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赛治治疗甲亢时会有什么副作用?
说到甲亢,很多人都知道,它主要是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病症。甲亢的症状可轻可重,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对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它会导致其他器官受累,并出现严重并发症。
导致甲亢的原因
1、自身免疫:甲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升高刺激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有时候也是自身抗体升高造成的。
2、神经系统影响:遭到精神刺激、压力大、脾气暴躁的人,容易被甲亢盯上。若是人体含碘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引发甲亢。
3、过度疲乏:过度劳累可以引起体内的气血运转不畅,容易疲劳,这也是可以诱发甲亢的病因之一。
4、遗传因素:甲亢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家族中患有甲亢疾病的,其后代患甲亢的几率比普通人要高。
5、感染及外伤:患者都有过感染、感冒、外伤等疾病史,也容易诱发甲亢疾病。
6、摄取碘过多:如果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过量的碘,也会引起甲亢。
发现疾病时,就应该及时治疗。对于疾病的治疗,有些人想着节省时间或者金钱,就自行去购买药物治疗,常见的治疗甲亢药物就是赛治了,只不过,甲亢药物对于疾病的治疗,往往是有弊端、副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敏反应:一些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皮肤过敏反应。这时候应该到专业医院寻求诊治,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2、损害肝肾:长期服用赛治进行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损伤,比如导致转氨酶指标升高,严重的甚至造成肝功能异常。服药期间,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对于已经造成肝损伤的患者,应由医生根据损伤类型进行相关的诊治。
3、白细胞减少:需要注意的是,经常服用赛治,也可能造成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发生白细胞减少时,应及时向医生反应,以采取应对措施,调整治疗方案。
4、导致甲减:长期服用赛治治疗甲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有可能引发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这种情况时,建议首先确诊是暂时性甲减还是永久性甲减,之后根据医生的指导给予针对性调整。
反复发作:有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药物剂量不当、不遵循医嘱等)还会导致疾病多次复发,一旦复发治疗难度更大,出现副作用的几率也会增大。
药物治疗虽然是一种常规普遍的治疗方法,很多时候只是在于缓解病情,同时还要承受多种副作用的侵害,还容易导致疾病多次复发,一旦复发治疗难度更大。因此患病时,还是要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
甲亢吃赛治,两个副作用,千万不要忽视!
甲亢吃赛治,两个副作用千万不要忽视。
1. 很多朋友为了治疗甲亢都会选择吃赛治,但赛治实际上是有一个严格要求的,不管是吃多了还是吃少了,对身体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 它的副作用有两方面:
- 第一个就是药物性的肝损害。甲亢的朋友赛治吃多了,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会加重肝脏负担,从而导致肝功能受损。这时候身体上就会表现出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等症状,肝区可能会有疼痛感。
- 第二个出现甲减。赛治可以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如果吃多了激素分泌不足就会造成甲减。身体上会出现甲减的症状怕冷、嗜睡、水肿、发胖、记忆下降等情况。
3. 如果你出现了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及时就医就诊,以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哲学中医|甲亢合并关节痛,“动-定”治疗获全功
开栏语: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团队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成书《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运用哲学来解读中医,通过中医来验证哲学。通过本专栏定期文章的推送,希望让中医从业者开拓思维,提高临床水平。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 范冠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是甲亢的最常见病因,约占全部甲亢的80~85%,该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其临床表现并不局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Graves病可出现骨关节症状,原因可因高代谢导致骨吸收增加而致,亦可因合并自身免疫性关节炎而致,还可能因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西医治疗该病常予抗炎镇痛处理或停用甲亢药物,前者只能对症不能根治,后者则可导致甲亢治疗难度增大。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纯中医辨治该病,可获良效。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辨治理论是范冠杰教授提出的中医原创思维理论,强调动态把握疾病不同阶段的核心病机特点,再施以相对恒定的药串进行序贯治疗,临床辨证治疗理明、法详而效彰。笔者跟师范冠杰教授学习多年,深入学习“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理论体系,并跟师学习诊疗思路,临床运用谨守核心病机,序贯使用中药药串,取得显著疗效。现分享笔者本人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诊治甲亢合并多关节关节疼痛病案一则。
