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一种病,8种因素导致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1”代表苗条,通俗讲就是“我要瘦”。本期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讲述科学减肥,健康享“瘦”。
肥胖是一种病
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发出忠告: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
肥胖症是指身体中含有过多的脂肪组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023年3月,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3《世界肥胖地图》,预测到2035年,全球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到2035年,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预计达到18%。
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其中7%的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专家指出,超重与肥胖人数庞大,与饮食量、饮食结构不合理和运动缺乏有关。
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1、高脂血症:由于肥胖会导致人体的代谢障碍,所以会出现代谢综合征,造成高脂血症;
2、糖尿病和高血压:肥胖会导致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且肥胖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及危险因素;
3、血管疾病:肥胖也是冠心病、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4、骨关节异常:肥胖会对膝关节、踝关节、腰椎关节造成压迫,导致负重的关节过早退化;
5、激素分泌异常:肥胖还会导致激素的分泌异常,导致有些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不孕,某些男性出现不育等;
6、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
肥胖症的判定标准
BMI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体质指数 BMI =体重(kg)/身高(m)× 身高(m)
BMI :24-27.9超重
BMI :≥28 肥胖
WC 腰围 ( Waist Circuit)
亚洲标准:男性 WC >85cm
女性 WC >80cm
WHR 腰臀比( Waist to Hip Ratio )
中心性肥胖:男 WHR>0.9
女 WHR>0.85
脂肪含量
体内脂肪占体重的%:
男 > 25%
女 > 30%
肥胖发生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
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肥胖率70~80%
单亲(特别是母亲)肥胖者,子女肥胖率40%
2、饮食因素
脂肪和糖是导致肥胖的两个危险因素。
3、进食过量
4、进餐速度过快
5、丰盛的晚餐
晚餐吃得十分丰富,有的甚至在临睡前加一顿夜宵,这种吃法是肥胖的祸根。另外,晚上8点以后吃饭,容易导致内脏脂肪肥胖。
6、静坐生活方式,缺乏运动
体力活动减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少,多余的能量就转化为脂肪储存体内,从而导致肥胖。
7、精神情志与肥胖病
人有一种“情感饥饿”的心理状态,由于情感需要未获满足,而以食物来补偿,结果过食,导致发胖
8、饮酒与肥胖病
酒精是一种产热很高的物质,仅次于脂肪。另外,酒精还影响酶类的活性,间接引起甘油三酯增多。
肥胖的治疗
1、外科治疗:空肠回肠旁路手术;脂肪切除术;局部注射溶脂药物;胃部切除术。
2、药物治疗:食欲抑制剂;口服降糖药;脂肪酶抑制剂;肉碱制剂;脂解素;中药。
3、饮食控制与运动:适合大多数人,安全、有效。
如何控制饮食与运动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合理低能量
男性:1400-1600Kcal/d,女性1200-1400Kcal/d
比原来习惯摄入的能量低300-500Kcal/d
进食量比原来日常水平减少约1/3
随着运动量的加大,能量摄入可相应增加。
应保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生理需要。
2、控制脂肪的摄入
每天烹饪用油大约25克,不宜选择肥肉、动物内脏。
3、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每天主食200~300g,保证一半粗粮、全谷物。
4、增加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鱼虾类40g-75g;畜禽肉类40g-75g;蛋类40g-50g;豆腐每天50-100克。
5、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
不偏食、不挑食,饮食均衡,食物多样化;每天吃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至少应占一半;每日吃水果200g-350g。
6、确保膳食纤维的供给
蔬菜、水果、粗粮、薯类、杂豆、菌藻类是获得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另外,建议每人每天摄入豆类及坚果25g-35g。
7、注意三餐的分配与烹调
早中晚餐的热量比例可以按照30%、40%、30%的比例分配。
宜采用蒸、煮、烧、汆、炖等烹调方法,忌用油煎、炸的方法。
8、适当运动
运动强度可达最大吸氧量 60~70%,心率 年龄=170。
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时间在晚饭前两小时最佳。每周4~5次。
一般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347期
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记者 姬薇
来源: 工人日报
肥胖可能是营养不良
近日,经媒体报道,杭州有女子172cm100斤确诊营养不良型肥胖。 在大家的印象中肥胖就是“大腹便便”、营养过剩所导致,实际上肥胖是因为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导致体内营养不平衡产生的。 营养不良是指身体摄入的营养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任何人没有摄取足够营养就是营养不良,包括食量和体型较大的肥胖和超重人群。大家对热量和营养的概念有所混淆,认为吃得多、吃的zhan胖就是吃的有营养,这是一个误区。胃里觉得吃的很饱了,但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满足了身体的需求,甚至过剩,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的摄入量还远远不够,体内是一种缺乏状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显示我国民众膳食结构不合理,钙、铁、硒、维生素A、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仅2016年国内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就高达3亿。
1.肥胖人员过于喜好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高油高脂食物,深加工的大米、白面和冰激凌蛋糕等食物,再加上煎、烤、炸、炒等油腻菜品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但是此类食物远不如全谷物粮食、薯类和优质蛋白质富含丰富的营养,同时缺乏蔬菜、水果和优质肉类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长期的高油高脂饮食是造成营养不良性肥胖的重要原因。
2.不良生活习惯:例如三餐不定时,晚睡晚起,不吃早餐,晚上暴饮暴食、抽烟喝酒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消耗肥胖人士体内本来就不多的营养素,缺乏营养素,影响人体正常的基础代谢,也是造成肥胖的因素。
3.缺乏体育锻炼,现在很多人生活工作中长期久坐久站,缺乏锻炼,热量消耗少导致肥胖。
4.肥胖人士相对“体积”较大,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较正常人多,但很多研究发现,在肥胖人群中普遍存在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的情况。有研究表明,低钙与肥胖有关,低钙会减少脂肪分解,使更多的脂肪储存;有大量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以抑制前脂肪分化过程,影响脂肪形成,可以起到预防肥胖的作用。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
