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升级肥胖(胖子怎么增长)

文章目录:

科学减重新指南:地域化方案破解肥胖难题

肥胖判定标准升级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 年版)》首次明确:成年人 BMI≥28 即判定为肥胖,并细分为四个等级。数据显示,若不干预,2030 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突破 70%。指南强调需结合腰围(男≥90cm / 女≥85cm)综合评估,精准识别内脏脂肪超标风险群体。

南北食谱定制化革新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突破性推出 “一地一策” 方案:

  • 北方高寒区:改良传统面食,西北 “臊子面” 减油增菜,东北 “菜包饭” 以全谷物替代精米
  • 南方沿海区:主推鱼虾、豆制品,搭配高纤维果蔬
  • 西南山区:利用菌菇、杂粮构建低脂高蛋白膳食
    每份食谱标注总热量,实现 “减能量不减风味”,日均盐油糖摄入分别限制为 5g、25g、25g。
科学减重三大支柱
  1. 阶梯式控能:超重者按理想体重 85%、肥胖者按 80% 计算每日摄入,男性基准 1200-1500kcal,女性 1000-1200kcal
  2. 运动处方:每周 150-300 分钟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每周 2 次抗阻训练
  3. 行为干预:建立每日体重监测机制,纠正 “戒晚餐”“单一饮食” 等误区,强调 8 小时进食窗口与充足睡眠的协同作用
    该指南通过科学定义、个性方案和系统策略,为全民健康减重提供权威路线图,标志着我国体重管理进入精准化新阶段。

常见的5个发胖习惯,中枪一个都很难变瘦

就很奇怪,明明每天吃得不多,平时也有坚持运动,但是一上秤,我天呐!怎么感觉自己减了个”假肥“?上个厕所,脱件衣服,再称一次,会不会瘦点呢?好吧,一定是秤坏了。

如果你是这样的,控制体重还变胖,可能是忽略了一些悄悄长胖的小习惯,减妞总结了5条,快看看自己中枪了吗?

1.不吃早餐

前段时间,减妞的早餐也不是很规律,有时候吃,有时候不吃,一周后再上秤时,体重倒是没变;像我弟弟,高中前也有好好吃早餐的,然后上了大学,没有妈妈督促了,好久没吃早餐,体重从120到现在140了。

之前,也看过一项研究,是让有早餐习惯的人不吃早餐,让平时不吃早餐的人开始吃早餐,结果发现,两组人的体重变化不大。而这样的研究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不吃早餐和肥胖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减肥,到底要不要吃早餐呢?建议吃。因为从健康的角度讲,不吃早餐会增加患胆结石、心肌梗塞、血栓的风险;考虑到能量和营养的缺乏,也会导致你容易暴饮暴食,这对保持健康体重是不利的。

健康主食(比如玉米、燕麦、红薯等)、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等)和蔬果(为身体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一顿好吃低卡无负担的早餐应至少有这三类食物,并控制热量在全天能量摄入的30%。

2.丰盛晚餐

现代人的生活,吃饭是大问题。早餐糊弄事,中午随便吃,一到晚上,有时间了,各种聚餐聚会大鱼大肉,不知道你是这样的吗?

以为自己白天吃得少,晚上就可以放肆,但其实根本无法控制,左手啤酒,右手就是下酒菜,这不仅会让你因热量过剩而变胖,油腻的食物中还含有大量”坏脂肪“,长此以往,也会埋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死的隐患。

还有的人,属于晚餐吃太晚那一挂的,考虑到胃黏膜的更新时间是在夜间肠胃休息时,这会影响到胃黏膜修复,长期如此就会诱发胃病。不仅给肠胃造成很大负担,如果吃了就睡,中间少了消化的过程,也会导致脂肪堆积。

一般来说,晚餐建议在睡前3小时解决;晚餐主食的最佳摄入量应控制在100克以内,并多以粗粮为主,另搭配低脂肉类和蔬果;晚餐控制在全天能量摄入的30%即可。

3.吃素减肥

觉得吃素就可以减肥,这也是很大的误解了。真相是:胖瘦与是否吃素关系不大,而应该是热量摄入超标了(超过了热量消耗)。

而且,减肥时需要各种营养成分的参与,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如果减肥只吃素,意味着缺乏蛋白质,就会导致肌肉的流失,导致基础代谢下降,体重容易反弹。

最最关键的是,你要明白,即使是素食,不同食物热量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之前去上海一家素食馆,虽是素食,也号称健康,但很多菜的热量并不低,如咖喱菜、炸藕夹等。

减肥时,各种绿叶蔬菜、豆制品和菌菇类食物是不错的素食选择。但如果将淀粉含量较高土豆或是山药当成配菜,又吃了满满一大碗米饭,那么你还是会变胖的。

4.不爱喝水

多喝水有很多好处,不仅促进身体排毒和防止便秘,脂肪代谢也需要水分参与,饮水不足,势必会导致脂肪代谢受阻,导致发胖。

再有,关于饿,这是中枢神经的一种感觉。人体大概每隔4-6小时就会饿一次,这是因为胃排空了,于是胃部开始收缩,就会让人感到饥饿,也就是进食的一种信号。

但有的时候,大脑会混淆这种感觉,将”口渴“当作”饥饿“。明明需要喝水,传来的是需要喝水的信号,无奈饮水机有百步之遥,而零食近在眼前,它就会让你认为你需要食物,但其实只要适当喝水,就能分辨。

所以,为了避免大脑混淆,饿了请先喝水,如果喝水后还是饿,那才是真的饿了。根据中国居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应喝够1500-170ml水,约7-8杯,你喝够了吗?

5.吃饭太快

你注意过自己的用餐时间吗?有没有发现,那些比较瘦的人,吃饭速度都很慢?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接收到胃肠传来的”我吃饱了“的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吃太太快,会导致大脑反应不过来,而那时你已经不知不觉吃超了。能量过剩,就会导致发胖。

另外,吃饭太快对身体也会造成很多危害,比如影响心率,导致胃压力变大和增加患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所以,不管为了健康还是减肥,从今天起,记得慢点吃饭吧,每顿饭20分钟是比较好的速度,多多咀嚼、细嚼慢咽哈。

你的体重超标了吗?快看看国家版减肥指南

按照体质指数测算了下,我的BM I为26,属于超重范围,一不小心就可能升级为肥胖人群,控制体重迫在眉睫。

来看看国家版减肥指南怎么说?

首先是食物选择,减少精米面的摄入,主食以谷物为主,并搭配粗粮杂粮;多吃瓜果蔬菜,减少高淀粉高糖份蔬菜;选择瘦肉、鸡胸肉、鱼虾等脂肪含量低的食材;选择优质蛋白,如低脂或脱脂奶制品、蛋类、豆类及制品。减少进食高油、高糖、油炸等食品。

二是吃多少?一般建议吃个七八分饱,如果不好掌握,可根据平时的食量减少15%-20%,并且坚持下去。

三是怎么吃?进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吃零食,少喝饮料,适当改变进食顺序,减少进食高热量食物。

除了控制饮食,还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坚持运动,通过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来消耗能量;少坐多动,减少脂肪堆积。

归根结底控制体重的秘诀还是在于:管住嘴,迈开腿。

散步时路边的牵牛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