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原标题: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孩子正在长身体,胖点好。”有些宠爱可能让人忽视儿童肥胖的危害。儿童内分泌科专家特别提醒,儿童肥胖可能导致性早熟、2型糖尿病、打鼾、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女孩欣欣(化名)11岁时体重62kg,身高153.8cm,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肥胖,还有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医生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的同时,让孩子回去控制饮食,加强锻炼。
然而,回家后欣欣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坚持得并不好,且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很快就停用了二甲双胍。随后两年时间,欣欣的体重增加了13kg,新的健康问题随之出现。欣欣因为“打鼾伴张口呼吸一年多”,诊断出腺样体肥大,影响上气道通气,于是进行腺样体切除术。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表示,必须配合减重才能更好地解决上气道阻塞问题。
于是欣欣再次来到内分泌科门诊,被检查出空腹胰岛素升高,超声提示卵巢囊肿。
显然,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朱高慧表示,肥胖不仅会导致儿童出现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脂肪肝、内分泌激素紊乱、性早熟、月经紊乱、高血压、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影响心理健康,导致情绪障碍;对当前及成年期的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带来危害,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更是导致成年后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超重肥胖多学科门诊专家为欣欣制定了全面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临床营养科制定饮食方案,康复科进行运动指导,内分泌科定期监测评估代谢指标、适时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
科学减重三个月后,欣欣的体重从75kg降到64.5kg,腰围从85cm减到74.5cm;同时,超声没有提示卵巢囊肿,肝功和空腹胰岛素也降到正常水平。
专家强调,体重管理须遵循医学指导,特别是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的肥胖儿童青少年,如何在改善体重和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又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极端节食或过量运动可能引发神经性厌食、关节损伤等次生健康风险,对于已出现运动损伤、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与此同时,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青少年肥胖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小胖墩”可以这样吃
1.吃饭“7分饱”。
2.用蒸土豆等薯类作为主食,代替米饭、面粉等精致碳水。
3.烹调方式以蒸、煮、炖、烩为最佳,但不要喝骨汤和肉汤。
4.三个方法增强饱腹感:细嚼慢咽;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谷薯;吃饭时不看视频。
5.警惕高热量水果,如榴莲、牛油果、菠萝蜜、鲜枣、椰子肉、山楂等。
6.避免超加工零食,如蛋糕、饮料、炸薯条、泡面、香肠、饼干等。
“小胖墩”可以这样动
1.适宜的运动项目有跑步、游泳、骑车、跳绳、球类运动等。
2.保持适中强度。
3.每日运动时间30至60分钟,每周运动时间尽量达到300分钟;每周需要有一两天休息日。
4.减少屏幕类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以上为佳。
来源:新华社
“全球最胖男孩”17岁了,减轻200多斤后爱运动,可惜疤痕太醒目
阿里亚·佩尔马纳(Arya Permana),是一位印度尼西亚男孩,他曾经在全世界都很出名,倒不是因为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因为他的体重实在惊人,9岁大的时候就达到了380斤,“比一头小非洲象还要重。”
为此佩尔马纳也得到了“全球最胖男孩”的称号,但显然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成就,面临了很多的苦恼,甚至威胁到了生命。
如果一直发展下去,佩尔马纳很快就会没命了,那并非危言耸听,不过好在他遇到了“贵人”,健身教练兼健美运动员阿德·雷 (Ade Rai)。
在雷的帮助下,佩尔马纳开始了“自我改造之旅”。
据《太阳报》当地时间4月7日的消息称,现在佩尔马纳已经17岁了,他成为了一个爱运动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打羽毛球。
“佩尔马纳过去每次站立的时间不能超过几分钟。在接受了减少食量的大手术后,他现在可以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和其他运动,并步行去学校。我们为他感到高兴!”他的教练雷如此说道,听起来很是鼓舞人心。
自从13岁那年开始减肥以来,佩尔马纳已经成功地减掉了超过206斤的体重,这还不包括“反弹”的4斤。
根据教练雷的说法,佩尔马纳最轻的时候体重为170斤,但后来食欲又增加了一些,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但庆幸的是,他并没有恢复到过胖的状态,因为他坚持了运动,而且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暴饮暴食。
印度尼西亚议员德迪·穆利亚迪 (Dedi Mulyadi),一直关注着佩尔马纳的成长。他称自己第一次见到男孩是在2016年,当时他前往了万隆哈桑萨迪金医院拜访正在那里接受治疗的佩尔马纳,“当时他的体重是420斤,现在翻看之前的照片真是难以相信,他已经恢复成正常孩子的模样了。”
“孩子戴上眼镜了,很帅气呀,祝你身体健康,光明的未来在等着你,”穆利亚迪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
