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抽脂肪(肥胖抽脂肪有副作用吗)

文章目录:

后悔没早看!盘点那些超有效的吸脂瘦腿方法

在追求完美身材的道路上,腿部的粗细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那些通过常规运动和饮食控制难以实现瘦腿目标的人来说,吸脂瘦腿或许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吸脂瘦腿的方法。

1、传统负压吸脂​

传统负压吸脂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原理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通过一个细小的吸脂针,在皮肤表面做一个微小切口,将吸脂针插入皮下脂肪层。然后,借助负压的强大吸力,将堆积在腿部的多余脂肪细胞吸出体外。这种方法能精准地针对大腿内侧、外侧、后侧以及小腿等脂肪易堆积部位进行操作,有效减少脂肪数量,从而实现瘦腿效果。不过,传统负压吸脂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若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凹凸不平。而且,由于吸脂过程中需要较大的负压,术后肿胀较为明显,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2、超声吸脂​

超声吸脂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脂肪细胞震碎。先通过特殊的超声探头,在皮肤下脂肪层释放超声波,使脂肪细胞的细胞膜破裂,脂肪液化。之后,再利用负压装置将液化后的脂肪吸除。相较于传统负压吸脂,超声吸脂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为它主要针对脂肪细胞作用,对血管、神经等组织影响不大。这使得手术过程中出血更少,术后肿胀程度相对较轻,恢复也更快一些。但超声吸脂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较硬的脂肪组织,可能无法完全震碎,影响吸脂效果,且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3、水动力吸脂​

水动力吸脂采用螺旋式水刀,在吸脂的同时,通过加压水流精确作用于脂肪组织,将脂肪细胞从周围组织中分离出来,然后再将其吸走。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水流的冲洗作用可以减少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水动力吸脂能较为均匀地吸除脂肪,使术后腿部线条更加自然流畅。由于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和肿胀程度都相对较轻,患者能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但水动力吸脂设备成本较高,相应的手术费用也会比传统吸脂方式略贵。​

4、光纤溶脂​

光纤溶脂是利用等离子光热溶解理论的脂肪溶解技术。通过将极细的光纤插入皮下脂肪层,发射激光能量,使脂肪细胞内的水分蒸发,从而破坏脂肪细胞,使其液化。液化后的脂肪一部分被身体自然代谢吸收,另一部分则通过微小切口排出体外。光纤溶脂不仅能有效减少脂肪,还具有一定的紧致皮肤作用。激光的热量能够刺激皮肤胶原蛋白的产生,让吸脂后的皮肤变得更加紧致,减少皮肤松弛的风险。不过,光纤溶脂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对于脂肪堆积过多、腿部过于粗壮的人,可能无法一次性达到理想的瘦腿效果,需要多次治疗。​

5、吸脂瘦腿术前准备​

无论选择哪种吸脂瘦腿方法,术前准备都至关重要。首先,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其次,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告知医生自己的期望和身体既往病史,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前一周要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避免手术中出血过多。手术前一天,要做好个人卫生,清洁手术部位皮肤。此外,女性患者要避开月经期,因为经期身体凝血功能下降,会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6、吸脂瘦腿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术后需要穿上塑身衣,塑身衣能够帮助塑形,促进皮肤贴合,减少肿胀和淤血,一般需要连续穿着1-3个月,具体时长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而定。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医生通常会开一些消炎药和止痛药,患者需按医嘱按时服用。术后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身体恢复。术后短期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在完全恢复之前,都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吸脂瘦腿虽然能快速实现瘦腿梦想,但并非适合所有人。身体过于肥胖、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都不建议进行吸脂手术。在决定进行吸脂瘦腿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180斤“胖哥”花费30万成功登顶珠峰:脂肪储备立大功

近日,一位身高1.71米、体重180斤,自嘲是“胖哥”的网民发帖称,自己在饱受质疑的情况下成功登顶珠峰。此事引发热议。3月10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联系上了这位“胖哥”,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训练三个月后,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成功登上珠峰的经历。有资深登山人士表示,登山运动员是需要一点脂肪储备的。

沈牧遥登顶珠峰。受访者供图

攀爬珠峰前锻炼三个月,曾负重爬24楼

3月10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这名发帖的网友,他名叫沈牧遥,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登顶珠峰的经过。

“我是在去年(2024)5月21日登顶的。”今年27岁的沈牧遥,居住生活在北京,自己经营一家熟食店。他告诉记者,他一直比较喜欢徒步和登山,以前比较喜欢去一些比较小众、商业气息没那么重的地方旅行。2020年他去了一趟稻城亚丁,感受到高海拔地带的美丽,开始决定攀爬雪山。

