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肝弹”硬度值高,该怎么办?请你收下医生的分析与建议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一位由乙肝大三阳变成乙肝小三阳的乙肝患者,男,35岁,身高172cm,体重85kg,肝功能正常,病毒DNA(HBV DNA)量2次方,乙肝表面抗原(HBsAg)7000,肝硬度值10.6,B超提示“中度脂肪肝”。
患者吃了三个月的恩替卡韦,因肝功能转氨酶稍高,最近吃了两个月的六味(大概是一种中成药保肝药)和水飞蓟宾,同时还吃了两个月的中药。
他问我:现在的情况,应该怎么治疗?肝硬度这么高,还需要吃什么药?
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他得了什么病,也就是诊断。
第一,考虑患者为“非活动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第二,脂肪肝(中度)。如果没有喝酒的话,一般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
第三,肥胖。但要注意是否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和代谢疾病。
关于乙肝的“非活动性”,这个可能不太好理解,其实通俗地说,就是没有肝炎活动。
目前只是通过他的肝功能正常来判断没有活动性,这只是粗略的判断。
事实上,有一部分肝功能正常的人,也可能会有肝炎活动。这种情况,需要通过肝穿做病理组织检查才能确定。
如果患者不愿做肝穿,就没法确定肝炎活动或者纤维化吗?
那也不一定。
这个时候,就需要可以参考一下肝弹性检查,也就是“肝弹”,这个检查的结果以肝脏硬度值多少来表示。
患者的肝硬度值是10.6,有点高,但其实又不算太高。
肝脏的硬度检查,对于较明显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诊断比较准确,但对于轻度的纤维化检测的敏感性不是很高,无法辨别轻中度肝纤维化之间的区别。
因为大约10%的轻度肝纤维化患者,他们的肝硬度值可以是正常的。
肝硬度值越高,说明肝脏越“硬”。
1、大于7-9,是轻度或中度肝纤维化的灰色区域。
2、大于9-12,可以判定为中度以上肝纤维化。
3、大于18,绝大多数已经有肝硬化了。
不过,在临床上,肝脏的硬度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并不完全准确。
比如说,能够使肝脏肿胀的病变,一般都可以使肝的硬度值增高,最常见的是炎症和脂肪肝。
其中的原因是,肝脏肿胀了,而包裹肝脏的包膜弹性有限,使得肝脏的质地变实和变硬,硬度值就会变高。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
用一个没有多大弹性的塑料袋,里面填充软的东西,填充的东西越多,袋子的外表就会显得越扎实,触碰时就越容易感觉到硬。
在炎症和脂肪肝的情况下,肝脏的实体都会肿胀。当这些因素去除之后,硬度值会下降直到正常,这就很容易造成几次检查的弹性值波动幅度较大,让人怀疑检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因此,建议有肝炎发作的人,在检测肝脏弹性值的时候,要看一看谷丙转氨酶的情况。
如果谷丙转氨酶是升高的,则需要在谷丙转氨酶水平稳定三个月后,再次检测肝脏硬度值,这时候检测的数据较为可靠。
有一些已经肝硬化的患者,如果还处在早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以后,检测的肝硬度值,会随着纤维化的逆转而逐渐降低。
已经分析完了患者的情况,推测他的肝硬度值高跟脂肪肝有很大的关系。治疗的重点,应该暂时放在脂肪肝上面,然后再考虑乙肝的治疗。
以下,是龙医生给这位患者的一些实际建议。
1、控制饮食患者有肥胖,中度脂肪肝。能量的摄入过多,不消耗就转化为脂肪储藏在体内。
这个时候,就要控制饮食,尤其是要控制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油腻的食物、动物内脏、动物油,等等。
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维持营养素的均衡全面,多吃鸡蛋、瘦肉和鱼,多喝牛奶,最好是脱脂牛奶,酸奶也是很不错的。
单一的食物,不利于脂肪肝的康复。饮食要多样化,除了蛋白质高的食物之外,还要多摄入蔬菜和水果。
蔬菜、水果的品种,最好大于五种以上,如蘑菇、花菜、各种绿叶蔬菜、豆制品、西红柿、胡萝卜,等等日常的蔬菜和水果,都是可以的。
像这位朋友的情况,不主张啥事也不做的休息,应该“动”起来,消耗过剩的能量。但过度的运动,有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运动强度应该循序渐进,不要着急。
一开始以散步、快走为主,每天半小时以上。
然后,逐渐适应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说游泳、太极拳、乒乓球等。
每周可以休息1~2天,期间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肌肉力量的训练,但负荷不可太重,去健身房里面使用哑铃和杠铃锻炼,也是可以考虑的,以不产生明显的肌肉酸病为度。
先不着急抗病毒,因为现在抗病毒的指征还不是非常明确,建议通过以上的方式治疗三个月。
三个月后,系统的复查一下,包括高灵敏度的乙肝病毒DNA、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肝弹”、肾功能、血小板、乙肝两对半、血脂,等等。
在出现乙肝病毒DNA可以检测到,肝脏的硬度值仍然大于9.0,B超实质回声增粗,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大于30等情况下,建议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饮食控制和锻炼的治疗方式不变。
好了,龙医生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哦!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赞赏、转发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敬请关注龙医生!
