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肥胖致死(因为肥胖而死亡的新闻)

文章目录:

BBC记录200斤死者解剖全过程,解剖者直呼过度肥胖的内脏太吓人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部BBC的纪录片(Obesity: the post mortem),这部纪录片是16年9月发布的,一发布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观看,并且有很多肥胖者都表示被吓到,开始重视减肥这件事。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没有看过,就整理了一下给大家看,过度肥胖的内脏究竟都变成什么样了?

纪录片主要是由两个比较有名的解剖病理学家,对一个200斤女尸进行尸体解剖。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肥胖都是外在的去了解,加上现在肥胖人群越来越多,导致我们对于一个200斤的人的概念其实是很模糊的。这次BBC就是很直观的把内部展示出来,警示所有过度肥胖的人群,一定要减肥,为了自己的健康,行动起来。

这个尸体捐赠者导致肥胖的原因并没有透漏,我们能知道的就是60岁,1米67,体重107,不喝酒,死于心脏病。由此可能死者的肚子非常大,这可能也是导致多变病变的原因。

对比黄油是不是很像

通过解剖可以看到,这层脂肪有多厚,解剖者说看着就像一层厚厚的黄油,很油腻。因为肥胖导致腹部脂肪非常的厚,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

包括骨头也是,瘦子的骨头和器官都很明显,而胖子的器官和骨头都在脂肪里面,很难找到,该死者就是,以及发现已有脂肪肝。一般脂肪肝是因为嗜酒过多,该死者生前并不饮酒,所以完全是因为过度肥胖引起的肝硬化,解剖者表示,原本以为死者死于心脏衰竭,解剖之后才发现,以及有很严重的脂肪肝,就算不是因为心脏衰竭死亡,也可能会因为肝死亡。

死者的肺部比普通人的肺部要软的多,且有很多水,解剖者说这是肺水肿,很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除了肺部,心脏也是要软很多,正常人的则是紧实饱满的。过度肥胖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随便走动两步都会大喘气,心脏也会越来越弱,导致后来心脏突然无法工作。

我们不难得出死者捐赠尸体的用意是什么?一般尸检需要保密,这次作为特例公开,更多的是希望能通过这个纪录片认识到肥胖的危害,肥胖会导致寿命缩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希望大家都可以引以为鉴!

200斤就达到了这种程度,世界上还有很多300、400斤的肥胖者,甚至还有重达一千多斤的,为了健康他们都纷纷减重,他们都可以做到,为什么你不行呢?减肥一定要从控制饮食和运动下手,也可以借助一些外部的力量(手术)。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毕竟一口不能吃成一个大胖子,但很可能这一口,慢慢的你就成为了一个肥胖者,过度肥胖真的会危及生命,这个纪录片正是为肥胖症敲起了警钟!

240斤胖子解剖纪实,不到生命最后一秒,你不知道脂肪能有多致命

作为一个健身博主,除了增肌外,减脂可能是一姐强调最多的存在了。为了让姐妹们了解,脂肪太太太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一姐之前对比过肌肉和脂肪的体积。

给大家讲过内脏脂肪是相对于皮下脂肪更可怕的存在。皮下脂肪厚了点,可能就是体型不太美观,内脏脂肪是更可怕的健康杀手。

甚至一姐最近都写了脂肪肝,但其实过量的脂肪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早在16年,BBC就出过一个纪录片,解剖一个240斤的肥胖者。以前觉得太可怕没敢看,但是现在出于一个健博的使命,觉得还是有必要带仙女们了解一下。

主人公是两位解剖病理学专家,Micheal和Carla,他俩共同操作,完成了全球唯一的肥胖验尸,带我们看看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注意以下画面描述可能引起不适。

被解剖的是一具女尸,年龄大概在60多岁,她最终死于心脏衰竭,并在去世之前同意将尸体捐赠给医疗研究。

有一个很明显心脏衰竭的表现,就是医生按她的腿,会出现一个坑。

这个是因为体内有过多液体,一姐觉得可以理解为水肿。

这具女尸生前大概1.65米高,但是体重却有215斤,可以说是超级肥胖患者了。而且肥胖大多都体现在腹部,是典型的腹型肥胖,内脏脂肪过多。

画面一开始,一刀划开腹部,脂肪就迫不及待地翻出来了。专家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切开厚厚的脂肪层,脂肪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的多。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Carla发现了一个脂肪假体,这块假体跟厚厚的脂肪比简直太渺小了。稍微有点脂肪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脂肪太多了的话,它们就会找地方进行才储存,哪里堆积的太多,哪里的器官就会受到损伤。

