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220多斤19岁女孩停经半年 肥胖可导致内分泌异常
本报讯(记者朗芝通讯员黄莹)体重接近230斤、体脂率超过51%,19岁的菲儿同学因为身材太胖,饱受苦恼。不仅影响了外观,肥胖还威胁到她的健康,年纪轻轻的她已经停经6个月了。
每每谈及体重和身材,菲儿就陷入忧郁深思。据了解,她出生时体重就偏重,家里人当时都觉得胖嘟嘟的非常可爱。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菲儿体重越来越重,达到了113.2kg,腰围也有125.5cm,体脂率高达51.4%。虽然表面上无所谓,她的内心却很自卑,喜欢宅在家里,在小区遇到熟人会远远绕开。
没想到的是,肥胖还给菲儿带来了健康问题。她的月经一直不太规律,而最近这半年来,“大姨妈”竟一次都没来过。
“肥胖增加了很多疾病的患病风险。实际上,每个系统和器官都有可能被累及。”苏州明基医院代谢与减重医学中心院长李威杰教授表示,有许多年轻女性有不同程度的不育、月经紊乱、闭经等问题,检查后发现其中有很多伴有肥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脂肪含量增加,而导致雄激素增加。同时,肥胖女性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使脂肪合成进一步增加,瘦素抵抗则可导致女性月经不调、不排卵、不育。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肥胖在前、停经在后,进而肥胖再加重,且以腹型肥胖为主,减重治疗后可以使月经恢复。
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患者中有75%存在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影响女性生殖相关内分泌的疾病,患者常常是因为不孕或月经异常就诊,进而发现排卵障碍或不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隐匿的异常情况。这类患者往往还存在面部痤疮、体型偏胖等特征。”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还常伴有血脂异常,一旦受孕后还会有妊娠后早期流产、胚胎停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风险增加。
为了恢复健康,菲儿同学与家人商量后,决定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减重。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为让菲儿恢复得更快更好,该院代谢与减重医学中心执行主任毛忠琦教授采用了对称性3孔微创减重手术,取代原先的5孔手术,手术切口更少、更小。术后第1天,菲儿就可以下地活动,术后第3天便出院回家。
据了解,在术后的2-3个月,菲儿同学还需要经历一段饮食过渡期。该院代谢与减重中心将由多学科专家团队为她提供专业健康管理以及个体化的咨询教育、营养调查评估、饮食和运动指导,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女人绝经后,莫名其妙发胖,到底怎么了?原来与这个因素相关
有网友提问:我今年刚50岁,月经在4年前就没了。自从停经以后,也不知怎么回事,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了,身体也莫名其妙地胖了起来。我平时也不吃多啊,现在成这样,真急死人了!我这是到底怎么了?
大家都知道,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会逐渐减少。而绝经后发胖,其实是部分女性在雌激素减少后所出现的更年期表现之一,因而也叫更年期肥胖症。
女性绝经后肥胖,原因有多方面。雌激素分泌减少是关键原因之一。女性的雌激素除维持正常的女性第二性征外,还参与糖、脂肪的代谢。研究发现,绝经前妇女脂肪组织多分布在四肢和臀部,绝经后妇女腹部内脏脂肪组织明显增加,这就是不少女性绝经后身体莫名其妙胖起来的原因所在。
可能有人会问:绝经后肥胖对健康的影响是不是会更大呢?
答案确实如此。
绝经后的肥胖,以脂肪在腹部内脏组织堆积增多为主要特点,逐渐形成腹部脂肪堆积的“中部崛起”。腹部肥胖相对比其他部位的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要大得多。
当前,已经有多种导致衰老和死亡的疾病被证明和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栓塞、乳腺癌、脂肪肝等疾病。
另外,雌激素可以降低人体内有害的脂蛋白和胆固醇,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有效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女性在绝经前,冠心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男性,但在绝经期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几乎与男性相同,这是由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降低的缘故。
绝经后肥胖,虽然和雌激素分泌减少相关,但营养过剩,运动不足,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平时只要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还是可以有效防止更年期发胖。
此外,绝经后肥胖的女性也可服用少量雌激素,这样既可防治冠心病、糖尿病,又可减轻肥胖,使体形健美。不过,雌激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产后五年体重暴增80公斤,专家提醒这种肥胖可能“要了命”
38岁的郭女士产后5年内体重暴增80公斤,出现停经、呼吸困难、浅昏迷,甚至濒死感。日前,她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肥胖-脂肪肝专病门诊求助,重度肥胖彻底击溃了她的生活,最终专家团队为她实施腹腔镜垂直袖状胃切除术,出院时体重较入院时整整减轻了35公斤,术后一个月,郭女士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体重也下降至102公斤。
2015年郭女士产后体重开始持续上涨,2020年身高160公分的她,体重已从产前70公斤增至90公斤,之后三年再度暴增60公斤,达150公斤。当颜红梅副主任医师接诊时,郭女士已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眼睛水肿,皮肤多处破溃、色素沉着。
入院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BMI高达59,属极度肥胖。颈部组织和胸壁肥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和肺不张,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使肺动脉压力升高,造成其右心功能不全,并发Ⅱ型呼衰及心衰。就诊时,患者只能全天保持坐位,依靠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才能勉强维持正常呼吸。
在内分泌科李小英主任的指导下,专家团队联系了麻醉科、普外科、呼吸科、心内科及重症医学科进行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因长期极度肥胖导致心肺功能衰竭,立即手术治疗易引发呼吸循环系统崩溃,全身脏器功能衰竭,存在极大风险。由内分泌科、普外科、重症监护室、内镜中心、麻醉科协作组成的中山医院代谢手术多学科团队经过讨论,决定先通过术前治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做好充分准备后,再为其施行代谢手术改善脏器功能。
在麻醉科周荻主治医师、手术室护理团队的通力协助下,普外科吴海福主任医师为郭女士实施腹腔镜“垂直袖状胃切除术”,通过切除胃大弯侧70%-80%胃体组织,将胃缩窄成管状,缩小胃容量,改变激素分泌,从而起到降低食欲控制食量的作用。此外,通过手术提高了患者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控制脂肪储存,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术后在外科监护室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病情相对稳定,顺利转回内分泌科病房。通过强心利尿、改善呼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伤口护理及围手术期饮食调整等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心肺指标明显好转,白天已可脱离呼吸机治疗,夜间在无创呼吸机辅助下,可以半卧位睡眠。出院时患者体重较入院时整整减轻了35公斤。
专家提醒: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心力衰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甚至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目前对肥胖的治疗可分为手术、非手术治疗。
BMI<35的肥胖患者,一般行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针灸、药物等进行减重。调节饮食、坚持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模式仍是肥胖的一线治疗手段。减重药物的效果虽然优于生活方式干预,但减重强度依然有限,且停药后极易反弹,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BMI≥40的肥胖患者,一般建议行代谢手术减重。
BMI处于35-40之间的患者,看合并症情况而定。相较传统治疗方式,代谢(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疗效确切,还可缓解甚至逆转糖尿病等并发症,改善内分泌与代谢情况,提高生活质量。目前“袖状胃切除术”已成我国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相比传统胆胰转流术、胃束带术,“袖状胃切除术”对消化道生理结构改变更小,不影响胃镜检查,术后营养并发症更少,且减重效果稳定。
来源:作者: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