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肥胖(西洋参会胖吗)

文章目录:

金正恩体型日益肥胖却不减肥:了解背后的真实原因,才懂用心良苦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身体情况其实一直是外界关心的话题,毕竟金正恩作为一个年轻的80后国家领导人,身体却日益肥胖,甚至看起来已经远超“正常发胖”的标准。

考虑到朝鲜的实际情况,外界难免关心万一金正恩的健康情况出现什么问题,朝鲜接下来会何去何从。

不过,媒体报道显示,有金正恩身边的人曾爆料称,金正恩放任体型越来越胖却减肥,其实有自己的考量。

年轻时身材消瘦的金正恩

金正恩是朝鲜的第三代最高领导人,他出生于1984年1月8日,是金正日和高英姬的第二个儿子。

早年,金正恩曾在瑞士生活和读书,瑞士联邦的相关记录显示,从1991年底到2001年初这10年时间里,金正恩是在瑞士居住的,而从大约1996年开始,金正恩曾化名为“朴银”、假装为朝鲜驻瑞士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孩子在瑞士读书。

金正恩过去的同时曾爆料称,金正恩曾在一间名叫“Gumligen”的国际学校就读,后来则在一间名为“Liebefeld”的公立学校就读。

他的一名同学米基洛曾回忆道,他与金正恩在一开学时就成为了同桌,两人共同学习德语并因此成为了朋友。

米基洛表示,认识金正恩后,他才第一次听说朝鲜这个国家,在他的印象里,金正恩当时非常“腼腆”和安静,从不多谈自己的国家和家庭生活,在学校里,他一直表现得像一名普通的青少年,除了他经常播放朝鲜音乐——尤其是朝鲜国歌之外。

此外,金正恩在瑞士学习期间,生活圈子非常小,他从不参加聚会,也不在夜里出去玩。这恐怕与朝鲜对金正恩的公开活动管理十分严格有关,而且他每次外出都与朝鲜驻瑞士大使李哲同行。

就算他和米基洛正在一起时也只是打电脑游戏、看电影或者是看NBA比赛。

资料显示,金正恩非常喜欢打篮球,米基洛还曾表示,金正恩最喜欢的球星是迈克尔·乔丹,在他回到朝鲜之后,还曾想邀请乔丹访问朝鲜,但是金正日一直没有同意。

而在诸多关于金正恩的消息之中,恐怕最令人震惊的就是金正恩学生时期身材非常消瘦,打扮得也很时髦,与现在的形象完全不同。

《中国日报网》曾刊登金正恩在瑞士留学期间参演校内音乐剧《Grease》的照片,照片中金正恩身材消瘦、戴着墨镜、穿着皮夹克,头发则梳得“油光发亮”,看起来非常时髦。

当然,考虑到这部音乐剧所讲述的是美国的摇滚乐文化,金正恩的这种打扮似乎也可以理解。

但不能理解的是,曾经金正恩拥有相当不错的身材,还是朝鲜国内的“运动天才”——朝鲜媒体曾报道称,金正恩3岁就会打枪,6岁就会骑马,篮球、高尔夫都打得很不错,那为什么他现在的身材会越来越胖,还坚持不减肥呢?

越来越胖却不减肥

实际上,从有消息指出金正恩将“接班”到现在为止,外界对于金正恩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关注。

毕竟对于美西方国家而言,朝鲜算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他们一直担心朝鲜会突然对韩国发动“攻击”,实现“半岛统一”。

金正恩的身体情况,当然也相当受到外界的关心。

极端一点来说,假如金正恩的身体有什么“突发情况”,朝鲜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就很难说了,这对于半岛局势来说,也是相当不稳定的因素。

而很明显的是,金正恩一度已经肥胖到会危及身体健康的地步了。

2014年时,有媒体报道显示,金正恩的身高大约为175公分,但体重则高达120公斤左右,显然已经是重度肥胖了。

这也导致外界对于他的身体情况更加担心,在金正恩连续数十天不公开露面之后,韩国媒体就爆料称“金正恩因为患有肥胖症和心肌梗死正在接受治疗”。

考虑到金正恩当时还十分年轻,如果他真的患上了心肌梗死,那恐怕也是因为过度肥胖而导致的。

不过,在2014年9月时,朝鲜公开了播放了一部纪录片,显示金正恩因为工作强度太高而导致腿部不适,但仍在三伏天“极度炎热”的日子里前往工厂视察,而且,纪录片中还明显显示出金正恩在走路时腿脚不便。

