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吾幼 | 孩子肥胖怎么办?这2招很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饮食结构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一辈的人总认为“能吃是福”,有一种饿叫做“爷爷奶奶觉得你饿”,孩子吃得越多,养得越胖越好;而且孩子更容易受到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诱惑。不良的喂养方式叠加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使儿童肥胖已然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据《柳叶刀》2024年的研究,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是1990年的四倍,肥胖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营养不良的形式。我国儿童肥胖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升,目前正处于迅速上升期,一些大城市的儿童肥胖流行程度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肥胖对儿童健康有哪些危害?
儿童肥胖对孩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生长发育、运动能力、智力发展、心理健康等都有不良影响。儿童肥胖可能会增加身材矮小、性早熟、儿童高血压、心脏受损、早期动脉粥硬化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疾病的概率,成年后更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甚至有过早死亡的风险。
肥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的某些神经认知功能和智力,导致其执行力、注意力、运动能力等下降,甚至让海马体减小而引起记忆力下降。且肥胖引起的穿衣不自信、户外运动少、长得矮、性早熟、自卑感等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焦虑,甚至患有抑郁症。
青春期时性腺轴启动,第二性征出现,激素水平波动,此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非常容易导致肥胖。花季雨季的年龄,敏感而又叛逆,渴求友情,渴望尊重,懵懂情愫滋生,对个人形象的要求比较高,这时候的肥胖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家长要注意监测预防、干预治疗。
体重多少算是超重和肥胖?
上图是1-12岁孩子的标准体重对照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体重分别对应不同的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当然还需结合孩子的身高进行科学的评估。
孩子成长历程中,有四个肥胖的“敏感期”。分别为胎儿期、婴儿期、5-7岁的脂肪积聚期、青春期。在这些阶段,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量也会明显增加;而成年以后的减肥只能减小脂肪细胞的体积,无法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所以肥胖儿童实现“苗条健美”的身材难度会更高。
因此我们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上图是正常儿童筛查的频率。如果疾病状态下,会监测得更加频密,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肥胖儿童如何减重?
目前儿童的减重方式有生活方式引导、行为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对于有合并症的极重度肥胖,甚至需要进行胃部分切除的减重手术。中医的中药汤剂、针灸、穴位埋线、耳穴压豆、刮痧走罐、小儿推拿和中药泡脚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孩子肥胖了怎么办?林晓红医生推荐这两种方法很重要。
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最重要的,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配合。大原则是要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
首先要科学饮食。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基础上,制定减少热量摄入的健康饮食计划。营养治疗是肥胖儿童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推荐限制能量平衡饮食,三大营养素建议:碳水化合物 50% ~ 60%,脂肪 20% ~ 30%,蛋白质 15% ~ 25%。建议使用单独的餐盘,方便控制食物总量。小口慢吃,每口饭菜至少嚼20下再吞进去。每吃一口都放下碗筷,可以减缓进食的速度。如果吃得太快,胃来不及有饱腹感,大脑来不及反应和发出停止进食的指令,会增加后续的进食量。
分享下目前比较推荐的科学进食顺序:饭前先喝一碗清淡的汤,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减少接下来的进食量。第二步,吃富含膳食纤维且热量低的蔬菜,升糖指数低,不会突然升高血糖,导致它容易转换成储存在身体的能量。第三步,吃优质蛋白质,本身消化吸收蛋白质就需要身体消耗比较多的热量,时间也久,也延长胃的排空时间。最后只留一点肚子,吃碳水化合物类的主食,从而控制整体热量的摄入。
青少年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采取极端的饮食方式,例如完全不吃碳水类食物,碳水化合物是儿童青少年成长必需的热量和营养来源。掌握好进食的食物种类和顺序,也可以达到理想的减脂效果。
迈开腿
推荐儿童的电子屏幕时间要限制在每天1~2小时以内,并减少其他静坐少动行为。大于等于6岁的小朋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中高强度的运动大于60分钟时间,每周至少进行3天的增强肌肉和骨骼的高强度运动。而减重需要的运动量会更高,建议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开始的第一分钟,身体就在消耗脂肪,随着运动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会逐渐增加,要想减脂的效果越好,自然是运动时间越长越好。肥胖孩子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减重目标要分阶段小数量慢慢减,不能一下子加码,要不容易半途而废。建议家长尽量一起运动,以增强其执行度。
运动燃脂的同时,可以增加身体的肌肉量,肌肉含量越高的人,同是休息状态下能比肌肉含量少的人,消耗更多的热量,还更加抗疲劳,在人生的马拉松,他们往往能保持更旺盛的精力。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广东省中医院罗笑容名医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许尤佳名医工作室
