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有哪些身材(肥胖有哪几种体质)

文章目录: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进来了解一下

//

关于肥胖,很多青年男女只关注肥胖带来身材走样的问题,而更多的中老年人已经开始承受肥胖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困扰。但是努力减肥谈何容易,减重真的只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些人哭诉自己喝凉水都胖,有些年轻人看起来明明不胖却还在拼命节食,也有些人把自己的肥胖归咎于父母的遗传……肥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你又是属于哪种肥胖类型?了解这些,你才不会在减重的路上越走越艰难。

由于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部位、程度不同,临床上对肥胖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以肥胖原因分类

根据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将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等。

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一般与遗传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而继发性肥胖(也叫获得性肥胖),则是由于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一般占总肥胖人群的1%。医源性肥胖是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因为药物和治疗方式等医疗手段而导致的肥胖。

以脂肪分布分类

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肥胖还可以分为外周性肥胖(也叫均匀性肥胖、全身性肥胖等)和中心性肥胖(也叫内脏性肥胖、腹型肥胖等),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肥胖分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是利用人体成分检测仪器来判断是哪一种肥胖。如果脂肪均匀分布于四肢及皮下,或者下半身(臀部及大腿)脂肪较多(常见于“梨形身材”),我们称为外周性肥胖。而脂肪主要集中在躯干部、腹内,或仪器检测出内脏脂肪超标而四肢较细的“苹果型”身材,则被称为中心性肥胖。

苹果型身材常见于男性,因而也被称为男性型肥胖,但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超过男性。

由于脂肪分布的差异,脂肪集中于腹部和内脏的中心性肥胖的危害,远大于脂肪分布于四肢或下半身的外周性肥胖。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同时内脏脂肪的聚积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脂肪心、脂肪肾、脂肪胰等,最终使得这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

另外,中心性肥胖也与一些妇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有研究指出,腰臀比(更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特征)的升高会使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79%,使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0%。也有研究指出,由于中心性肥胖者体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下降,游离雌激素水平升高,且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反应,因而较外周性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相较于中心性肥胖,外周性肥胖者由于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及臀部的皮下,因而患以上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了。

其他分类方式

近几年,有科学家依据人体是否存在肥胖伴发的相关疾病,将肥胖分为代谢正常性肥胖和代谢异常性肥胖。也有专家根据个人的BMI数值大小,将肥胖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

由于肥胖发生的原因复杂,目前临床上的干预和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不分原因的盲目减重很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怎样,正确认识肥胖,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

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营养科 秦桐

来源: 健康报

被你嫌弃的“梨型身材”,反而是科学家眼里的好身材!那些与蔬菜水果相似体形的奥秘

身材不仅影响美观,还关乎一个人的体能、代谢、疾病几率等多种健康问题。什么样的身材才是好身材?在科学家看来,“细腰肥臀”的梨型身材,患代谢相关慢性病的风险较低,寿命更长。

四种蔬菜水果身形

01

梨形身材

梨形身材多见于女性,特点是脂肪多堆积在臀部及大腿部位,形成上小下大状。粗大腿是梨形身材的重要特征。

02

苹果形身材

苹果形身材腰腹部过胖,状似苹果,细胳膊细腿大肚子,又称腹部型肥胖、向心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这种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上身胖,下身瘦是苹果形身材的特点。

03

西瓜形身材

西瓜形身材可以说是“大苹果身材”,是非常严重的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特点是脂肪大幅堆积在腰腹部。西瓜形身材的重要标志是腰围大于臀围。

04

冬瓜形身材

冬瓜形身材的特点是身高较矮,全身肥胖粗壮。四肢、腰腹、肩部、脖子、都有较为“壮观”。

以此三种体型,健康程度依次下降、疾病风险依次上升!

梨形身材

细腰合并粗腿的梨形身材的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最低。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粗壮的大腿比纤纤细腿更易于血压和心血管健康。

苹果形身材

粗腰合并细腿的苹果形身材的人群患高血压风险较高。苹果形身材更应重视血压状态,并定期进行血压检测和心血管疾病筛查。

西瓜形身材

作为苹果身材的升级版,西瓜身材的患高血压风险最高,且越胖风险越大。中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症的指征之一,易导致一些系列代谢相关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对于30岁左右的女性而言,拥有“梨形身材”要比“大苹果身材”有望多活9.5年。

而冬瓜身材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分而言:如果是皮下脂肪多,那么还是存在健康隐患的,需要提高警惕的;而如果是肌肉多,则较为健康,那就不叫“胖”,那叫“壮”!

