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孩子发胖
有些孩子身体发胖,家长通常让孩子节食或服药来减肥,这是不科学的。节食或服药即使能起到一些减肥作用,但也绝非长久之计,因为10多岁的孩子怎能终身节食服药?况且一旦不节食不服药,体重仍会很快增加上来。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之际,如果不能从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就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关于服药问题,医学专家发现,有些减肥药含有氟苯丙胺,会产生肺循环高血压,引发心脏病,因而服药不慎反会添病。但孩子真的过于肥胖,也确实有害健康。那么,如何正确防止和纠正孩子身体发胖呢?
注意科学的饮食结构,适当限制孩子的食量(特别是晚饭),以防“营养过剩”致胖;改变饮食习惯,菜肴要清淡,肥肉要少吃,少用油腻或辣味调料。
孩子肥胖,从生理学上讲,是缺少体育运动,营养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因此要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运动不仅能有效地减肥,还能使肌肉有力,骨骼坚实,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脑神经调节活动的灵活性,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同时对意志品质的形成,也十分有益。
让孩子学点儿“减肥操”。如腰部减肥:仰卧,双膝戳曲成90度,以两脚为支点,用胳膊作重心支撑,把身体慢慢提高再徐徐放下,连续作10次,每日早晚各一次。再如臀部减肥:双手扶着椅背,一条腿后伸与地面成30度角,然后用力后踢,左右腿交换各后踢10次,每日早晚各一次。另外,原地跑、爬楼梯、游泳、轮滑、打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等,也是帮助孩子减肥的有效方法。
儿童如何运动才能预防肥胖 喝水可以减肥吗?
儿童肥胖群体的人数日渐上升,导致孩子容易行动缓慢,性早熟,严重的会患高血压等疾病,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朋友们要提前做好肥胖的预防。
肥胖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1、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的多余脂肪和糖分,还可以增强体质,预防肥胖。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慢跑,游泳,体操等运动。
2、合理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吃饱就睡,容易造成肥胖。
肥胖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也给生活上带来了不便,那么肥胖有什么症状可以提前预知呢?
肥胖有哪些症状?
1、相比以前,活动时间久一点会喘大气,汗流浃背。
2、变得懒惰和无精打采。
3、喜爱运动的人,变得不再爱动。
水是生命之源,喝对了水还可以帮助减肥。那么喝水真的可以减肥吗?
人体每日所需的水分大约2000毫升左右,喝足够多的水可以加速体内水的排泄,消除水的滞留。减肥人士喝水不够的话,体内滞留水分也能使体重增加。
坚持科学运动 让孩子们告别肥胖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了“超重肥胖”防控的总体目标,即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年—2030年0至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比基线下降70%。同时,以强化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责任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
01
适量运动增肌减脂
肌肉是消耗能量的,脂肪是储存能量的。通过运动增加肌肉,就能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从而降低体重。
“老爸,太累了,歇会儿吧!”“加油!再坚持5分钟,我们就歇。”晚上,一对父子在北京市一个寂静的社区里慢跑。他们已经坚持快半个月了。
近两年,不爱运动的儿子小明越来越重了。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宅”在家里上网课、玩手机,户外活动大减,体重又上升几斤。小明才13岁,身高为155厘米,但体重已经超过130斤,超重约40斤。
“从2020年6月起,基本上隔一天跑一次,一般都是在晚上8点左右。”家长说,看到儿子越来越胖,他越来越着急。此前,专门带儿子去看医生,医生说孩子的血糖、血压偏高,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建议尽快改变生活方式,将体重减下去。为了帮助儿子减肥,家长制定了严格的运动计划,并亲自示范,户外跑步就是其中之一。经过4个月的坚持,小明成功减重20多斤。当他回到学校时,同学们差点没认出来。
“体重下降后,孩子身体明显好转,精神也好了,学习也更专注了。”家长说,要想保持体形,必须长期坚持运动。天气转凉后,这位爸爸又给儿子制定了室内运动计划。现在,每个周日,他会带儿子去附近的体育馆打羽毛球。“孩子在球场上跑跑跳跳,挥拍打球,全身都得到了运动,体重进一步下降,已经告别‘小胖墩’了!”
