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积重度(重度肥胖的定义)

文章目录:

重度肥胖者如何安全减肥

体重312斤的网络博主“翠花要逆袭”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她去世前一直在进行减肥训练。大体重人群如何安全减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蔡晶晶,她表示,大体重的人减肥要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才考虑有效性,他们减肥时应先进行体检,根据身体的健康状况制定减肥方案,不可盲目采取“运动 节食”的方式。

重度肥胖者需先到医院进行评估

体重312斤,如果按身高1.65米算的话,“翠花”的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达57.3kg/m2。正常体重人群的BMI在18.5-23.9kg/m2之间,BMI24-27.9kg/m2之间属于超重,27.9-35kg/m2属于肥胖,超过35kg/m2属于重度肥胖。

蔡晶晶介绍,重度肥胖人群如果到医院减肥的话,医院会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体检。因为重度肥胖人群大概率会有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心脏病、关节损伤、月经不调等问题。所以,体检之后,常常会进行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一个安全的减肥方案。

蔡晶晶在门诊中遇到的患者体重一般在90公斤-130公斤,对于这类患者,蔡晶晶不推荐激烈的运动项目。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药物、手术等方式的治疗,也没有比较严重的代谢基础病,蔡晶晶会推荐患者做舒缓的运动,原则是在日常活动量基础上适当增加运动量。

遛弯就属于舒缓的运动,蔡晶晶举例说:“有的大体重患者一天连1000步都走不了,他们可以先从每天走两三千步开始,这对他们来说其实已经很多了。”此外,定制完运动方案后,通常医生还会要求患者每周或每两周复查,以确认运动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对于过胖者,蔡晶晶表示,临床中还可以采用手术、药物等方式,搭配饮食管理来减重,并不是只有“运动 节食”这一种方法。

减肥时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

“初始体重312斤,目标减重200斤。”这是“翠花”视频号上的个人资料介绍。蔡晶晶表示,要减掉这么多体重,最起码需要1年以上,如果体重减得太快,身体的代谢压力会比较大。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注意到,当下,确实有很多年轻人都在靠运动减肥,那如何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蔡晶晶表示,以下信号可以做参考:一、运动过程中可以勉强说话;二、如果心慌、心率很高,运动停止10秒后心率能适当地下降,大约半分钟后心慌等不适症状可以降到耐受的范围;三、运动过程中没有产生恶心、想呕吐的感觉。

蔡晶晶表示,重度肥胖者不适合跑步、跳绳等运动,容易损伤关节。他们更适合游泳、垫上运动、自重训练等。此外,蔡晶晶强调,大体重人群可能心脏本身就有问题,所以运动时需要特别注意监测心率。重度肥胖者需要先到医院检查,排除心脏问题后再开始运动。

大部分肥胖患者是“吃出来”的

蔡晶晶在临床中遇到的肥胖患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吃出来”的,这类肥胖患者占比较多。他们中有些人有情绪问题,会通过进食来缓解压力。蔡晶晶解释说,吃东西确实可以使人产生幸福感,特别是吃甜食,更容易刺激多巴胺、5-羟色胺等兴奋性物质的释放。因为吃的甜食多了,慢慢变胖。变胖之后,这些人会发现一些社会活动受到限制,包括遇到歧视等,他们又会通过吃东西缓解情绪,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吃出来”的肥胖患者中还有一部分从小就是“大胃王”。他们小时候就被喂养得很好,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胖是好事。孩子的胃被越撑越大,饭量也越变越大。变胖后,身体的内分泌功能会发生变化。蔡晶晶举例说,比如一个馒头,正常体重的人吃进去后,会变成葡萄糖,然后被代谢出去;肥胖人群因为有胰岛素问题,馒头吃进去后,可能就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了身体里。

另一类肥胖患者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的,比如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正服用抗抑郁药物等。

想真正瘦下去最终还需要管住嘴

既然肥胖是一种病,那有药可治吗?蔡晶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国批准了脂肪酶抑制剂等几款减肥药,但是这些减肥药需谨慎使用,如果因为肥胖而出现了血糖问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减肥。如果是单纯地肥胖,身体没有其他问题,不建议使用这些减肥药。

如果是因为吃得多而胖起来的话,只靠药物是达不到减肥效果的。蔡晶晶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在服药过程中,人体会产生适应性变化。刚开始服药时,人体可能“没反应过来”,于是大量消耗脂肪。但如果服药时间长达数月,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会慢慢降低代谢水平,“因为只有减少消耗,我才能活着。”特别是对于小体重还减肥的那些女性来说,人体还会关闭一些内分泌功能,她们的身体进而会出现更严重的代谢问题。

减肥药是一种外源性干预,要想真正瘦下去,还是得“主动出击”。蔡晶晶表示,对于因为吃得多而胖起来的人来说,要想瘦下去,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管住嘴来实现。她还强调,医学角度的健康不一定是大家所追求的瘦,大家所追求的瘦,也不一定是健康的。(记者刘昶荣)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不同地区怎么吃?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

“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昨天(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 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 健康减肥该怎么吃?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食谱细化到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并备注了食谱的“总能量”。

例如,东北地区的春季食谱有“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地区的食谱里有“臊子面”“油泼面”。

这些食物优先选

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

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这些食物要少吃

减重期间应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400kcal/100g以上能量的食物)。

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产生约7kcal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每天具体吃多少?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控制总能量摄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如下表),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1000kcal,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的限能量平衡膳食。

可根据不同个体基础代谢率和身体活动相应的实际能量需要量,分别给予超重和肥胖个体85%和80%的摄入标准,以达到能量负平衡,同时能满足能量摄入高于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基本需求,帮助减重、减少体脂。

