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脂肪肝!
每年单位体检都会发现很多人得了脂肪肝。过去医界多认为脂肪肝无大碍,但近年发现,有些病人的脂肪肝会演变成脂肪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肝有多普遍?
脂肪肝可说是国人最普遍的肝病。曾有机构对9000个上班族做超声波检查发现,患脂肪肝的比例高达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达49%。
何为脂肪肝?
其实就是肝脏囤积了太多脂肪。
脂肪肝长什么样?法国名菜鹅肝就是典型脂肪肝。养鹅人家强迫喂养大量且过量食物,造成鹅的肝脏因营养过剩积聚脂肪变得滑腴肥软。
人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人的脂肪肝则是自己造成的。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见原因。尤其现在国人吃得好又吃得多,肥胖问题愈来愈严重。体重过重、意即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5~30的人,有一半的可能患脂肪肝;假如BMI超过30,那肝包油的机率高达85%。
除了肥胖,高血脂、尤其是三酸甘油酯过高的人,酗酒、糖尿病控制不良、C型肝炎、药物(例如类固醇、治疗免疫风湿药物)等也是引起脂肪肝常见因素。
过去医界多认为,如果是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脂肪肝,容易演变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进而可能导致肝癌等严重问题。不是酗酒所造成的脂肪肝,则不会演变成肝硬化。但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却发现,有一部份很少喝酒、并非酗酒引起的脂肪肝病人,也可能引发肝脏的致命危机。
脂肪肝炎也是肝脏杀手
美国梅约医学中心指出,没有饮酒习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患者,绝大部份是单纯的脂肪肝,对肝脏机能损伤并不大。
但要小心的是,有少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数(SGOT、SGPT)却异常升高,称为脂肪肝炎。脂肪肝炎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严重肝疾。国外统计显示约有1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会变成脂肪肝炎。
脂肪肝或脂肪肝炎一般没有症状,很多人是在健康检查发现,或者是肝功能异常升高才会出现如疲倦、恶心、厌食、黄疸、右上腹肿胀等不适。
超声波是现今诊断脂肪肝最安全准确的工具。如果:
●超声波发现脂肪肝,
●肝功能指数超过正常值两倍(正常值SGOT、SGPT=5~40),
●体态肥胖,并且排除B型、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自体免疫疾病、药物问题等常见的肝炎病因,即可为脂肪肝炎。
如果肝功能大于正常值5倍,医师会建议做肝脏切片,进一步确认肝脏组织是否进展到纤维化、硬化阶段。但因多数脂肪肝炎病患并无症状,所以接受肝脏切片这种侵袭性检查的意愿很低,所以多半以抽血、超声波追踪。
减肥,就是特效药!
肝胆科门诊经常会有病人问医师:脂肪肝有没有特效药?
单纯的脂肪肝无有什么特效药,要靠自己努力。若能从饮食控制、运动、规律作息来减肥最理想。曾有一位70公斤女病人,半年内通过饮食调节、适当运动成功减肥8公斤后再照超声波,脂肪肝就不见了。
我们建议:
●如果是饮酒造成脂肪肝,应该戒酒;
●肝炎引起脂肪肝,则应积极治疗;
●糖尿病病人控制病情稳定;
●高血脂患者必要时服用降血脂药物把血脂降下来;
●吃新鲜食物、不乱服药物,以减少肝脏负担。
●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大的药物尤其是抗结核类药物在使用时要注意保肝。
●女性选择减肥产品一定要慎重,对于含不明化学成分的减肥药更是要慎之又慎。
脂肪肝炎并非病毒造成的,所以没有抗病毒药物治疗。现虽有一些利胆、降血糖药物用在脂肪肝炎病人身上,但成效并不显著。
医师们建议,脂肪肝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病人,最好每3个月抽血、每半年做一次超声波;若为单纯脂肪肝,半年追踪一次即可。
脂肪肝知识小测验。
素食者、瘦子不会有脂肪肝?