“过去几年,每年都会爬一座雪山。2021年爬了第一座雪山四姑娘山二峰;2022年爬的是青海的玉珠峰;2023年爬的是新疆的慕士塔格峰。”沈牧遥告诉记者,自己上中学时曾在业余体校游泳队接受训练,登顶玉珠峰、慕士塔格峰之后,他感觉还有余力,所以就有了尝试攀登更高的山峰的想法。记者查询了解到,玉珠峰海拔6178米,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被称为“冰山之父”。

2024年1月,沈牧遥和一位在慕士塔格峰一起登顶的朋友在网上向尼泊尔的一家登山公司报名参加攀登珠峰活动,随后他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没有外出锻炼,也没有请教练,就是在家自己训练,主要是通过去健身房、爬楼梯等方式训练。”沈牧遥说,爬楼梯训练一般是负重爬24层楼,一天爬6-8趟。在健身房锻炼主要练深蹲,练习腿部力量和手部力量。此外,他还会根据朋友给的资料和网上查询的资料,进行其他的辅助训练。

沈牧遥(上)在攀登珠峰。受访者供图

从5000米到8000米,登顶珠峰成功

2024年4月12号,沈牧遥和朋友出发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然后走EBC的徒步路线。“从卢卡拉出发,走了5天到达珠峰大本营。在等待冲顶珠峰时也有拉练,完成了一趟上到2号营地再回到大本营的训练,另外还有攀冰的训练和适应海拔的徒步训练。”

“登珠峰是(2024年)5月18日开始。我们从大本营出发,第一天到了2号营地,第二天到了3号营地,第三天下午6点左右到4号营地,当天夜里9点多开始冲顶,第四天的中午12点登顶珠峰。”

提到被网友质疑的大体重,沈牧遥坦言,从攀登5000多米的雪山,到攀登8000多米的雪山,他一直保持着差不多的体重。沈牧遥展示的截图显示,2024年1月3日他的体重为183斤。从北京出发的2024年4月11日,他的体重为178斤。“去攀登四姑娘山时,向导就说你够呛,要不选择先骑马,我没有骑马。这次去攀登珠峰,尼泊尔登山公司的老板就直接问我之前登过山没有?出发去大本营时,一些队友得知我要去冲顶珠峰,都不太相信。”

虽然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但沈牧遥没有怀疑过自己。“我没有怀疑过自己。我根据我上一年的表现,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不过,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沈牧遥也确实感受到大体重带来的压力。“身材比较胖,导致在攀爬时感觉负担比较重,不过还好我的高反不明显。”

“登顶珠峰这是一个人生经历,这笔钱花得比较值。”沈牧遥告诉记者,登顶珠峰他的总花费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是一笔比较大的数目,但他没有房贷所以压力也不算大。

队友称他“吃得饱睡得着”,算一种天赋

“我们当时是各自训练各自的,但会隔三差五约起去北京周边的山区拉练,也偶尔会一起去健身房训练。”今年36岁的李银龙去年和沈牧遥从北京出发前往尼泊尔,最终成功登顶珠峰。据介绍,他和沈牧遥是在攀爬慕士塔格峰时的队友。

“慕士塔格峰回来后,我们都有下一步攀登8000米海拔以上雪山的想法,最后我们决定去爬珠峰。”李银龙对记者表示,按大众的理解,体型微胖的人,爬山会吃力一点,之前也确实碰到过比沈牧遥更高、更胖的登山爱好者,最后失败了。“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他从小就练游泳,可能他曾经长期锻炼,所以体能状态可以弥补体重过大带来的影响。”

据李银龙介绍,在登山运动中,大肌肉大体型和比较胖的人成功率会相对比较低,因为耗氧量、体能、心肺条件等条件可能不太符合要求。对于沈牧遥能够成功登顶珠峰,李银龙认为有两个原因:“他能够登顶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他睡眠很好;另一个是他食欲比较好。有些人在高反时会没胃口,吃不下东西,但他吃得饱、睡得着,算是登山运动中的一种天赋吧。”

李银龙登顶珠峰。受访者供图

“胖子登珠峰”引热议,脂肪储备立大功

“1米71,180斤胖子训练三个月登上珠峰。”近日,沈牧遥在某社交平台发帖分享了自己登顶珠峰的经历,称在去年1月时决定去登珠峰,当时距离出发仅剩三个月。“一打开帖子(当时发帖记录锻炼情况)的评论区全是质疑声,说我博流量啊、只能走到大本营啊。”在帖子中,沈牧遥晒出了网友当初在评论区发出的质疑,“这么胖还登山”“哥们你还是先减重吧”“你还是想想就算了吧”……