正常完美的器官是这样的。

而被解剖者的器官是这样的, 所有器官都被脂肪缠绕,甚至有的都分不清了。

肝脏

当医生找出她的肝脏的时候,发现已经变大了好几倍。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脂肪肝。这种淡粉色的颜色就是脂肪肝的最典型特征。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你的肝得了“肥胖症”。

因为轻度脂肪肝并没有很严重的不适感,所以很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它的时候都不是很在意,可放任不管的态度并不会让脂肪肝卷铺盖走人。

相反,它会在你不注意的期间逐渐成长,从脂肪肝进化成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甚至引发肝癌。

心脏

正常的心脏应该在257g左右,而她的心脏达到了449g,快两倍的重量。专家形容说,正常心脏应该像一块牛排,而她的心脏像一个空空的纸袋子。为了大家理解,可以把这个心脏切片想象成西红柿片哈。

像这样的心脏,带动体内血液循环的能力就很微弱了。心脏跳动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向全身,从而向整个人体输送氧气和养分。

她的心脏肌肉无法支撑血压的逐渐升高,变得越来越薄,只有8毫米。松垮垮的心脏,没有强力的肌肉,自然无法有力的输送血液,慢慢就会衰竭,这也是她的死因。

肾脏

只有把脂肪切开才能看到肾脏,肾脏没有骨头保护,所有稍微有点脂肪是能保护它的,正常脂肪只有下面黄色部分的三分之一。


肥胖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最后导致肾脏衰竭。因为肾脏是另一个净化器官,它会过滤你的尿液。如果过量脂肪附着在肾脏上,肾脏就要更卖力的工作才行。

通常是从糖尿病2型开始,然后你的尿液中会混有糖分,那是因为你体内的器官已经无法处理这些葡萄糖。

你的肾脏就要去过滤那些你身体内多余的糖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肾衰竭。

最后专家说,其实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懒惰、贪吃。

而是涉及各种各样你想不到的原因。

也许环境、基因、心理这些很难改变,但生活方式是最简单而且可以前面三个起到翻天覆地影响的。

一姐之前看过加拿大的一则公益广告短片《人生最后十年》,坚持运动和慵懒怠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能让你最后走向完全不同的生命轨迹。

每天清晨,穿上运动鞋去公园运动,还是躺在病床上,散步就是病房到卫生间的距离。

骑着自行车四处旅行,陪儿孙玩耍,还是坐着轮椅把药当饭吃,陪在身边的只有医护人员。

穿西装领带,陪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还是穿病号服,家人在病床前陪自己。

最后这一幕太动容了,是家人亲密的一吻,还是最后的离别一吻。

虽然大多数姐妹并没有遇到超重的情况,很多人留言也说看了其实没啥感觉,那是因为没发生在我们身上,但不代表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完全正确的。

偶尔的放纵吃喝、偷偷懒可以,当然一姐偶尔也是会和朋友们吃饭庆祝,但是生活的主旋律、生活方式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健康上。

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可以长期坚持的健康生活方式,虽然一姐是健身博主,但是也要说,吃糠咽菜、水煮一切只适合偶尔的减脂期,并不是用来长期坚持的,总之,健康最重要啦。

BBC纪录片《肥胖的真相》:同卵双胞胎,为何一胖一瘦?