梨型身材是“基因彩票”

近日,“梨形身材才是基因彩票”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研究发现,大腿粗、臀部大的“梨形身材”,可能比肚子大的人长寿。

一项研究称,最健康的身材是“标准梨子”,即上半身脂肪最少,腿部脂肪最多;与之相对,最不健康的是“标准苹果”,上半身肉多得很,腿上却没多少脂肪。

研究人员发现,在体重指数(BMI)、脂肪质量指数(FMI)、腰臀比(WHR)三个肥胖评估指标中,腰臀比与全因死亡和疾病特异性死亡之间的关联最强,且不受体重指数影响。腰臀比越大的人,死亡风险越高。

腰臀比(WHR)=腰围 / 臀围

腰围指标反映的是腹部内脏脂肪组织的情况。臀围除了能测量臀部脂肪情况,还能反映出下肢肌肉质量。

腰臀比(腰围/臀围)则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臀比超过0.9,女性超过0.85。若腰臀比大于1,则意味着健康风险较大。

大腿粗,心脏好?

丹麦一项为期12年、涉及3000名男子的研究显示,大腿周长60厘米以上、腿部肌肉强壮者,早亡和患心脏病风险大大降低。大腿围的长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也较轻。

很多女性嫌自己的腿不够细,其实女性的脂肪大部分是储存在臀部和大腿上,腿粗一点其实是正常的。

就像上一条所说的,腰部较细、臀部和腿围较粗的“梨形身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小于大腹便便却腿细细的“将军肚”。

5个方法练出“长寿身材”

健康的身材是长寿的要素之一,任何年龄段都应该注重身材管理。只有保持健康的体重和合理的比例,才是“好身材”。

1

给臀腿“囤”点肌肉

腿部肌群是身体最大的肌群,占全身肌群的60%。适当进行深蹲练习,不仅可以激活臀腿肌肉,增加下肢活力,还可以保护关节稳定性,增强基础代谢水平。

2

控制腰臀比

有研究表明,腰围大的正常体重者比肥胖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那些体重稍微增长几斤,肚子就明显发胖的人,一定要保持警觉。

另外,一些久坐者臀部很胖,这是因为长期不活动导致的脂肪堆积,并不是下肢肌肉增加。这种情况看似腰臀比合理,却依然存在皮下脂肪过多、发病率升高的风险。

3

30岁后管好腰围

随着年龄增加,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脂肪堆积慢慢显现,因此30岁后要严格管理腰围。

可以多做有氧运动,有助提升代谢、全身减脂,让各项身体指标达到健康标准。

4

老人、孩子体重要求不同

研究发现,青少年时肥胖会明显增加全因死亡风险。防止肥胖要从小做起,不能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就放松体重管理。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不用特别苛求体重“达标”,尤其是年纪偏大的老人,如果只是轻度肥胖,且没有明显心血管疾病,不一定要减肥,微胖的老人遭遇疾病或意外时机体抗打击能力更强。

5

吃和动都要“适可而止”

长寿身材是良好生活习惯的积累,坚持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很重要。

要把“适可而止”当成生活的一项准则:吃饭的量和速度要适可而止,七分饱即可,细嚼慢咽控制食量;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高盐的食物摄入要适可而止;剧烈运动要适可而止,适量运动才有利身心健康。(约见名医)

你是哪种肥胖?分型减重更高效

想要摆脱赘肉的困扰,首先得了解自己属于哪种胖。中医学将肥胖分为气虚、阳虚、痰湿和湿热四种类型,每种都有其独特的成因和调理方法。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中医师林沐杨提醒,要想有效减重,了解自身的体质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一起来了解肥胖的四种分型,更高效地健康减重。

气虚型肥胖:肌肉无力,喝水也长肉

林沐阳表示,气虚型肥胖的人,特点是全身上下都容易堆积脂肪,肌肉松垮无力,肚子腰腹部尤其松软;喝水都会长胖,节食会变得虚弱,反而更容易变胖;吃一点就饱了,过一会又容易饿,兼有气短懒言、乏力、精神不振、易出汗等症状,平时易患感冒,舌淡红,边有齿痕,脉弱。

针对气虚型肥胖人群,林沐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

1、情志调摄:

林沐阳表示,保持乐观、放松的心态很重要,不应思虑过度,日常可通过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例如激昂快节奏的二胡名曲《步步高》等。

2、饮食调养:

在食疗方面,林沐阳建议,可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槟榔、生萝卜等易耗气的食物;同时不可过多食用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对此,他推荐一道养生药膳——黄芪猪肚陈皮汤,来帮助该类人群健康减重。

3、起居调摄

林沐阳解释气虚型肥胖者应当注重工作和休息的平衡,不过度劳累,以免损伤体内的正气。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避免出汗后受风。另外,居住环境可选择明亮温暖的色调。