沈牧遥在最新的帖子里写道,从三年前开始登雪山他就被质疑了,每个向导第一次见都说“你够呛”,但每次顺利登顶后,自己都感觉还有余力。“我的体重在标准上是明显超重、肥胖的……并不是提倡盲目去进行这些运动,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能去挑战自己。”他说。

“去年在珠峰大本营我碰见了他们两个人。”3月10日,沈牧遥、李银龙两人在2023年攀登慕士塔格峰时的向导、资深自由攀登者李宗利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沈牧遥的身材确实属于微胖。

对于登山运动来说,肥胖身材是否会成为障碍?李宗利称,有些人肥胖是因为生活太好而运动少了,有些人属于易胖体质。易胖体质的人,哪怕经常运动也会长胖,但不会影响他进行攀登。“在登山行业中,有些人就属于这种情况,相对肥胖一点但不影响他整个攀登的状态。登山是一种消耗性运动,消耗要大于摄入。基于这种情况,在有一些场限的攀登中,我们鼓励攀登者的身体保持微胖的状态,有一些脂肪的积累。”

李宗利称:“当人体饥饿时,身体的糖原就会出现枯竭。这里的糖原,指的是包括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在内的综合性糖原。糖原一旦枯竭,身体就会调动储藏的脂肪来进行糖的转换,为人体器官提供能量。”李宗利称,这就是为什么在极端情况下,有些人能只喝水和吃野果子存活,但体重会减轻二三十斤。

“实际上,登山的人,我们是要求稍微有一点脂肪储备的,以便在真正攀登时能够调动这些脂肪储备,作为能量供给。”李宗利表示,和攀岩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身材瘦削不一样,登山运动员是需要一点脂肪储备的。

180斤“胖哥”花费30万成功登顶珠峰,脂肪储备立大功

近日,一位身高1.71米、体重180斤,自嘲是“胖哥”的网民发帖称,自己在饱受质疑的情况下成功登顶珠峰。此事引发热议。3月10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这位“胖哥”,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训练三个月后,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成功登上珠峰的经历。有资深登山人士表示,登山运动员是需要一点脂肪储备的。

沈牧遥登顶珠峰。受访者供图

攀爬珠峰前锻炼三个月,曾负重爬24楼

3月10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这名发帖的网友,他名叫沈牧遥,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登顶珠峰的经过。

“我是在去年(2024)5月21日登顶的。”今年27岁的沈牧遥,居住生活在北京,自己经营一家熟食店。他告诉记者,他一直比较喜欢徒步和登山,以前比较喜欢去一些比较小众、商业气息没那么重的地方旅行。2020年他去了一趟稻城亚丁,感受到高海拔地带的美丽,开始决定攀爬雪山。

“过去几年,每年都会爬一座雪山。2021年爬了第一座雪山四姑娘山二峰;2022年爬的是青海的玉珠峰;2023年爬的是新疆的慕士塔格峰。”沈牧遥告诉记者,自己上中学时曾在业余体校游泳队接受训练,登顶玉珠峰、慕士塔格峰之后,他感觉还有余力,所以就有了尝试攀登更高的山峰的想法。记者查询了解到,玉珠峰海拔6178米,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被称为“冰山之父”。

2024年1月,沈牧遥和一位在慕士塔格峰一起登顶的朋友在网上向尼泊尔的一家登山公司报名参加攀登珠峰活动,随后他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没有外出锻炼,也没有请教练,就是在家自己训练,主要是通过去健身房、爬楼梯等方式训练。”沈牧遥说,爬楼梯训练一般是负重爬24层楼,一天爬6-8趟。在健身房锻炼主要练深蹲,练习腿部力量和手部力量。此外,他还会根据朋友给的资料和网上查询的资料,进行其他的辅助训练。

沈牧遥(上)在攀登珠峰。受访者供图

从5000米到8000米,登顶珠峰成功

2024年4月12号,沈牧遥和朋友出发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然后走EBC的徒步路线。“从卢卡拉出发,走了5天到达珠峰大本营。在等待冲顶珠峰时也有拉练,完成了一趟上到2号营地再回到大本营的训练,另外还有攀冰的训练和适应海拔的徒步训练。”

“登珠峰是(2024年)5月18日开始。我们从大本营出发,第一天到了2号营地,第二天到了3号营地,第三天下午6点左右到4号营地,当天夜里9点多开始冲顶,第四天的中午12点登顶珠峰。”