我又带着BBC的纪录片来了,今天分享一部《肥胖的真相》。

这部片子中研究了很多的同卵双胞胎,他们基因一样、饮食一样、成长环境一样,但是体重不一样。

胖瘦是天生的吗?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象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01面对同样的美食,为什么人们有胖有瘦

英国人的肥胖是全世界出名的,很多英国人患有肥胖症,所以英国人很喜欢研究关于肥胖的问题。

片子的主角作为一位从医10多年的皮肤外科医生,也十分关心。

面对癌症患者,她的手术刀能够为患者服务,切除癌变皮肤。但面对肥胖症患者无能为力,需要就医的肥胖症患者日益增多。

肥胖症患者需要排队等候手术安排,因为他们的手术非常复杂,庞大体型使得手术的难度倍增。

同时这名医生也是一位母亲,所以她非常关心下一代的肥胖问题。

明明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国家,每天24小时面对同样的美食,然而身材却不一样,有的肥胖,有的丰满,还有的瘦弱。那么肥胖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最近20年,人们的肥胖原因显而易见,到处都是美食,美食的花样越来越多,人们吃的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发达国家,美食随处可见,但是这些食物所含的卡路里极高。在国外健康食品价格要比垃圾食品的价格高很多,但是那些低廉价格的美食在街头随处可见,想必这也是一个造成肥胖的原因。

研究表明,我们日常摄入的热量,超过正常量约200多卡。其中,高热量食物是罪魁祸首。

回想一下过去,我们的饮食质量较差,热量的摄取非常有限,现在,受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我们垂涎于各种高热量美食,而不控制饮食的最终结果就是,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近25%人口患有肥胖症。我们的大脑决定了人们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有多少,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什么时候要节制饮食。但是人类在生理上是如何做出这些决定的呢?如何控制自我?

女主带着问题找到了小罗博士,一位全球肥胖症治疗专家。他很想知道是什么控制了体重,因为两千年来,医生建议肥胖症患者少吃多运动,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奏效。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始研究,人体内什么物质影响了体重。

他们开始从化学信使入手。每天,我们体内一组蛋白质影响着我们的饮食行为,它们就是荷尔蒙。荷尔蒙控制着我们的身体,包括身体功能的自我修复,决定了细胞的新生和死亡。

10年前,小罗曾是某研究小组成员,该小组发现了2种新的荷尔蒙类型:胃饥饿素和胃肠激肽,控制着人类的食欲和体重。一种荷尔蒙控制着我们的饥饿感,一种控制着我们的饱腹感。

小罗博士认为人类的肠胃也能够给大脑发号施令,产生饥饿或饱腹的感觉,这就是肥胖者减肥难的根本原因,他们的体内荷尔蒙在作祟。

显然,女主对此有所怀疑。所以小罗请她去医院做个实验。

首先请女主先吃早点,吃完后抽取血液进行检查;接着,让女主在接下来的24小时,也就是到第二天的早餐期间,不能吃任何食物。第二天 一早,在女主空腹的情况下又抽取了血液。

实验结果显示,女主荷尔蒙水平完全正常,她第一天吃完早餐后,胃饥饿素马上开始下降,一段时间后开始上升,在第二天早晨,这种荷尔蒙处于最高水平。

胃肠激肽恰恰相反,吃完早餐后马上上升,这会让我们有饱腹感并停止进食,然后开始下降,并停留在同一个水平。

肥胖症患者的胃饥饿素则远远低于预期,他们的这种荷尔蒙并不活跃,在一天内基本保持同一水平,如果强迫他们节食,他们的胃饥饿素就会上升。

相对于女主饥饿感规律起伏,他们的饥饿感并不明显。当他们进食的时候,胃饥饿素停留在一个水平,然后在这一天当中都保持同一水平。

原来不是肥胖的人胃饥饿素比普通人高,更容易感到饥饿,而是他们体内控制饱腹感的荷尔蒙失灵了。

他们基本上没有饱腹感。所以他们会说自己也不是很饿,但是一拿起食物就吃个不停。肥胖症不仅仅是克制力的问题,还和我们的生理荷尔蒙有关。

02同卵双胞胎,为何身材不同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肥胖者的孩子也很胖。女主希望能够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找到一些线索。

她把目标瞄向了双胞胎。第1组实验对象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小伊和小丽。

这对双胞胎住的非常近,因此她们经常在一起,形影不离。

女主找到了小斯教授,这位教授历时20年,研究了几千对同卵双胞胎。

对他而言,双胞胎是最理想的研究对象,他们更能体现出基因遗传,在肥胖症病例研究方面的重大影响。

教授的结论是基因决定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雀斑,身高,体重。

小伊和小丽姐妹俩有许多共同特征,她们几乎一模一样,但有一个特征明显不同,她们的体重相差25斤!

