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胖了!调查:疫情“封锁”让英国人肥胖问题变更糟
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英媒29日报道,最新调查显示,新冠疫情之下,“封锁”使得英国人的肥胖问题变得更糟。近45万参与“新冠症状研究”应用程序的人透露,他们在“封锁”期间体重增加了。
7月29日,在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于本周向民众宣布免费发放“50镑自行车维修代金券”计划后,伦敦大街小巷兴起“自行车骑行热”。图为拖家带口的骑行者。 中新社记者 张平 摄
据报道,参与调查的首席研究员蒂姆·斯佩克特(Tim Spector)教授认为,在新冠疫情前,英国就存在肥胖问题,但“封锁让情况变得更糟”。
根据一份有关“封锁”开始后行为变化的问卷调查,35%的受访人说,他们吃零食的次数增加了。34%的人说,他们的身体活动变少了。
调查还显示,19%的人的饮食比实施严格社交限制前更加不健康,27%的人饮酒更多。
伦敦大街小巷兴起“自行车骑行热”。图为街边四处停放的自行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中新社记者 张平 摄
英格兰公共卫生局(PHE)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超重或肥胖会显著增加因新冠病毒住院或死亡的风险。为应对肥胖问题,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英国政府27日发起“改善健康”运动,希望借此增强全民体质,战胜新冠疫情。
英国政府的新措施包括,当地时间晚上21点以前,禁止在电视或网上播放垃圾食物广告。这类食物不得进行“买一送一”促销,同时要求大型餐厅在菜单上标示食物热量等等。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首相约翰逊还利用他自己与体重奋战的故事,呼吁民众加强健身,应对普遍存在的肥胖问题,因为肥胖可能会导致相关感染风险升高。4月,约翰逊曾因感染新冠病毒入院治疗,甚至一度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约翰逊在视频中说,“我多年来一直想减肥,像许多人一样,我为自己的体重而苦恼,反反复复。但是在感染新冠病毒康复之后,我一直在稳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他还介绍说,他的新养生之道是在早晨温和慢跑,这让他在白天更加精力充沛。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运动不足、爱吃零食……英国人成“西欧第一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7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近日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人的肥胖比例已经在西欧国家中排名第一。报道同时还对英国成为“西欧第一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运动不足、爱吃零食以及果蔬摄入不足等是主要原因。
资料图:肥胖者。
英国成“西欧第一胖”
64%成年人体重超标
据报道,目前,英国的成年人中,有64%体重超标,即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这其中28%的人BMI指数高于30,属于肥胖。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英国在该组织的体重排名为第10位,在西欧则排名第一。
报道指出,英国人近年来越来越胖。20世纪90年代,英国肥胖症的比例为14%,但今天,这一比例正好增长了两倍,其中超级肥胖(BMI在35以上)的比例已超10%。
报道称,肥胖无疑会给医疗体系、经济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以英国为例,据估计,英国国民保健系统(NHS)2014年至2015年期间,花在与肥胖相关疾病上的开支就高达61亿英镑,这比警察、消防与司法系统加在一起的支出还要多。
资料图:英国名小吃炸鱼薯条。
英国肥胖率为何更高?