来源: 新闻晨报
知道吗,肥胖也会导致不孕
“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小汤山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王一书建议,把超重和肥胖防治作为健康管理重要内容,在医院建立多学科合作诊室,对肥胖人群进行多学科诊疗。而《中国居民膳食(2022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以及肥胖的比例已超过50%【1,p43】,尤其腹部肥胖比例较大。肥胖可导致多种疾病,机体内分泌和代谢出现异常,而内分泌改变可以影响人体多个系统,包括生殖系统。
近日,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副院长、生殖中心主任龚斐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呼吁大家关注肥胖对生殖健康的不良影响,以及备孕期女性该如何避免肥胖可能带来的不孕问题。
数据:女性BMI超过29时,BMI每增加1,受孕率下降4%
从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到如今肥胖已然成为世界性四大医学社会问题之一。众所周知,肥胖容易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代谢综合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但是肥胖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女性BMI超过29时,BMI每增加1,受孕率下降4%。其中‘向心性’肥胖女性的生殖功能更易受到影响。”龚斐解释,由于肥胖,脂肪细胞来源的激素和细胞因子增多,不但影响以脂肪形式进行的能量储存及释放,还降低非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肥胖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尤其是腹型肥胖,进一步可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和子宫内膜的发育,导致不孕。
相关资料表明,肥胖对女性的月经周期及排卵功能存在诸多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女性内分泌异常、代谢紊乱,直接或间接损害卵巢功能, 影响卵子发育、胚胎质量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生育力下降, 增加流产概率。
图为龚斐院长在门诊为患者解答。
“我接诊过一对夫妻,术前检查男方未见明显异常,女方只有31岁但月经不规律,肥胖指数28.03,其中一侧输卵管堵塞,希望通过试管婴儿助孕治疗。”龚斐介绍,这对夫妻第一次助孕时,医生建议女子减重,女子要求尽早接受治疗。可是她促排卵16天,最终获卵两个,且卵子质量不行,没有胚胎能够移植。第二次治疗前,她成功减重8公斤。第二次治疗非常顺利,同样促排卵16天,这次她获得了18个卵子,并且形成了11个优质囊胚,移植后成功妊娠1个胎儿。
还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肥胖不仅仅容易引起女性不孕,其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也存在不良影响。这是因为肥胖会降低男性睾酮的分泌,从而降低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导致少精子症、精子的活动力下降,还可能导致男性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等。这些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则会降低肥胖男性的生育能力。
释疑1: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可以生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之一,尤其是对育龄期女性会产生很大影响,大概有5.6%育龄期女性会受此疾病影响,而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肥胖密切相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都会造成肥胖吗?龚斐解释,“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月经紊乱、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研究显示,肥胖的育龄妇女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率为28.3%,非肥胖的育龄妇女PCOS发生率只有5.5%。肥胖患者大多有IR(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存在,而胰岛素抵抗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会导致雄激素分泌过多,进而月经推迟甚至闭经,导致不孕。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雄激素水平升高抑制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合成,致游离睾酮和雌二醇增加,促使脂肪细胞生长。其中,雄激素还有抑制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能抵抗脂肪分解,导致脂肪积聚而肥胖。因此,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生理机制关系密切,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将近50%左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肥胖且常呈腹部型肥胖。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就百分百会造成肥胖吗?其实不是的。”龚斐进一步解释,她们在门诊中还会遇到“瘦多囊患者”。“瘦多囊”主要是指体型较瘦的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此类女性体重多在正常值范围内或低于正常体重;在临床案例中,体型较瘦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时,体内雄激素水平不高、无水钠潴留情况,瘦多囊患者大多比较年轻。
不少女性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比较“难缠”的女性生殖疾病,一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就没办法生育了。事实并非如此。
“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异常、代谢综合征,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也意味着这个病目前是无法治愈的。但可以通过治疗使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得到控制,就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龚斐表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不同生育年龄有不同的治疗目的,青春期女性需要预防肥胖,同时调整月经周期,可以考虑一线的治疗,采取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口服药物来降低雄激素,口服短效避孕药来调整月经周期;育龄期女性在一线治疗的同时,大部分患者还需要借助促排卵治疗或者试管婴儿助孕治疗才可获得妊娠,妊娠后需要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和巨大儿的产生。
龚斐提醒,不论在哪个年龄段,生活方式的管理、体重的控制都是治疗的最基本要求,这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想要成功受孕的关键要素之一。分娩后,也要强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月经管理和血糖管理,预防各种各样并发症。到围绝经期,要预防心血管等疾病的可能性,还有血糖异常糖尿病的风险。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长期无排卵,造成内膜异常,比如子宫内膜增生、内膜癌的风险也高于正常人群,需要终身加以关注。
释疑2:并不是每个不孕的人都要做试管婴儿
对于众多不孕不育家庭来说,辅助生殖技术是孕育新生命的希望。而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试管婴儿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多接受。那么,试管婴儿技术是改变女性不孕的最后一道保障吗?
