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小叶ins(小叶和胖子心路篇)

文章目录:

试遍方法都瘦不下来,他用这个方法让体重下降23%

他曾经有着超200斤的体重

从十几岁开始就比同龄人胖很多

肥胖不仅给他带来了心理的压力

还让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健康

今年27岁的小叶尝试过自行节制饮食减重

但因为未能持续坚持

体重总是会反弹

看着体重秤上的刺目数字

小叶下定决心

一定要想办法减肥成功

上年11月

小叶慕名来到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体重管理门诊就诊

接诊的医生通过膳食调查得知

小叶饮食习惯受家庭影响大

喜高糖高脂饮食,喜吃零食,喜“吃撑”

蔬菜水果进食少

奶、蛋、豆类等优质高蛋白食物摄入少

评估每日热量摄入约2500Kcal左右

加之小叶运动少,很自然会肥胖

小叶的检查情况

体格检查:体型肥胖,身高169.5cm体重 101.2kg,BMI35.2kg/m。腹部彩超提示脂肪肝。

人体成分分析报告:基础代谢率1911Kcal,体脂率36%、内脏脂肪等级 17级。

辅助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5.6%。尿常规尿葡萄糖阴性。OGTT试验:葡萄糖(空腹):葡萄糖(GLU)(空腹)4.78 mmol/L。胰岛素 C肽(空腹):胰岛素(INS) 18.50uU/ml。葡萄糖(1h):葡萄糖(1h)12.22mmol/L。胰岛素(速检,1h):胰岛素(1h) > 300.00 uU/ml。谷丙转氨酶(ALT)61.87U/L,尿酸(UA)506.10umol/L,总胆固醇(TC) 6.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5.05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nHDL-C) 5.45mmol/L,载脂蛋白 B1.48g/L。腹部彩超提示脂肪肝。

营养诊断:

1.肥胖症2.糖耐量受损伴胰岛素抵抗 3.高脂血症 4.高尿酸血症 5.脂肪肝。

看着检查结果,小叶十分不安,心中不禁疑虑,平时体检除了体重“超标”外,空腹血糖是正常的,怎么就糖耐量受损伴胰岛素抵抗了呢?

体重管理门诊陆曼主任耐心给他解释:肥胖患者由于脂肪代谢异常、脂肪异常分布、过度堆积导致胰岛素抵抗,起病初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受损,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正常,不及早发现、干预,有一部分的人群由糖耐量异常发展为糖尿病。所以体重管理门诊需要多学科诊疗思维,需要全方位评估肥胖患者情况。

经过科学的评估,医生建议对小叶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管理方式,进行科学减重。依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遵循规范的医学营养减重原则,先给小叶设定减重目标将减少体重 5%~15%及以上作为体重管理的目标,即目标体重为86kg~96kg。接着是给小叶设计合理的膳食餐单,根据人体成分分析报告给予每日膳食摄入量,重点从调整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习惯,如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食物等,这也是体重管理门诊有别于商业减重机构之处。同时对小叶行为方式进行干预:建议每日记录体重、饮食及运动情况,避免久坐,规律作息,控制进食速度,足量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等食物的摄入。小叶体重基数比较大,不恰当的运动可能受益会小于损伤,运动量和时间长的设计、运动强度的控制、运动损伤的预防,都是减重管理中的专业问题,体重管理门诊根据实际情况出具个性化运动处方

经过20天的治疗,小叶减重初见成效,体重下降2.5%。小叶喜出望外,也开始松懈。适逢春节到来,年轻的小叶社交应酬不可避免,外出就餐多,膳食餐单执行度低,结果体重不降反升

为解决此问题,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开具代餐处方。个性化代餐是根据小叶的代谢情况进行配置,方便携带及食用,提供了小叶的医从性,代餐的热量相对较低,可以帮助小叶控制卡路里摄入,代餐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配比合理,能够提供所需的营养。医生还把小叶拉到“体重管理”微信群中,介绍他与群中情况类似的患友认识,大家分享减重心得,每日打卡餐食情况,相互督促、鼓励。电话随诊小叶情况,提醒复诊时间。

惊喜的是,在坚持治疗149天后,小叶体重下降23%,代谢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项目

减重前

减重后

肝胆脾B超

脂肪肝声像。

胆、脾、胰声像未见异常

肝、胆、脾、胰声像未见异常

餐后血糖1H

12.22mmol/L↑

8.02 mmol/L

胰岛素(空腹)

