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小便无力(肥胖小便无力怎么办)

文章目录:

发胖、胃口差、腹胀便溏都是「湿」的警告!别让一时安逸摧毁余生

本文导读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身体长久的小隐患总想着熬一熬就过去,熬一熬可能就熬到了尽头。文章带你了解常见的脾胃小不适如何产生并慢慢影响人体,进而酝酿疾病危机,并给出了三种调理的思路,希望能有所裨益。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经常食欲不振、吃东西后容易腹胀、容易消化不良,然后大便经常稀溏,经常感觉无力,身形肥胖浮肿或者消瘦,相比上班挣钱,却经常不在意,总说熬一熬就过去。

反正没接触中医以前,我也是这样觉得的,那时我比现在胖20斤,舌上白厚厚的苔也是现在的两倍,舌体也比现在胖大的多。

刚开始没在意,实在不舒服就吃点藿香正气水就熬过了,久而久之就生了一场大病,让我开始了中医的探索之路。

后来我知道了,胃口差、腹胀便溏、发胖这些很可能是湿气在体内集聚的信号。别小看湿气,常年缠绵的湿气积累可能就是让你生一百种疾病的开端。

现代人为何总易被湿困扰

天天听人说湿气重,你肯定是脾胃不好了。到底为什么湿气那么爱和脾胃纠结?!

这和它的生理功能有关。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供应各方面的需要,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活动的能源依靠于脾胃对每日摄取食物的消化转化能力,精气血津液的产生和充实都以脾胃的健运为基础。

如果脾失健运了,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往四肢肌肉输送,就会出现四肢乏力,形体消瘦或者肥胖;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往上输送,就会出现头晕、精神不振、视物模糊、耳聋耳鸣的症状,中医称之为清阳不升,清可以理解为一种由脾胃吸收食物营养转化的能量。

那么清气去哪了呢?清气这股能量当然没有少,只是能量没有很好地实现「脾精四布」,后果就是那些有能量有营养的东西都集聚在了中焦脾胃自己身上,这也是为什么脾虚会发胖。

有人说这不是好事吗,这样脾营养就充足了呀?然而需求总是有限度的,多余的营养物质囤积久了,就会腐烂变臭转为秽浊的垃圾——生痰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生内湿」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人营养丰富不像以前的人粗茶淡饭,还干农活劳作很多,体内的湿气能经常通过出汗排掉一部分。所以那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进入人体后,没有运动又待在空调房里汗也没出一点,多余的营养经常会产生堆积变成「湿气」给脾胃带来很大负担。

现代人很少有人能饿着了,所以很多都是痰湿的体质。

很多人顶着个大肚腩说没问题啊,我体检很健康。只能说如果体检都能在检查早期100%发现隐患的话,现代医学就不会有这么多棘手的难题了。

从中医的角度看,脾胃虚弱两三天没问题,但如果一直处于虚弱的状态久了,那些没能运化的过剩营养就会泛益肌肤,堆积起来变成肚子上的脂肪或者内脏的脂肪,甚者肿物之类的结聚。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写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抓住两点看脾虚

食物在胃里面腐熟以后,就交给脾来吸收营养了。脾主运化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运化食物,一部分是运化水液。所以判断自己有没有脾虚可以通过以下这两个方面来作为简单的参考。

脾虚食物不运化(消化):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不想吃东西、或者吃东西后肚子发胀。因为脾自己消化的能力减弱了,所以主动发出身体的信号,告诉你不要吃那么多了,消化不了。

脾虚水液转枢不利:容易出现不喜欢喝水,小便次数少,大便中水份比较多、大便次数多拉不干净而且很黏。脾虚消化不了水液,都集中在脾胃那里,这时脾胃就像一个水库,再往水库里注水就要决堤了,所以身体告诉你不能喝水。

然后脾虚不能把水导引利用起来,水液就只能从排便中流失了,肠道中变成十分潮湿的环境,就会出现大便粘滞不爽,或者水太多运不走大便稀溏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外在表现来判断。

脾虚的外貌:皮肤偏暗黄蜡黄、大肚腩、体重超标肌肉松松垮垮、嘴唇暗淡无华、眼袋重等等。

顺应喜好健脾,不做无用功

人困的时候不是说吃鲍鱼燕窝就能补了,人困了休息就是补,人渴了喝水就是补,顺应脾特性的才是补

而脾喜燥恶湿,在中医里面有说:治脾不治湿,非其治也。

所以治脾的基本思路就出来了:

一是补气以健脾。

任何脏器功能的减退都以气虚为先兆,气虚久了就变成了阳虚。我们说阴成形,阳化气。有形的食物可以理解为一种有形的阴份,而消化这些阴的东西就需要阳份的火力。而气属于阳,就是扮演这样一个角色,所以补足脾气为健脾第一要务;

二是化湿以健脾。

脾是营养精微转枢之地,稍有疏忽就容易让过剩的营养集聚而产生湿气,干燥的坏境是脾所喜欢的,所以清化湿气的方法能让脾恢复生机;

三是消食以健脾。

有人说,脾本来就是消化食物的。对的,但有时候脾胃功能虚弱的时候,就像人馁了,除了给他补充营养外,得让他早点下班休息才能恢复元气。

帮它做完消化食物的工作,减少工作的负担,才能让脾胃有多点时间休息,有自我修复的时间,不然每天食物消化不了产的生内湿反过来又会把脾胃给困厄住。

治脾的方子有很多比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理中汤等。

但是对于普通的养生人士来说,一是太复杂严重的情况就直接就医了,容不得自己用药的机会;二是喝中药的方式与慢慢调理身体的原则有点不协调,担心中药用力过猛而变生他疾;三是现代人普遍工作忙碌,若不是病入膏肓,想必是不可能有慢工细活来熬中药的时间了。

如果觉得熬中药麻烦,又不想太正式的喝中药调理,可以尝试一些药食同源的养生食材,随时随地不受限制。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

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并非全是这幅“模样”。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糖友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以并发症相关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在老年患者中。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非典型症状”呢?

存在这17种情况,需警惕糖尿病

1.餐前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才达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低血糖,患者往往在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出现“餐前低血糖”。

2.乏力、消瘦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另一方面,由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患者体重往往有明显下降。

3.脖颈、胳肢窝发黑

在某些重度肥胖者的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常常会发现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提示患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4.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血糖偏高,胎儿在这种高糖环境下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时体重往往在8斤以上,被称为“巨大儿”。

因此,凡是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

5.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光反射变化,导致一过性地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

6.胃肠道不适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腹胀、摄食量少或顽固性便秘,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这类患者腹泻并不是因为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7.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及排空,患者表现为小便困难、尿潴留及“张力性尿失禁”。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不仅要想到前列腺肥大,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8.异常出汗

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导致患者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特点是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不出汗。

9.直立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可造成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站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省中医院提供)

来源: 海南日报

老年人双腿无力、脚底发软怎么回事?医生:一文说清,教你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身边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走了一段路之后就要停下来歇歇,要么就是喜欢用手去捶自己的腿,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腿没有劲、腿抬不起来、脚底发软等等。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由于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下降,骨骼肌肉功能也逐渐萎缩,也就导致了下肢无力,因此也有“人老先腿老”的说法。

但是,有些时候,老人的双腿没劲,也是有原因可循的,如果能够找到这些原因,对症纠正,是不是会改善老人双腿无力的现象呢?

我们先看导致老人双腿无力的原因有哪些:

1、骨骼退行性病变、肌肉萎缩

人老了以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进行性退化和肌肉萎缩,特别是肥胖、饮食不健康、缺少锻炼的老年人。由于人老了之后,体内雌激素减少,骨质大量流失,骨骼内部最主要的结构——骨小梁也开始变得松散,出现骨质疏松。在很多长骨的边角,容易发生增生性骨刺,这些都是骨骼进行性退化的表现。由于双下肢是人体承重的主要力量,因此退行性病变发生较早的就数膝关节、踝关节等,这些地方也是骨刺的好发部位。膝关节磨损加重,关节软骨退化变形,都容易导致骨骼不稳,骨骼无力。

而随着人体变老,肌肉也开始大幅萎缩,有研究称,人体的肌肉在35岁以后就开始流失,并且会按照每年2%的速度逐渐流失,随着年龄增大,流失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一点我们也能在身边的老年人身上可以得到验证:老年人的小腿肌肉很松软,完全没有了青少年肌肉的弹性。