“尽管不孕症人数增多的趋势明显,但并不是每个不孕的人都要做试管婴儿。”龚斐解释,不孕症的治疗包括以下几步:孕育知识的普及;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超重人群适当减轻体重;监测排卵和指导夫妻同房;四是如果女方不排卵,需要诱导排卵。只有当前面这些方法都不奏效时,才会建议患者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一般都能够通过前几个方法成功怀孕。试管婴儿技术是最后一个选择,这门技术应该使用得当,不能滥用。
“不可否认的是,试管婴儿技术相较于其他不孕症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成功率最高的”。对一些特定的患者,比如女性体内存在有抗精子抗体,采用试管婴儿技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还有一些年龄偏大的不孕女性患者,做试管婴儿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运用的试管婴儿技术主要有三种: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主要是针对女性因素不孕研究出来的辅助生殖技术;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即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显微受精技术,主要是针对治疗男性不孕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也叫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它与第一代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胚胎放入子宫之前要把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最后选择没有染色体异常或没有遗传疾病的胚胎放进女性子宫里,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
不同的试管婴儿技术具有相应的适应症,每个患者都需要个体化的诊疗,临床上采用哪一种试管婴儿技术,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建议。“我们的目的是帮助不孕不育夫妇生育一个健康的子代,技术的保证是一个综合性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助。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受孕前健康保健的概念,这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础。我们要把辅助生殖技术更好地应用起来,还是要综合发展。”龚斐如是说。
建议:肥胖女性这样科学减重
基于肥胖对妊娠及胚胎种植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建议肥胖不孕患者在接受助孕治疗前适当减重,以保证生育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做到科学的减重呢?
“管住嘴、迈开腿是减肥的两大法宝,通过改善饮食习惯、进行运动的减重是治疗肥胖不孕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龚斐表示。
有氧运动作为最有效、副作用最小、最有利于健康的减肥方法,可改善三羧酸循环中酶的表达和相关脂肪氧化,还可改变线粒体功能,提高卵子质量。长时间有氧运动可以加速脂肪的水解,促进脂肪的分解,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坚持有氧运动减肥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关键。比如,放慢吃饭节奏,细嚼慢咽,建议每餐吃饭时间为20至30分钟;合理分配餐次,少量多餐,不吃零食, 加餐时可以选择食用低糖水果和蔬菜,不建议减餐节食;尽量采用蒸、煮、炖、熬、拌等少油的烹调方法, 远离含脂肪较多的油炸食物,同时也要减少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品种及摄入量,建议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豆类、低升糖指数的水果、蔬菜,少吃或不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尽量选择健康的植物油如橄榄油,减少动物脂肪摄入等;注重蛋白质的来源和量,建议以鱼类和鸡鸭鹅等禽类瘦肉为主,猪牛羊等畜肉适量,限制加工类肉,每天1个鸡蛋,一杯(250毫升)脱脂(低脂)牛奶;建议每天饮水2000毫升及以上,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茶水、矿泉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戒酒或少饮酒。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有的必需营养素,平衡膳食才是最健康的饮食模式。除此之外,要避免过度节食造成的减重速度过猛,科学减重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的过程。
【健康小建议】
备孕女性应该这样做:
- 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抽烟(包括二手烟)、喝酒等;
- 备孕期女性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荤素搭配,并适当补充蛋白质,可按照地中海饮食方式来调整;
- 保持适当量的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释放压力,同时改善很多代谢方面的问题;
- 保持适度规律的性生活,女性排卵期前后同房可以大大提高受孕的几率;
- 女性在保证工作生活的前提下,在适龄期生育。因为生育和年龄相关,年纪越轻,生育出来的孩子越健康,妊娠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