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斤变136斤!瘦了之后,他糖尿病“逆转”!
还记得之前减掉体重23%的小叶吗?
经过了半年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未使用药物及胰岛素)
6月18日小叶再次回到营养科门诊复诊
这次结果更让人惊喜!
小叶不仅体重减掉了不少
血脂、血糖、尿酸等代谢指标也已好转
脂肪肝也消失了!
达到了糖尿病缓解
也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糖尿病逆转!
先来回顾一下小叶的病例
2023年11月
体重200斤的小叶下定决心减肥
来到佛山市二医院营养科减重门诊就诊
彼时的他不仅很胖
还有糖耐量受损伴胰岛素抵抗
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
总之哪哪都有点问题
于是经过科学的评估
医生建议对小叶采用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管理方式
2023年11月时的小叶
惊喜的是,在坚持治疗149天后
小叶体重下降23%!
2024年5月时的小叶
这么明显的对比,你敢信这是同一个人?
6月来复诊时做的人体成分分析也显示:
减脂增肌效果显著
2023-11-23
2024-06-18
表1 身体成分分析对比
2023-11-23
2024-06-18
身高(cm)
169.5
169.5
体重(kg)
101.2
68.7
BMI(kg/m2)
35.2
23.9
体脂率(%)
36.0
20.1
内脏脂肪等级
17
8
BMI指体重指数,超重BMI:24-27.9;肥胖BMI≥28
表2 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
减脂是一方面
从上面的数据变化也可以看出
经过半年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
小叶的血糖、转氨酶、血脂、尿酸也恢复正常
脂肪肝消失
实现糖尿病缓解!
一直以来,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2型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要长期吃药,或者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但小叶的例子也说明了,其实只要能够抓住时机,治疗得法,2型糖尿病也是能够逆转/缓解的!
马上来看看糖尿病缓解标准:
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2021年ADA发布“2型糖尿病缓解的定义和解释”,建议将患者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月后(代谢手术后且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月后、生活方式干预超过6个月且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月),HbA1c<6.5%或空腹血糖<7.0
mmol/L,作为2型糖尿病缓解的标准。
表3 评估T2DM患者缓解机会的四个维度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实现缓解/逆转,但“缓解”是有条件的,简单来说:超重肥胖、胰岛细胞有一定的功能、无抗胰岛细胞抗体且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缓解的可能性大。
当然,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不要觉得糖尿病缓解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很重要!糖尿病缓解后3个月至1年内要持续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目前尚无任何措施可有效终止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保持2型糖尿病缓解状态需要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
小叶实现了减重成功,达到糖尿病缓解,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影响着他的家人,其家人也前来营养科门诊就诊,跟随营养科专家的方法科学减重。
一家三口半年的变化
当然成功的案例远不止小叶这一例,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大家,改变生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想像小叶这样,实现减重 糖尿病缓解吗?
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营养科糖尿病营养治疗门诊
我们将教会您如何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达到降糖、降脂及减重的目的
保持身体健康!
注:以上聊天截图及照片经过小叶本人同意。
挂号指引
关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智慧诊疗——门诊挂号——专病门诊——糖尿病营养治疗门诊——选择日期和医生挂号
参考文献:
[1] 刘烨,王海宁.2021年ADA/EASD《糖尿病缓解专家共识》与《2022年ADA糖尿病指南: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肥胖与体重管理》解读——糖尿病缓解的定义与治疗策略[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05):299-302.
[2] 邹大进,张征,纪立农.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2):
4037-4048.
