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人类(肥胖是人类的什么)

文章目录:

时事开讲第239期|肥胖是病,得减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9日,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持续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

1

减肥,一夜间成了全民话题。国家还为此设立了体重管理年。

CFP 供图

许多人会疑惑,中国人已经走到了要普遍控制体重的地步了吗?印象中,这应该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病。但事实是,肥胖也开始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近期发布的《世界肥胖地图2025》显示: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按照目前趋势,到2035年,全球51%的人口将超重或肥胖。

报告还指出,全球肥胖问题的加剧不仅体现在成年人中,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在上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3的成年人和81%的青少年未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身体活动水平,这进一步加剧了肥胖问题的严重性。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我国关于肥胖的数据更为详细和直观。2015年-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曾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开展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而如果不加控制,据预测,2030 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 70.5%和 31.8%。也就是说,那时候每3个中国人就有2个超重,每10个孩子就有3个小胖墩!

从肥胖人口总量上来说,其实早在2017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就显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虽说胖人越来越多,但传统印象里,这是私人的事,减肥、健身、饮食这些事也都很个人化。为什么国家会管肥胖这件事?

2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肥胖问题已从高收入国家逐渐向中低收入国家扩散,尤其是在中等收入国家,肥胖增长速度尤为显著。

在之前,肥胖之所以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不觉得肥胖是一种病,那是因为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与温饱问题做斗争,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胖子自然就产生的少。现实仍可看到的例子就是,非洲的胖子多吗?

历史上,我们的传统观念还曾认为“能吃会吃是福”,“大胖小子”“白白胖胖”等词都是一种赞美。在唐代,甚至还有以胖为美的普世审美观,重达400斤会跳胡旋舞的安䘵山,被赞美为“灵活的胖子”。虽然后来他因为太胖,疑似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失明,史书里也不会因为他胖而歧视他。汉末董卓虽然因为太肥死后被“点天灯”,但他被人痛恨的原因是残暴而非肥胖。

以上这两位,说不定当时的人们还羡慕他们的肥胖,认为这才是富裕、高贵的象征。因为有的吃、吃得好,才会胖。

所以如果以前男人有肥胖的大肚子,还会被认为是有“官威”“福相”。影视剧里描写大官大商人,不是肥头大耳就是大肚隆隆。

西方国家的认知同样如此,我们看十七十八世纪的油画,会发现,丰乳肥臀的女人永远是画面的主题,是美的代表。除非是画水边的纳西索斯这样的题材,才会一露消瘦的面容。

因为在欧洲人的历史上,曾几番经历瘟疫、鼠疫、大饥荒,吃饱都是奢望,整个欧洲人口始终挣扎在生存危机之中,从没有安安稳稳地储存过大量脂肪。“丰满的妇女更易于生育”、“婴儿越胖越健康”等各种概念流行。肥胖这种事,代表的只能是富足、贵气。

CFP 供图

所以,当身边的胖人越来越多时,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说明我们的生活好了,条件好了,物资丰富了,所以营养好了自然就胖了。

把它放在社会发展史上看,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唐代之所以崇尚以胖为美,正是基于富裕这样的现实,那个对外交流频繁、万邦来朝、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让百姓比以往有了吃饱饭的日子,也有了胖起来的机会。

从世界范围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让食物第一次有了多余和廉价,越来越多的胖人开始进入人们视野。

世界上第一个胖起来的国家美国,也正是在二战之后,因为国力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而逐渐产生了肥胖社会病。

同样,在我们国家,肥胖也不过是这些年,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才逐渐出现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肥胖这事放在人类发展史上看,它是有害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它代表的就不是国家富裕、人民幸福,而是负担,是全民公害。

一个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数据是:到2035年,超重和肥胖问题每年将造成全球4.32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球生产总值的3%。

首先就是,肥胖人群处方数量是正常人的两倍多,肥胖相关诊疗费用将为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一项报告显示,平均而言,在英、美、法等38个国家,肥胖占糖尿病所有治疗费用的70%、心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23%和癌症治疗费用的9%。

我国卫健委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4180亿元,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