运动不足,爱吃零食
同处欧洲的意大利(46%)、瑞士(42%)以及荷兰(47%)的肥胖率要远低于英国,这是为何?报道称,OECD的资深健康经济学家切奇尼表示,这与英国人的饮食有很大关系。
切奇尼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吃健康饮食的英国人还不到三分之一,同时,英国人喜欢含糖饮料显然是问题之一。
报道援引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称,2020年英国人均消耗的含糖碳酸饮料为78升,相比之下,荷兰为61升、瑞士58升,而意大利仅34升。
同时,全球肥胖联合会的统计数字显示,英国人更爱吃零食。例如,2016年英国人每月平均吃掉700克零食,虽然比爱尔兰少(770克),但却比荷兰(625克)以及意大利(192克)多得多。
与此同时,英国人的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也相对较少。据调查,2020年,英国人均果蔬摄入量是101公斤。而意大利则为160公斤,瑞士108公斤、荷兰113公斤。
此外,英国人的活动量也不够,据全球肥胖联合会的统计,36%的英国人运动量不足。
切奇尼指出,这一情况还不仅限于英国成年人,与西欧国家儿童比较,英国儿童的活动量也比较低。他在报告中说,英国5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有31%体重超重或是肥胖,高于其它OECD国家和G20国家的平均水平。
资料图:英国一年一度的端煎饼赛跑比赛。
当局将推行一系列政策促减肥
专家:多吃果蔬,少喝含糖饮料
由于肥胖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如何减重已成为一个涉及政府政策与民众生活的重要问题。
英国卫生部门此前表示,政府议程中包含解决儿童肥胖问题,例如将禁止晚上9点之前播放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品的广告,并已就这些食品的在线广告全面限制问题进行了咨询。
从2022年4月起,英国还将限制零售商对非健康食品和饮料的促销;英格兰学校将在2020-2021学年获得3.2亿英镑的体育、运动补贴经费。
此外,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运动与肥胖学教授盖特利表示,英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及具有长远目光来减少肥胖率,包括解决与用餐时间有关的“深层”文化问题、以及多吃果蔬和减少对含糖饮料的需求等。
多国出手应对全球肥胖危机!《柳叶刀》:全球超重及肥胖人口接近26亿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 何珊】近期,“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国家不允许你胖”等热词成为国内外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话题。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花7分钟专门阐述体重管理行动,凸显这一公共健康议题的重要性。而这场“健康保卫战”不仅是中国面临的挑战,更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健康危机。
全球肥胖危机升级
医学杂志《柳叶刀》日前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超重及肥胖人口已接近26亿大关,其中25岁及以上成年人达21.1亿,5至24岁青少年儿童达4.93亿。相较于1990年而言,这两个群体超重及肥胖人数分别增长188%和149%。研究预测,若现行趋势持续,2050年全球将有超半数(38亿)成年人和1/3(7.46亿)青少年儿童面临体重超标困扰,其中儿童肥胖率可能激增121%,达到3.6亿人。
数据显示,当前超半数肥胖成年人口集中在8个国家:中国(4.02亿)、印度(1.8亿)、美国(1.72亿)、巴西(8800万)、俄罗斯(7100万)、墨西哥(5800万)、印度尼西亚(5200万)和埃及(4100万)。到2050年,约1/3(1.3亿)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将集中在北非和中东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这将对这些地区的民众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不健康饮食是重要推手
据《印度快报》报道,多项研究将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高热量饮食作为肥胖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在肥胖率高的国家,本地传统食品供应商正被大型加工食品分销商取代,以提供保质期长的高热量食品。研究还发现,跨国食品和饮品企业从高收入国家转向中低收入国家也是一个因素。在这些国家,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提高和较弱的监管为市场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2009年至2019年,喀麦隆、印度和越南的超加工食品和饮料人均销售额增长最快。
而在高收入国家较为集中的欧洲,高度数字化的社会环境是促使肥胖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世卫组织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网络不健康食品营销与日益盛行的电子游戏正加剧欧洲儿童的肥胖与超重问题。
多国出手应对挑战
在亚洲,印度总理莫迪近日在视察古吉拉特邦等地时表示,将启动价值2587亿印度卢比(约合214亿元人民币)的民生项目,以号召肥胖人群减重并保持健康。他还呼吁人们定期锻炼和减少食用油摄入。
在北美地区,墨西哥是全球儿童肥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日,墨西哥瓦哈卡州通过一项法律:禁止向儿童销售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以应对该州高发的肥胖和糖尿病问题。违者将面临罚款和停业处罚,屡犯者甚至可能被判入狱。早在2014年,墨西哥就对含糖饮料和垃圾食品征税,此次瓦哈卡州的禁令标志着该国在应对肥胖问题上迈出更坚决的管控步伐。美国2010年出台的医疗法案允许企业对体重、血压等健康指标不达标的员工实施罚款。
在欧洲,英国早在2018年就宣布对含糖饮料企业征税。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言,实现遏制肥胖危机的全球目标,需要各国政府和社区不懈努力,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