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不掉的大肚腩?中医喊你祛痰湿
来源:羊城晚报
如果要问全身最难减肥的地方,很多人的答案是“大肚腩”!中医专家提醒,减不掉的大肚腩,很可能与广东人最爱挂在嘴边的“湿”有关。
“脾虚时水湿运化失常,体内湿气停滞于局部,就容易带来局部肥胖。当体内湿气停滞聚集在腹部,就产生了难以减掉的大肚腩。”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解释,岭南多湿,而湿能否顺利运化出体外,与脾有直接关系,脾虚痰湿者尤其要注意。
据了解,通常痰湿体质的人,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或常胸闷、痰多。
要改善痰湿体质,中医建议可从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两方面着手:在生活方式方面,最直接的是避免潮湿环境,尽量多晒太阳,加强运动。饮食模式方面,应饮食清淡,避免口味过重、暴饮暴食、少吃甜点和生冷食品。很多药食同源的食材都具有祛湿功效,例如姜、陈皮、砂仁、冬瓜皮、荷叶等,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加入。
“管理体重要先管理生活方式,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关系非常密切。”黄穗平提醒,除了先天禀赋偏向痰湿体质的先天原因外,饮食喜欢食油腻和味道厚重、偏咸的食物,饮酒过度,以及缺乏运动,这些都是痰湿体质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生活习惯的管理也与体重管理相契合。
全国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也提醒,在当下惊蛰至春分时节,湿寒与暑热交织,此时要注重化湿、健脾,以及稍微注意清热。日常生活可以用木棉花、薏米、陈皮、生姜来煮水或煲汤,以健脾化湿来助力体重管理。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中医一方改善多年肥胖
湿气,又称湿邪。由于脾失健运,水液停聚体内而形成的,叫内湿,也是肥胖的一大成因。
内湿的表现:1、口臭,有点黏;
2、头发容易油,满脸油光,容易长痘痘;
3、身体肥胖浮肿,精神差,容易累;
4、一动就出汗,或很难出汗;
5、睡眠差;
6、食欲一般;
7、莫名酸痛,不想动;
8、大便恶臭,不成性,黏马桶,或便秘;
9、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
…… ……
你占了几个?
内湿的调理,中医常用此方加减,能健脾胃,祛湿浊,调脏腑,效果显著。
组方: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甘草。
功效:燥湿和脾,化气行水,脾肾同治
提醒:上方用药配比需经辩证,随患者体症变化加减化裁。
体内湿气重,容易肥胖,3个穴位,有利于健脾祛湿瘦身减肥!
湿气是如何囤积的呢?
身体里,有两个管理水的脏器,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脾脏。肾脏喜欢水,而脾脏讨厌水,喜欢干燥。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肾和脾的力量是差不多的,但是对于脾虚或者肠胃运化能力差的人吗,身体内的水和湿气就不能排出体外!
从而会在体内大量地堆积起来,外在的表现就是舌头早上起来有明显的齿痕,同时又有厚厚的舌苔!
拉出的大便里也有大量的水湿,也就是拉稀,便溏,大便不成形。
《黄帝内经》里就说过:湿气通于脾。阴虚内热,湿邪困脾,就会导致体虚肥胖,对大部分人来说90%的肥胖难减都是因为湿气导致的水肿虚胖!
通俗一点讲湿气会影响脾胃的运化,造成体内气血循环不好,新陈代谢变慢,体内的湿气凝滞代谢物排泄不出来,人就会像发面一样开始浮肿发胖,肚子变大,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的肥胖人员,调理自己身体内容是运化能力是关键!
要不然自己辛辛苦苦挨饿运动,进入平台期怎么都不能瘦下去,会非常打击大家自己的积极性!
总结以上问题
1、胖首先是由脾虚引起。
2、湿气引起脾虚
3、健脾、祛湿、补气血相结合,才能健康减肥不反弹。
湿气重导致的胖子要减肥,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
怎么祛湿减肥啊?
向各位网友推荐几个祛湿减肥穴位,有空在家做做艾灸!
祛湿以艾灸效果最佳!
1、中脘祛湿
中脘穴为腑之会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按摩中脘穴可以有效的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
2、丰隆穴祛湿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调、水湿停滞、聚而成痰,都可以通过按摩丰隆穴来解决,丰隆穴具有祛湿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按摩就可以有效的清除浊湿。
3、血海祛湿
血海穴是属于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血症的重要穴位,血海穴可以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祛风止痒,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穴位,每天按摩血海穴一分钟,祛湿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这种方式贵在坚持,重在方法。
#减肥##湿气太重,该怎么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