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影响心脏(肥胖影响心脏吗)

文章目录:

肥胖毁掉的不止是形象,同时也是心血管的“健康杀手”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相信大家都知道肥胖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在大多数人眼中肥胖可能只是影响外貌,其实他们忽视了肥胖对于身体的危害,那么肥胖除了影响形象以外,还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呢?

一直以来,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相关,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比体型正常或偏瘦的人群更高,而且肥胖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脏泵血能力减弱,甚至引发心衰的可能,那么,肥胖究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肥胖导致血脂异常

肥胖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症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进食脂肪多,二是体内脂肪储存多,三是高胰岛素血症可增高血脂,四是血脂的清除有问题。

肥胖增加脑血管病变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而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的肥胖者,大脑更容易出问题。首先,这种人容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他们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就难以溶解,所以肥胖者容易发生脑血栓,也就是脑梗死。

肥胖增加患高血压的概率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肥胖增加心脏负荷

有人发现,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提高了4倍。这说明肥胖肯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脏损害。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着血液的循环流动。肥胖者由于血液中储存了过多的脂肪,所以血液总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心脏就会相应地增加收缩的力量。当心脏不堪重负时,它就无法再有效地泵血,就造成血液积聚在心血管系统的状态,重者甚至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

综上所述,肥胖不仅仅毁掉的是形象,对心脏、血管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因此,积极减肥不仅仅挽救的是形象,更是对自己身体健康负责。

那么,如何才能健康而有效减肥呢?

一句话:减肥一定要“迈开腿、管住嘴”,每餐不应该吃的过饱,以8分饱最为适合,尤其是晚餐,切忌晚餐吃的太多,饮食上应该以瘦肉、蛋白质和富含纤维的食物为主,这样能够增加胃肠消化系统的蠕动,利于健康。

肥胖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还会引发脂肪肝等,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应该重视自己的体重问题,及早采取措施进行体重管理,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世界肥胖日|你的体重压垮心脏了吗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3月4日讯(文字/视频 通讯员 范文娟 全媒体记者 周倜)“肥胖问题是个系统性的代谢问题,严重危害着健康,引发多种慢性疾病。”今天是“世界肥胖日”,当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潘宏伟呼吁,大家务必注意控制体重,给心血管减负。

眼下,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预计到2035年,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可能超过40亿,全球每5个青少年中将有2个超重或肥胖。在中国,18岁以上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合计超过50%,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也上升迅速。

“肥胖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潘宏伟介绍,肥胖导致脂肪堆积,心脏重量增加,表现为左心室肥厚,这种肥厚是心脏对长期高容量和高压力负荷的反应,心肌细胞出现肥大和纤维化,进一步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不仅如此,还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和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管损伤。同时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或导致高血压、心房颤动等。

那么,如何科学管理体重?潘宏伟认为,学会“挑食”是关键。

他认为,肥胖不能进入“素食”的误区,长期素食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皮肤弹性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学会“挑食”就是选对食材,选择新鲜的、完整的食材,特别是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又没有太多热量的食材。

“我们一定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鱼肉、虾肉、鸡胸肉、鸭胸肉、驴肉、牛羊瘦肉、猪后腿肉等。”潘宏伟介绍,烹饪方法追求简单就好,能够水煮就不爆炒,能够清蒸就不油炸,调料要少,保持食物的本味。三餐按时吃,避免长时间饥饿感带来的暴饮暴食。

“燃烧脂肪需要氧气的参与,氧气参与越高,脂肪燃烧越充分。如快走、慢跑、骑车、爬山等户外运动都是不错选择。”潘宏伟建议,刚开始运动时消耗的是葡萄糖,运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消耗脂肪,低强度的快走在所有运动中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可以通过每日微信步数来制定运动量。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肥胖的九大危害 你未必都知道

可不止易得慢性病那么简单 有损寿命、骨关节病及部分肿瘤发病率攀升

“一白遮百丑, 一胖毁所有。”可真不只是爱美人士的一句口头禅。特别是这个“肥胖”,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确实“毁”的不仅仅是外表,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多严重的危害。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专家就来给大家“揭发”肥胖带来的这9种健康危害,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老年性疾病。

对寿命的影响 肥胖程度跟病死率密切相关,就是随着肥胖程度的上升,死亡率也大幅度上升。当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 /身高2(米)]超过35的时候,病死率就比平常的人增加了30%-40%。根据科研数据显示,肥胖症会使预期寿命减少6-7岁。更可怕的是,如果严重肥胖,BMI大于40的时候,男性的寿命会减少20年。

对血压的影响 在成年以后,尤其40-50岁的时候,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比平常人多50%。

对心脏的影响 并不是说高血压继发或者冠心病继发,而是它对心功能的直接影响。由于肥胖,脂肪会附着在心脏表面,使心脏的收缩功能降低,导致心衰的比例大大增加。

脑血管病 在中国,脑血管发病率是非常高的,由于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及肥胖、血脂异常等,缺血性脑梗死非常高发。

糖尿病 肥胖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糖尿病,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比平常人要高4倍。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里90%都胖,很少有不胖的。根据研究显示,体重指数为22-23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实是很低的;而23-31的时候发病风险就变成40%,增加了10倍;体重指数是35的时候,女性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93.2%!所以糖尿病跟肥胖关系非常密切。

脂肪肝和血脂异常 脂肪肝和血脂异常在中国发病率非常高,而大家往往不太知道,其实大概有10%的脂肪肝病人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打呼噜 我们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别小瞧打呼噜,这个病在肥胖人群中很常见,危害性也很大。肥胖人群中这个病的发生率高达50%-70%,而普通人群才2%-4%。一些肥胖人士白天打瞌睡或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有呼吸暂停的情况,有明显的缺氧和一定的脑损伤,这部分病人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很多见。

肿瘤 肥胖跟一些肿瘤密切相关,在女性中是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和乳腺癌;在男性中则是前列腺癌。肥胖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无论男女,肥胖以后直肠癌的发病率都会大幅上升。

这些癌里面有一些癌的治疗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直肠癌。但是像卵巢癌、膀胱癌、子宫内膜癌,这些癌症的患者5年以上的生存率还是比较低的。

骨关节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关节逐渐老化了,重压无疑会促进关节发生疾病,再加上糖代谢和嘌呤代谢的障碍,使这些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文/本报记者 李洁

责编:秦璐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