错 素食者虽不吃动物性脂肪,但若常用煎炸烹调方式,或为让食物美味放较多的油,还有吃太多坚果类食品,一样会因吃进过量油脂或营养过剩变成脂肪肝。脂肪肝与肥胖关系密切,体重过重、BMI大于25的人,脂肪肝机率随之大增。但有些人因为先天体质关系,比方胆固醇代谢异常,即使身材苗条体重正常,仍可能有脂肪肝。
BMI=体重(公斤)÷身高(公尺)2
饮食调节可以改善脂肪肝?
对可以吃出肝脏的活力,20天就会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美国临床营养博士布蓝德(JefferyBrand)建议这样吃,可以吃出肝脏的活力,20天就会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第一阶段:多补充抗氧化的食物,除了维生素C、E、B群高的食物,还有植物生化素如多酚、花青素、胡萝卜素等。
数千种的蔬菜水果都有这些成分,只要记住多吃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蔬果即可,每天晚餐前回想今天有没有蔬果五七九了(儿童5种、女性7种、男性9种),如果还没做到,趁晚餐赶快补充。
◎第二阶段:要多吃强化解毒能力的植物营养素,即萝卜硫素(sulforaphane),十字花科如花椰菜、甘蓝菜、白菜含量最丰富。
除了提升肝脏能力外,也不该给肝脏负担。所以不要摄取酒精等带给肝脏负担的食物,与控制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同时,也要勤快运动。
御谷堂微信公众号:yourgrain(长按复制,去微信关注)
享受平凡、健康生活、努力精彩!老麦个人微信911289169(长按复制),关于中医养生欢迎交流探讨!
高血脂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血脂乃血浆或血清中脂类的统称,包括许多脂溶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游离脂肪酸等。血中脂类含量超过正常称为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在血液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为水溶性复合物才能运转到全身,故高脂血症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肾病等关系十分密切。尤其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中有着重要地位,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医临床上一般认为高脂蛋白血症属于“浊阻”、“痰湿”、“肥胖”、“湿热”、“血瘀”等范畴。
一、中医的病因病机
高脂血症与肥胖有关,中医认为许多肥人喜欢嗜食肥甘,饮食不节为主要原因。另外中年以上好坐好静活动少,消耗少,也为高脂血症与肥胖的原因之一。脏腑功能失常尤其是脾、肾、肝、心等脏关系十分密切。素体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失常,易致湿浊内生,化为痰浊阻遏经络。情志影响使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司湿浊化痰、蕴热,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发病。另外嗜食肥甘、醇酒乳酪。也会使“湿从内生”,生湿--生痰--生热--生风。因此,高脂血症中医病机是在脏腑之气虚衰基础上,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好坐好静,七情劳伤等形成正虚邪实证。本病主要在心、肝、脾、肾,诸脏邪实主要表现在湿浊、痰浊与血瘀。临床虚实兼夹症候为常见。
二、辨证
(一)本病常见的证候及其表现特点
1、湿热郁结 腹部痞满,纳呆呕恶,肢体困重,肌肤或眼睑有黄色斑或结节,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2、脾虚浊痰 腹胀纳呆,咳嗽有痰,肢体困重,浮肿尿少,大便偏溏,舌苔白腻,舌体胖,脉滑。
3、胃热腑实 形胖体实,大便秘结,消谷善饥,喜食厚味,口渴欲饮,苔黄厚腻,脉弦有力。
