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形势(肥胖的现状与原因)

文章目录:

肥胖危机席卷中国:2023年成人肥胖率或超70%,我们该如何应对?

2023年,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引发了全民关注:我国成人肥胖率或将超过70%!这意味着,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7个面临肥胖问题。肥胖已不再是个人健康问题,而是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健康危机,威胁着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

肥胖危机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饮食结构失衡:高糖、高脂、高盐的饮食习惯,外卖和快餐的普及,导致热量摄入过剩。

2、运动量不足: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缺乏运动意识,导致能量消耗不足。

3、生活压力大: 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化进食和睡眠质量下降。

面对严峻的肥胖形势,国家高度重视,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将肥胖防治纳入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控制肥胖流行趋势,将肥胖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推广科学减肥方法,规范减肥市场:制定科学减肥指南,加强对减肥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非法行为。

除了政策引导,个人也应积极行动起来,科学减重,远离肥胖。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释放压力,避免情绪化进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战胜肥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个人三方联动,才能有效遏制肥胖流行趋势,建设健康中国,共享美好生活!

《柳叶刀》最新研究:2050年全球超半数成年人将超重或肥胖

财联社3月4日讯(编辑 史正丞)本周刊发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再度为地球文明的肥胖危机敲响警钟。研究人员指出,按照过去30年的全球肥胖趋势,到2050年,超过25岁的成年人,每3人里就有接近2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

(来源:柳叶刀)

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和25岁以下的年轻成年人中,超重/肥胖率也将达到三分之一。

由于超重和肥胖是众多疾病的明确风险因素,所以整个社会中胖子的数量,也与各国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成正比。

通过涵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数据回溯和测算,研究人员考察了1990年至2021年间,全球各区域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历史趋势,并推演到2050年的发展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研究使用的肥胖标准,要比国内更加宽松。超重的指标是BMI数据大于25但小于30,大于30则属于肥胖范畴。在中国,BMI超过28就属于肥胖人群了。虽然BMI作为诊断标准存在局限性,但依然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肥胖指标。

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有超过20亿25岁以上成年人——10亿男性和11.1亿女性,已经属于超重或肥胖的状态,占这一组别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45.1%。中国(超过4亿)、印度(1.8亿)和美国(1.72亿)是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数据推演,按照目前的全球肥胖趋势,到2050年全球将会有38亿25岁以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其中有19.5亿人将处于更加危险的肥胖状态。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超重和肥胖率,将分别上升至57.4%和60.3%。

研究推测,中国(6.27亿)、印度(4.5亿)和美国(2.14亿)依然会是全球前三的肥胖大国。

然而,研究人员也预测,伴随人口增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超重或肥胖人数将增加超过250%,将会构成区域健康形势的重大隐患。其中尼日利亚的超重或肥胖人数将增加3倍以上,从2021年的3660万激增至2050年的1.41亿,一举升至全球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研究并没有考虑新型减肥药所产生的影响。

主导这项研究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Emmanuela Gakidou 教授。她表示,各国政府可以通过这份预测数据,来识别那些正承受着最严重肥胖负担、需要立即干预和治疗的重点人群,以及那些主要呈现超重状态、应主要通过预防策略来针对的群体。

她补充称:“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病是一场深刻的悲剧,也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失败。”

这份研究也强调,预防全球肥胖得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在1990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从8.8%翻倍至18.1%,25岁以下年轻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也从9.9%翻倍至20.3%。预计到2050年,每3个年轻人中就会有一个人会受到影响。

研究合著者、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的杰西卡·克尔博士表示,这些数据对未来的医疗保健系统构成真正的挑战。现在需要根据各个区域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肥胖预防策略,或者紧急干预和治疗。这对于避免肥胖的代际传递,以及防止未来一代出现严重健康问题和巨大财务及社会负担至关重要。

本文源自财联社 史正丞

世界肥胖日|关于肥胖,这些知识你需要知道→

每年的3月4日是

世界肥胖日

今年的主题是

“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

旨在引起全社会对肥胖问题的关注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预防和控制肥胖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率持续攀升,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其中肥胖人数超过6.5亿。

我国肥胖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超重,每6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肥胖。

肥胖
不仅仅是“胖”那么简单

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美观,更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脂肪肝、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风险,甚至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是体质指数(BMI)。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²(m²)。

对于中国成年人来说,BMI在18.5~23.9为正常范围,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预防和控制肥胖
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

肥胖的发生与遗传、环境、行为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控制肥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合理膳食

控制总能量摄入,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限制油、盐、糖的摄入。

图片由AI生成

2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图片由AI生成

3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增加食欲,导致肥胖。

4

保持良好心态

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也会导致暴饮暴食,增加肥胖风险。

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已经超重或肥胖,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

6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减重需要循序渐进,不可盲目追求快速减重,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肥胖。

世界肥胖日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关注肥胖,关注健康

从自身做起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远离肥胖,拥抱健康!

来源:广西疾控、泉州疾控

声明丨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