2、颈椎病变

由于颈椎内是人体神经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当颈椎稍微发生点病变,就会引起比较严重的症状。由于老年人骨钙丢失严重,肌肉萎缩,颈椎失去了正常的生理结构,就容易发生脊髓型颈椎病。而脊髓型颈椎病典型的表现就是引起下肢麻木、无力、脚踩棉花感,这也体现为走路不稳,行走无力。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还可能发生大小便失禁,甚至是偏瘫。

3、腰椎病变

现在身边腰椎间盘突出的老人很多,这也是导致老人双下肢无力的一个原因。特别是那些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老人,腰椎受损的现象可能更为普遍。由于长期的体力劳动、坐姿不当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走路无力等。

4、药物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或多或少的都伴随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缓解和治疗,因此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药物副作用,可能会影响到大脑,而主管人体平稳步态的主要就是大脑。同时一些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也可能影响神经,这些都可以造成步态不稳,神经系统副作用的问题。因此,如果老人出现行走无力,下肢无力的现象时,也需要考虑药物的影响。

5、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抽烟,而抽烟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引起血管性疾病,像动脉闭塞性疾病,毛细血管硬化等都是长期抽烟导致的后果。如果因为血管性问题导致的下肢病变,可以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湿冷等。因为血管内发生堵塞,外周血运达不到,远端就会发生缺血性坏死,比较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局部坏死,甚至截肢。比较常见的也会引起步行距离变短,下肢剧痛,抬不起腿等。

从上面我们简单地列举了5个常见的容易导致老年人双腿无力的原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为什么会容易出现老年双腿无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些原因而做出一些改变,从而改善双腿无力的现象,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的目的。

那么,如果出现了老人腿无力的情况,该怎么进行改善呢?

一、加强营养,补充骨钙

由于老年腿无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骨质丢失、钙质丢失、肌肉萎缩所引起,而处理这些问题较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补充治疗。像生活中常见的能够补充钙元素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吃一些补充钙元素的营养品。另外,针对性地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强化骨骼,这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腿无力的症状。而水果蔬菜也要和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均衡搭配,一方面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另一方面又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这样能够增强血管活性,促进骨骼生长,补充萎缩消失的肌肉,达到强筋健骨,促进双腿无力恢复,减缓骨骼退化的目的。

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经常进行锻炼的老人,其身体状态要远远好于不进行锻炼的老人,尤其是在腿无力方面。经常性进行锻炼,肌肉强健,骨骼结实,关节灵活,而不锻炼的老人,各方面状态,比如精神状态、骨骼状态、步履形态等都要差一些。

如果双腿无力,该怎么锻炼呢?

①、从慢走开始,逐渐增加步数和速度

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最佳就是慢走,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步行,可以增加关节的韧度,避免关节僵化,促进关节液的分泌,促进韧带活性恢复。有研究表明,经常性适当步行,其发生骨关节炎的概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坚持步行一段时间,逐渐适应强度以后可以增加距离和速度,这样就能达到进一步强化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目的。因为有很多老人双腿无力,行走距离短都是因为心肺功能差导致的,而通过这个锻炼方式,就能针对性地训练。

②、靠墙深蹲

深蹲是锻炼腿部肌肉最好的方式,但是训练强度比较大,老年人容易发生意外,因此选择靠墙深蹲,是老年人比较好的方式,安全又高效。通过深蹲训练,腿部的肌肉充分得到拉伸,这对于缓解局部肌肉酸痛,消耗其中蓄积的过多脂肪,强化肌肉力量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③、局部理疗按摩

老年人适当地进行局部理疗按摩,比如颈腰椎的理疗按摩、膝关节局部针灸、红外线照射疗法等都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骨骼生长,缓解肌肉酸痛。同时在专业人士进行理疗按摩的同时,针对性地指导进行康复锻炼,比如双腿拉伸练习,单侧腿抬高练习,单腿支撑力量练习等,这都能极大程度的改善双腿无力的情况。

老人因为自然规律的原因,其身体各项机能都会下降,因此双腿无力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有些却是因为一些明确的疾病引起的,因此出现双腿无力的时候,需要明确原因,针对性的去纠正病因,并通过强化锻炼、改善营养、局部理疗按摩、专业人士指导练习加以针对性的改善,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年人双腿无力的症状。

另外老年人如果出现腿无力的时候,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是正常现象,要首先排除明显的疾病,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机会,造成行走能力的丧失。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作用临床诊疗依据,感谢您的阅读!

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会科普更多老年人的生活保健养生健康知识,欢迎关注留言评论转发!

#非常病例##健康科普排位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