往更深远的说,肥胖还会导致国民体质的普遍下降,尤其是当超重的人口比例超过一半以上时。很简单,扛不动枪、拿不动仪器、跑不动步、干不了活,极端的还有因为太胖走不路、出不了门,最终只能在家啃老躺平、浪费光阴,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小事”,最终引发的就是关乎国家建设的大事。

数据说明一切,“国家喊你减重减肥”的背后,是对整个国民体质的忧虑,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前瞻。

3

国家介入干预,不是中国的首创,更早肥胖起来的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了其中的危害,

1940年,美国大都会保险公司首先采用身高/体重比率,作为确定肥胖程度的公式,作为参保人的健康体重门槛。1951年,美国政府和一些主要医疗机构开始推行“减肥行动”;1980年,美国发布了“美国人饮食指南”,并每5年更新一次,为公众提供营养和饮食信息和指导。

医生和健康专家们也开始深入研究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发现肥胖与200多种疾病有关。

在我们国家,关于体重管理问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计划通过三年左右时间,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及其释义,倡导和推广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还发布了4项食养指南,包含《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及《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目前仅有13个国家具备了完整的健康系统准备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肥胖管理指南、肥胖监测调查、体力活动指南、不健康饮食调查等等。中国是13个国家之一。

在针对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问题上,国家的出手与介入更早,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未来。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给出的详细的饮食指导方案和建议;“课间15分钟”政策的落实,背后是对青少年体质和超重肥胖问题的关注。目的是为了让课间时间延长,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要让孩子动起来、跑起来、活动起来,特别是让孩子多见阳光,在阳光下多奔跑、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通过种种努力,着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让学生更加健康阳光。

减肥,是私事,也是大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世界上最胖的十大人类盘点

在人类的生存轨迹中,体重的极端情况总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世界上最胖的十大人类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关于体重数字的记录,更映射出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医疗等多方面的复杂议题。

1. 乔恩・布劳尔・明诺克(Jon Brower Minnoch)

国籍:美国

最高体重:约 1400 磅(约 635 公斤)

乔恩于 1941 年出生在美国华盛顿,一生都在与体重问题作斗争。20 多岁时,他的体重就超过了 300 公斤,后来体重急剧增加,到 1978 年达到了约 1400 磅。严重的肥胖让他全身出现水肿,健康状况岌岌可危。住院期间,医院甚至需要为他定制特殊的设备,如加大号的病床和吊机。尽管接受了各种治疗和减肥计划,乔恩最终还是在 41 岁时离开了人世 。

2. 哈立德・本・莫森・夏利(Khalid bin Mohsen Shaari)

国籍:沙特阿拉伯

最高体重:1345 磅(约 620 公斤)

沙阿里来自沙特阿拉伯,曾以 1345 磅的体重成为备受瞩目的 “胖人” 之一。在沙特国王的支持下,他接受了减肥治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成功减轻了大量体重,成为减肥励志的典型案例。

3. 曼努埃尔・乌里韦(Manuel Uribe)

国籍:墨西哥

最高体重:1320 磅(约 610 公斤)

墨西哥人曼努埃尔体重最高达到 1320 磅,他的体重严重影响了生活,只能长期卧床。后来,在医生、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了艰难的减肥历程。他的经历引发了全球对肥胖问题的关注,也让人们意识到肥胖对生活和健康的巨大威胁。

4. 沃尔特・哈德森(Walter Hudson)

国籍:美国

最高体重:1197 磅(约 543 公斤)

1944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沃尔特,拥有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 最大的腰围,达 119 英寸(约 3.02 米)。他最重时达到 1197 磅,由于体重过重被困家中,后来通过节食努力减肥。但最终,他还是因心脏病离世 。

5. 卡罗尔・耶格尔(Carol Yager)

国籍:美国

最高体重:1200 磅(约 727 公斤)

卡罗尔是有记录以来体重最高的女性,最高体重达 1200 磅,甚至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她曾重达 1603 磅。她的健康因肥胖受到极大影响,两年内住院 13 次,每次都需要 15 - 20 名消防员协助。令人惊叹的是,她曾在三个月内自然减重 520 磅。1994 年,卡罗尔因肾衰竭、多器官衰竭以及病态肥胖症离世 。

