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肥胖招聘(肥胖人群联系方式)

文章目录:

🚀与肥胖博弈:世界最重女生1450斤,坚韧生存与蜕变之路!

在这个追求苗条与健康的时代,有这样一些女生,她们以超乎常人的体重,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承受着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挑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

苏珊娜・埃曼:世界第一胖的幸福与坚持

苏珊娜・埃曼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曾以 1450 斤的体重成为世界上最胖的女人并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5 岁时母亲因过度减肥离世,这给苏珊娜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从此她用食物填补内心的悲伤,体重不断飙升。

随着体重增加,苏珊娜生活面临诸多困难。她无法正常行走,只能依靠电动轮椅活动。找工作也异常艰难,简单的便利店工作她都因身体原因难以胜任。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皮埃尔。皮埃尔不仅不嫌弃她的体重,还对她呵护备至,亲自为她准备高热量美食。两人结婚后还育有两个孩子。在家人的支持下,苏珊娜将成为 “世界第一胖” 作为目标,在精准的饮食计划下,她成功达成目标。尽管如此肥胖,她却没有出现因肥胖导致的慢性疾病,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

塔米:与肥胖的艰难抗争

塔米首次出现在 TLC 真人秀节目《我的 600 磅人生》时,体重高达 591 磅(约 536 斤)。从小她就有暴饮暴食的习惯,加上成长过程中遭受同龄人的嘲笑以及父亲离世、母亲崩溃等家庭变故,体重一路攀升。

随着体重增加,塔米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她难以离开床,起身就可能被困在地板上,双手也因体重压迫麻木无知觉,与丈夫的感情也出现危机。但塔米没有放弃,她接受了减肥医生的帮助,做了减肥手术,切除了部分胃,并坚持新的饮食习惯。尽管期间遭遇丈夫出轨、自己患上抑郁症等打击,她依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减肥,还与丈夫重归于好。

梅拉:从绝望到新生

梅拉出生时患有多种综合症,导致体重随年龄疯狂增长,巅峰时达到 1088 斤。如此体重让她连翻身都困难,只能坐在床上,生活完全依赖他人。医生警告她,再这样下去会有生命危险,而丈夫也因此抛弃了她,这让梅拉陷入绝望。

但梅拉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下定决心减肥。由于太胖且多年未出门,最后不得不动用消防设备拆除墙壁,才将她抬上救护车送去医院。经过十多次手术,梅拉成功减掉 800 斤,身体状况大为改善,还找到了真爱,重新拥抱幸福生活。

阿米塔・拉贾尼:亚洲最胖女人的逆袭4

42 岁的阿米塔・拉贾尼曾是亚洲最重的女人,体重一度接近 600 斤,生活不能自理,洗澡、上厕所、翻身等简单动作都需要两名助手帮忙,她甚至卧床 8 年没有离开过房间。肥胖还引发了呼吸困难、糖尿病、肾脏问题等并发症。

2015 年,在沙阿医生的说服下,拉贾尼进行了第一次减肥手术,18 个人用沙发才把她送到医院。不到 8 周她就减掉 140 斤,接下来两年又减重近 130 斤,2017 年她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及腹部整形手术。如今的拉贾尼已经完全独立,能自由活动,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这些世界上最重女生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肥胖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挑战,也见证了她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气、坚持与对生活的热爱。她们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生活给予怎样的难题,都有克服的可能,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健康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营养干预治疗肥胖和慢病,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启动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专家表示,要通过营养干预治疗肥胖,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种指标帮助判断是否肥胖

超重肥胖,关乎个人健康,也是影响社会经济负担的民生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为7.9%,18岁以上的居民肥胖率为16.4%。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体重管理的一大目标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肥胖,是很多慢病的根源。”庆阳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韩文彪表示,“肥胖对于儿童和成年人有不一样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讲,肥胖会影响生长发育,尤其会影响性早熟、心肺功能以及免疫力。”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缓解“健身去哪儿”难题;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医学上,评价是否肥胖最常用的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身高以米为单位),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标准: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韩文彪介绍,儿童肥胖的诊断和成年肥胖的诊断是不一样的,根据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儿童肥胖的诊断会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BMI标准,如6岁男生BMI大于16.4为超重,6岁女生BMI大于16.2为超重,12岁男生BMI大于20.7为超重。