4、肝郁化火 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痛头晕,口干咽燥,尿黄便干。舌苔黄,脉弦数。
5、脾肾两虚 体倦乏力,腰酸腿软,腹胀纳呆,耳鸣眼花,月经失调,尿少浮肿,苔薄白,舌质红,脉沉细。
6、气滞血瘀 胸闷憋气,胸痛有定处,动则加剧,苔薄,舌质暗或紫红,有瘀点或瘀斑,脉弦。
(二)辨证要点
本病辨证—脾、肾、肝、心为主,有虚有实。虚证及本虚标实为多见,实证少见,主要见于青年人,病期短,体质壮。久病尤其有合并症者以本虚标实证为主。治疗以健脾理湿为主要原则,有热者清热,有火者通泻退火,有瘀者活血化瘀,有痰者祛痰。本病虽有虚证,但不宜大补、久补,而以补通共用为主。不少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无症状,则宜辨病论治。
三、中药治疗
(一)湿热郁结 治以清理湿热。消脂汤:生草决明子10~15克 荷叶10~12克 泽泻10~12克 茯苓10~15克 菊花10~12克 忍冬藤10~15克 薏米10~15克 玉米须10克。
(二)脾虚痰盛 治以健脾祛痰。二陈汤加减:陈皮10克 法半夏10克 茯苓10~12克 甘草3~6克 竹茹10克 胆南星5~10克 杏仁19克 白术6~10克 白金丸6~10克(分服)。
(三)胃热腑实 治以清里通泻。大承气汤加减:川军10~12克 厚朴6~10克 枳实10~12克 黄芩10~12克 胡黄连6~12克 芒硝10克 山栀10~12克。
(四)肝郁化火 治以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6克 栀子3~10克 黄芩10~15克 生地10~15克 泽泻10~12克 车前草10~15克 柴胡10~12克 当归10~12克。
(五)脾肾两虚 治以健脾补肾。清脂汤:生何首乌10~12克 菟丝子12~15克 女贞子10~12克 仙灵脾10克 生地0~12克 黑芝麻10~12克 泽泻10~15克。(六)气滞血瘀 治以活血理气。活血方加减:丹参10~12克 川芎10~15克 郁金10~12克 红花10~15克 生蒲黄10~12克 茺蔚子10~12克 大黄6~10克。
(七)加减法 大便偏干加番泻叶6~10克(代茶饮),生大黄6~10克,麻仁10~12克,全瓜蒌15~30克;阴虚明显加生地12~20克,玉竹10~12克,女贞子10~12克,首乌10~12克;热象明显加虎杖10~12克,泽泻10~15克,决明子15~30克,野菊花15~20克;血瘀明显加蒲黄19~15克,生山楂12~15克,三七粉3~4克(分冲)。
四、其它疗法
(一)针灸
1、体针 治则为健脾利化湿,疏肝利胆,宽胸行气。常用穴位:内关、郗门、间使、通里、合谷、乳根、足三里、丰隆、阳陵泉、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太白、三阴交、公孙、太冲、曲泉、中脘等。根据辨证选穴。实证宜泻,虚证宜补。每次取3~5穴,每日针一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休息2~3天后可进行第二疗程,治疗1个月。
2、耳针 取饥点、口、肺、脾、内分泌、肾、直肠下端等穴,或选敏感点,用短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压穴。
(二)单、验方
1、降脂验方
(1)复方山楂片 山楂30克 葛根15克 明矾1.2克。此为1日量。制成片剂,分3次服。疗程4~6周。临床有降胆固醇作用,对甘油三脂没有明显降低作用。
(2)山楂毛冬青煎剂 山楂30克 毛冬青6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12周一疗程。有降胆固醇作用。
(3)降脂合剂 荷叶24克 首乌12克 山楂24克 草决明24克 桑寄生15克 郁金10克。为1日量。制成流浸膏,每日2次,每次15ml。降胆固醇作用显著,对甘油三脂作用不稳定,副作用是有轻度腹泻。
(4)降脂汤 何首乌15克 枸杞子10克 草决明30克,水煎分2次服,疗程2个月。对降胆固醇有作用,而对甘油三脂作用不明显。
(5)复方葛根Ⅱ号 葛根15克 何首乌30克 生山楂45克 珍珠粉0.6克。为1日量。制成片剂,每日3次,每次5片,1个月为1疗程。治疗后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其降脂作用与疗程有一定关系。
(6)血通片 首乌 茵陈 红花 川芎 赤芍,按2:2:1:1:1的比例制成片剂,每片0.35克(相当于生药1.8克),每次5片,每日3次,疗程1~3个月,对高胆固醇血症有降低作用。
