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原因女人(女人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危害)

文章目录:

女生发胖的几个主要因素

女生容易发胖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因素:

1. 生理因素

激素波动:女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怀孕和更年期等阶段会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脂肪储存和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

基础代谢率:女性的基础代谢率通常低于男性,消耗的热量较少,容易积累脂肪。

脂肪分布:女性脂肪更容易储存在臀部、大腿等部位,这是由遗传和激素决定的。

2. 饮食习惯

情绪化饮食:女性可能更容易通过食物应对压力或情绪波动,导致摄入过多热量。

不规律饮食:如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可能扰乱新陈代谢,增加发胖风险。

3. 生活方式

运动不足:现代生活方式中,久坐不动的情况较多,缺乏运动容易导致热量消耗不足。

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或不足可能影响激素平衡,增加食欲,导致体重增加。

4. 心理因素

压力:长期压力可能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促进脂肪储存,尤其是在腹部。

自我认知:部分女性可能对身体形象过于关注,导致不健康的减肥行为,反而引发体重反弹。

5. 遗传因素

遗传在体重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家族中有肥胖史的女性可能更容易发胖。

6.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7.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减慢,肌肉量减少,如果不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体重可能逐渐增加。女性发胖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睡眠,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科普|肥胖,对女性生殖健康也有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李晶昀 AI创意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年”成为热议话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强调,将通过三年行动推进全民体重管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风险。

这一政策关乎国民整体健康,于女性而言,肥胖对于生殖系统更有深远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将超重和肥胖定义为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常或过度的脂肪积累。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为千克/平方米)定量评估人体情况,成人BMI介于25-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和人群特点将成人BMI≥24定义为超重,BMI≥28定义为肥胖。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已分别达到34.3%和16.4%,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肥胖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关系到每个女性当妈妈的权利。举个例子,28岁的小美结婚3年怀不上宝宝。检查发现,身高160cm的她体重85公斤,血糖血脂偏高,月经非常不规律,3到6个月才来1次。医生告诉她:“减掉30斤,好孕自然来。”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小美成功减重后自然怀孕。这样的真实案例经常在医院上演。

国内外很多研究已经明确证实肥胖可以导致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其对生育的影响不仅限于生理结构,更涉及分子层面的复杂调控,通过多重机制干扰女性的生殖系统,影响生殖能力。

月经异常和异常子宫出血

研究提示,肥胖可以导致性发育提前甚至性早熟。多数BMI较高的女孩的月经初潮时间早于同年龄BMI较低的女孩,这是因为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在青春期启动中发挥扳机作用,肥胖女孩的体内脂肪较多,分泌的瘦素水平较高,因此月经初潮时间也较早。

对于育龄期女性来说,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细胞过量分泌瘦素和雌激素,同时抑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合成,引发高雄激素血症。肥胖女性合并糖代谢、脂代谢的障碍,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瘦素抵抗和高瘦素血症等,都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的正常功能,影响卵泡发育,造成排卵障碍或无排卵,表现为月经稀发或者闭经。

而在围绝经期,肥胖对于女性月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无排卵性的异常子宫出血。多项研究表明,肥胖可能是绝经过渡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孕和流产

研究显示,BMI≥28的女性无排卵性不孕风险是正常体重女性的2.7倍。肥胖女性的卵子质量下降,其卵泡液中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升高,线粒体功能受损,直接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与受精能力,造成不孕。动物实验表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卵母细胞染色体异常率显著增加。同时脂肪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可损害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着床率,并且肥胖女性高胰岛素血症会影响胎盘血供,诱发血栓形成,因此,胚胎发育异常,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也会增加。

肥胖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催化剂”。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多毛、痤疮及不孕等,肥胖女性的PCOS发病率较正常体重女性高3-5倍,而大约75%的PCOS患者合并肥胖。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激素分泌失衡,加重临床症状。

自然怀孕的肥胖女性流产的风险会增加。在反复流产的女性中,与肥胖的相关性更大。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俗称试管婴儿)治疗时,肥胖会影响盆腔超声检查和取卵的安全性。同时,促排卵药物需求量更大,但反应不良的周期取消率更高,获卵数可能会减少,胚胎发育潜能偏差,临床妊娠率降低。资料显示,即使IVF治疗成功妊娠后,流产风险也较正常体重女性增加1.5倍。

子宫内膜病变

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组织丰富,产生大量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细胞过度增生,另外肥胖还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已有大量的证据证明,肥胖或体重增加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并且肥胖程度越重,发生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的风险也越高。与正常体重女性(BMI35)者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飙升至4.7倍。在子宫内膜癌人群中,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特异性死亡率增加2倍有关。