岭南儿科杜明昭、
文子源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儿科佑吾幼志愿服务队
来源:“佑吾幼育儿科普”公众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林晓红 伍铭瑜
执行编辑:卢悦明 倪晓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保育员怎样照顾肥胖儿,对特殊幼儿的护理知识
保育员对特殊幼儿的护理,保育员怎样照顾肥胖儿
有的幼儿饭量很大,胃口特别好,优点是不挑食,缺点是喜欢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肉食和甜食。这让不少家长和保育员老师又恨又爱。为啥呢?因为能吃不胖的人比较少,肥肥的体型不爱运动、劳动,时间久了还容易产生疾病。
保育员老师怎样照顾肥胖儿这个问题,也是专业的保教知识中需要学习的,本文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改善幼儿膳食,教会孩子科学的饮食习惯 告诉孩子不要过快的进食,实行定点定时进餐,减少零食。
1、控制幼儿的饮食量,每天吃饭前请幼儿先喝汤,后吃主食;以菜为主,肉味辅,降低幼儿的饮食量。
2、指导幼儿吃饭时学会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贪食,不暴饮暴食。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教育孩子不要进食后就睡觉。
1、利用户外活动时间,指导幼儿做一些活动量大的运动项目。俊熙最喜欢玩沙包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以幼儿感兴趣的运动为主,其他项目为辅,让幼儿在减肥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开心、有趣的去玩,同意也达到了我们预想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好的减肥策略。
2、在午餐后,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散步,避免幼儿直接午睡,造成消化不
良。
(三)家园配合,与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协助帮助幼儿安排减肥计划。
1、 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不要过量地让孩子进食。
2、 尽量让孩子到室外多做些体力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
3、 要限制孩子吃高脂肪食品和糖果、糕点,少吃荤油、肥肉。给孩子准备适量低热量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
4、 大人要有科学的饮食习惯,给孩子做出榜样。
5、帮助孩子养成吃饭细嚼慢咽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大脑有时间接受饱腹信号,有助于防止过度进食。
如果你对保育员职业报考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了解更多
孩子长得胖是吃太多还是动太少?在这个幼儿园,老师们认真展开研究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如今,幼儿园里的小胖墩不少,但是,孩子长得太胖,究竟是吃得太多,还是动得太少?同一个方法,是否适用于帮助每个孩子减轻体重,提高体质?在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一套医保教联动机制下的肥胖儿管理方案诞生了。老师们为每个小胖子制定了“个性化健康处方”,通过调整作息、改变食物烹饪方法等不同措施,让一个个胖娃娃变得更健康、更精神。在今天开幕的“静安教育学术季·第四季”上,威海路幼儿园园长符芳介绍了该园基于数据分析的教育个性化实践与思考。
男孩峰峰(化名)是身高1米08,体重却有23公斤,达到了中重度肥胖。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老师给峰峰佩戴上运动手环,连续一周、24小时不间断跟踪峰峰的日常行为习惯。经过后台数据分析,老师们发现了峰峰的生活习惯问题——他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中高强度运动量偏少。然而,峰峰并不是懒得动,而是因为作息不规律、睡眠质量差,导致精力不足。针对他的特点,老师制订了专属处方——一方面通过睡前一小时喝一杯热牛奶、睡前半小时捏脊、调整睡眠环境、调整家庭作息等方式,改善峰峰的睡眠质量;另一方面,建议家长不要用小推车接送峰峰,陪他一起步行回家,并鼓励他参与幼儿园混龄活动,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从而增加他的运动量。一段时间下来,成效初显。“但是,幼儿肥胖的成因复杂,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循证实践研究,不断展开反思,重新提出问题。”符芳介绍,就这样,幼儿园给孩子制定的运动方案从“众人一方”变为针对游园个性特点和状况的“一人一方”(见下图)。
图说:威海路幼儿园为孩子们不同运动处方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而在静安区,这样的个性化教育实践,在静安区中、小、幼学校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在今天的活动中,静安区发布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深化教育个性化:发达城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性循证研究》中期报告,呈现了静安区中小幼在深化教育个性化中的努力和初步成果。地震来了,能否为校园设计一张逃生线路图?三角形的结构为何最稳固?在和田路小学,围绕同一个课题,不同的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或个人自主或团体合作完成课题报告,张军瑾校长介绍了该校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成果。育才初级中学戴琴玮书记通过论述“自组织”的内涵、“自组织”的类型、如何通过组织管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通过评价机制实现自我管理的保障等方面阐释了育才初中构建自组织的研究实践。风华中学朱瑜校长从课程建设、平台运用、成果成效、发展推进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以“自主选择·适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 平台”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上的探索。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静安教育将以“打造更高品质的教育国际化、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入打造“优质教育集聚区、高端学校品牌群、未来教育示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