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一旦出现这个信号,马上找中医!
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常常会让我们把舌头伸出来,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指标,人体内脏若有病变,也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舌头就是一份儿随身携带的活体体检报告,学点舌诊,小病不求人,一旦出现大病病灶,第一时间就能自查发现,及时就诊,能避免酿成祸。................................................................................
舌头对应五脏
其实,五脏在舌头均有反射区,舌尖是反应心肺疾病信息,舌中是反应脾胃疾病信息,舌两边是反应肝胆疾病信息,舌根一般指下焦膀胱肾,看下面这张图就一目了然。
正常的舌头有两个指标,一个是舌头的颜色,一个是舌头的厚度和大小,大家不妨对着镜子伸出舌头看看。
........................................................................................................................
正常舌头颜色一定好看,一般是淡红色到浅粉红色。如果太淡或者发白,就是有寒或者气血不足;如果发红或者绛红,就说明身体有热;如果发暗紫色,就说明有瘀血。
正常的舌头的厚度和大小要适中。
舌头太胖大,说明脾虚;
有齿痕就是脾虚的加强版——脾湿;
要是舌头太瘦,说明气郁;
要是又瘦又薄,说明气血不足;
如果舌头上出现斑点、瘀点,就是瘀血;
如果舌乳头明显增大红肿,就说明有热证;如果舌中间出现裂纹,就说明脾胃气不足。
观舌苔
舌诊是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病情、决定治疗、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接下来跟大家具体分析一下,舌苔不同的颜色,对应什么病症。
1
白苔
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疾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病症初期以及疾病的恢复期。疾病早期或局部病灶,未影响全身的局部病变,如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外伤、足癣、梅核气、早期的乳房癌、子宫颈癌等。
2
黄苔
以病理学来看,黄苔多半与炎症感染有关:各科急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钩端螺旋体病、伤寒、白喉及菌痢等的严重阶段,以及重症肺炎、重症肝炎、肠道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盆腔炎、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所致的败血症、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宫外孕破裂、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中期或晚期、腹膜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及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等,均可出现黄苔。
感冒发热若见此舌苔,可伴有口干、喉痛、咳嗽及黄痰等症,中医称之为风热型感冒。发热最短者2天即出现黄苔,所以发热与黄苔也有较密切的关系。治疗时,应以清凉药为主,避免刺激辛辣食品及补药,以免火上加油。
3
灰黑苔
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黑苔的色泽,可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若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在出现黑苔的患者中,有一半病例是各种炎症感染所引起,包括肺炎、肾盂肾炎等,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也会造成黑苔, 某些重危病人:慢性病内脏衰竭,如肝硬化晚期肝功能严重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各种晚期癌症换着出现黑苔,这是病至极期的表现。
当然黑苔也不一定就是病重,不注意口腔卫生和不经常刷牙的人,有助于霉菌的生长及舌乳头角质层过长,形成黑苔。经常吸烟的人,烟熏或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刺激舌上乳头,也可诱发黑苔。常吃中药也会导致黑苔,那是药物沉淀染色,停药后就会好转。
知道舌苔颜色象征,我们便能自行推断病势吉凶,如果舌苔由白转黄,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性质由寒转热。反之,舌苔由黄转白则是好的现象。
异形舌
除了看舌苔的颜色,我们还可以通过舌苔的形状、大小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1
齿痕舌
齿痕舌出现在脾虚气虚的人群中,在肝气不舒的人中也很多见,尤其是妇女,经常出现“头胀痛”、“咽喉有堵塞感”、“睡眠不好”、“爱生闷气”、“爱发脾气”等症状,这是肝气不舒的表现。
出现齿痕舌,尽量不要吃生冷瓜果和冷饮,因为会损伤脾阳,导致水湿更重,也可以泡玫瑰花茶喝,每次三朵即可。
2
裂纹舌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中间的裂纹非常明显(每个人舌中间都有裂纹,正常人裂纹不明显),甚至分出好多叉,变成各种各样的裂纹,说明你的脾胃功能差,脾胃气不足,无力升发舌苔把舌中沟补上,所以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裂纹。
3
歪舌头
舌头歪斜多半是中风的前兆。往左边歪,偏向于血瘀,往右边歪,偏向于气滞。
中老年人,尤其是体形肥胖的父母,如舌根部发麻,食指、中指发木,这多为中风的先兆,由脑缺血引起。遇到这种情况,请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4
淤点舌
更年期的妇女,如果舌头两侧多见有淤血点,并伴有情绪急躁,这是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色素沉淀所引起的。这时可以服用一些舒肝理气的中药,如舒肝丸、逍遥丸等,可较快取得疗效。
5
舌下青筋
舌下有两条静脉血管静静地流淌,正常情况下这两条静脉血管隐约可见,或者完全看不出来。但是当身体有淤滞时,气血循环不畅,舌下就会爆青筋,要防范心脑血管疾病。