#健康科普大赛##健康生活日记#
肝脏中发现新型“肥胖因子”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杨雪 记者刘志伟)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教授团队发现,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是一个新的“肥胖因子”,它通过上调脂肪组织的脂质合成基因、抑制机体产热,最终引起肥胖及胰岛素抵抗,而利用抗体中和血液GPNMB对肥胖和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
近日,《自然》子刊《自然⋅代谢》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同期杂志也发表预告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论文题为《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促进白色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加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19亿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肥胖。肥胖可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它不光影响体型,还是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生命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脂质代谢过程除了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调控之外,各个组织器官之间也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宋保亮前期研究发现,在肝脏中特异敲除泛素连接酶gp78(L-gp78-/-)可导致SREBP通路抑制。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肝脏合成脂质能力下降的同时,脂肪组织脂质合成能力会代偿性上调,这表明肝脏分泌某种“肥胖因子”,促进脂肪组织脂质合成。
从这个现象出发,研究人员发现了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能显著加重肥胖程度,增加脂肪组织脂质合成能力,抑制机体产热,降低能量消耗,加重胰岛素抵抗。而GPNMB中和抗体能有效逆转肥胖小鼠的表型,减少脂肪组织重量,降低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肪组织产热,并减轻胰岛素抵抗。该研究成果表明,GPNMB就是一个新型“肥胖因子”,并证明靶向GPNMB可有效治疗肥胖和糖尿病。
肝弹值怎么看?肝弹指数多少算肝纤维化呢?一文说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大量饮酒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脂肪肝的患病率也与日俱增。由于担心肝脏患病,有不少人特意到医院要求专门检查肝脏。除了抽血化验肝功和肝脏B超检查,医生常常还要建议患者做一下肝弹值检查。
那么,什么是肝弹值,对评估肝脏疾病状况有什么作用?
一、肝弹值的概念
肝硬度值是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利用探头上的振动器发出低频弹性波,将机械脉冲传输到肝脏组织中,然后超声换能器发射超声波以跟踪弹性波传播并测量其速度,从而计算出肝脏的硬度值。这一技术能够无创、快速、准确地评估肝脏的硬度状态。
二、肝硬度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肝弹值的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人体健康状态下的肝脏硬度数值范围为2.8~7.3kPa。当数值越大时,则表示该患者可能存在着更加严重的纤维化或硬化问题。
肝纤维化判断:
如果数值在7.3-9.5kPa之间认为有轻度肝纤维化。在9.5-12.5kPa之间认为有中度肝纤维化。数字在12.5-17.5kPa之间认为是有进展性肝纤维化,大于17.5kPa认为已经到了肝硬化。
肝纤维化程度分期:肝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改变,是各种肝损伤的后续表现,分为肝纤维化早期、中期、晚期以及肝硬化四个阶段。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肝硬度值也会相应增加。
三、肝弹值检测的临床意义
1.辅助诊断:肝硬度值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工具,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肝纤维化以及纤维化的程度。
2.监测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硬度值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指导治疗:根据肝硬度值的变化,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四、注意事项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重、肝脏炎症程度、进食情况、肥胖、肋间隙狭窄、腹水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肝硬度值的检测结果。因此,在进行肝硬度值检测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结合其他检查:肝硬度值检测虽然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检查方法。在诊断肝纤维化时,还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查、病毒复制情况等血液检查以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肝弹值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无创诊断技术之一。通过定期监测肝硬度值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