这对双胞胎姐妹一胖一瘦,引起了小斯教授的极大兴趣。因为他花费15年确认人类基因的遗传性,但是这对双胞胎的出现却推翻了他之前的结论。

基因遗传的复杂性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这两姐妹明明有相同的基因,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她们应该和大多数同卵双胞胎一样拥有相似的体重。

事实证明,她们姐妹俩不是个例。就在去年,小斯教授找到了更多有同样状况的同卵双胞胎,齐聚伦敦,研究他们的共性和差异。

小斯教授为这些双胞胎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检测,希望能够发现体重差异背后的奥秘。他从小伊和小丽的DNA细微差别入手。

从同一双胞胎的不同部位提取组织(例如指甲、血液),观察DNA的细微变化。

小斯教授认为同的双胞胎体重大不相同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双胞胎体内导致肥胖的基因。例如姐姐的这种基因被激活或变异,但是妹妹的这种基因正常。因此双胞胎姐妹俩体重有了差别。

现代医学中,环境如何使基因发生变化是近年来热门的科研课题,被称为“发育遗传学”。但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基因发生了变化?

小思教授通过对全英的几百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他看来压力可能导致基因变异。

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找到导致肥胖基因发生变化的原因,就有可能阻止基因发生变化。

那么目前的医学研究到底能不能够彻底解决肥胖症呢?有一种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肥胖症患者解除犯烦恼。

03胃旁路手术

女主去拜访了一名肥胖症女患者,她将接受一种治疗方案,但在女主看来,这种治疗方案非常可怕,但它已经在国内颇具影响力。

这位患者小玛是一名母亲,她的体重高达267斤!通过照片可以看出,她9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个胖女孩了。

和许多成年肥胖症患者一样,小玛的节食计划屡屡失败。9岁的时候,小玛的母亲就让她节食,让她吃胡萝卜、黄瓜等。

这时候女主就发出了灵魂拷问:为什么你的减肥没有效果呢?你不能放弃那些令人发胖的高糖高脂食物吗?

小玛很淡定的回答:就像酒鬼无法停止酗酒,有烟瘾的人离不开香烟,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的问题。

小玛其实也很沮丧,她找不到任何答案,但是肥胖这个问题却影响了她的一生。

小马的一个叔叔,他爸爸的兄弟,他的体重有444斤!体重重到下肢无法支撑肥胖的身体,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坐在椅子上,他只能坐在地上,并且他还患有糖尿病以及其他病症。

最后,因为肥胖问题去世了。

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肥胖问题,小玛就不得不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昂贵的医疗费用。

现在小玛参与了一项减肥试验,或许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如何节制食欲,控制体重,永久性地解决肥胖问题。

女主又去找小罗博士了,就是那个研究荷尔蒙对肥胖影响的博士。他相信通过一种特殊的外科手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些荷尔蒙的水平。

这一项特殊的外科手术,就是“胃旁路手术”。

手术原理是切掉肥胖症患者的一部分胃和一部分小肠,原本两个拳头大的胃,经切除后只剩拇指那么大。

手术能够减缓胃排空速度,缩短小肠,降低吸收。胃缩小后,患者的食量明显降低,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简单来说,这种手术会影响患者的食欲。

这就是小玛需要做的手术。

这种手术一直备受争议,和很多人一样,女主认为这种高价手术仅仅是权宜之计。

手术过程略血腥,我就不详细描述了。手术号称能让患者的体重减轻1/3,这种体重状态至少能保持20年。

手术后6周,女主来看望小玛。

小玛最胖时候的裤子已经松了很多。她告诉女主,自己吃几口饭就再也吃不下了,就会有饱腹的感觉,想离开餐桌,不想再吃任何食物。也不想吃那些甜食和油腻食品,会觉得反胃。

所以胃旁路手术不仅降低了她的食欲,还改变了她的饮食习惯。医生们通过多例手术,证明了这一惊人的手术效果。

【写在最后】

显然肥胖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研究内容包括人类基因,荷尔蒙,还有大脑。

希望大家还没有胖到需要做手术的地步,看完片子,我的建议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饮食有节,远离暴饮暴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