可根据身高(cm)减去105计算出理想体重(kg),再乘以能量系数15~35kcal/kg(一般卧床者15kcal/kg、轻身体活动者20~25kcal/kg、中身体活动者30kcal/kg、重身体活动者35kcal/kg),计算成人个体化的一日能量。

■ 科学减肥,这4件事要记牢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要做到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

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应力求做到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喝饮料,避免夜宵。

进餐宜细嚼慢咽

摄入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适当改变进餐顺序

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 除了吃,减肥还有这些小窍门

睡觉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过劳肥”,肥胖患者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运动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以及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7天,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kcal或以上。

少坐

每天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要控制在2到4个小时以内,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到5分钟。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浙江发布

重度肥胖者如何安全减肥

体重312斤的网络博主“翠花要逆袭”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她去世前一直在进行减肥训练。大体重人群如何安全减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蔡晶晶,她表示,大体重的人减肥要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才考虑有效性,他们减肥时应先进行体检,根据身体的健康状况制定减肥方案,不可盲目采取“运动 节食”的方式。

重度肥胖者需先到医院进行评估

体重312斤,如果按身高1.65米算的话,“翠花”的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达57.3kg/m2。正常体重人群的BMI在18.5-23.9kg/m2之间,BMI24-27.9kg/m2之间属于超重,27.9-35kg/m2属于肥胖,超过35kg/m2属于重度肥胖。

蔡晶晶介绍,重度肥胖人群如果到医院减肥的话,医院会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体检。因为重度肥胖人群大概率会有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心脏病、关节损伤、月经不调等问题。所以,体检之后,常常会进行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一个安全的减肥方案。

蔡晶晶在门诊中遇到的患者体重一般在90公斤-130公斤,对于这类患者,蔡晶晶不推荐激烈的运动项目。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药物、手术等方式的治疗,也没有比较严重的代谢基础病,蔡晶晶会推荐患者做舒缓的运动,原则是在日常活动量基础上适当增加运动量。

遛弯就属于舒缓的运动,蔡晶晶举例说:“有的大体重患者一天连1000步都走不了,他们可以先从每天走两三千步开始,这对他们来说其实已经很多了。”此外,定制完运动方案后,通常医生还会要求患者每周或每两周复查,以确认运动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对于过胖者,蔡晶晶表示,临床中还可以采用手术、药物等方式,搭配饮食管理来减重,并不是只有“运动 节食”这一种方法。

减肥时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

“初始体重312斤,目标减重200斤。”这是“翠花”视频号上的个人资料介绍。蔡晶晶表示,要减掉这么多体重,最起码需要1年以上,如果体重减得太快,身体的代谢压力会比较大。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注意到,当下,确实有很多年轻人都在靠运动减肥,那如何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蔡晶晶表示,以下信号可以做参考:一、运动过程中可以勉强说话;二、如果心慌、心率很高,运动停止10秒后心率能适当地下降,大约半分钟后心慌等不适症状可以降到耐受的范围;三、运动过程中没有产生恶心、想呕吐的感觉。

蔡晶晶表示,重度肥胖者不适合跑步、跳绳等运动,容易损伤关节。他们更适合游泳、垫上运动、自重训练等。此外,蔡晶晶强调,大体重人群可能心脏本身就有问题,所以运动时需要特别注意监测心率。重度肥胖者需要先到医院检查,排除心脏问题后再开始运动。

大部分肥胖患者是“吃出来”的

蔡晶晶在临床中遇到的肥胖患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吃出来”的,这类肥胖患者占比较多。他们中有些人有情绪问题,会通过进食来缓解压力。蔡晶晶解释说,吃东西确实可以使人产生幸福感,特别是吃甜食,更容易刺激多巴胺、5-羟色胺等兴奋性物质的释放。因为吃的甜食多了,慢慢变胖。变胖之后,这些人会发现一些社会活动受到限制,包括遇到歧视等,他们又会通过吃东西缓解情绪,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吃出来”的肥胖患者中还有一部分从小就是“大胃王”。他们小时候就被喂养得很好,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胖是好事。孩子的胃被越撑越大,饭量也越变越大。变胖后,身体的内分泌功能会发生变化。蔡晶晶举例说,比如一个馒头,正常体重的人吃进去后,会变成葡萄糖,然后被代谢出去;肥胖人群因为有胰岛素问题,馒头吃进去后,可能就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了身体里。

另一类肥胖患者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的,比如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正服用抗抑郁药物等。

想真正瘦下去最终还需要管住嘴

既然肥胖是一种病,那有药可治吗?蔡晶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国批准了脂肪酶抑制剂等几款减肥药,但是这些减肥药需谨慎使用,如果因为肥胖而出现了血糖问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减肥。如果是单纯地肥胖,身体没有其他问题,不建议使用这些减肥药。

如果是因为吃得多而胖起来的话,只靠药物是达不到减肥效果的。蔡晶晶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在服药过程中,人体会产生适应性变化。刚开始服药时,人体可能“没反应过来”,于是大量消耗脂肪。但如果服药时间长达数月,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会慢慢降低代谢水平,“因为只有减少消耗,我才能活着。”特别是对于小体重还减肥的那些女性来说,人体还会关闭一些内分泌功能,她们的身体进而会出现更严重的代谢问题。

减肥药是一种外源性干预,要想真正瘦下去,还是得“主动出击”。蔡晶晶表示,对于因为吃得多而胖起来的人来说,要想瘦下去,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管住嘴来实现。她还强调,医学角度的健康不一定是大家所追求的瘦,大家所追求的瘦,也不一定是健康的。

责任编辑:姜蕾,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