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炎症与中性粒细胞
在肥胖中,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最丰富的白细胞,是第一个浸润脂肪组织的免疫细胞,招募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因此它也是肥胖相关炎症的重要调节因子。
最早的炎症浸润特征
在脂肪细胞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中性粒细胞渗入脂肪组织可以作为最初的炎症反应的特征。脂肪组织的慢性低度炎症则进一步导致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因此,肥胖炎症中的循环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呈激活状态。
炎症状态下的脂肪组织能够产生水平升高的炎症介质,如TNF-α、IL-1β、IL-6和IL-8,导致中性粒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循环,并且从内皮细胞壁脱边际,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一旦进入脂肪组织,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释放CXCL2来募集更多的血液中性粒细胞。此外,人脂肪细胞中的脂质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迁移,以及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
肥胖个体的中性粒细胞受到NF-κB信号通路以及更高的ROS和促炎细胞因子生成水平的刺激,呈现激活表型。表现为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升高,CD66b表达增加。
脂肪组织还产生瘦素。瘦素不仅促进造血,还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的氧化爆发,诱导趋化作用,通过其受体激活NF-κB途径并抑制细胞凋亡。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
由于肥胖中的循环中性粒细胞生成、数量增加和激活,在患者中就体现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消瘦患者。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和浸润性脂肪组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内皮细胞中也呈升高水平。
因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这一简单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将肥胖反应和全身性炎症联系起来。NLR反映了各种病理条件下先天(中性粒细胞)和获得性(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NLR也与较高的血浆CRP浓度相关。
肥胖与高NLR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高NLR和高BMI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也最差。NLR值被发现与腹部肥胖的程度显著相关。超重人群中较高的NLR可能反映了这一人群中尚未造成明显症状、但已经存在的亚临床炎症。
中性粒细胞加重炎症和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通过中性粒细胞上的整合素CD11b与脂肪细胞上的ICAM-1结合而与脂肪细胞相互作用。(参考内容:肥胖环境中的免疫细胞)
这种相互作用激活中性粒细胞,并通过NF-κB和炎症小体NLRP3途径诱导其产生IL-1β,从而和TNF-α一起后续激活巨噬细胞。在高脂饮食小鼠的脂肪组织中,IL-1β和NLRP3mRNA水平与体重和肥胖呈正相关。
脂肪细胞脂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也可以吸引中性粒细胞,并刺激他们产生更多的IL-1β。
中性粒细胞还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这会损害脂肪组织的能量消耗,并通过降解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来促进胰岛素抵抗。
中性粒细胞还产生弹性蛋白酶(NE),这会损害脂肪组织的能量消耗,并直接激活巨噬细胞。
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还可以通过释放天青素、IL-37、组织蛋白酶G、蛋白酶3(PR3)和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等来招募单核细胞进入炎症脂肪组织中。
Cells
理论上,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不仅能促进炎症加剧,应该也加强了更多的其他免疫功能。但实际上,在数量相似的情况下,肥胖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力似乎反而减弱,肥胖者的中性粒细胞的激活状态不能转化为更有效的抗菌功能。换句话说,肥胖者生理脆弱、感染和死亡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人更高。
中性粒细胞在2类糖尿病中的表现
1型糖尿病
T1D患者的循环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这也被认为是T1D的标志。相对地,T1D患者的胰腺中存在中性粒细胞,而T2D患者或非糖尿病对照组则不存在。
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疾病早期就显著渗入胰腺组织中。巨噬细胞和β细胞产生趋化因子CXCL1和CXCL2,进而将表达CXCR2的中性粒细胞招募到胰腺。因此,中性粒细胞是参与T1D发育早期的重要细胞。
Cells
某些中性粒细胞缺陷是T1D的特殊特征,而不是一般的糖依赖性缺陷。例如,在体外实验中显示,T1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能力受到损害,而T2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迁移没有受到影响。这种功能缺陷与CD62L的表达有关,但与高血糖浓度无关。
2型糖尿病
相对地,T2D与肥胖引起的慢性全身炎症有关。
TNF-α是一种反复被认为与T2D有关的细胞因子。T2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在脂多糖刺激下分泌更多的IL-6和TNF-α,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血糖浓度。
与健康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相比,T2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表现出较低的吞噬活性、较低的ROS产生和较低的趋化能力。
中性粒细胞还可以释放参与细胞间通讯的微泡。喂食高脂饮食的小鼠,中性粒细胞微泡浓度增加。这些微泡也聚集在动脉的某些区域,促进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小结
炎症与肥胖是密不可分的(参考内容:炎症与肥胖,密不可分)。中性粒细胞通过产生IL-1β进一步促进全身性的炎症,并通过和脂肪细胞的多种串扰以诱导巨噬细胞启动慢性炎症。
也因此,中性粒细胞在肥胖环境和糖尿病等相关并发疾病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
参考文献:
1.Uribe-Querol, E.; Rosales, C. Neutrophils Actively Contribute to Obesity-Associated Inflammation and Pathological Complications. Cells 2022, 11, 1883. https://doi.org/10.3390/cells11121883
2.Watanabe Y,et al. Bidirectional crosstalk between neutrophils and adipocytes promotes 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 FASEB J. 2019 Nov;33(11):11821-11835. doi: 10.1096/fj.201900477RR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对于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用药?
