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过敏,有关系吗?
肥胖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导致体内脂肪积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患病率越来越高,带来的对健康的影响和疾病负担也越来越大。
目前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评估肥胖程度,又称为体质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weight for height)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身高(kg/m2)。
判断标准如下: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给生活带来不便,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增加患癌的风险。此外肥胖还可加剧关节软组织损伤,造成生殖能力下降,加剧心理障碍、提高脂肪肝、胆结石、水肿、痛风等疾病发生的风险。此外,最近的系列研究表明,肥胖可能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一、肥胖与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由变应原刺激所引起的过敏性哮喘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成人哮喘的50%以上。有研究表明,肥胖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联系,这可能与肥胖型哮喘患者体内产生了更多的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有关。过敏性哮喘的发生与患者出生时超重有一定的关系。一项荟萃分析发现,与正常体重的儿童相比,肥胖儿童患哮喘风险高出两倍。另外,肥胖儿童的哮喘通常更重,对局部吸入激素的敏感性较体重正常的人群差。
二、肥胖与过敏性皮肤病
在我国,有大约10%的人群患有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这些疾病不仅出现皮疹,还常累及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时期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其发生特应性皮炎几率越大,且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越长。还有一项针对北美和非洲儿童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的研究表明,体重与该病的患病风险呈正比。
三、肥胖与食物过敏
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的成人和8%的婴幼儿受食物过敏的困扰。而肥胖作为一种持续低度的慢性炎症状态与食物过敏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一项关于高脂饮食诱发小鼠肥胖症的研究表明,高脂饮食诱发的肥胖症可增强食物诱导的过敏反应,这些反应与肠道效应性肥大细胞的反应失调以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肠道营养不良有关。将高脂饮食小鼠的微生物群移植给无菌小鼠,后者肠道微生物群落可使小鼠对食物敏感性提高,引起食物过敏。
总之,肥胖可以诱发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此外,肥胖还与成人及儿童的多种过敏性疾病有显著相关。因此,坚持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将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是必要和必须的。
( 变态反应科 刘敬怡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肥胖竟与内分泌有关?友谊医院内分泌专家为您解答
关注高歌名医微信公众号
后台回复“0824”即可获取李晓辉专家直播间地址
8月24日晚,友谊医院内分泌专家李晓辉做客高歌直播间,为大家讲解了肥胖与内分泌之间的关系。就讲座的内容,我们整理成了文档,便于大家观看。
李晓辉专家为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了肥胖的内容:
什么是肥胖?肥胖的定义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脂肪分布异常,通常伴有体重增加,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这说明肥胖是一种疾病,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只是单纯的长胖。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肥胖的分类有两种: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是常见的大多数肥胖患者,继发性肥胖常见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由内分泌的腺体导致的。
内分泌的腺体指的是在人体里可以分泌一些内分泌激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的生理功能,下丘脑垂体是颅内的器官,颅脑损伤、感染、手术等会影响下丘脑垂体的功能,比如中枢出现问题会不停的想吃东西,肾上腺亢进会分泌过多的提示醇导致肥胖,甲状腺、性腺功能减退也会出现肥胖,胰腺细胞减退会导致糖尿病、胰岛细胞瘤分泌过多的胰岛素等也会导致肥胖。抗激素,糖皮类激素药物也会导致肥胖,肥胖是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女性肥胖患者可能会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女性的生理有关系,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
单纯性肥胖,也是有不同的原因的,一种是体制性的,先天性的,由本身人体导致,物质代谢较慢,合成速度比分解速度大,食物堆积,肥胖发生,脂肪细胞个头大并且多,遍布全身,获得性的肥胖是由饮食过量导致的,较油,吃的较多,导致饮食肥胖。获得性肥胖脂肪多分布在躯干。
病理性肥胖为内分泌相关腺体出现功能问题,药物引起药理性肥胖。例如胰岛素分泌较多导致脂肪分解少,而生成的多,所以导致肥胖。肾上腺分泌提示醇,生理激素分泌过多出现躯干为主的向心性肥胖。性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乳房,下腹,生殖器附近肥胖。垂体性肥胖导致全身骨头,软组织,内脏增生和肥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肥胖会导致全身肥胖、水肿。皮质激素长时间使用也会导致肥胖。
脂肪组织的分布和肥胖类型。下图可以看到,内脏脂肪较多会导致苹果形体型,皮下脂肪较多会导致梨形体型。二者相比较,内脏型肥胖危害更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向心性肥胖呢?可以根据BMI指数来看。
BMI指数在24到28之间被认为是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对于中心型肥胖患者来说,男性女性标准是不一样的,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属于内脏型肥胖。腰围怎么测量呢?首先人体直立,两腿分开,与肩齐平,找两个标志点,一个是肚脐两侧的一个标志点,另一个是腰的位置两侧骨头骨心最高点与肋骨最下面连线,取中间位置的点,拿软尺绕一圈量即是腰围。