提到被网友质疑的大体重,沈牧遥坦言,从攀登5000多米的雪山,到攀登8000多米的雪山,他一直保持着差不多的体重。沈牧遥展示的截图显示,2024年1月3日他的体重为183斤。从北京出发的2024年4月11日,他的体重为178斤。“去攀登四姑娘山时,向导就说你够呛,要不选择先骑马,我没有骑马。这次去攀登珠峰,尼泊尔登山公司的老板就直接问我之前登过山没有?出发去大本营时,一些队友得知我要去冲顶珠峰,都不太相信。”

虽然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但沈牧遥没有怀疑过自己。“我没有怀疑过自己。我根据我上一年的表现,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不过,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沈牧遥也确实感受到大体重带来的压力。“身材比较胖,导致在攀爬时感觉负担比较重,不过还好我的高反不明显。”

“登顶珠峰这是一个人生经历,这笔钱花得比较值。”沈牧遥告诉记者,登顶珠峰他的总花费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是一笔比较大的数目,但他没有房贷所以压力也不算大。

沈牧遥攀登珠峰前几个月体重变化不大。受访者供图

队友称他“吃得饱睡得着”,算一种天赋

“我们当时是各自训练各自的,但会隔三差五约起去北京周边的山区拉练,也偶尔会一起去健身房训练。”今年36岁的李银龙去年和沈牧遥从北京出发前往尼泊尔,最终成功登顶珠峰。据介绍,他和沈牧遥是在攀爬慕士塔格峰时的队友。

“慕士塔格峰回来后,我们都有下一步攀登8000米海拔以上雪山的想法,最后我们决定去爬珠峰。”李银龙对记者表示,按大众的理解,体型微胖的人,爬山会吃力一点,之前也确实碰到过比沈牧遥更高、更胖的登山爱好者,最后失败了。“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他从小就练游泳,可能他曾经长期锻炼,所以体能状态可以弥补体重过大带来的影响。”

据李银龙介绍,在登山运动中,大肌肉大体型和比较胖的人成功率会相对比较低,因为耗氧量、体能、心肺条件等条件可能不太符合要求。对于沈牧遥能够成功登顶珠峰,李银龙认为有两个原因:“他能够登顶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他睡眠很好;另一个是他食欲比较好。有些人在高反时会没胃口,吃不下东西,但他吃得饱、睡得着,算是登山运动中的一种天赋吧。”

李银龙登顶珠峰。受访者供图

“胖子登珠峰”引热议,脂肪储备立大功

“1米71,180斤胖子训练三个月登上珠峰。”近日,沈牧遥在某社交平台发帖分享了自己登顶珠峰的经历,称在去年1月时决定去登珠峰,当时距离出发仅剩三个月。“一打开帖子(当时发帖记录锻炼情况)的评论区全是质疑声,说我博流量啊、只能走到大本营啊。”在帖子中,沈牧遥晒出了网友当初在评论区发出的质疑,“这么胖还登山”“哥们你还是先减重吧”“你还是想想就算了吧”……

沈牧遥在最新的帖子里写道,从三年前开始登雪山他就被质疑了,每个向导第一次见都说“你够呛”,但每次顺利登顶后,自己都感觉还有余力。“我的体重在标准上是明显超重、肥胖的……并不是提倡盲目去进行这些运动,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能去挑战自己。”他说。

“去年在珠峰大本营我碰见了他们两个人。”3月10日,沈牧遥、李银龙两人在2023年攀登慕士塔格峰时的向导、资深自由攀登者李宗利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沈牧遥的身材确实属于微胖。

对于登山运动来说,肥胖身材是否会成为障碍?李宗利称,有些人肥胖是因为生活太好而运动少了,有些人属于易胖体质。易胖体质的人,哪怕经常运动也会长胖,但不会影响他进行攀登。“在登山行业中,有些人就属于这种情况,相对肥胖一点但不影响他整个攀登的状态。登山是一种消耗性运动,消耗要大于摄入。基于这种情况,在有一些场限的攀登中,我们鼓励攀登者的身体保持微胖的状态,有一些脂肪的积累。”

李宗利称:“当人体饥饿时,身体的糖原就会出现枯竭。这里的糖原,指的是包括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在内的综合性糖原。糖原一旦枯竭,身体就会调动储藏的脂肪来进行糖的转换,为人体器官提供能量。”李宗利称,这就是为什么在极端情况下,有些人能只喝水和吃野果子存活,但体重会减轻二三十斤。

“实际上,登山的人,我们是要求稍微有一点脂肪储备的,以便在真正攀登时能够调动这些脂肪储备,作为能量供给。”李宗利表示,和攀岩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身材瘦削不一样,登山运动员是需要一点脂肪储备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