韩国《朝鲜日报》在随后报道称,金正恩在2014年6月进行考察时右边脚踝就已经受伤——消息人士称可能是因为其“体重超标”导致在走路时扭伤,情况比较严重,而后又没有注意休养和治疗,加之过胖的问题,导致其两只脚的脚踝都骨折了。

2014年9月中旬时,金正恩在朝鲜专门接待高层领导人的儿医院Bonghwa Clinic接受了手术治疗,加上术后恢复的时间,导致在9月3日后就没有再公开露面。

这些报道显示出,金正恩的肥胖已经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那么为什么金正恩不减肥呢?

其实,金正恩的日籍大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给出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藤本健二是一名日本厨师,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一直是金正日的专职厨师,因而他与金正恩的关系也不错。

他曾表示,自己在金正日家工作时,经常带着金正恩一起玩,两人感情很好。

不过,2001年,藤本健二就回到了日本,他再次与金正恩“重逢”是在11年之后了。

藤本健二一度很受媒体追捧,因为他比任何的朝鲜专家都更早、更准确地“预测”了金正恩的接班。

早在2010年,藤本健二就曾表示,金正日生前经常表示“小的”——即金正恩——像个男子汉,而“大的”——即大儿子金正哲——心肠软弱,像个女孩。

藤本健二对媒体表示,这表示金正日有意让金正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金正日让金正恩“增肥”,从金日成开始,金家领导人一直都保有那种“较为肥胖”的体型,似乎金家人认为,只有这种体型才具有“领导人风采”。

因而,金正恩在被确定为接班人并公开亮相时,其体重就已经增加到了90-100公斤,配上与其父亲和祖父相似的发型,让其确实具有了朝鲜领导人的“风采”。

实际上,如今金正恩这种将头发向后梳,并将两耳以上1英寸的地方修剪得很短的发型,在朝鲜被称之为“年轻”“雄心壮志”发型,在如今的朝鲜年轻人中相当流行。

减肥也有自己的考量

很显然,接父亲的班、成为朝鲜的最高领导人要比减肥重要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金正恩自然不会减肥。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金正恩的体重不断增加,这导致他频繁出现身体不适,外界也是猜测纷纷,这恐怕已经对朝鲜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在2020年4月时,CNN就曾报道称,金正恩因为“肥胖和过度劳累”导致健康出问题,他已经接受了心血管系统手术,并“正处于危险之中”。

随后,朝鲜媒体对其进行了辟谣,称金正恩在4月11日时还公开露面并主持了朝鲜劳动党政治局会议。

韩国媒体也认为,虽然他缺席了同年4月15日的金日成诞辰纪念活动,但并没有迹象表示金正恩的健康出现了问题。

可能正是想要减少外界的类似猜测,金正恩其实确实也“减肥”了。

2021年9月11日,《解放日报》的报道显示,9月9日金正恩出席了纪念朝鲜建国73周年的午夜阅兵式,照片显示,金正恩看上去变瘦了、变黑了,但是显得更有活力了。

早在2021年6月金正恩公开露面时,大家就发现他的体重明显下降了,随后,韩国情报机构在当年7月曾提交一份简报,称金正恩在过去几个月里至少减重20公斤,而这次阅兵式中,金正恩看起来又瘦了一点。

考虑到金正恩虽然瘦了不少,但行动变得更加有力,而且金正恩也经常公开露面,分析人士认为,金正恩是在主动减肥而不是他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

一方面,这当然是因为过于肥胖会影响到金正恩的身体情况,朝鲜内部对此问题也十分担心;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金正恩面临着美国制裁、新冠疫情、经济形势严峻等多重问题,塑造一个“有活力”、健康、年轻的领导人形象,有助于让朝鲜人民坚定信心,相信金正恩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朝鲜研究大学教授杨武仁、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朴元刚都是对朝鲜问题颇有研究的专家,他们也相当认同这一观点,认为金正恩是在借此塑造新的形象,将朝鲜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当然,杨武仁教授也认为,金正恩当时已经年近四十,关心自己的健康并决定减肥“并不奇怪”。