“BMI只是初筛,营养门诊中还有更多指标配合判断是否肥胖。”韩文彪表示,“肥指脂肪,脂肪超标;胖指体重,体重超标。胖不一定肥,也许是壮,肥不一定胖,也许是肌肉减少的瘦子。胖是肥的基础,胖往往导致肥,但肥不一定导致胖。肥胖,一定得肥,不一定胖;胖不一定引起健康问题,但肥迟早会引起健康问题;胖了一定要重视,要预防转为肥,既胖且肥就要及早治疗了。”韩文彪建议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脂肪、肌肉含量,能更精准的诊断肥胖。

四点因素阻碍体重管理

体重管理究竟难在哪里?专家表示,主要有4点因素在阻碍体重管理。

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有的人喊着减重,却越减越重,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有的人过度节食,缺乏碳水、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必要摄入,引起代谢减慢、紊乱;或为了保持饥饿感,耗尽意志力后,反而容易吃得更多;还有的人选择倍受追捧的所谓的瘦身食品,有时反而更易让人长胖。

二是运动方式不科学。有的人仅依赖单一的运动方式减重,短期内能看到一定效果,但长期下来,身体逐渐适应这种运动强度,进入“平台期”后,效果就会逐渐降低;有的人由于工作压力、生活琐事等,“一次性消耗大量卡路里”后就难以坚持,很容易出现反弹。

三是天生“易胖体质”。有研究显示,人的胖瘦,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比例为40%—70%。有的人可能因为天生具有较高的基础代谢率,占了每日能量消耗的“大头”,因此,不怎么锻炼也不会发胖;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为天生新陈代谢速度慢,更容易积累脂肪;还有的人受“贪吃基因”(FTO基因)的“操控”,难以抗拒高糖、高脂肪食物的诱惑,增加了体重管理的难度。

四是越累反而越胖。对上班族而言,工作负担过重时,“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指数就会相应升高,此时大脑会发出信号,不断提醒身体补充能量,从而导致摄入过多;有的人久坐办公,日常能量消耗本就较少,熬夜加班又导致“饥饿素”快速增加,使得胃口大开吃夜宵,于是形成了“过劳肥”。

体重管理是“打持久战”

对于肥胖诊治,首先要寻找肥胖的病因,比如甲状腺功能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就会引起肥胖。生长激素的积累,生理作用是降解脂肪、增加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于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脂肪不容易被降解,蛋白质也不容易被促进合成,新陈代谢减慢,肥胖概率会相对升高。

韩文彪介绍,此外,还要做鉴别诊断,原发性肥胖居多,但是继发性肥胖也不可忽略。以原发性肥胖思路诊治继发性肥胖,通过营养指导,并加强运动行为纠正,没有解除病因,治疗也不是有效的。除此以外,肥胖并发症也应进行同步评估,要排除脂肪肝和胆囊性疾病,还要做呼吸睡眠监测、肝肾功能检测,以及检测有没有蛋白尿、肾功能受损、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血糖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等并发症。

“要治疗肥胖,共有3个方案,一是生活方式干预,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等基础方式进行干预;二是药物治疗;三是手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核心和基础,药物治疗是手段,手术治疗是救命。”韩文彪介绍了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CL),TLC是肥胖慢病精准干预,第一步是全面评估,通过生活方式测评、人体成分检测、连续血糖监测等手段,找出肥胖的原因和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第二步是明确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减重目标,包括减重速度、健康指标改善、行为习惯改变等。第三步是制定方案,结合目标和身体状态制定包含饮食、运动、行为和心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第四步是互动干预,营养师全程在线,观察减重情况、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态,随时答疑解惑。第五步是行为重塑,不良生活习惯被改善,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建立健康记忆。

韩文彪表示,TLC的干预特色是科学系统的评估、精准的仪器检测、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全程监督指导、健康指标改善和生活方式重塑。“TLC干预不只是减肥,而是一整套的慢病管理和干预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和行为。减重只是干预效果之一,更重要的是健康改善和生活方式的重塑。”

