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指数24.06(肥胖指数24.8)

文章目录:

国家出手教你减肥,快来测测你的肥胖指数,超过这个数要注意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和《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是结合科学研究和中国居民饮食习惯制定的权威减肥指导文件,旨在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管理和运动干预帮助公众科学减重。

超重与肥胖的判定标准

体质指数(BMI)

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²。

正常范围:18.5~24

超重:24~28

肥胖:≥28(分为轻度至极重度)。

若BMI异常并伴随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科学饮食管理 优先选择:全谷物主食、低脂肉类(瘦肉、鱼虾)、低脂奶类、新鲜蔬果(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蔬菜)。限制摄入:油炸食品、含糖糕点、肥肉等高能量食物(≥400kcal/100g);每日盐≤5g、油≤25g、添加糖≤25g,严格限酒。分地区食谱:例如东北地区推荐“铁锅炖鱼”,西北地区有“臊子面”,结合地域饮食习惯调整总能量。每日总能量:男性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或根据基础代谢率和活动量计算(公式:身高-105得出理想体重,乘以15~35kcal/kg)。三大营养素供能比:脂肪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进餐习惯 定时定量,早餐必吃,晚餐建议17:00~19:00完成;按“蔬菜→肉类→主食”顺序进食,细嚼慢咽以减少总摄入量。

有氧运动: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如快走、游泳),隔天一次;抗阻训练:每周2~3次,每次10~20分钟;减少久坐,每小时活动3~5分钟;每日睡眠≥7小时,避免熬夜。6个月内减当前体重的5%~10%,每月减2~4公斤为宜。强调循序渐进,避免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国家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通过医疗机构设立体重门诊、健康教育等普及科学减重。对青少年肥胖问题,建议加强校园体育活动(如每天2小时运动)及家庭营养教育背景与意义

肥胖率上升(预测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70.5%)对慢性病防控构成重大挑战。该指南不仅提供个体化减重方案,还从公共卫生角度推动健康中国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全民参与实现长效健康管理。

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完整指南及相关地区食谱示例。

国家教你减肥,快来测测你的肥胖指数

惊!国家都下场教你减肥,快来测测肥胖指数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体重健康状况吗?如今,肥胖已不再只是身材美观的问题,更是与多种慢性疾病紧密相连,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 。

就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为大家带来了科学权威的减肥指导,堪称“减肥教科书”!

判断是否肥胖,体质指数(BMI)是常用标准。计算公式超简单:BMI=体重(kg)÷身高²(m)。比如,体重60千克,身高1.6米,BMI=60÷(1.6×1.6)≈23.4。评判标准如下:BMI低于18.5是低体重;18.5至23.9为正常体重;24至27.9属于超重;28及以上就踏入轻度肥胖行列了,数值越高,肥胖程度越严重。另外,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你属于哪种情况呢?快拿出计算器测一测,若结果不理想,别慌,按照国家指南行动起来,开启健康减肥之旅,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亚洲人肥胖指数大揭秘,你达标了吗?

亚洲人常用的肥胖指数主要有以下几种:

·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BMI=体重(kg)÷身高2(m2)。

·参考标准:一般来说亚洲成年人BMI在18.5至22.9之间为正常;23至24.9为超重;25及以上为肥胖。

·体脂率计算方法有多种计算方式,常见的如腰围体重计算法:体脂率=1.2X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也可通过体脂秤双能X线吸收法、磁共振成像等专业设备测量。

·参考标准:亚洲成年男性体脂率正常范围一般在10%-20%,女性在18%-28%,体脂率超过男性25%女性30%通常可认为肥胖。

·腰围和腰臀比:腰围:测量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一般亚洲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患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会增加。腰臀比:腰围除以臀围得出的数值,亚洲男性腰臀比大于0.9女性大于0.85,可能预示着腹部脂肪堆积过多,存在肥胖相关健康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