所以,金正恩的增肥和减肥其实都有着深远的考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胖瘦,恐怕也不能只以他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参考资料:

揭秘金正恩身上十个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

金正恩学生时期照片曝光:身材消瘦 穿皮夹克(图)

金正恩日籍厨师大爆“猛料”金正恩为做接班人故意增肥

金正恩现身朝鲜国庆阅兵式:瘦了,黑了,更有活力了

肥胖严重:智利男性40年平均增重9.4公斤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研究组(NCD-RisC)对世界上200个国家居民近40年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研究发现,智利男性40年平均增重9.4公斤,女性增重8.5公斤。

智利《时代观察者报》3月26日报道,研究显示,按照1.63米的平均身高,智利男性的BMI指数从24.2升至27.7,相当于体重增加了9.4公斤,女性的BMI指数从24.8升至28,相当于增重8.5公斤。

而在世界范围内,男性BMI指数从21.7升至24.2,意味着体重增加6.6公斤,女性BMI指数从22.1升至24.4,增重6.3公斤。可以看出,智利人体重增加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研究报告作者玛丽亚琪亚拉•迪切萨雷表示:“智利肥胖症患病率居世界前50位。在拉美(不包括加勒比地区),智利男性肥胖患病率位列第三,仅次于阿根廷和乌拉圭,而三分之一的智利女性患肥胖症,排名第二,在墨西哥之后。”

智利营养与食品研究所(INTA)研究员费尔南多•比奥指出,40年前,营养不良是智利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约35%的儿童患营养不良,因此,改善营养状况是当时智利公共政策的重点。“政策效果显著,营养不良现象在1987年消失。”他说。

但人们没有想到是,这一社会变革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过后,为了弥补“营养赤字”,高脂、高糖和高盐食物消费大增。比奥补充:“到了1990年代,加工食品和快餐连锁店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我们开始接受炸薯条、比萨、含糖软饮、冰淇淋等‘西方饮食’。”肥胖成为智利社会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比奥指出,为了解决肥胖问题,创建高影响力的公共政策至关重要。不过,智利政府迄今为止所做的努力,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

《2025世界肥胖地图》发布,肥胖和超重人群数量猛增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年3月,《2025世界肥胖地图》发布,2025年中国41%成年人达到高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9%的成年人患有肥胖。

《2025世界肥胖地图》中,对于肥胖的定义是按照西方国家标准:高BMI:超重(BMI 25-30千克/平方米) 肥胖(BMI ≥30千克/平方米);肥胖Ⅰ级:BMI 30-35千克/平方米;肥胖Ⅱ级及以上:BMI ≥35千克/平方米。

3月7日,中国肥胖联盟共同发起人、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中国人肥胖症的诊断标准与西方存在差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我国将BMI大于28视为肥胖,而西方国家则通常以BMI大于30为肥胖界限,这一差别与中西方人种的体形特征差异相关,但无论是西方的统计还是我国的统计,都在提示当前肥胖和超重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猛增。

记者注意到,《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中预测,到2035年,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BMI>30)将达到18%,2020-2035年的年增长率达到5.4%。但在《2024年世界肥胖地图》中,增长率数据几乎“腰斩”,报告预测,2020-2035年我国高BMI成年人的数量预计每年将增加2.8%,《2025年世界肥胖地图》未修正这一数据。张鹏表示,这一变化,可能与我国对于肥胖的重视并启动的“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等肥胖防控政策有关。

报告指出,不仅是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在上升。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儿童的肥胖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干扰他们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就曾遇到不少中小学生,因肥胖出现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问题,这一现象令人深感忧虑。”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张鹏表示。肥胖的健康管理三级预防包括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临床期预防。“通过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的发生。对于已经肥胖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和管理,避免引发其他疾病。一旦因肥胖引发其他疾病,就需要进行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责编:王真

主编:田茹

校对:王卓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