肥胖患者不光应该关心体重,还应该关心饮食习惯,是否有不良饮食习惯,甜食,油腻,暴饮暴食,体力活动较少,还应该注意精神因素等问题,心情不好通过过量饮食调节情绪,会导致肥胖。女性肥胖患者如果月经延迟或闭经,应该注意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会导致不孕等情况。肥胖伴随的疾病有很多,二型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也可能导致心脏病。肥胖患者除了身高体重,BMI指数等应着重全面体检,包括心肺功能,血压血糖血脂等。
单纯性肥胖所占比例比较高,大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患者都是单纯性肥胖。肥胖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肥胖会增加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几个数字都很可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危害都很大。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都很大 。不同BMI情况下有发生相关疾病的风险,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脂肪肝和多种肿瘤和关节类疾病等,特别胖的人进行手术麻醉时也是有风险的。
低脂情况下,如果BMI指数低于18.5,体重较低的人,身体情况也不会很好,可能会有其他疾病发生的风险。随着腰围增大,相关疾病风险也会增加,严重甚至会出现高危的情况。体重正常, 腰围却较大的情况下,代谢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提高。那么体重降低会带来哪些好处呢?如下图: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肥是有很多益处的,甚至可以降血糖。减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运动等。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没有效果的话,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也没有效果,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为什么你没有瘦下来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基因遗传,人体代谢慢,先天因素是没法改变的。二是饮食习惯不好,我们自己可以控制,减肥的重点,应该调整饮食,注意运动。三是是要有减肥的伙伴,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恢复健康的身体。
希望大家能够控制好饮食习惯,重度肥胖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方式控制肥胖,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关注高歌名医微信公众号
后台回复“0824”即可获取李晓辉专家直播间地址
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关系
摘要:文题释义:
孟德尔随机化:利用源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提供了一种估计暴露因素与结局因素之间因果效应的方法。遗传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机分类并在受孕时固定,作为长期稳定的暴露因素,不受环境、社会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观察性研究固有的局限性。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是一种以韧带及其附件骨化和钙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群,往往会引发复杂多样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诊断标准包括至少4个相邻椎体的前外侧流动性骨化,椎间盘相对保留,以及骶髂关节无强直和炎症改变。
背景: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是一种以韧带、肌腱等软组织及其附着部位的钙化和骨化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非炎症疾病,主要影响50岁以上的男性。研究表明肥胖症患者中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发病率更高,但二者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目的:旨在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讨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研究选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包括肥胖症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相关数据。使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评估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进行多效性、异质性和敏感性评价。
结果与结论: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因果关系。逆方差加权法显示“肥胖”(OR=1.111,95%CI:1.068-1.156,P=1.598×10-7)、“肥胖,热量过剩”(OR=1.093,95%CI:1.042-1.146,P=0.000)和“肥胖,其他/不详”(OR=1.109,95%CI:1.069-1.152,P=4.908×10-8)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显著相关。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未发现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与肥胖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多效性、异质性和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这表明肥胖症显著增加了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风险,但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并不是肥胖症的危险因素。
https://orcid.org/0009-0003-6596-4548(孔鹿鸣);https://orcid.org/0000-0002-9260-8261(李念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孟德尔随机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 工具变量, 因果关系, 工程化骨组织
引用本文:孔鹿鸣, 赵弟乾, 白文哲, 李念虎. 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17): 3705-3712.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