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血糖8.1(肥胖血糖8.8)

文章目录:

爱吃不爱动胖小伙血糖飙升诊断为糖尿病

多学科团队为胖小伙制定诊疗方案。

吴萍 摄

“所有指标都正常!”日前,在东湖医院内分泌科,两位家长紧紧握着管雅文医生的手表达感激之情。一张包括运动、药物、饮食、心理调理的处方伴随儿子小王4个月,多学科协作诊疗让这个Ⅱ型糖尿病患者恢复了活力。

■ 不动又爱吃的小伙子血糖飙升

小王身高不到1.7米,体重却有80公斤,而且不爱运动,一年前被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当时餐后血糖最高达20mmol/L,开始注射胰岛素。听说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能够减重及逆转Ⅱ型糖尿病,家长决定带他前去试一试。

经初步专科评估,小王可以进行减重及糖尿病逆转治疗。入院后,管雅文医生组建了营养师、心肺功能康复科医生、糖尿病专科医护及心理咨询师的多学科团队,对小王进行全面评估,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的降糖、营养、运动及心理支持方案。

营养科医师为他制定低热量高蛋白饮食方案及补充微量营养素、纤维素和Ω3鱼油计划;每天有氧运动训练,立式功率车训练和坐式蹬腿训练、坐式躯干稳定训练;出院后坚持游泳和打球及抗阻训练……心肺功能康复师为其进行全面的心肺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减脂减重处方;糖尿病专科医护在为其进行血糖波动特点、胰岛分泌曲线及并发症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降糖、治疗并发症处方及健教方案;心理咨询师在评估其焦虑及抑郁后,定期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曾经动一动便喘气的小伙子逐步变得积极配合,一周后,小王的体重和腰围开始下降,管雅文医生停用了小王的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三周后,小王的体重和腰围进一步下降,管医生试着停用口服降糖药,小王的血糖依然平稳地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小王再也不用打胰岛素和吃降糖药了! 如今半年过去了,小王的血糖仍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已经达到了糖尿病临床缓解。

■ 成功逆转多名肥胖的新发Ⅱ型糖尿病患者

管雅文医生介绍,一些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脏和胰腺的脂肪沉积,从而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在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及糖尿病专科医护的精准指导下,通过低热量饮食联合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治疗,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达到糖尿病缓解或逆转,对于病程较短的患者疗效更好。目前,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已成功逆转多名肥胖的新发Ⅱ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

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多系统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因此医疗费用高昂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以往这类糖尿病患者入院后,管床医师先后请各个科室医师会诊,分别开具临床处方,可能导致多重用药、过度医疗且治疗不连续,住院日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管雅文说,现在这类患者入院后,管床医师马上召集多学科医师团队,一起进行综合病情评估,经讨论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治疗方案,患者的就医体验、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且单次住院日及就医费用较以前下降。

■ 独创糖尿病共享门诊倡导“同伴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糖友们治疗需求的变化,多学科协作诊疗糖尿病成为临床诊疗趋势。同时,对于糖尿病门诊患者,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还开创性地开展了糖尿病专科医护及多学科医师参与的糖尿病共享门诊,倡导“同伴教育”。

内分泌科医师收集糖友们在该科糖友群里经常问到的各种问题,定期召集6至10名糖友到门诊参加糖尿病共享门诊。在90分钟内,多学科医师团队会对糖友们的共性问题统一答疑,也会对某一位糖友的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性解惑,患者从团队就诊中能学到更多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知识。

另一方面,患者之间通过“坦诚布公”分享自己治疗疾病的经验,互相学习促进,也互相监督改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糖尿病管理。“这样的共享门诊,还可以帮助我们这些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树立起抗病的信心”,一位年轻糖友在诊断后,整天谨小慎微、怨天尤人,在一次共享门诊见到了10年甚至30年的老糖友可以把疾病控制得很好,他向老糖友取经,对治疗糖尿病也慢慢树立了信心。

文/毛茵 吴萍

来源: 长江日报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解读——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诊断

一、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断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1999年)标准,以静脉血浆血糖为依据,毛细血管血糖值仅作为参考。

(一)高血糖状态分类(表1)

表1 高血糖状态分类(WHO 1999)