韩文彪介绍了一个13岁男孩的案例,一个月里,男孩体重从62.8千克减至57千克,肌肉重量由20.6千克减至19.6千克,脂肪重量由24.1千克减至19千克。因肌肉量少,第二个月调整营养干预策略,体重从57千克变为57.8千克,体重没有减少。但改变了身体成分,肌肉重量从19.8千克变成24.1千克,肌肉明显增加,达到正常值标准,脂肪重量从19.0千克变成14.5千克,脂肪进一步减少,体重变化不大,但是男孩明显瘦了很多。在控制体重或减重的过程中,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和调整膳食结构非常重要。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更强调平衡膳食,应该在膳食能量推荐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即吃饭八分饱。在减重的过程中,推荐选择小份食物,脂肪的能量占总量的20%—30%,蛋白质占15%—20%,碳水化合物占50%—60%。

专家表示,有的人把减重视为“紧急任务”,希望在短期内能取得显著效果,甚至为了快速瘦身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殊不知,这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实际上,体重管理,重要的是建立一种长久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保持热量“收支平衡”。虽然“管住嘴、迈开腿”已经被说了无数遍,但注意饮食、积极锻炼的确是体重管理的关键。一头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每日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一头要增加身体“活跃度”,通过规律的运动来消耗热量,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或者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率。还可以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如选择步行或骑行来代替开车等,这些都有助于“燃烧卡路里”。

另一方面,树立持久“战斗”意识。体重管理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习惯,而不是依赖速成的方式。可根据个人体质、生活实际,来设定合理目标、制定运动计划,并持之以恒的执行。同时应放平心态,健康减重。注意食物的热量,但不必陷入“卡路里焦虑”中;关注体重秤上的重量,但不必被数字所捆绑。体重管理是慢慢又漫漫的一段路,需要持续前行。“通过营养干预治疗肥胖和慢病,我觉得最大的获益就是重塑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远期获益的。”韩文彪说道。

(王佳仪)

他因为肥胖大爆红29岁突然没了呼吸 网友找到3年前他的预言

美国加州卡梅伦公园有一名男子尚恩(Sean Milliken) 非常有名,因为他的过度肥胖问题让他在2016年参加了TLC频道的节目「我的600磅人生」,当年才25岁的他体重让观众们非常吃惊,竟然重达900磅(约408公斤) ,让他几乎无法站立,想要移动还需要旁人的帮助才行。当时他曾经在节目上突然表示,自己应该活不过30岁,大家认为他只是随口说出,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没想到近日尚恩的预言竟然成真了。

会导致尚恩体重失控的原因,主要是在小时候因心理因素而造成的,尚恩透露年纪还小时爸爸常对他吼叫,不然就是把他放在角落,这让他觉得非常害怕,为了对抗恐惧感,尚恩就会开始不停吃东西,当下会让他感觉好一点,他会感觉吃东西比任何事情都还要重要,但也是这个原因,让尚恩开始无法控制食欲,尤其当他爸妈离婚后,情况更是严重。

当尚恩在2016年参与节目录制时,他的妈妈瑞妮(Renee) 也说过儿子的生活完全都需要别人来帮忙打理,看到妈妈为了他忙进忙出,自己却只能躺在床上,让尚恩也感到非常绝望,就连上厕所也只能在床边摆个桶子解决,他也终于意识到如果再不控制自己的体重,很有可能活不过30岁。之后在节目的帮助之下,尚恩和瑞妮一起到了休士顿,尚恩透过手术成功减掉了400多磅(约181公斤) ,让他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改变。

就在去年的时候,节目还录制了追踪特集,想看尚恩是否有复胖,至不过当时却也发现原来瑞妮已经因病去.世,虽然尚恩感到很难过,却也坚强地说即使不知道怎样面对没有妈妈的生活,但他还是会努力让自己更健康。只是虽然尚恩看起来非常有自信,却在17日时却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被送往医院抢救没多久后还是宣告不治,得年29岁,但大家也意外他当初的一句话,没想到却预言成真。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