供稿 | 营养科 宋家梅
审核 | 营养科 陆曼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3个月减重30斤,190斤男子成功逆转“糖胖病”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0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刘姗姗)36岁男子体重190斤,体检发现多项指标亮起了“红灯”: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等,原以为要终身用药,近日在医生的治疗和专业指导下,他成功减重30斤,逆转了糖尿病。
家住汉口的张先生今年36岁,长期吃重油、高脂的“重口味”外卖,平时工作压力一大就喜欢吃东西,也不爱运动。这几年他的体重噌噌往上涨,一度达到190斤。两年前,他在单位体检时就发现血糖有异常,但因为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去年体检时,他的空腹血糖已经达到了9.2mmol/L,还出现多尿的症状。让他更为紧张焦虑的是,身体多项指标亮起“红灯”,不光是血糖高,还出现血脂高、尿酸高、脂肪肝、转氨酶升高等一系列异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张先生这才赶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
医生在查房。
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他的体重指数(BMI)为31,腰围105cm,诊断为2型糖尿病、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考虑到他的2型糖尿病尚处于初期,通过科学减重及时干预,有很大概率可以缓解甚至逆转。针对他的情况,该院肥胖专病中心团队为其制定了个体化糖尿病逆转方案,包括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3个月后,他不仅体重轻了,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能等各项指标也恢复正常。医生建议他停用药物,并定期随访。之后再次来医院复查,张先生已经成功减重30斤,腰围缩小17cm,各项指标正常,他的糖尿病已经实现逆转。医生告诉他,逆转之后如不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病情还可能会复发。
内分泌科、肥胖专病中心张旭艳主任医师介绍,“糖胖病”即2型糖尿病的同时合并肥胖。“糖胖病”患者的科学减重是缓解糖尿病的关键。对于一些新发的2型糖尿病且BMI值大于28的肥胖患者,减重10%—15%并持续维持,糖胖病逆转可能性大。
每年的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肥胖专病中心王中京主任介绍,缓解2型糖尿病,实现“糖胖病”逆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进行综合管理,也需要患者和医疗团队共同努力。目前,医院设立肥胖专病中心,多学科一站式管理,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肠道菌群移植及中医理疗辅助治疗等,对于BMI≥35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外科腔镜手术治疗,解决患者远期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但要注意的是,逆转并不等于治愈,患者仍需坚持自我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否则糖尿病还会卷土重来。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胖女孩减重30斤糖尿病逆转,年轻男子患糖尿病不重视拖成肾衰竭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3日讯(记者祁燕 通讯员刘姗姗)26岁胖女孩体检查出高血糖,在医生的指导和积极干预下,成功减重30斤,血糖逆转为正常;33岁男子患糖尿病5年,因疏于治疗和管理,最后发展成肾衰竭。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专家介绍,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抓住逆转关键期,早期干预,部分患者有很大可能实现逆转。
胖女孩吃出高血糖
减重30斤糖尿病逆转
家住汉口的小吴今年26岁,爱吃甜品、零食和各类“重口味”的饭菜,平时也很少运动。这几年,她的体重一路上涨,身高1米6,体重已高达160多斤。因为肥胖,她变得很自卑,也不愿意出门。三个多月前,她在体检中查出血糖偏高,于是赶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内分泌科医生经过检查和详细问诊后,发现她的血糖、血脂明显偏高,并且出现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BMI)为32,属于腹型肥胖,初步诊断为2型糖尿病。
针对小吴的情况,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下,配合药物治疗来达到减重的目的。经过3个月的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治疗,减重效果显著。昨天,她来医院复查时,已经成功减重30斤,血糖也基本恢复正常,胰岛素抵抗也得到了改善。如今的小吴变得开朗起来,重新找回了自信。医生告诉她后期仍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然糖尿病还是可能会卷土重来。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在查房。通讯员刘姗姗 摄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王中京介绍,其实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并非个例。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的大量摄入,缺乏运动等,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糖尿病。但有一部分新发的、糖尿病病程不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人群,通过早期的科学干预,体重减轻后,有很大可能恢复到正常血糖。
年轻男子患糖尿病不重视
5年后继发肾衰竭
33岁的周刚(化名)5年前因口干、消瘦等症状被医院确诊为糖尿病,但他觉得自己年轻,身体扛得住,没把糖尿病当回事,再加上平时工作忙,经常忘记吃药,生活饮食也不规律。近日,周先生出现视物模糊,双下肢浮肿、排尿减少、身体倦怠乏力,这才赶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此时,他的血糖已高达23mmol/L,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值——糖尿病已严重影响他的肾脏健康,引发糖尿病肾病,并且到了肾衰竭的阶段,今后需要长期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
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疏于治疗和管理,结果导致糖尿病并发症提早出现,周先生对此追悔莫及。
王中京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肾脏、眼底等,对患者有很大的危害。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进行规范治疗和自我管理,定期筛查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早发现、早干预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与进展
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1.4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专家在临床上更是碰到过不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早早患上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及健康教育,首先需要针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比如有糖尿病家族史、体重超重或肥胖、妊娠期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久坐缺乏运动及中老年人等,定期进行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有逆转的可能。
如果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却减轻时,要警惕这是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运动、饮食、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对于糖尿病患者,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定期筛查危险因素至关重要。在疾病的早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