糖代谢分类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

OGTT 2 h

IFG

6.1~<7.0

<7.8

IGT

<7.0

7.8~<11.1

糖尿病

≥7.0

≥11.1

注:WHO为世界卫生组织;OGTT(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见附件1);IFG(impaired fasting glucose)为空腹血糖受损;IGT(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为糖耐量异常;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

(二)糖尿病诊断标准

(1)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且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 mmol/L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 mmol/La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浆葡萄糖≥11.1 mmol/La

注:①空腹状态指至少8 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② a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或葡萄糖负荷后2 h血浆葡萄糖以确认。③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重新评定糖代谢状态。

二、分型

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共分为4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类型,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见表2。

表2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鉴别要点

项目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起病方式

缓慢而隐匿

多急剧,少数缓慢

起病时体重

多超重或肥胖

多正常或消瘦

三多一少症状

不典型,或无症状

常典型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倾向小

倾向大

C肽释放试验

峰值延迟或不足

低下或缺乏

自身免疫标记a

阴性

阳性支持,阴性不能排除

治疗

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相关的自身免疫病

并存概率低

并存概率高

注:a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锌转运体8抗体(ZnT8A)等

本指南管理对象为年龄≥1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初次发现血糖异常,临床分型不明确者应及时转诊。

视频来源: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测试试题

选择题

1

(单选题)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下列哪项正确:

A.三多一少是糖尿病诊断的必要条件

B.尿糖检查一定阳性

C.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

D.所有患者都需行OGTT试验进行诊断

答案

C

2

(单选题)女,45岁。轻度肥胖,无明显口渴、多饮和多尿现象,空腹血糖6.8mmol/L。为确定是否有糖尿病,最应该做的检查是:

A.糖化血红蛋白

B.餐后2小时血糖

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D.复查空腹血糖

答案

C

3

(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 ,OGTT 2h血浆葡萄糖8.1 mmol/L,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A.正常血糖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异常可能

D.糖尿病

答案

C

4

(单选题)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既往( )的血糖控制状况:

A.2-3周

B.2-3月

C.1-2月

D.2-4周

看答案

B

5

(单选题)肥胖的定义是BMI≥( ) Kg/m2:

A.25

B.26

C.27

D.28

答案

D

6

(单选题)以下哪项可以确定为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A.年龄35岁,BMI为22.5 kg/m2

B.年龄36岁,FPG 6.7 mmol/L,2hPG 7.1 mmol/L

C.年龄25岁,血压110/85 mmHg

D.年龄30岁,男性,经常运动,腰围85 cm

答案

B

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能手术吗?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疾病治疗一直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结合药物治疗”,但最近,不少患者来问医生:“听说糖尿病合并肥胖可以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后糖尿病可以像感冒一样被治愈吗?下面,内分泌代谢病科带您了解。

代谢减重手术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超重及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因,这些患者在治疗时也需要积极减重治疗,但是有一些明显肥胖的患者,严格饮食运动控制后仍然无法让体重达标,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手术了。

代谢减重手术,是以外科手术的方式帮助部分严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以控制血糖。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01

限制摄入:胃袖状切除术。将胃沿胃大弯侧作纵行切除,切除80%的胃,留下䄂管样的长管状胃通道。

02

减少吸收:胆胰转流术。从水平方向切割胃,保留100至150mL的胃容量,横断空肠后,近端空肠与末端回肠在距回盲瓣50cm处吻合。

03

既限制摄入又减少吸收:胃旁路术。将患者的胃切分成两部分,较小的上部与空肠远端吻合,把大部分胃与小肠旷置起来。

目前首选的手术方式是胃袖状切除术,操作较简单,并发症少,术后2年2型糖尿病平均缓解逆转率为70%。后两种手术虽然糖尿病缓解率更高,但手术较复杂、手术风险及远期风险均较大。

这些手术,确实能对部分患者起到很好的控糖与减重效果,甚至可以让糖尿病达到临床缓解。但是,这种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绝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才可以对症治疗。

做了手术 就一劳永逸了吗

手术后也并非一劳永逸,仍然需要规范的饮食运动控制,并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营养、代谢等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并纠正包括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内分泌代谢异常等问题。

当然,代谢减重手术并不能取代内科治疗,治疗糖尿病没有捷径,必须综合运用行为干预、内科药物、外科手术等多学科协作模式,综合评估治疗手段的风险与获益,及时适当地干预肥胖、控制血糖,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转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来源: 吉林1232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