对于女性孕期的影响

肥胖女性在妊娠期面临多重健康威胁,形成“母体-胎儿”双向风险链。肥胖女性怀孕后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并且风险随着BMI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高血糖环境同时增加巨大儿、肩难产及新生儿低血糖风险。

因为肥胖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肥胖女性患妊娠高血压的风险更高,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2-3倍,且这一风险随着肥胖的严重程度进一步增加。

肥胖女性产前抑郁和早产的风险同样增加,肥胖孕妇剖宫产率增加50%,术后感染、血栓形成风险升高。总之,BMI越高,产科风险越大。

肥胖女性的子代远期健康亦受波及,如儿童期肥胖、代谢综合征及神经发育障碍。母亲肥胖可能通过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机制影响子代代谢功能。研究发现,肥胖女性子代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成年后肥胖风险增加40%。母亲妊娠前BMI对子代成年后体重、腰围和血脂水平等指标的影响远大于妊娠期体重增长的影响。母亲妊娠前肥胖的子代认知和行为异常的风险偏高,交叉运动和阅读能力均显著受到母亲妊娠前BMI的影响。

肥胖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危害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贯穿女性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年”行动的提出,不仅是对慢性病防控的顶层设计,更是对女性生育力保护的重要政策支持。值得欣慰的是,肥胖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具有可逆性。通过科学减重,如合理膳食、规律运动、代谢性疾病干预等,可显著改善内分泌环境,逐步恢复生殖健康。正如案例中的小美,减重后成功妊娠的经历印证了“体重管理是性价比最高的生育力保护方案”。

余敏/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女性出现腹型肥胖,原因有哪些?

女性出现腹型肥胖原因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谢占国医生,今天给大家解读女性腹型肥胖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一点谈的特别好。我们知道女性和男性不同的特点是有几个期:经带胎产、这样四个时期。

上次我也跟大家说了对于体质性的肥胖的女性患者来说,它更多的在这几个期会有明显的表现。

譬如说假设您是体质性的肥胖,在您的月经期。譬如说我们的妊娠期或者产后甚至绝经期都会出现相应的肥胖。肥胖的分布部位一定是在我们的腹部。在这里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其实在跟男性患者来说腹型肥胖女性要少于男性。那除了在腹部之后还会集中在臀部甚至大腿内侧也是很常见的。

那除了这一点之后我们要知道女性腹型肥胖,跟男的虽然比她的腹型肥胖要少一些,但是危害要比男性要重的很多。

腹型肥胖尤其女性患者,她在产后就是从妊娠到生育孩子之后,在这个期间特别容易出现脂肪的堆积。好多我就诊的人群也会说:谢大夫,我现在肥胖之后是产后出现的。是的,在产后很多人因为吃了很多的高能量含糖的物质,进而在体内出现了肥胖的症状。

那这样的特点我跟大家说的特别简单。一句话,您之所以出现了这种腹型肥胖就两句话:

·一、饮食过多。

·二、运动太少。无论您相信不相信,如果您否认我也好不否定我也好,但是我跟你说的是一定是这两点在作怪。

·之后除了我们知道,如果一旦出现了腹型肥胖,女性有一种激素叫雌激素。当出现腹型肥胖的时候雌激素就会出现相应的很高。那很多女性疾病譬如说宫颈的疾病、宫颈癌、乳腺的疾病或者是月经的疾病,我们知道跟雌激素都息息相关。所以当您出现了腹型肥胖这样的一个症状之后,我建议您及时进行干预。因为腹型肥胖会进而诱发雌激素增多,而雌激素增多又出现腹型肥胖,同时过多的雌激素会诱发宫颈病症,包括乳腺病症等其它病症都会出现。

所以今天谈的腹型肥胖对于女性来说。

·第一:控制好你的饮食,饮食过多是你最主要原因。

·第二:增加运动。如果你已经胖了,想减肥想控重,饮食的控制加上运动是非常好的方案。

·第三:在这期间请一定要关注下你的雌激素水平。腹型肥胖的女性出现之后激素过高,一定会出现一些包括乳腺、宫颈这样的问题。

所以今天分享的就是如果女性出现了腹型肥胖,第一要控制饮食,第二要加强运动,第三个要关注下你的雌激素。当然你要想干预也可以进行药物干预,比如说西药干预也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比如说穴位埋线都能够起到很好的调整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