(7)首乌合剂 生首乌15克 杭菊花10克 熟地15克 麦冬15克 夜交藤15克 鸡冠花10克 北沙参15克 元参15克 合欢皮15克 杭白芍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后血清胆固醇下降明显。
(8)脉安冲剂 每袋20克,内含生山楂、麦芽各15克,每日2次,每次1袋。对高胆固醇血症有效,随疗程延长,疗效亦有提高。副作用有泛酸、胃内不适、轻度腹泻等。
(9)三七复方 三七3克 山楂24克 泽泻18克,草决明15克 虎杖15克。以上为基本方,随症有所加减,每日1剂,疗程1个月。对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脂血症有较明显降脂作用。
(10)白金丸 郁金水煎剂与粉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大白鼠血脂无降低作用。但能减轻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及脂质沉积。临床白金丸(郁金与明矾比为7:1)蜜丸,每丸6克,每日2~3次,治疗40~60天,344例高脂血症中胆固醇82.8%有降低,甘油三脂有71.2%有降低。
(11)茵陈合剂 茵陈15克 泽泻15克 葛根15克。水煎服或制成糖衣片剂服用,治疗26~279天(片剂91.7天)。对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有效果。
(12)玉楂养心冲剂 每袋20克。含玉竹、山楂、生山药各18克。每日13次,每次1袋,疗程1~2个月。有降胆固醇作用,对降甘油三脂疗效不明显。13)三参酒 人参 丹参 五加参,用酒浸泡,含乙醇量为35%,每日2次,每次20ml,疗程1个月。对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有一定效果。
(14)降脂合剂 首乌 丹参 茵陈 桑寄生 山楂 草决明各30克。每日1剂,服用1~2个月。对高脂血症中Ⅱa 型、Ⅱb型、Ⅲ型、Ⅳ型均有一定疗效。副作用有腹泻、肠鸣。
(15)水香冠心片 九香虫3克 水蛭3克 蛰虫3克 郁金9克 茵陈30克。水煎浓缩制成片剂,每片0.5克(相当生药2克)每次4~8片,每日3次。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
(16)茵陈汤 茵陈30克 苍术15克 莪术15克 鸡血藤30克。阳虚加附子,阴虚加元参。浓煎,每日1剂,治疗1~12个月。对胆固醇有一定降低作用,而对甘油三脂无明显规律变化。
(17)柔脉冲剂 淫羊藿 草决明 山生楂 泽泻 川芎 陕青茶等。每日2次,每次14克。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作用。实验有抑制兔主动脉斑块形成作用。
(18)固本降脂丸 地黄 首乌 枸杞子 巴戟天 菟丝子 牛膝 天雄等生药粉制成水丸。除具有降脂作用外,尚能使血中雌三醇含量降低,增加睾丸酮含量,增加主动脉瓣组织中cAMP含量。
(19)复方明星片 决明子 制南星 山楂等制成。每日3次,每次4~6片,服1~3个月。有降胆固醇、甘油三脂作用。
(20)降脂灵片 首乌 泽泻 黄精 金樱子 山楂 草决明 寄生 木香等。每片含生药1.17克。每日3次,每次3片,3个月1疗程。有降胆固醇、甘油三脂作用。对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型疗效较好。
(21)复方山楂片 山楂50克 菊花、元胡、红花各15克 丹参30克 麦芽40克。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3周。有降胆固醇、甘油三脂作用。
(22)天山丹 天竺黄 山楂 丹参 泽泻。按0.5:1:1:2:2的比例烘干研细末压片制成,每片0.5克。每日3次,每次4片,3个月为1疗程。有肝肾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降胆固醇作用约90%,降甘油三脂作用78%。
(23)泽泻汤 泽泻、制首乌、决明子各30克 白术15克 生大黄6克。每日1剂,1个半月为1疗程。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6例体重减轻2~3kg。