案例举隅
患者胡某,男,48 岁,工人。因“甲亢伴关节胀痛不适4年余”来诊。
首诊:2022年7月19日。患者诉4年余前于外院确诊为甲亢,长期口服赛治疗,目前维持赛治5mg/日,查FT3稍偏高。甲亢治疗期间患者反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手指关节胀痛不适,屈伸不利,劳作时加重,常因疼痛被迫中止劳动。曾于人民医院查风湿免疫指标均无异常,西医予对症止痛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为求“根治”遂来寻求中医治疗。2年前确诊为甲亢合并房颤、慢性心功能不全,同时于心血管专科随诊口服华法林等药物治疗。症见:患者双手指关节胀痛、屈伸受限,时有麻木,双膝关节酸痛(自述曾有半月板损伤史),常自汗出,口干不多饮,二便基本正常。查:甲状腺I°肿大,双眼突眼征 ,局部关节微肿胀,活动受限,局部肤色暗沉、皮肤增厚,肤温正常,房颤律,双下肢无浮肿。舌淡暗,苔薄黄水润,脉弦滑沉取无力。
中医诊断:痹病(气虚湿瘀证)
西医诊断:甲状腺毒症性关节病
中医治法:益气健脾、袪风除湿、活血通痹
药物处方:黄芪15g 防己15g 桂枝10g 茯苓30g 白术20g 醋莪术5g 酒川芎10g 木瓜30g 苍术10g 甘草片5g。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赛治维持5mg/日。
二诊:2022年8月3日。述前次就诊服药后症状好转,遂自行于药店按原方抓药5剂继续服用。诉关节不适已好转七八成,基本恢复日常劳动,服药期间二便正常。舌淡暗,苔薄黄腻,脉弦滑沉取无力。中药前方改黄芪为五指毛桃30g、白术量减半,加薏苡仁30g、川牛膝10g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痹,7剂,煎煮同前。
三诊:2022年8月12日。患者诉双手指胀满不适继续较前好转,仅偶有轻微不适,双膝关节酸痛乏力亦较前明显好转,舌暗淡,苔少,脉弦细。中药前方去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牛膝,加黄芪15g、 鸡血藤30g以补气养血通络,10剂。复查甲功正常、TRAb较前下降,嘱赛治减量为2.5mg/日。
四诊:2022年9月6日。患者隔日服用中药,现双手关节胀痛已基本痊愈,偶有双膝关节僵硬、屈伸时隐痛不适感。舌淡暗,苔少,脉沉涩细。予前方去苍术、木瓜,加盐狗脊10g、续断片10g、伸筋草30g,14剂。
此后患者未再复诊,直至2022年10月29日前来复查甲功,问及前症,诉四诊后间断服用前方,双膝关节不适逐渐消失。现四肢关节舒适,屈伸自如,能跑能握,劳动恢复如常。查甲功正常,赛治继续维持2.5mg/日。因无何不适,予暂停中药。
后随访至今,患者关节不适症状未再复发。
按语
痹证的形成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为人体之气虚、阳虚,外因常为风寒湿邪之侵袭。甲亢致病,人体代谢加快,必致虚损,日久则因虚致实、虚实夹杂。该患者甲亢日久,阳气耗伤,卫阳不固,风寒湿杂至,加之气虚推动无力、温煦失职,水湿痰饮瘀血阻滞关节,从而引发本病。此乃笔者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对该病病机特点的认识,乃“定”之思维体现。分析患者关节胀、痛、麻、拘乃风湿瘀阻之象,自汗出为气虚不固之征,口干不多饮乃阳不化气,治疗过程中谨守病机,随证治之。抓住气虚湿瘀的核心病机,治以益气温阳、祛风除湿、活血通痹为法,予黄芪、防己、白术药串以益气健脾、袪风除湿,桂枝、茯苓温阳利水,川芎、莪术活血祛瘀,苍术、木瓜燥湿通痹,全方补泻兼施、标本兼治。二诊时患者舌苔黄腻,为湿蕴化热之象,遂予前方基础上改黄芪为五指毛桃,使补而不燥,并加生薏苡仁、川牛膝以加强清热利湿、除痹通经之效。三诊时患者苔少,提示湿热已去、阴伤乃现,故将前方去薏苡仁、牛膝、茯苓等通利之品,加鸡血藤以养血通络。四诊时患者关节肿胀不适基本痊愈,舌淡暗苔少脉细涩,为肝肾不足夹瘀之象,肝主筋、肾主骨,遂予前方基础上改木瓜、苍术为狗脊、续断以补肝肾、强筋骨。如此,随着证候的改变,以及疾病不同时期主要矛盾的转移,予以灵活动态调整中药组方,前后始终不离“动-定结合、序贯治之”之理。纯中医治疗使得折磨患者多年的痹痛之症终获痊愈。
哲学中医|战胜反复无常的口疮——“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哲学中医|审证求因细调理,动定序贯结节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指导治疗甲状腺结节
哲学中医|寻迹溯源审病因,调肝健脾缓腹痛——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治疗糖尿病性肠病
医学指导:
范冠杰,省级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教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亚甲炎等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高脂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出诊时间
出诊地点
周二上午(07:30-10:30)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周四下午(13:30-15:30)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涌岸街36号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一书,就是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主流的哲学思维方式,探讨中医理论的重塑和构建,是中医理论突破的全新尝试,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鲜活范例。《哲学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又高于临床,并指导临床运用,本书系统阐述了范冠杰教授的临床医学思想,也是范教授临床经验之总结。
供稿:龙艳(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