“运动不足或不锻炼的孩子更容易超重,因为热量消耗太少。”专家分析,孩子学习之余,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运动量很少,容易造成肥胖。据调查,坐着看电视平均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的概率要增加1.5%。
肥胖会给儿童青少年造成一些健康问题。专家介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可能会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在她接诊的肥胖患儿中,有的10岁就出现了高血压,有的13岁就得了糖尿病。除了身体疾病,肥胖会造成孩子生长发育异常,比如性早熟或者发育迟缓,都会影响到生活和学习。如果体重过高,还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出现脊柱侧弯等畸形体形。此外,肥胖也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障碍。
专家发现,胖孩子都是脂肪超标,肌肉很少。“肌肉是消耗能量的,脂肪是储存能量的,只有能量消耗多了,脂肪才会少。通过运动增加肌肉,就能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从而降低体重。”专家说。
专家建议,家长带孩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由于儿童年纪较小,自律性较差,家长尽量选择娱乐性较强的运动,比如跳绳、跳舞、游泳、打羽毛球等活动。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使得孩子运动后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就好。适量运动,不仅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也能强健体魄、增强自信。
02
合理膳食控油少糖
健康的家庭饮食是关键。家长在做饭时保证少脂肪、少油炸、少盐,让孩子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一些小孩爱吃快餐等垃圾食品、各类甜食、甜饮料,体重很容易超重,如果家长再过度宠爱孩子,不管住孩子的嘴,很容易产生肥胖问题。”专家介绍,2岁至6岁年龄阶段的孩子,体重增长速度最快,如果家长过度喂食,孩子就会超重。
“产生肥胖不是孩子个人的问题,健康的家庭饮食是关键。”专家认为,一些孩子之所以超重,是因为家里的饮食就是大鱼大肉、多油多糖。孩子跟着父母一起吃,容易胖起来。专家建议,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到健康饮食。健康饮食的原则是适量适度、营养均衡。家长在做饭时保证少脂肪、少油炸、少盐,让孩子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孩子就不会发胖。
不当饮食习惯是儿童青少年肥胖最突出的原因。家长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掌握健康饮食方法,为孩子搭配营养餐。《指南》由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可以帮助居民做出健康的饮食选择。
“有的小孩子体重快速增加,不一定是因为吃多了,有可能是疾病,应该及时就医。”专家认为,一些遗传性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肥胖。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起患儿代谢减慢,体内脂肪在皮下堆积,从而造成肥胖,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甲状腺功能减退如果早发现,只要及时、定期到医院内分泌科治疗,吃药就能治疗到几乎不影响生长发育的程度。
03
积极行动预防肥胖
解决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不是孩子个人的事,需要家长、医疗机构、学校、政府等形成合力,营造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
专家认为,解决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不是孩子个人的事,需要家长、医疗机构、学校、政府等形成合力,营造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
“孩子超重问题,越早干预越好。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从小坚持做好孩子体重的监测。”专家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建立健康档案后,应该保存好生长发育手册,并定时监测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做好记录和对比。如果孩子体重超过同龄标准,建议及早干预或者就医。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列出了6岁至18岁不同年龄男生、女生超重肥胖的判定标准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别对照进行判定。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在预防改善肥胖问题上扮有重要角色。将合理膳食营养和运动知识融入幼儿园、中小学校常规教育,促使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给食堂配备营养健康管理人员,改善烹调方式,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粗杂粮及适量鱼禽肉蛋奶等供应,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让学生吃得更加营养和健康。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等考核。保证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促进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锻炼。
“当前,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较为突出。”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将工作重心转到开展多渠道、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和倡导活动,提高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肥胖,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