18.50uU/ml↑

8.40uU/ml

胰岛素1H

>300.00uU/ml↑

86.20 uU/ml

谷丙转氨酶

61.87U/L↑

23.3 U/L

尿酸

506.10μmol/L↑

429.1μmol/L

总胆固醇

6.70mmol/L↑

5.16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05mmol/L↑

3.01 mmol/L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45mmol/L↑

4.02 mmol/L

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小叶对体重管理门诊团队非常信任,通过改变自身的饮食、生活习惯,影响到家庭的生活方式改变。正如我们所见,肥胖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常见共同发生于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之间。后续得知小叶的母亲马阿姨也是一位肥胖患者,她照顾小叶的起居饮食,潜移默化中也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口味,1个月时间里减重6.5%,现在也是我们体重管理门诊的忠实“粉丝”。小叶及马阿姨身边的亲朋好友惊讶于他们的减重效果,但小叶母子俩更想把健康生活方式通过亲身经历传递出去。

小叶减重的成功经验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得到了广泛复制和推广。希望以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为目的体重管理门诊覆盖面逐渐扩大,使更多的人受益于此。

体重管理门诊挂号指引

关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智慧诊疗——门诊挂号——专病门诊——体重管理门诊——选择日期和医生挂号

供稿 | 营养科 崔金秀

审核 | 营养科 梁燕婷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10岁男孩患上脂肪肝 营养师提醒:青少年肥胖危害多

来源:广州日报

营养师提醒:青少年肥胖危害多

10岁男孩患上脂肪肝

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几个月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接诊了一个10岁便患上脂肪肝的小男孩。不仅是他家人,很多人听说他这么小就患上脂肪肝都觉得不可思议。好在营养医师的科学指导及时干预,三个月后他便减重11斤,成功摆脱了脂肪肝。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白恬

10岁男孩患脂肪肝 减重11斤恢复健康

小叶今年10岁,三四个月前,身高145厘米的他体重有54.7公斤。其实,在去年11月,他曾因肥胖问题到医院检查,发现骨龄超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偏高,医生建议他减肥,这才引起父母对他体重的关注。

为了将小叶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妈妈想方设法帮他减肥。但10岁的孩子正在发育期,让他控制饮食不容易,摸索了几个月仍未见效,最后只好作罢。

由于今年上半年在家上网课,日常少运动,小叶非但没瘦下来,到儿科一检查,胰岛素、尿酸仍然偏高,并出现轻中度脂肪肝。这让爸妈又吓了一跳:脂肪肝不是中老年人才多发吗?孩子才10岁,竟也患上脂肪肝!

爸妈担心再这么发展下去后果更严重,才把小叶送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就诊。营养科医生帮他进行体重管理,经过三个月的科学饮食,小叶的体重降至49.4公斤,总胆固醇从5.98(标准为5.18以下)降低到3.87,甘油三酯从3.04(标准为0~1.7)降低到0.49,常规身体指标都在标准范围以内。

“我按照营养师给的食谱给孩子做饭,他每天的营养都很丰富,每周末坚持游泳,也不用超负荷运动,只是下课后尽量走路回家,三个月后体重降到49.4公斤,脂肪肝没有了,身体轻松了!”小叶的妈妈很开心。

这三个月里,小叶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需要饿肚子节食,但体重成功减下来了,还长高了两厘米!

科学饮食 运动 预防青少年肥胖

小叶的体重是怎么减下来,并成功“甩掉”脂肪肝的呢?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介绍说,关键在于科学饮食 运动:

1.按需吃饭,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吃太多发胖,吃太少营养不均衡还是胖。处在小叶这个生长发育年龄段的孩子,更要保证每天“按需吃饭”,食物粗细均衡,杜绝过度烹饪。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提倡科学饮食,少在外就餐,家庭烹饪少油少盐;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2.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不少青少年的肥胖主要是因为缺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家长在课余时间应多陪同孩子参与室外活动,比如跑步、爬山、骑自行车等,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曾青山指出,不少青少年肥胖后,容易尝试不健康的减肥方法,比如节食或服用减肥药,这样可能导致过度饥饿后暴饮暴食,陷入恶性循环。她建议,父母应引导孩子遵循“营养干预 规律运动 定期检测体成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为后继的健康成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肥胖危害多 发现这些异常需警惕

爷爷奶奶们可能会觉得,孩子养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的才健康、可爱,胖一点才有福气。所以,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曾青山介绍说,肥胖可给孩子带来以下五类隐患:

1.肥胖影响身高

肥胖可使脑垂体分泌生长因子减少,肥胖的青少年最终身高可能会赶不上正常的同龄人身高。

2.肥胖影响体型和心理健康

肥胖的孩子体重过重,可对下肢造成负荷压力,易致O形腿、外八脚等,进一步可能导致肥胖青少年自卑、不合群,影响心理健康。

3.肥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肥胖的孩子咽部和胸腹部脂肪增多,可影响正常呼吸,易患呼吸道疾病。