阳虚型肥胖:圆柱形体型,畏寒怕冷

林沐阳解释,阳虚型肥胖的人,特点是肥胖得比较均匀,呈圆柱形体型,脸也稍胖,面色恍白,精神不振,嗜睡;畏寒怕冷,四肢温度较低,部分人有四肢浮肿,一旦进食生冷蔬果容易胃痛、腹泻;大便溏稀,大便中有未消化食物,夜尿多;口唇色淡,舌淡苔白。

针对阳虚型肥胖人群,林沐阳建议:

1、情志调摄:

调节消极情绪,保持乐观态度。在音乐上,可选择欣赏激昂、宏伟、雄浑的曲调调适心情,如交响乐《保卫黄河》等。

2、饮食调养:

选用甘温益气的食物如羊肉、鸡肉、带鱼、黄鳝、虾、刀豆、韭菜、茴香、核桃、栗子、腰果、松子、红茶、生姜等;但同时应少食生冷、苦寒、黏腻食物,如田螺、螃蟹、海带、紫菜、苦瓜、冬瓜、西瓜、香蕉、梨、绿豆、绿茶、冷冻饮料等。另外他强调,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对此类人群,林沐阳推荐一道养生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3、起居调摄:

林沐阳表示,阳虚型肥胖,要多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加身体内的“阳气”。在居住环境上,可选用让心情和缓的暖色调,同时也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另外,他强调,此类人群在夏天也要注意防寒,空调尽量少开或不开,平时也要注意腰部、背部和下肢保暖。

痰湿型肥胖:湿重困乏,重口多汗

林沐阳解释,痰湿型肥胖的人,以向心型肥胖为主,腹部肥胖及大腿根部肥胖突出,肉质松软,没有弹性,甚至会下垂。日常饮食表现为,爱吃偏咸、香浓的食物;身体困重乏力,皮肤多汗且黏,嗜睡昏蒙,不爱动,不爱喝水,口中痰涎多,大便偏烂或不爽,舌体胖大,舌苔偏厚。

针对痰湿型肥胖人群,林沐阳建议:

1、情志调摄: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广泛的社交活动能有效丰富内心世界,进而改善抑郁心情。同时还可通过欣赏激烈、振奋的音乐来提振情绪,如琵琶曲《十面埋伏》等。

2、饮食调养:

多吃健脾助运、祛湿化痰的食物,如冬瓜、白萝卜、薏苡仁、赤小豆、荷叶、山楂、生姜、荠菜、紫菜、海带、鲫鱼、鲤鱼、鲈鱼、文蛤,淮山、芡实、莲子、白扁豆、陈皮等;同时注意少吃肥、甜、油腻的食物。另外,林沐阳提醒,痰湿型人群可通过控制食量、放慢吃饭速度、少吃盐、不吃宵夜来逐步改善肥胖体形。针对痰湿型肥胖者,林沐阳推荐一道祛湿化痰健脾的养生药膳——淮山茯苓炖瘦肉汤。

3、起居调摄

居住环境要干爽舒适,着装上以棉、麻、丝等透气宽松衣物为主。林沐阳解释,宽松的衣物有利于湿气散发。另外,晚上睡觉枕头不应该过高,防止打鼾加重;同时在生活习惯上,尽量选择早睡早起,不要过于安逸,贪恋沙发和床榻。

湿热型:结实又食欲旺盛

湿热型肥胖的人通常身材较为结实且食欲较为旺盛,表现为舌苔比较厚、黄,有口干、口苦甚至口臭的现象,爱吃甜食、冷饮、口味重的、凉的食物;头面油,爱生痤疮,汗味和体味大,大便黏滞不爽、解不尽;女性白带发黄,男性阴囊潮湿,舌质红,苔黄腻。

针对湿热型肥胖人群,林沐阳建议:

1、情志调摄

保持平和情绪,不应过度烦忧。可通过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来充实自我,还可通过欣赏舒缓悠扬的乐曲抚慰心情,如古筝《汉宫秋月》等。

2、饮食调养

饮食上注意清淡,可选用甘寒或者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薏苡仁、赤小豆、玉米、荞麦、高粱、萝卜、白菜、马齿苋、葫芦、蒲公英、鱼腥草、田螺、苦瓜、绿茶等;注意要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厚油腻之品,以及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针对湿热型人群,林沐阳推荐养生药膳——木棉花绵茵陈煲鲫鱼汤,以作其日常调理之用。

3、起居调摄

要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居室,避免潮湿闷热。可在室内用除湿器或空调改善湿热的环境。另外,可选择款式宽松,透气性好的天然棉、麻、丝质衣物。同时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

文 | 聂俗琴 实习生 黄丽华图 |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秦小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