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肥胖,2个很好用的穴位,1个中脘穴,1个丰隆穴
肥胖是全球范围关注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4年8月的报道中指出,超重与肥胖是全球第六大死亡风险。每年都有340万以上的成人因肥胖和超重而死亡,且44%的糖尿病负担、23%的缺血性心脏病负担以及7%-41%的某些癌症负担均是有超重和肥胖造成的。
成年人的单纯性肥胖病变与脾虚关系尤为密切,它的根本原因以气虚为主。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可兼见心肺气虚及肝胆疏泄失调。
其外在原因以痰浊膏脂淤堵经络腧穴为主,兼有水湿、瘀血、气滞等。
所以要想减脂肪,并有效维持体重,健脾、化痰是根本。中脘穴和丰隆穴配合,可健脾胃、利肠腑、化痰浊、消浊脂,有效治疗肥胖之症。
第一个:中脘穴
出自《黄帝明堂经》,本穴内应胃中,靠近胃小弯,中脘是胃的募穴,何为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也就是说中脘穴是胃气最富有的地方。所以能治疗和胃相关的所有疾病。《难经》谓:“府会太仓,滑伯仁曰。”,太仓这里指中脘,按太仓为纳谷之器,在人身唯胃为然,故名中脘,中脘穴,属于奇经八脉之任脉,又是胃之募,腑中会穴,可通力肠府,降浊消脂。
它的位置
首先找到中脘穴的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即是此穴(简便取穴法:心口窝与肚脐连线的终点)。
如何刺激它
- 用拇指指腹按住中脘穴
- 按摩时指腹用力深压
- 有酸胀感即可,停止用力
- 然后放松,再按压
频次:每次10分钟,每天5次,15天为一个疗程。
另外,家里如果有拔罐器的,也可以用一个中号罐拔在中脘穴,频次和上面一样。
第二个:丰隆穴
出自《灵枢-经脉》,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丰,即丰满;隆,即微微隆起,由于丰隆穴恰好在两条肌肉之间丰满而隆起,故名丰隆。玉龙歌中载:“丰隆治一切痰饮”。取丰隆穴,可分利水湿,消化痰浊,所以丰隆穴常用于治疗痰湿、肥胖等症。
它的位置
再来找到丰隆穴的位置,其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国横纹与外踝尖的连线的中点),腓骨外2寸处。即是此穴。刺激丰隆穴。
如何刺激它
- 除了可以采用与中脘穴相同的按压法和按揉法外
- 还可以采用艾灸法,点燃艾灸,对准穴位,距离皮肤表面约2到3厘米,以感到皮肤温和但无灼热痛感为度。
- 每次艾灸10分钟左右,以穴位局部皮肤有红晕即可。
频次:每日睡前1次,每周3-5次。
结论刺激中脘穴和丰隆穴,可以有效改善肥胖体质,想要减肥的朋友,可以按照上面方法多多刺激这两个穴位,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对于肥胖您了解多少?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送来减肥干货,记得收藏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张彩荣副主任医师门诊间接诊过一位99公斤的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曾采用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等方式减肥,然而因学业繁忙,减肥计划断断续续,效果并不理想,毕业后,经亲戚介绍,决定采用针灸减肥,据了解,在为期一年的针灸伴随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后,瘦了30多公斤,从此走在街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
来源 视觉中国
那怎样才算肥胖呢?
1、一般来说,超重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肥胖则是超过20%。肥胖分为轻度肥胖(超重20%)、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重50%)。标准体重测定的方法很简单,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实际体重在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标准体重的±10%内属于正常。
2、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即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成人标准值BMI是18.5-23.9,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为肥胖。
3、腰臀比值(WHR)及腰围常用于估测腹部或中心性肥胖,其中男性大于90cm,腰臀比大于1,女性腰围大于85cm,腰臀比大于0.85,为肥胖标准,其中腰臀比=腰围÷臀围。
最新研究表示,全球肥胖或超重人群已经达到了21亿人,因生活习惯的改变,肥胖或超重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肥胖人群如何变瘦?
