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bmi肥胖(女性bmi肥胖)

文章目录:

你的BMI达标了吗?吉大一院专家团解析科学减重攻略

国家喊你科学管理体重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针对部分人群面临的体重管理难题,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特别是对于体重控制不佳、腰围超标,甚至已引发慢性病的群体,需借助专业医疗力量进行干预。为此,国家将推动医疗机构开设专门的体重管理门诊,搭建集咨询、诊疗和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平台,助力居民更科学地实现健康目标。

2025年3月4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肥胖症诊疗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整合了内分泌代谢、营养、运动医学、代谢手术、儿科、生殖医学、中医等多学科的完备诊疗团队,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个性化的诊疗服务。究竟怎样减肥才科学有效?让我们听听那里的专家们给出的建议。

如何判断自己

是否超重或肥胖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标准,18-64岁的健康成年人可以居家自测,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超重、肥胖等问题。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称体重、量身高和腰围。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²。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标准,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3.9之间。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则属于肥胖。其中,又根据BMI数值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此外,当男性腰围达到90厘米,女性腰围达到85厘米时,即为成人中心型肥胖,此时就需要开始制订科学的减重计划。

如果超重或肥胖者还伴有相关并发症和合并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黑棘皮(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便属于肥胖症诊疗中心的临床适应征人群。

肥胖的医学干预策略

吉大一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肥胖症诊疗中心执行副主任刚晓坤表示,从医学角度来看,肥胖常常伴随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核心诱因。体重管理与生命质量息息相关,肥胖诊疗推行多学科协作专病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形成“筛查-评估-干预-追踪”全流程体系,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科学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案。

吉大一院普外中心 肝胆胰外二科教授、肥胖症诊疗中心副主任刘松阳表示,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年”行动推进之时,公众应科学认识肥胖的医学干预策略。当体重指数(BMI)≥32.5kg/m²,或BMI≥27.5kg/m²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经过饮食运动、药物干预半年以上仍无效时,就应启动手术评估。尤其亚洲人群需要关注腹型肥胖的代谢风险。减重手术不仅能够调控体重,更是代谢性疾病的根治性疗法。临床数据显示,大约8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可长期缓解,高血压、脂肪肝等并发症也能显著改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规范化诊疗体系下,我国减重手术已实现精准化、微创化,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3‰,安全性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需要强调的是,手术是基于循证医学的疾病治疗方式,建议肥胖患者到国家认证的减重代谢中心进行多学科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吉大一院普外中心 胃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肥胖症诊疗中心副主任杨家骍介绍,肥胖症诊疗中心推行“早筛早诊、全程管理”模式。肥胖症诊疗中心通过设立专病门诊、利用新媒体普及肥胖与代谢病知识,积极响应国家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的号召,切实将慢性病防治关口向前推移。同时,通过MDT多学科协作、社区联动及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形成“筛查-教育-干预”闭环体系。如今国家强化食品营养标签、优化运动环境等配套措施,将推动科学体重管理从医疗行为升级为全民行动。

监制 | 公海泉 周军

主编 | 赵文彬

统筹 | 梁洋

记者 | 孙建德

合作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投稿邮箱 | jilin@cctv.com

责任编辑:要越

从BMI看体重,减重的正确打开方式→

想要减重,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超重、肥胖等问题。用计算器算下BMI(体质量指数),具体方法是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在18.5-23.9,属于健康体重的范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就可以;BMI超过24但未达到28,属于超重;BMI超过28,属于肥胖,需要减重。如何科学减重?戳图了解。@健康中国

来源: 浙江发布

女子体重飙到368斤!危及生命

“睡觉只能坐着睡

上厕所只能走10步

说话两三分钟就要上呼吸机”

新乡的陆女士今年43岁

体重已经达到368斤

属于超级肥胖

一上称就“爆表”

陆女士称

自己青春期时还比较正常

后来就感觉到身体不太正常

“吃蛋糕能吃三四个 葡萄能吃两三斤

甜类的东西都爱吃”

因为过度肥胖

陆女士的身体严重水肿 出现感染

无法脱离呼吸机

父亲和丈夫一直在病床边守护

“上有老 下有小

我现在应该赡养老人

而不是让他们来照顾我”

提起自己的病情 陆女士忍不住落泪

“心里特别无助”

看着女儿的痛苦

她的父亲也一直抹泪

“太害怕了 我不会放弃给孩子治疗的”

由于丈夫还要照顾孩子 并支撑家里的开销

陆女士十分心疼

“现在急切想找专家 把病看好”

新乡市中心医院苏祯磊医生表示

患者现在呼吸衰竭 氧饱和度只有40%

普外一科副主任医师范友杰表示

在长期肥胖的情况下

她的心脏逐渐变得非常肥厚

形成肥厚型心脏病

下一步会先纠正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

随后进行减重手术

定制食谱并辅助药物减重

提醒大家

甜食一定程度上能使我们心情愉悦

但过量摄入糖 也是损害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理饮食 增强体质

做自己身体健康的守护者

来源: 小莉帮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