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懒了肥胖(又懒又胖怎么改掉)

文章目录:

减重医生:不能把肥胖全归因于懒惰

2024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的主题为“系统改革肥胖防治,塑造健康生活环境”(Changing Systems, Changing Lives),强调肥胖问题不仅是个人健康挑战,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的系统性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肥胖的发生不仅与个人饮食、运动习惯有关,还受到工作环境、食品卫生、肥胖防控观念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常将肥胖归因于个体的懒惰或不自律,但实际上,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健康问题。希望通过科学的治疗手段和系统的防控策略,帮助更多患者摆脱肥胖困扰,让全社会共同保持健康体重,追求幸福生活。(国是直通车 赵斌)

来源: 国是直通车

肥胖不等于懒惰和贪吃,百余机构共同呼吁:停止对肥胖污名化

肥胖就意味着懒惰、贪吃或是缺乏自制力吗?事实上,当前科学证据表明,体重调节并非完全受个人意志控制,生理、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肥胖的关键因素。

3月4日,顶级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一份共识声明呼吁停止对肥胖的污名化,号召医疗人员、学术单位、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媒体等对肥胖提出一种新的公开表述。

声明提到,当下流行观点认为肥胖是一种选择,可以通过少吃多运动来完全扭转,这使得超重或是肥胖人士通常被认为是懒惰和不自律的。他们在面临严重并发症风险的同时,也要承受工作、教育和医疗环境中的一些歧视和误解,职业发展以及获得高质量医疗护理和教育的机会也受影响。

此外,外界对肥胖的歧视也会使他们的身心皆受伤害。其中,心理状况不佳会持续造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某些情况下还会发展成进食障碍等。

为此,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糖尿病系教授Francesco Rubin等36名专家组成了一个国际专家组,对体重污名的原因及影响的现有证据进行了重新审视,并联合发布了一份共识声明,建议消除对体重的偏见。100多个机构、单位、社团和期刊签署了这份声明,包括美国糖尿病学会、世界肥胖联盟和自然科研期刊等。

Francesco Rubin表示,“对肥胖的污名化是一个公共健康问题,损害了相关人士的人权和社会权利,是对抗肥胖症流行的主要障碍。”他提到,这一声明的目的是召集专家学者和科学组织,一致谴责体重歧视,并揭露引起体重偏见的一些错误观念。

声明中提出了终止肥胖污名化的13条建议,包括承认肥胖是一种慢性病并予以治疗,提高临床环境中医务人员对污名的意识,增加对肥胖和Ⅱ型糖尿病的研究经费等,同时还呼吁媒体对肥胖进行公正、准确和非污蔑性的描述。公共卫生和政策层面,声明建议有关部门加强肥胖相关政策的科学性,并建立强有力的公共政策,禁止基于体重的歧视和不平等。

对于一些常见误解,声明也予以解释。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肥胖主要是由于暴饮暴食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引起,但现在有更多证据表明,遗传、昼夜节律紊乱、心理压力以及药物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体重,“暴饮暴食、缺乏锻炼可能只是肥胖的症状,而不是其根本原因”。

同样,声明认为,“通过自觉少吃多运动,严重肥胖通常可逆”的观点也没有证据支撑。体重和脂肪量由许多生理机制调节,仅靠控制食物摄入和体育锻炼来减重并不可行。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对于严重肥胖症患者而言,少吃多动对其体重影响并不大。

这6种肥胖,减肥重点各不同!看你属于哪一种?

肥胖也分为多种类型,特点不同,减肥方法也不同。

肥胖的6种类型,

分别怎么减?

1、饮食型肥胖

体征:

多为上半身肥胖。

这类人多喜欢吃高盐、高脂、高糖等“三高”的重口味食物,吃饭没有节制。

危害:

皮肤失去弹性,细胞加速衰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减法:

可以多吃玉米、香蕉、芹菜、燕麦、黑木耳等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餐前多喝水,低糖、低油、低盐饮食,可以选择游泳、健身操等锻炼方式。

2、代谢性肥胖

体征:

腹部偏胖、肚子凸出,嗜睡怕冷。

这类人一般有节食减肥史。

危害:

基础代谢能力弱,易增加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

减法:

可以多摄入高蛋白、粗纤维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西兰花、生菜等;避免久坐不动,多做有氧增肌运动,提升代谢能力。

3、水肿型肥胖

体征:

腿部、屁股部位赘肉堆积过多。脸和头发爱出油,晨起眼睛和脸容易肿。

危害:

水肿湿气重,排毒不畅,易精神倦怠、影响内分泌。

减法:

可以通过瑜伽、慢跑多出汗,排出多余水分,多吃一些排毒利尿的食物,如玉米须、薏米、赤小豆、绿豆、冬瓜等。

4、压力型肥胖

体征:

腰部一周肥胖。压力大,心情郁闷,易暴饮暴食;烦闷气郁,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

危害:

影响精神状态,容易内脏中毒,易引发代谢综合征。

减法:

保持心情愉悦,通过音乐、瑜伽等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多喝解郁茶,如西洋参、玫瑰、酸枣仁、桂圆肉、核桃等。

5、懒惰型肥胖

体征:

拒绝运动,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经常瘫着,脊椎易受压迫,站不直。

危害:

心肺功能减弱,脊椎压力大,容易引发关节炎。

减法:

循序渐进地运动,多站立再散步,再快走。多次少量饮水,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吃一些山药、黑米、黄芪、酸奶、西柚等食物。

6、静脉型肥胖

特征:

腿部赘肉多。

主要由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易出现在腿部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或孕妇中。

危害:

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赘肉脂肪堆积,严重的会影响运动能力。

减法:

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多按摩腿部,多活动减少脂肪堆积。可吃一些紫甘蓝、山楂、猕猴桃等。

魏倩/绘

这份减重指南送给你!

肥胖的根本原因,总的来说还是“摄入的热量>消耗的热量”。

我们减肥常爱念的一句口号,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并不只是把某一顿饭省掉,而是在保证各种营养均衡搭配的基础上,减少一天中总热量的摄入。

1、怎么吃?记住“12345”饮食原则

“1” 每天喝一袋牛奶,如果有乳糖不耐受,可用酸奶、低乳糖奶或豆浆代替。

“2” 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当于主食6~8两,可依个人胖瘦情况而增减,超重者可减少主食摄入量。

“3” 每日进食3~4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1两,或鸡蛋1个,或豆腐2两,或鸡鸭2两,或鱼虾2两。以鱼类、豆类蛋白较好。

“4” 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分餐次数多,有利于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

“5” 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及水果,配餐时可用适量烹调油、干果及调味品等。

2、怎么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

多动动也不单指专门的体育锻炼,也就是说在坚持每周有氧运动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增加活动量。比如,可以在饭后散步、空闲时间做家务、上下班途中尽量多走路等。

日常运动也可以选几种自己能够完成并且感觉适合的项目,如跑步、游泳、跳绳、开合跳,还有瑜伽和健身操等。每天坚持做30分钟左右,就能起到很不错的减肥效果。

当然,少吃多动需要长期坚持,也并不是科学减重的全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

资料:健康时报

编辑:毕扬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