(24)人参降脂合剂 生晒参0.2克 绿茶5克 生大黄1.5克(每50ml含量)。每日3次,每次50ml。有降血脂作用,并能减肥、降压。
(25)降脂益肝汤 泽泻20~30克 生首乌 草决明 丹参 黄精各15~20克 生山楂30克 虎杖12~15克 荷叶15克。每日1剂,连服4个月。有降血脂、使肝功能恢复及肝脏回缩的作用。
(26)复方蒲公英片 蒲公英 桑寄生 山楂 黄芪 五味子,按7:3:3:3:1的比例配制,每片含生药0.35克。每日3次,每次6片。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
2、降脂中药
(1)山楂 粗提浸膏片,对降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有效。醇提取物0.12克,每日3次。对降甘油三脂有效。实验证实山楂总黄酮有降胆固醇作用。
(2)首乌 粗提片0.25克(相当生药0.81克),每日3次,有降胆固醇作用,但停药后,血脂又复回升。副作用为大便次数增多。
(3)泽泻 其醇提取物有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分解或排泄作用。临床上降胆固醇作用与安妥明比较无明显差异。降甘油三脂作用比安妥明略差。副作用主要是轻度腹泻。
(4)决明子 片剂、煎剂、糖浆剂均有降胆固醇作用,对降甘油三脂也有一定作用。煎剂用量每日30克,疗效与用量有一定的关系。副作用有腹泻、腹胀、恶心等。
(5)大黄 大黄使肠蠕动增加,从而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具有降脂作用。大黄片或大黄粉0.25克,每日3~4次。醇提片每晨服3片(每片0.25克)。(6)灵芝 实验表明有降胆固醇作用,对甘油三脂无影响。但在临床上降脂作用报告不一致。
(7)虎杖 片剂,每次3片(相当生药15克),每日3次,对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均有效。实验表明其有效成分白藜芦甙有降胆固醇作用,临床发现其降甘油三脂作用较好,而对降胆固醇作用较差。
(8)银杏叶 其提取物银杏黄酮,每日3次,每次4粒(每粒含黄酮1.14毫克)。治疗100例高脂血症患者,疗程1~5个月,其中88例血胆固醇下降,少数病例有SGPT升高。
(9)梧桐叶 临床及实验证明有将胆固醇作用。常用糖浆剂每次10ml(含生药2克),每日3次。
(10)三七 每日3克,临床有降胆固醇作用,实验无效。
(11)蒲黄 每日量相当生药31克的冲剂或片剂,有降胆固醇作用,对甘油三脂作用不明显。实验证明生蒲黄有效,而蒲黄酒起相反作用。
(12)绿豆 实验证明服用生绿豆粉有降胆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临床观察每月进食1公斤以上豆类(绿豆、蚕豆等),有降胆固醇作用,对甘油三脂无影响。
(13)蜂胶 每日服1.2~2.7克,有明显将甘油三脂作用,与安妥明类似,对胆固醇也有一定作用。并能明显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的比值。
(14)褐藻 其提取物褐藻淀粉酸脂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副作用为食欲亢进、大便干燥。
(15)红花 其种子含油14.4~30.2%。口服红花油20毫升,每日3次,有降胆固醇作用,但停药半个月后又复回升。实验证明有降胆固醇作用。
(16)丹参 临床报告不一致,一般认为有降脂效果。实验未表现出降脂作用,但可降低肝中脂类含量。
(17)冬青子膏 每日服量相当生药30克,有降甘油三脂作用。
(18)茺蔚子 制成冲剂,每日服量相当生药30克,其将甘油三脂及胆固醇作用与安妥明类似。
(19)地龙 有煎剂及片剂两种,每日服量相当生药150克,对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比浊均有降低作用。
(20)剑麻 片剂,每日0.13克,有降胆固醇作用。
(21)人参 5倍浓缩浸膏每日40毫克,对高胆固醇血症有较好的疗效。生晒参 绿豆 绿茶生大黄复方,也有降胆固醇作用。
(22)金银花 体外实验金银花能与胆固醇结合。若给大鼠灌服金银花2.5g/kg,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对正常小鼠肝脏的甘油三脂也有降低作用。
(23)菜蓟 每日3次,每次3片,有降甘油三脂作用。
