因为饮酒引起酒精性脂肪肝,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

3、药物和毒物损伤,我们需要警惕某些药物导致肝损伤,某些退热药、中药、偏方、减肥药、抗抑郁药物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4、其他少见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5、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剧烈运动后的一过性升高,临床上也要考虑,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并做相关检查。

三、体检发现肝损伤需要做哪些检查?

复查肝功能,对比体检时的转氨酶指标是上升还是下降,同时做病毒性肝炎的筛查,通过肝炎标志物检测排查甲乙丙戊肝等,其次是完善肝脏彩超,看看肝脏形态大小是否有异常,如果仍不能明确病因,则根据医生的指导进一步排查自身抗体等其他病因。

湖南旺旺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温馨提醒:青少年转氨酶升高的主要病因还是脂肪肝,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少油少糖,拒绝“快乐水”,每周坚持体育锻炼,非医嘱不随意用药,拒绝酒精,对于肥胖及有肝病家族史的青少年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大多数肝损伤是可逆的!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旺旺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何顺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无症状”不代表“病变轻” 当糖尿病遇上“肝不好”该咋办?

健康糖尿病可引起诸多并发症,其中脂肪肝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更大。那么当糖尿病遇上“肝不好”该怎么办?

日前,记者从西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了解到,随着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二者就像一对“难兄难弟”,经常合并存在,形成恶性循环。西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王婷医生告诉记者,首先,2型糖尿病因为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体内葡萄糖利于减少、脂肪分解代谢加速,这样就导致过多的脂肪肝堆积而被肝脏摄取,并以脂肪的形式在肝内堆积而形成脂肪肝。这就是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最重要的原因。其伴发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超过了非糖尿病人群。

而体重超重和内脏型肥胖在2型糖尿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攀升,其中80%~90%的患者处于单纯性脂肪肝阶段。代谢综合征的出现往往提示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而糖尿病的出现,则意味着这些患者的肝病进展快,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高。

据统计,48%~10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并无肝病症状,36%的NASH患者有乏力、右上腹不适、睡眠障碍等症状。一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病进展缓慢;但脂肪性肝炎患者10~15年内肝硬化的发生率高达15%~25%。

“无症状”不代表“病变轻”。王婷表示,慢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组织学改变相关性差,不能仅仅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肝脂肪改变程度,以及是否并发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脂肪肝的发生主要与肥胖、2型糖型糖尿病、酒精滥用等因素相关,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收到较好效果。这就要求重点人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制度、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饮酒或戒酒,辅以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减肥比“降酶药”有效。王婷说,处理肥胖相关的转氨酶升高,核心是减重。一般体重每下降1%,血清转氨酶可降低8.3%;体重下降10%,升高的转氨酶多能恢复正常。若体重持续增长,转氨酶往往居高不下。血清转氨酶升高者若存在超重、内脏型肥胖,以及近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者(大于3千克),应先进行减肥治疗。

同时,减肥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有积极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本无肝功能异常。若因近期体重和腰围增加,并发脂肪性肝炎,血清转氨酶升高,最好的处理措施是减肥,而非“抗病毒”。

但减肥不宜过快过猛。尽管肥胖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少数患者在快速减肥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加重,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因此,减肥过程中必须监测体重和肝功能。体重下降过快的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加用保肝药物,避免肝功能恶化。

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王婷建议,脂肪肝患者每日应摄入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菜果类、水海产品和畜禽肉类,以及油脂类。还应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在合并2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治疗中,运动锻炼的重要性仅次于饮食控制。脂肪肝患者的运动治疗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宜选择全身性、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适当配以短时间、能承受的无氧运动。

各种抗炎保肝药物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且各有特点和优势,应结合各种病因肝脏炎症的特点和不同药物的功能特性进行适当选择。通常选用1~2种抗炎保肝药物,最多一般不超过3种,以免增加肝脏负担。根据不同病因及病情,用药疗程一般需要1~2年。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访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停止应用抗炎保肝药物后,仍应注意监测病情。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

当糖尿病遇上脂肪肝该何去何从?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2型糖尿病因为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体内葡萄糖利于减少、脂肪分解代谢加速,这样就导致过多的脂肪肝堆积而被肝脏摄取,并以脂肪的形式在肝内堆积而形成脂肪肝。这就是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最重要的原因。其伴发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超过了非糖尿病人群。

而体重超重和内脏型肥胖在2型糖尿病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攀升,其中80%~90%的患者处于单纯性脂肪肝阶段。代谢综合征的出现往往提示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而糖尿病的出现,则意味着这些患者的肝病进展快,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高。

据统计,48%~10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并无肝病症状,36%的NASH患者有乏力、右上腹不适、睡眠障碍等症状。一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病进展缓慢;但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10~15年内肝硬化的发生率高达15%~25%。

01

“无症状”不代表“病变轻”

慢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组织学改变相关性差,故不能仅仅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肝脂肪变程度,以及是否并发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

脂肪肝的发生主要与肥胖、2型糖型糖尿病、酒精滥用等因素相关,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科学合理的饮食制度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饮酒或戒酒

▶中等量的有氧运动

▶谨慎使用各种中西药物

▶定期健康体检

02

减肥比“降酶药”有效

处理肥胖相关的转氨酶升高,核心是减重。 一般体重每下降1%,血清转氨酶可降低8.3%;体重下降10%,升高的转氨酶多能恢复正常。若体重持续增长,转氨酶往往居高不下。血清转氨酶升高者若存在超重、内脏型肥胖,以及近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者(大于3千克),应先进行减肥治疗。

03

减肥使抗病毒治疗“事半功倍”

减肥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有积极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本无肝功能异常。若因近期体重和腰围增加,并发脂肪性肝炎,血清转氨酶升高,最好的处理措施是减肥,而非“抗病毒”

04

减肥不宜过快过猛

尽管肥胖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少数患者在快速减肥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加重,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因此,减肥过程中必须监测体重和肝功能。体重下降过快的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加用保肝药物,避免肝功能恶化。

05

主食“粗细搭配” 副食“荤素搭配”

脂肪肝患者每日应摄入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菜果类、水海产品和畜禽肉类,以及油脂类。还应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在合并2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治疗中,运动锻炼的重要性仅次于饮食控制。

脂肪肝患者的运动治疗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宜选择全身性、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适当配以短时间、能承受的无氧运动。

各种抗炎保肝药物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且各有特点和优势,应结合各种病因肝脏炎症的特点和不同药物的功能特性进行适当选择。

通常选用1~2种抗炎保肝药物,最多一般不超过3种,以免增加肝脏负担。根据不同病因及病情,用药疗程一般需要1~2年。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访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停止应用抗炎保肝药物后,仍应注意监测病情。

让我们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减重来恢复正常肝儿~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是集临床、科研、教学及预防保健为一体,以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为特色的临床专业学科。

专科特色:

●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治及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诊治

●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代谢综合征(肥胖、痛风、高脂血症)的规范诊治

●骨质疏松症的诊治

●生长发育问题(矮小、性早熟)

●其他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相关性高血压,垂体性疾病、肾上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图/文:内分泌科 王婷

编辑:宣传科 刘晓雨

审核:宣传科 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