4.肥胖影响心肺功能

肥胖的孩子心肺要相对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相当于给心肺增加了负担。

5.肥胖增加慢病风险

脂肪组织功能的改变与BMI的增加是同时发生的,而青少年时期过多脂肪会造成代谢和心血管的临床前改变,提高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风险。

曾青山提醒,当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体重过重有肥胖引起的指标异常,代谢疾病等问题,并伴有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体重增长异常,如果每年增长超过4公斤,一般正常青少年2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加2公斤。

怀疑有胰岛素抵抗,如孩子颈部、腋下出现黑棘皮状的色素沉着等情况,更需及时就医。

营养师提醒:青少年肥胖危害多 10岁男孩患上脂肪肝

来源:广州日报

图集

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几个月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接诊了一个10岁便患上脂肪肝的小男孩。不仅是他家人,很多人听说他这么小就患上脂肪肝都觉得不可思议。好在营养医师的科学指导及时干预,三个月后他便减重11斤,成功摆脱了脂肪肝。

10岁男孩患脂肪肝 减重11斤恢复健康

小叶今年10岁,三四个月前,身高145厘米的他体重有54.7公斤。其实,在去年11月,他曾因肥胖问题到医院检查,发现骨龄超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偏高,医生建议他减肥,这才引起父母对他体重的关注。

为了将小叶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妈妈想方设法帮他减肥。但10岁的孩子正在发育期,让他控制饮食不容易,摸索了几个月仍未见效,最后只好作罢。

由于今年上半年在家上网课,日常少运动,小叶非但没瘦下来,到儿科一检查,胰岛素、尿酸仍然偏高,并出现轻中度脂肪肝。这让爸妈又吓了一跳:脂肪肝不是中老年人才多发吗?孩子才10岁,竟也患上脂肪肝!

爸妈担心再这么发展下去后果更严重,才把小叶送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就诊。营养科医生帮他进行体重管理,经过三个月的科学饮食,小叶的体重降至49.4公斤,总胆固醇从5.98(标准为5.18以下)降低到3.87,甘油三酯从3.04(标准为0~1.7)降低到0.49,常规身体指标都在标准范围以内。

“我按照营养师给的食谱给孩子做饭,他每天的营养都很丰富,每周末坚持游泳,也不用超负荷运动,只是下课后尽量走路回家,三个月后体重降到49.4公斤,脂肪肝没有了,身体轻松了!”小叶的妈妈很开心。

这三个月里,小叶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需要饿肚子节食,但体重成功减下来了,还长高了两厘米!

科学饮食 运动 预防青少年肥胖

小叶的体重是怎么减下来,并成功“甩掉”脂肪肝的呢?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介绍说,关键在于科学饮食 运动:

1.按需吃饭,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吃太多发胖,吃太少营养不均衡还是胖。处在小叶这个生长发育年龄段的孩子,更要保证每天“按需吃饭”,食物粗细均衡,杜绝过度烹饪。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提倡科学饮食,少在外就餐,家庭烹饪少油少盐;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2.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不少青少年的肥胖主要是因为缺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家长在课余时间应多陪同孩子参与室外活动,比如跑步、爬山、骑自行车等,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曾青山指出,不少青少年肥胖后,容易尝试不健康的减肥方法,比如节食或服用减肥药,这样可能导致过度饥饿后暴饮暴食,陷入恶性循环。她建议,父母应引导孩子遵循“营养干预 规律运动 定期检测体成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为后继的健康成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肥胖危害多 发现这些异常需警惕

爷爷奶奶们可能会觉得,孩子养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的才健康、可爱,胖一点才有福气。所以,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曾青山介绍说,肥胖可给孩子带来以下五类隐患:

1.肥胖影响身高

肥胖可使脑垂体分泌生长因子减少,肥胖的青少年最终身高可能会赶不上正常的同龄人身高。

2.肥胖影响体型和心理健康

肥胖的孩子体重过重,可对下肢造成负荷压力,易致O形腿、外八脚等,进一步可能导致肥胖青少年自卑、不合群,影响心理健康。

3.肥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肥胖的孩子咽部和胸腹部脂肪增多,可影响正常呼吸,易患呼吸道疾病。

4.肥胖影响心肺功能

肥胖的孩子心肺要相对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相当于给心肺增加了负担。

5.肥胖增加慢病风险

脂肪组织功能的改变与BMI的增加是同时发生的,而青少年时期过多脂肪会造成代谢和心血管的临床前改变,提高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风险。

曾青山提醒,当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体重过重有肥胖引起的指标异常,代谢疾病等问题,并伴有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体重增长异常,如果每年增长超过4公斤,一般正常青少年2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加2公斤。

怀疑有胰岛素抵抗,如孩子颈部、腋下出现黑棘皮状的色素沉着等情况,更需及时就医。(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白恬)

责任编辑: 赵文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