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肥胖型糖尿病(肥胖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文章目录:

肥胖型糖尿病早期的3个症状,你中招了吗?

肥胖型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中的一种,它通常是由于肥胖所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当一个人的体重超过一定程度,超过了胰岛素的承受能力,就会诱发肥胖型糖尿病。

肥胖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并且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肥胖往往与饮食不洁、暴饮暴食有关,这样会损伤脾胃,引起脾的运化失常。肥胖患者还容易引发血脂异常,如高血脂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对于肥胖型糖尿病,除了控制血糖外,还需要控制体重、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调理脾胃功能。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和管理肥胖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肥胖型糖尿病早期可能出现以下三个症状,请注意是否存在:

1、容易饥饿:特别是在上午10点到11点之间,可能出现持续的饥饿感,甚至会导致心慌和手抖等不适。

2、多尿和口渴:感觉经常需要小便,并且口渴的感觉无法得到缓解,即使喝了水也无法解渴,这可能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

3、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如果你处于肥胖状态,但没有进行减肥、控制饮食或运动,却突然发现体重不明原因地下降,同时感到疲劳和无力,这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迹象。

糖尿病最“怕”这5种蔬菜,不吃药也能降血糖?别再让父母受骗了

今年58岁的李阿姨,儿女们成家立业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她开始暴饮暴食,体重相较于之前更是增加了近30斤,身高一米五的她,体重却高达130斤,身边的人都劝她要减肥,但李阿姨却觉得自己这是幸福肥,并不碍事。

一天,李阿姨在吃完饭起身后突然头晕,一个站立不稳晕倒在地上。老伴见状,赶紧叫了救护车把她送去了医院,经检查发现,李阿姨的血糖值竟飙到了15.6mmol/L,幸好经过治疗后,李阿姨很快就苏醒了,这时,她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出院后,李阿姨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再次复查时发现她的血糖已经降至了5.5mmol/L。

这个结果令李阿姨开心不已,到底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半年后血糖正常,她的3个降糖习惯值得学习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指出,早期、高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强化饮食干预改变体重后,代谢指标可逐步恢复正常,达到临床缓解状态,一些患者甚至后续都无需服用降糖药。

病例中的李阿姨有3个降糖习惯,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改变饮食习惯:发现高血糖前,李阿姨对吃的可谓是来者不拒,硬生生把自己“吃”成了胖子。后来,她及时调整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果汁、甜点、精制米面)和脂肪(红肉、油炸食物以及反式脂肪)的摄入,同时控制了自己的饮食总摄入

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各种蔬菜水果,适量食用鱼肉、禽肉、豆腐等优质蛋白食物,主食以粗细粮搭配为主,这些饮食习惯对于控制血糖有很大帮助。

二是坚持每周运动:规律的运动可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对于降低血糖有很大帮助。有研究发现,每周进行3次10~2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坚持6周后即可让胰岛细胞功能显著升高。

以前,李阿姨一吃饱饭就直接躺在家里,平时也不去运动,经常久坐,后来她开始慢跑、打太极、散步,每周都坚持一定的运动量。

三是按时服用药物:规律用药对于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不要盲目抗拒降糖药。不规律服药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二、糖尿病可逆转可停药?要满足4个条件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相对分泌不足、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导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上,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等。

过去认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治疗,然而随着医学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部分2型糖尿病通过合适的治疗方式是可以“逆转”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峰指出,大部分中早期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身体肥胖的,通过系统性的治疗可以达到减药、停药的目的。而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逆转”的时间在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糖尿病逆转并不等于治愈,目前没有任何2型糖尿病可治愈的证据,所谓的逆转只是指在没有降糖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血糖仍处于达标或正常状态,而且这里所指的均为2型糖尿病。

而且糖尿病实现逆转也是有条件的,要看看是否满足以下4个条件

  •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腹部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实现逆转的机会较大。因为这类人群体内有大量的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而肝脏输出脂肪最大的落脚点就是胰腺。随着体重减轻,逆转糖尿病的几率很大。
  • 病程较短不超过5年:高血糖会对胰岛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病程越长的患者恢复的可能性越低。确诊<5年的糖尿病患者,逆转的几率相对会高一些。
  • 无胰岛细胞的抗体:胰岛细胞抗体有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三种,如果体内有3个抗体的话,病情就很难逆转。
  • C肽水平高:C肽是胰岛细胞内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作为反映胰岛素水平高低的指标。空腹C肽水平1.1纳克/ml、2小时后2.5纳克/ml的糖尿病患者,说明胰岛功能损伤不严重,逆转的可能性较大。
三、五种降糖蔬菜能代替药物降血糖?别被骗了

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中,很多都对降糖药有抗拒感,担心长期服用给健康带来副作用。于是会找寻各种代替的方法,这几种蔬菜据说可以代替降糖药,这是真的吗?