(24)地骨皮 给家兔灌服地骨皮浸膏10g/kg、3周,可使血清总胆固醇下降36.9%,而对甘油三脂含量影响不大。地骨皮中的甜菜碱有抗脂肪肝的作用。但地骨皮浸膏对家兔肝脂肪含量未见明显影响。
(25)茵陈 给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灌服茵陈煎剂3g/kg,用药2~3周,能使血清胆固醇分别下降19.2mg%和30mg%,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也比对照组为轻。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临床上每人以茵陈15克代茶饮,1个月后能使胆固醇平均下降14.3%。
(26)花粉 每日4克,分3次服,具有降胆固醇、提高HDL作用。
(27)没药 每日3次,每次2~3粒(相当生药2~3克制成浸膏),有降胆固醇作用。
(28)蓖麻 每日3次,每次5克粉剂,服90天,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
(29)燕麦 每日1~2次,每次25~50克,煮粥食用。有降脂作用。
(30)薤白 每粒含薤白提取物0.25克,每日3次,每次1~2丸,4周为1疗程,治疗高脂血症55例。降胆固醇影响率74%,降甘油三脂有效率78%。
(31)水蛭 对实验性高脂家兔,每日给自然风干水蛭粉1克,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主动脉斑块消退比对照组明显,胆固醇结晶减少,胶原纤维增生。临床4例高脂血症服水蛭粉,每日3次,每次1克,4周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均有显著下降。(32)女贞子 女贞子蜜丸(每丸含生药5.3克)及女贞子膏,每日服相当生药30克,临床观察对高脂血症有降胆固醇作用。
(33)黄连 黄连小薜碱能降低血清胆固醇,能使升高的胆固醇/磷脂的比值恢复正常。
(34)罗布麻叶 水浸膏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胆固醇、甘油三脂,降胆固醇作用优于安妥明。但对小鼠的高脂血症胆固醇未见有降低作用。临床用罗布麻叶冲剂或胶囊,治疗3个月,高脂血症83例中显效64例,有效1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5.9%。
(35)大麦须根 又名复合磷酸酯酶片,每日3次,每次2~4片,有降甘油三脂作用,对胆固醇也有一定作用。
(36)罗布麻茶 每日2~3袋(每袋相当生药罗布麻2克、绿豆1.75克),有增高HDL作用。
(37)红曲 提取物实验表明对高脂血症家兔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的作用,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的作用。临床上红曲提取物B及红曲复方制剂对高脂血症有降血脂作用。
(38)月见草油 每日3次,每次1.5~2克,有降甘油三脂及胆固醇作用,且能升高HDL作用。
(39)水飞蓟素 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动物实验也有效果。
(40)枸杞多糖 可降低大鼠血中胆固醇,有轻微抗家兔实验性动脉硬化作用。临床枸杞、女贞子冲剂,对临床高脂血症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
(41)海带多糖 制成胶囊(每粒300毫克),治疗60天,对高脂血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作用,同时升高HDL/LDL比值作用。实验表明对高脂血症家兔有降胆固醇、甘油三脂作用。并升高HDL-C及HDL2-C的作用。
(42)柴胡皂甙 实验表明能降低大鼠由于喂饲胆固醇而升高了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能加速腹腔注射胆固醇-C14从血浆中清除。其降胆固醇的作用与增加胆汁和粪便排出有关。
(43)萆薢总皂甙 每日10~20毫克对高胆固醇饲养的鹌鹑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萆薢粉每日15克,临床对高脂血症具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