按照佩尔马纳父亲的说法,他儿子的减肥是通过医疗护理、严格的锻炼习惯和饮食来实现的。所谓的医疗护理指的是佩尔马纳接受过缩胃手术,以抑制他那异常的巨大食欲。
因为此前过胖,佩尔马纳在瘦下去之后,也不得不接受另一种手术,那就是“去皮”手术。虽说体重减轻了,但那些在胖的时候撑开的皮肤却无法自己收回去,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只能通过手术来解决了。
多余的皮肤是去掉了,却也不得不留下醒目的疤痕,不好看,却也不得不承受。
像佩尔马纳这样的孩子,属于不幸中的万幸,他因为身体机能失调而异常肥胖,好在有好心人愿意帮助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强大的决心摆脱困境。
不过通过佩尔马纳的经历也让人明白了,要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不要等到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再去挽救。
13岁男孩体重108公斤集齐“四高”,警惕!儿童肥胖带来的隐患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8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柳娜 张警盈 黄艳 曾星怡)10岁身高153厘米体重81.5公斤,13岁身高170厘米体重108公斤、17岁身高173厘米体重近150公斤……湖南省儿童医院病房的钢床,被这些重量级孩子压弯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黑棘皮病、高尿酸血症,是这些肥胖孩子遭遇的健康状况。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四高”已不是成人的专利,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儿童肥胖的危害有哪些?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如何避免孩子肥胖?8月8日,记者采访了解。
哥哥体重150公斤,弟弟体重108公斤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内分泌科接连收治了好几例“四高”患儿。
长沙13岁的李小柯(化名)身高170厘米,体重达到了108公斤,双侧腋下和颈部可见明显的黑色色素沉着。李爸爸表示:“原本只是因为孩子要上初中了,来做个健康体检,没想到医生会让他住院。”
原来,医生检查发现李小柯出现了明显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还有高脂血症,尿酸指标轻微超标,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最高时达到了160/110毫米汞柱,血糖最高达到了20,被诊断为糖尿病。
发现小儿子的问题后,李爸爸表示17岁的大儿子体重近150公斤。带来医院检查,果然查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黑棘皮病,还有轻度的高尿酸血症。医生建议做肝活检,以确定肝纤维化程度,但由于其油脂太厚,B超无法探清楚具体位置,只能等他减肥后再做相关检查。
13岁的李小柯(化名)体重达到108公斤。
肥胖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日前正式公布了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四类慢性疾病的《营养与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呼吁通过科学饮食与规律运动来有效防控这些日益普遍的慢性病。然而,“四高”已经不是成人的专利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肥胖是造成儿童患上“四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湖南省儿童医院专家介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生理发育和身心健康。
肥胖儿童通常表现为难长高,男孩性发育不良、女孩性早熟,大多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成人病”。
专家分析,引起学龄期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有几个,首先是饮食、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其次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孩子课余时间都花在网络或游戏上,体育运动量明显减少;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少肥胖的孩子,父母也有肥胖的情况。
警示:肥胖导致儿童脂肪肝越来越常见
随着肥胖症全球化流行,儿童脂肪肝越来越常见,全球儿童脂肪肝患病率达到了23%—77%。
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欧阳文献表示,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全身疾病累及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一般来说,脂肪肝很少在10岁以下儿童中发病,大多数患儿无症状,常因偶然发现肝功能异常而确诊。此类患儿多数合并肥胖症或有近期体重腰围增长过快史,可合并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
有50%患儿在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大,30%—50%的患儿有黑棘皮病,他们的生活质量较同龄儿童明显下降。脂肪肝虽是良性病变,但如果听之任之,不采取有效措施,也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目前认为,脂肪肝是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服务:家有“小胖墩”如何应对
针对肥胖儿童的脂肪肝,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欧阳文献支招:
第一要控制孩子的饮食,给予合理的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严格控制糖类和热卡高的食物、水果等,多吃低热卡的水果和蔬菜,同时采取高蛋白饮食,它可以使脂肪变成脂蛋白,有利于将脂肪运出肝脏。
第二要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日60至90分钟,每周5日以上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减重。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