张彩荣主任表示:对于肥胖人群,合理的搭配膳食,适当的运动锻炼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中医的辅助治疗手段,加快减肥的速度,且副作用小。方法有三:
1、 针刺:根据个人辨证分型后的结果予以治疗,如脾虚湿阻型肥胖,主要以健脾利湿为主,选取中脘穴、滑肉门、梁门、天枢、关元、气海、地机、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内庭等穴位予以针刺,一周三次,也可结合中药内服,达到减肥的目的。
2、 耳穴压豆:对患者辨证分型后取穴,如肝郁脾虚型肥胖,选取肝、脾、内分泌等穴位以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建议一周两次。
3、 穴位埋线:主要采用将可吸收线置入穴位内,利用长效的穴位刺激,一般为15天左右,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适合工作忙碌,不用每周前往医院的人群,相对针刺疗法较为实惠,然而张彩荣主任表示:对于瘢痕体质、有出血倾向的人群慎用穴位埋线疗法。
除此之外针灸科针对肥胖人群制定了减肥食谱和运动计划。
所谓减肥食谱不是节食,而是饮食结构均衡。科学的饮食,合理的搭配是第一步,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身体的条件有所不同,对合理化的饮食要求也有差异,因此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结构,营养均衡。
运动能量消耗指导
1、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主,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选择的方法有:走路、骑车、慢跑、游泳、跳舞、爬山、羽毛球、乒乓球等。
2、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7kcal/min,如快走(5.5-6km/h),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70%,自觉疲劳程度:有点累,每天运动消耗能量150-300kcal,耐力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利于脂质代谢,减少腹部脂肪,预防控制肥胖症。
3、运动时间: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上,每天运动时间可以累积计算,但每次运动时间应在10min以上。
4、运动频率:每周5-7天,最好每天1次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平时缺乏身体活动的人,只有经过一定时间规律适量的运动累积,才能出现相应的健康效应。停止规律运动,相应的健康促进效应会逐渐消失。
通讯员 夏凡 张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倪海厦:肥胖是脾胃虚了,补养就好了!3个小妙招,就能搞定
你是不是经常看着自己身上的赘肉发愁,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总是效果不佳?其实,很多时候肥胖的根源在于脾胃虚弱。
当脾胃功能失调,无法正常运化食物和水湿,吃进去的东西不能转化为营养被身体吸收利用,反而变成痰湿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赘肉就越来越多。
只要把脾胃调养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让身体恢复正常代谢,肥胖问题自然就能得到改善。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实用小妙招,帮你健脾祛湿,甩掉肥肉。
妙招一:艾灸穴位
人体的穴位像一个个开关,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可以激发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其中,足三里、中脘、脾俞这几个穴位对调理脾胃效果显著。
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艾灸它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中脘穴位于胃脘部,艾灸此穴可调理脾胃气机;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艾灸它能直接补益脾气。
每周艾灸2 - 3次,每个穴位艾灸15 - 20分钟,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度。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脾胃功能逐渐增强,消化变好,身体也更有活力。
妙招二:喝健脾祛湿粥
准备茯苓、芡实、薏苡仁、山药、红枣、大米适量。
将茯苓、芡实、薏苡仁提前浸泡3 - 4小时,山药去皮切块,红枣去核。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烂。
茯苓、芡实、薏苡仁都能健脾祛湿;山药补脾养胃,红枣补中益气。
每天喝一碗,既为身体提供营养,又能帮助脾胃运化水湿,减少痰湿的堆积,帮助减肥。
妙招三:中药调理
如果肥胖问题比较严重,还可通过中药方来调理。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而有效的中药方: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决明子(一人一方,辨证使用)
方中荷叶升清降浊、利湿减脂;山楂消食化积,促进脂肪分解;泽泻利水渗湿,带走体内多余水分;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燥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之前接诊过的一位患者王女士,45岁,长期久坐办公室,饮食不规律,偏爱甜食和油腻食物。近五年体重不断上升到了160斤,肚子和大腿赘肉多,身体困重乏力,舌苔白腻,大便黏腻不成形。
综合辨证脾虚痰湿型肥胖。
我在上述中药方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一些补气的药材。
坚持服用中药3个多月,配合艾灸穴位和喝健脾祛湿粥,还适当增加了运动,体重下降35斤,肚子和大腿的赘肉明显减少,身体轻松了,舌苔、大便也正常了,整个人瘦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