3、其它有降脂作用的中药尚有很多。按照降脂中药研究其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肠道胆固醇排泄,抑制外源性胆固醇吸收。有大黄、生首乌、生决明子、虎杖、番泻叶等。这类药物许多含有如蒽醌类及其衍生物等致泻剂,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以加快脂类的排出。
(2)竞争性地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有蒲黄、绿豆、蚕豆、褐藻等。这类中药多含有植物固醇,可抑制肠内胆固醇吸收。另外,尚有蜂胶、维生素、果胶、琼脂等含有不能利用的多糖和胆盐结合形成复合物,也能阻碍胆固醇的吸收。
(3)抑制胆固醇、甘油三脂合成。如泽泻含有三萜类化合物,能减少乙酰CoA生成,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并能影响脂肪分解及胆固醇合成。绞股兰总甙可使脂肪细胞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减少28%左右。。姜黄抑制脂肪酸合成。香菇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阿魏酸有抑制肝胆固醇合成作用。
(4)影响血脂分布、运转与清除。丹参有促进脂肪在肝内氧化加强作用。水飞蓟素有清除肝肾组织脂质沉淀作用。女贞子对主动脉脂质斑块有消退作用。海南狗牙花生物碱能减少脂质在肝脏中沉积。大黄、虎杖、蒲黄、绞股兰、枸杞、黄芩甙元、茶多糖、海带、昆布、大蒜、泽泻等有升高HDL-C作用。
(5)降低血胆固醇含量 红花油、橡胶种子油、蚕蛹油、豆油等均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亚油酸、亚麻油酸等,能与胆固醇结合成脂,使之比较容易运转、代谢和排泄,因而减少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同时又可改变胆固醇在人体内的分布,减少在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使其较多第沉积于血管壁以外的组织中。
五、预防与护理
(一)消除紧张,安定思想,精神紧张会影响血脂升高,因此解除思想负担,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稳,对降低血脂有一定协同作用。
(二)增加体育活动,以降低血脂与体重,防止动脉硬化。
(三)控制饮食,为本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某些类型高脂蛋白血症,往往经过饮食控制和调节后即可见效。即使应用药物治疗的病人,配合饮食控制也能提高疗效。
(四)在饮食控制及改善生活方式后,仍不能纠正血脂代谢紊乱时,需要药物治疗,一般需要长期服用。但个体对药物疗效与副作用有很大的个体差别,因此需要在服药开始的1~3个月内密切观察反应,及时复查血脂、肝肾功能等。以便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当血脂降至正常时,可适当减少剂量。以后3~6个月复查1次,无效者则应考虑换药或联合用药。总之对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长期随访,指导患者饮食、生活、用药,对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3岁娃被喂到70斤当网红!丧心病狂的父母,简直就是在害命
最近一个“小网红”,3岁的“佩琪”上了热搜,被父母逼迫成“吃播主播”的她
2岁半就有50斤,3岁70斤
现在70斤的佩琪,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感觉下一秒就会摔倒,仔细看孩子的双腿,因为超标的体重都已经变形了。
小佩琪在视频中,用稚嫩的声音反复央求 “别弄了别弄了别弄了”
看到孩子的情况,佩琪的父母选择无视,甚至变本加厉、越喂越多,还经常兴奋地宣布:“马上突破100斤!”
满满一桌全是高热量的食物,吃的东西也越来越离谱,汉堡、炸鸡、可乐、泡面,吃烤肉、烤串、烤肠
...
看到这里,我深深的为孩子心疼。
摧残孩子健康,把她当成摇钱树,这样的父母简直丧心病狂!