6
舌灵活度
正气虚弱的人和阴津亏乏、肝风内动的人舌体会抖。正常人的舌头是很灵活的,有的人把舌头伸出来都很费劲,要慢慢地很吃力地伸,说明正气已经大伤甚至病重了。
腹部肥胖全是湿重惹的祸?日常饮食更要注意温补脾肾,散寒通络
减肥,已经是现代社会一个永不降温的话题,其中腹部肥胖最为多见,也最为棘手。大家都知道减肥需要做有氧运动,消耗热量,也知道肥胖很多都是湿重引起的,需要服用祛湿的中药或食物,然而寒气却被忽略了。
今天为您推荐适合你的健康膳食方
李女士,28岁,主要问题如下:
1、腹部肥胖
2、手脚冰凉,怕吹空调。
3、容易疲劳
4、喜喝温水热水,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
分析:
腹部肥胖,手脚冰凉,平素喜温饮热饮,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舌头稍紫暗,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阳气不足,脾肾虚寒引起的。舌苔不厚腻,体内湿气不重,但仅用祛湿化湿的药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以温补脾肾,散寒通络为则才是首选。
白胡椒煲猪肚汤
材料:
猪排骨150克,猪肚1只。
白胡椒30~40粒(小孩减量)。
生姜3片,腐竹30克,食盐、生粉、生抽、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猪肚内外翻转,加食盐与生粉反复擦拭3次以上,再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焯水备用。
(2)把白胡椒打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开水,文火煲1.5小时,至猪肚酥软,再加食盐调味。
(3)将煲好的猪肚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蘸生抽食用即可。
专家点评:
本品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猪肚性温。
《本草经疏》曰:“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 ...”所以猪肚多适合于胃寒脾虚泄泻的人群食用。
汤中胡椒香辣辛温,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胡椒气味还能够增进食欲。生姜温中和胃,对胃寒、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贴士:
(1)胡椒性温热偏燥,故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急性发作期、眼疾患者及阴虚有火者慎食。
(2)高脂血症人群可饮汤,少食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肥胖,胸闷心痛,多有痰湿!一张良方,化痰救心,治痰湿型冠心病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大家聊一聊中医调理痰湿内阻型冠心病的思路。
什么是痰湿内阻型冠心病?
我告诉你,这种类型在许多冠心病和心绞痛肥胖患者中很常见。
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大量痰湿之邪,阻滞心、胸,导致胸阳失展,痰浊阻滞,气血不济,不通则痛。
这类人经常感到无聊、闷闷和疼痛,导致背部疼痛、气短、咳嗽、痰多、呼吸困难和粘痰。有些人伴有头晕、恶心,不喜欢吃东西。舌苔常厚腻,状似奇隐,脉象滑或缓。
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我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则我们科室陈争友大夫的医案,看完你就明白了。
陈争友大夫看诊中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年58岁。身材略胖。什么毛病呢?就是左心前区经常胀闷,疼痛,连带后背。这个现象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一开始,能挺。后来,挺不了了,因为实在是发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严重到有几次竟然浑然倒地,不省人事。后来经过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确诊后,她用了很多西药以及中成药,效果不好。
后来,她专程到我们中医院找到陈大夫诊治。由于旅途劳顿,下车后不久竟然再次发作。
刻诊,见患者自述左胸胀闷,牵引肩背疼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常觉得脘腹胀满,舌苔薄白。
这怎么办啊?该用的办法,以前都用过了。于是陈大夫转而用化痰散结,配合活血化瘀的办法。方见——
瓜蒌、薤白,法半夏,丹参,檀香、砂仁,煅牡蛎,乳香,甘草。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4剂之后,症状大大缓解。6剂之后,症状基本消失,宛如常人。
这张医案,是例行会诊时,陈大夫给我们分享的,我在这里转述给了大家。
这里所用的配伍,其实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和丹参饮的合方。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这就是痰湿阻滞、痰瘀互结、损伤心脉。
怎么知道她有痰?一来,身体偏胖,本为多痰之体。二来胸闷、胀闷,这也是痰浊阻于内,气机不畅的表现。纳差,食欲不振,显然是中焦之气升降失常,痰湿中阻所致。
痰浊这个东西,聚集久了,就会使得血液瘀滞。痰瘀互结之下,患者就会胸闷、心痛。
这个时候,上文的配伍是科学的。其中,瓜蒌、薤白分别能涤痰、通阳、宽胸、散结,半夏开痞散结、化痰燥湿。
檀香和砂仁行气,配上丹参、乳香来活血化瘀。牡蛎安神。这就是基本思路。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我才我讲了,这种因为痰而导致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还是很多的。这和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有关系。
这类人的集中表现,就是身体偏胖,舌苔可能白腻而厚,心胸闷痛、腹胀纳差。尤其是那种心前区的胀闷感,十分明显。
这类人,将来在治疗的时候,不妨参考陈大夫上文提到的配伍,请专业人士看一下,是否适合你。专业人士,也不妨以此为参考,为日后的临证做一点借鉴。
我觉得,这个配伍在化痰、行气、散结、通阳、活血等方面,照顾得是比较周全的。
好了。就这么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