6. 迈克尔・赫布兰科(Michael Hebranko)

国籍:美国

最高体重:1100 磅(约 499 公斤)

出生于 1953 年的迈克尔,曾饱受严重肥胖的困扰,体重一度达到 1100 磅。但他凭借坚定的决心,通过锻炼和节食成功减重至 198 磅,成为减肥成功的典范。他还频繁出现在减肥相关的广告和电视节目中,激励着更多人。2013 年,迈克尔去世 。

7. 罗伯特・厄尔・休斯(Robert Earl Hughes)

国籍:美国

最高体重:1070 磅(约 485 公斤)

1926 年出生的罗伯特,因垂体腺问题,从小体重就异于常人,6 岁时就达到了 200 磅。最终,他的体重达到 1070 磅,还拥有世界最大胸围纪录。1958 年,他因感染麻疹引发尿毒症去世 。

8. 帕特里克・迪尤尔(Patrick Deuel)

国籍:美国

最高体重:1072 磅(约 486 公斤)

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帕特里克,曾是一名餐厅经理,体重巅峰时达到 1072 磅,被称为 “半吨先生”。后来,他通过胃绕道手术和其他去除多余皮肤和脂肪的手术,一年内成功减重 570 磅 。

9. 迈拉・罗萨莱斯(Myra Rosales)

国籍:美国

最高体重:1036 磅(约 470 公斤)

1980 年出生的迈拉因卷入 “半吨杀手” 案件受到广泛关注。当时她体重约 1036 磅,后来通过手术等方式成功减重 。

10. 安德烈・纳斯尔(Andre Nassr)

国籍:澳大利亚

最高体重:1032 磅(约 468 公斤)

澳大利亚的安德烈体重曾达 1032 磅,是当时体重排名前列的人之一。肥胖给他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严重威胁着他的健康 。

这些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肥胖不仅会给个人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还会对健康造成致命威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这不仅能让我们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更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人类是唯一肥胖的灵长类吗?

人类是唯一肥胖的灵长类吗?

猴子是瘦瘦的,猩猩是壮壮的,凭啥只有人要操心怎么样才能减肥?

在灵长类长胖的问题上,好像只有人类受伤,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一半人口处于肥胖或超重。而其他的灵长类似乎没有肥胖的烦恼,猴子是瘦瘦的,猩猩是壮壮的,只有人要操心怎么样才能减肥。因此,科学家将“只有人类变胖”的现象解释为,人类的大脑正常的运转,随时随地都需要营养,所以认为人类是最能够储存脂肪的灵长类动物。

但人类并不是特别的。美国有一头会识字的雄性倭黑猩猩,叫“坎兹”,研究人员长期给它提供香蕉、花生等食物,“坎兹”的体重达到了同类倭黑猩猩平均体重的三倍,现在已经连爬树都困难了。

不只是黑猩猩,猕猴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在泰国曼谷的街头有一只名叫“胖子叔叔”的猕猴,由于长期被游客投喂奶昔和一些垃圾食品,“胖子叔叔”的体重也达到了一般猕猴的3倍。

对此现象,美国杜克大学生物人类学家Pontzer认为,人类在灵长类中其实并不是特别的,肥胖只是由生活方式引发的现象,根本不是人类需要储存脂肪导致的。为了给自己的想法提供可靠的依据,他做了个实验,研究一共40种、总数约3500只,分别生活在动物园、研究机构和野外的非人类灵长动物。结果发现,生活在动物园和研究机构的动物体重严重超标,还有13种雌性和6种雄性相比野生同类体重平均重了50%!

然后,他又研究了大约4400名成年人,以及9名仍在狩猎、觅食和自己种植食物自给自足的成年人,在控制了身高的情况下,他发现美国人平均体重比自给自足的这些人同样重50%。

Pontzer说,虽然基因可能使一部分人肥胖,但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体重增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B》上。

这说明,在灵长类动物中,我们人类其实并不是最容易长胖的。只要能够吃得好喝得好,不用自己去采集食物,生活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下,其他灵长类动物同样可以迅速长胖。

看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平衡些了呢,希望大家吃好喝好,少一些焦虑,开心的度过每一天。我是李旭,我们下期视频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