1医学上儿童正常的体重是有一个计算公式:年龄1到12岁,正常体重(kg)=年龄(岁)×2 8kg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出,3岁的孩子正常的体重应该是:3×2 8=14kg;也就是28斤左右是正常的。我家娃身高体重正常吗?点击查看→0~18岁孩子最新身高体重标准表,你家娃长了多高?
我们再来看小佩琪的体重,3岁就70斤,整整是同龄孩子正常体重的2.5倍,超重了150%。 除了体重的超标,对孩子健康危害更大、更要命的还在后面。而可悲的是,很多父母像佩琪父母一样,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不要以为,胖,只是在外形上不美观而已。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就可以诊断为『肥胖症』。随着体重的增加,孩子身体各器官的负重都在增加。
多达30项的“成人病”很容易缠上孩子,如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脂…
之前有个新闻报道,让西西至今还记忆犹新:
一个才7岁的孩子体重110斤,在睡梦中猝死。而原因就是因为过度肥胖,引发心血管疾病,血管爆裂不幸去世的。
除此之外,肥胖还会影响孩子智商发育,导致性早熟,长不高,性发育异常,影响生育,心理异常...
而对女孩来说,危害还远不止这些……
成年后,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癌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很多。
目前,肥胖和超重,已经是中国孩子成长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了,尤其是幼儿肥胖率翻了好几番。
家长们要引起重视!
2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体重超标,要引起重视,并控制孩子体重。在孩子肥胖症筛查时,家长需向医生提供孩子详细完整的病史,和有无服用内分泌药物等。
同时,根据医生的判断和孩子的具体情况做检查。
了解检查项目和意义
比如:
体重测量:测量体重,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
人体成分分析:仪器评估身体的营养状况和肥胖的主要部位及程度;
血糖检查:检查包括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血胰岛素测定等;
血脂检查:检查血浆中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成分的浓度
肝肾功能检查:通过B超、SGPT等检查肝肾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脂肪肝等;
水代谢检查:检查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浓度;
性激素检查:检查体内雌二醇、睾酮、 FSH、LH等激素的浓度;
检查血皮质醇、T3、T4、TSH等:用以排除外间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自主神经紊乱等疾病。
...
11岁男孩吃出肥胖症,4个月减掉10多斤
在几个月前,内分泌科熊爷爷诊室接诊了一个11岁男孩东东。
东东身高140cm,体重却有140多斤。爸爸妈妈看着儿子日渐肥胖和笨拙,非常着急。同龄孩子中等体重37kg,而东东是他们的2倍。
孩子正在准备测量身高体重
为什么孩子会长这么胖呢?
原来,从小到大,一家人特别是爷爷奶奶都非常宠爱东东,从小零食不断。巧克力、膨化食品、汽水饮料是他的至爱。
但久而久之,也让东东养成了贪嘴、不爱运动的坏习惯,体重一路飙升...
详细了解了情况,熊爷爷说:
贪食是一种在小朋友中比较常见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孩子摄入热量过多,多余的能量转变为脂肪,而形成了肥胖
后来,经过医学检查确诊,4个月的综合干预,中西医结合调理后,东东减掉了10多斤,人也精神了许多。现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都坚持了下来,孩子身体越来越健康。
3孩子处于成长、学习知识关键期。
不恰当的减肥方式,比如节食,自行服用减肥药,不仅让生长发育跟不上,还会导致器官功能失调,抵抗力减弱,反应迟钝。
所以在肥胖症的治疗上:
详细问诊,医学检查确诊,针对病因,中西医结合,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从饮食行为的矫正、运动习惯的培养、减少静坐时间,必要时辅以药物等方法。
比如:
中医推拿师正在给肥胖小朋友进行推拿
孩子在成长中有两个关键的窗口期:1岁以前和13岁前。
如果在这两个窗口期没有管理好体重,以后就很难再瘦下来了。孩子健康无小事,希望家长们多多关注孩子的健康。
更多孩子肥胖相关的疑问和焦虑,家长可搜索关注公众号:成都西南儿童医院,给我们留言,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