1、南瓜

南瓜内号称可降糖的成分为南瓜多糖,该物质可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增强饱腹感。但大部分南瓜吃起来都很甜,在吃的同时,要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否则也会导致血糖上升。尤其是老南瓜,含糖量很高,食用后很容易导致餐后血糖上升。

2、西兰花

西兰花内有铬元素,传言称该物质可改善糖耐量、降血糖。实际上,目前没有任何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铬元素可起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保持正常饮食习惯的人体内也不会缺铬,无需额外补充。

3、白萝卜

传言称白萝卜内有芥子油成分,该物质可帮助分解脂肪和淀粉,对降血糖有好处。

不可否认的是,白萝卜内的确有芥子油成分,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甚至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膳食内摄入芥子油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4、苦瓜

传言称,苦瓜内的多肽可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但是!传言中涉及的研究为动物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推论至人体,且动物实验中使用的为苦瓜提取物,这与直接吃苦瓜完全不同,二者不可以画等号。

5、秋葵

秋葵是个营养价值很丰富的食物,有传言称秋葵提取物秋葵素可治疗糖尿病。同样的,这个研究也是基于动物实验上进行的,且使用的也是经过提取、浓缩后的剂量,与直接吃秋葵完全不同,单吃秋葵无法起到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讲师郭晓晖指出,降糖食物很多时候是对食物内的某种降糖属性的称谓,并不能代表食物就有降糖的作用。即便是食物内有一些可降糖的成分,其含量也十分有限,远达不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更加不能代替降糖药,对此一定要有正确心态。

确诊糖尿病后不要灰心,在坚持服药的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甚至有“逆转”糖尿病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1] 《血糖管理后仍不达标?糖友控糖这6点不可忽视!》. 健康时报 2023-01-13

[2] 《糖尿病可以逆转?得符合这些条件》. 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 2023-05-25

[3] 《苦瓜、西兰花、萝卜能降血糖?真的存在降糖食物吗?》.果壳 2020-04-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中医教你三招,降低影响

40岁的李小姐结婚前酷爱甜食,结婚后更是不加节制,体重比结婚前增加了30斤。

最近李小姐总是出现疲倦,口渴的情况,而且脾气也变得比以前急躁。除此之外,她发现自己的皮肤莫名出现了一些瘀伤,颜色比以前的瘀伤更深,愈合也更慢。

担心身体出问题的她就去医院做了检查,根据血糖检查结果,李小姐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李小姐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但她的血糖仍然难以稳定控制。

不仅如此,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李小姐开始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即胰岛素注射后血糖仍然很高。即使增加药物的剂量,但病情仍然无法得到充分控制。原本预计的治疗效果并没有出现,李小姐日益苦恼,不知该怎么办。

研究表明,胰岛素受体的密度和亲和力在肥胖者中明显降低,直接导致胰岛素信号的传递不畅,肝脏的糖原合成不足,肌肉和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减少,从而导致血糖升高,产生肥胖型糖尿病的症状。

一、为什么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中医理论认为,肥胖型糖尿病的形成和进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医的角度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阳虚

首先,肥胖是阳虚的一种表现。根据中医的理论,肥胖和湿热密切相关,而湿热体质人群多见于阳虚体质。这种状况是因为阳虚体质人群的新陈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导致能量积累在体内,从而形成肥胖状况。胰岛素抵抗也常常随之发生。

其次,阳气虚弱也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血糖不稳定。在中医理论中,阳气不足,意味着肝肾两个脏腑功能减退,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就会降低,糖尿病的发生也就难以避免。

2、气滞血瘀

中医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源头,掌管着所有器官的正常运转。当人体内的气不畅,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状况。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胸闷、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都是气不畅所导致的表现。气滞会使胰脏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加重了糖尿病的发展进程。

其次,血瘀是气血循环不畅引发的状况,常见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流不畅等表现。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容易滞留血瘀。而血瘀会造成体内乙酰胆碱的紊乱,从而使得胰岛素抵抗发生。同时,血瘀会影响糖类的正常代谢,造成胰岛素定时监测的失败,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3、脾胃失调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着脾胃失调的情况。现阶段,人们往往有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我们摄入食物难以规律,经常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从而导致了身体的脾胃受损。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统一饮食”,如果脾胃失调,就会出现食物不能被很好地吸收、消化等情况。这一状况使得胰岛素对身体的调节作用变得愈发困难,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出现。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主要是因为阳虚、气滞血瘀、脾胃失调。这三点极大地影响了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的效率,导致胰岛素受体出现抗性,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无法正常地调节血糖的水平。

因此,在中医防治肥胖型糖尿病方面,我们要规避或调节这三点,以改善胰岛素的代谢和调节效果,减轻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和代谢异常。

二、叫你三招,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调节阳虚

①饮食调养:阳虚体质的人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例如肉类、鱼类和大豆制品等,少吃或避免生冷食物,例如生菜、生鱼片和西瓜等。

②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的补阳药物有丹参、补骨脂、熟地黄、桂枝等,可根据个人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③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提高阳气水平。

2、促进气血流通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着气滞血瘀的情况,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胰岛素难以发挥正常的作用。因此,促进气血流通是非常重要的。

①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增强肌肉的代谢能力,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瑜伽等。

②中药调理: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改善气血状况,促进气血流通。常用的中药有: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加速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

3、调理脾胃

①饮食调理:建议多吃多样化的蔬菜和水果,少食用含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还可以多食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和坚果,以帮助减缓食物对血糖的影响。

②中药调理:中药是一种低度刺激性的健康保健方法,对脾胃虚弱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可了解一些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如党参、黄芪、山萸肉等,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③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定时定量的生活习惯可以促进脾胃的正常功能,从而帮助身体的消化和吸收。适当的睡眠,也是保持良好健康的关键因素。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而胰岛素抵抗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作为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要时刻保持警惕,从自身做起,除上文提到的这些方法,还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和治疗,以及咨询医生的意见,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高倩.饮食运动疗法对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3):126 140.

[2]陈晖.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如何应用胰岛素治疗[J].健康生活,2010(10):18-19.

[3]胡爽. 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

[4]王颖,沈磊.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05(10):62-6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