肥胖型高血压用药选择。
对于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来说,有一种降压药物既有效又安全,还能辅助减肥,那就是替米沙坦。
·第一,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它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1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得血管舒张,从而有效的降低血压。它不仅能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还可能对肥胖性的高血压患者的代谢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替米沙坦能够改善胰岛素的抵抗,这就意味着它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血糖水平更加稳定。
·第二,它减少脂肪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与肥胖和高血压的发展有密切相关。然而虽然替米沙坦在降压和代谢方面表现出色,但在使用前仍然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因为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肌酐升高、高钾血症或两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替米沙坦的使用就要特别的慎重。
需要提醒的是,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应该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比如控制饮食、适量的运动、减轻压力等措施,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替米沙坦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降压选择,但具体使用还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由医生指导。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肥胖是身体的慢性炎症|减肥那些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胖瘦似乎只关乎美不美,但其实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胖瘦更关乎健康。迫于不了解减肥的门道,很多人的减肥之路非常的辛苦,有人靠痛苦节食、疯狂运动,还有买减肥药,做手术减肥的人也不计其数。无数的人在减肥的路上,减了又胖,胖了又减,反反复复,很是辛苦。
目前,中国已经跃升至世界上肥胖绝对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肥胖人口的比例不及美国等国家高,但近些年我国肥胖人口迅猛增加的态势,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不引起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养生大讲堂》特别推出系列节目《减肥那些事》,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以及最新的营养理念,并在实操层面带给大家一些切实的减肥方法借鉴。
第一集
肥胖是身体的慢性炎症
专家档案
张召锋
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
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
北京市营养学会秘书长
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
长期从事营养与慢性病,肠道与健康,精准营养等专业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荣获省部级科技奖级七项,成功指导一千多人减肥,主编《食品健康家庭自助图解一本通》、《糖尿病人的营养保健与药膳调养》,并担任《终结糖尿病十二周饮食方案——远离与逆转糖尿病》一书的主译。
肥胖是身体的慢性炎症
生活中,随处可见减肥焦虑的人,比如有人一边喊饿,一边节食;有人吃饱喝足之后,经常会念叨上一句:今天又吃多了。有数据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国家,成人中超重或肥胖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肥胖这件事,以前人们会认为是营养好、富态,但是现代医学却认为肥胖是种病,它是人体的慢性炎症,是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很多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世界有四百万人的死因与肥胖指数BMI直接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每年有四百万人死于因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它是身体的炎性反应。
问
炎性反应怎么理解?肥胖是哪儿发炎了?
张召锋:其实是这样的,肥胖是一种病,是一种炎性疾病。一般老百姓所认为的发炎,例如常说的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体温增高,或是皮肤上长个疖子或者一个痈,这是一般大众所认为的急性的发炎。正如上面所提及的,肥胖是一种炎性反应,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慢性的发炎。从医学角度来说,这种炎症是慢性的炎症,不像细菌或者是病毒引起的急性的炎症,不需要有细菌或病毒的叫做非细菌性炎症,这种炎症更多是由饮食不合理、睡眠减少、压力过大等等原因引起的。例如很多人早晨起来容易嘴巴泛苦,这也是一种慢性炎症的表现,主要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增加所引起。再例如中医所说的发物,它也能增加身体的炎症,加剧慢性疾病,大众所说的上火也可理解成是一种慢性炎症,肥胖跟这些都有一定的关系。
问
为什么说肥胖也是一种病?
张召锋:肥胖是种病,越来越得到医学界或营养学界的公认。肥胖是一个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或不良的生活方式积累起来的一个结果。肥胖的人不仅是体型胖,同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容易便秘等肠道问题,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肿瘤等疾病。肥胖也被称之为慢性疾病的温床,是很多疾病的前期,或者它跟疾病是并列的,是身体各个系统功能下降的一个结果,所以有人就把肥胖叫做一种疾病,健康的肥胖是不存在的。
问
中国是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国家,这个数字是多少?
张召锋:在2016年英国最顶尖的一个杂志《柳叶刀》的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们男性的肥胖人数有四千三百多万,女性肥胖人数有四千六百多万,总共达到了九千多万,小一个亿了,这个数字非常高,这仅仅是肥胖,但还有很多人仅仅只是体重的超重,还没有达到肥胖的诊断标准,超重人群可能比肥胖人群更多。在2015年中国肥胖人群的绝对值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同时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也是排第一位。
肥胖VS健康
人的体重跟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又和营养、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到底相关到什么程度,前面提到的肥胖焦虑,吃多了也自责,为了好身材要节食,例如有人在朋友圈就会说:你想穿衣服好看吗?要瘦,要瘦,要瘦!难道真的瘦了就健康吗?
问
肥胖和健康是一种什么关系?
张召锋:首先来看一下肥胖跟健康的关系,再来看脂肪跟肥胖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如果是正常发育的情况下会是比较协调一致。体质指数过高,得慢性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甚至是由肥胖所导致的全因死亡率也会越来越高。对于体重过瘦其实也是跟死亡率成正比的,因为体重越轻,到了老年之后,疾病的发生风险也是增加的,例如老年肌肉衰减综合症,肌肉越来越少,体重越来越轻,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率增高,所以体重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可以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中国人的BMI在18.5-23.9为正常。小于18.5称为体重过轻,24-27.9之间称为超重,28以上称为肥胖。随着BMI指数越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风险都会增加。
问
BMI能多大程度反映肥胖状况?依据在哪儿?
张召锋: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不同国家的人的身高体重得出来的一个广泛适用于全球各个国家的值,但是每个国家正常值范围有些差异,中国是在18.5-23.9之间,它反映的是肥胖度,而不能反映体型,这个值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随着身高在一定的情况下,体重其实是比较固定的。蛋白质、脂肪、水分是身体最主要的三种成分,蛋白质对于每个人来说量是比较固定的,但是脂肪和水的量是可以无限增加的,所以身体变化最大的就是水分和脂肪,因为蛋白质是不太会变化的。BMI可以反映身体脂肪的含量,但对于有些运动员来说,经常健身或健美的人,由于他们的肌肉会更多,BMI18.5-23.9这个正常值范围就不太适合他们,所以不能用BMI来简单的判断运动员。
问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体中发挥什么作用?
张召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比较胖,所以在减肥的时候会认为饮食中不能有脂肪,脂肪此时对他来说是一个负担。其实不能这样认为,脂肪也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体重如果是六十公斤,脂肪含量可以达到十公斤,是六分之一左右,这是对一个男性来说的,对于脂肪的含量,我们称之为体脂比,男性的理想体脂比是在15-20之间,女性的体脂比在20-25之间,当这个值男性超过20时,就属于肥胖,女性超过30,属于肥胖,所以体脂含量也说明肥胖的程度。脂肪是身体重要的功能物质,在以前,人类最开始是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逐渐进化来的,以前是吃完这顿没有下顿,吃完今天没有明天,为了应对这样的生活,所以脂肪一定要储存起来才能应对,否则生命就会面临威胁,所以脂肪是身体最重要也是最佳的能量储存的方式。
第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腹腔里面有胃、肝脏、胰腺等,如果没有脂肪,这些脏器就会在腹腔里面晃荡,所以脂肪是可以用来保护这些脏器。但过量不行,如果腹腔里面的脂肪太多,则会挤压重要的脏器,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下降,甚至引起慢性疾病。
第三,脂肪也是身体重要的供能物质,寒冷的冬天,脂肪含量较多的人是不太怕冷的。脂肪也跟内分泌有关,如果脂肪少了,则又会影响怀孕,抗压能力也会下降等等。对于一个女性来说体脂率在20-25%之间,最佳体脂率是22%,这个数值是最有利于女性怀孕,所以脂肪是身体很重要的一个物质。
肥胖VS疾病
虽然胖不好,但一味的减脂肪也不行,全世界有四百多万的人死于由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
问
肥胖具体和哪些疾病相关呢?
张召锋:肥胖是疾病的温床,肥胖会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尿酸增高等代谢综合征。很多女性在短时间内肥胖起来会导致不孕不育,男性也会导致不孕不育,因为肥胖也会影响男性的生殖系统,导致雄激素下降,雌激素增加,肥胖还会导致癌症、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导致痴呆等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出现,所以肥胖可以从头到脚都引起问题。
肥胖是身体的慢性炎症
对健康的危害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健身房、美容院等也在催生着对减肥的焦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肥胖
下期节目将为您解答
审稿:阮虹
编辑、主持人:庄丽
配音:姚科
新媒体编辑:徐啸
录音制作:张宝生、石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