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老肥胖(胖老夫妻)

文章目录:

腹围大于90cm的胖友,过度肥胖可能引爆这枚“人体炸弹”

李先生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成功接受手术。

红网时刻10月28日讯(通讯员 郭慧)在医学界,有一种病被称为“人体炸弹”,死亡率极高,这就是主动脉夹层。当发生急性破裂时,近三分之一的人在24小时内死亡,二分之一的人可在48小时内死亡。而高血压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约有50%-7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伴有高血压。医学调查证实,高血压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6倍,所以避免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保持正常的体重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常用的衡量体重指标是BMI指数,即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当BMI>25属于超重,BMI>28属于肥胖。而腹部脂肪与内脏脂肪及心血管病密切相关,所以,肥胖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腹围,当男性腹围大于90cm,女性腹围大于>85cm时要考虑已经是肥胖状态。

41岁李先生与很多肥胖人士一样,他有着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肚子,因为自己年轻,能吃能睡,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减肥计划。结果2019年因突发主动脉夹层,高血压病急诊入院,经过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的手术治疗,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之后李先生对身体格外关注,进行节食、服用药物等方法,体重一直没有明显改善,而且血压一直需要药物,控制得不好。经过多方面了解到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的终极手段,李先生抱着希望入住了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肝胆胰脾(减重代谢)外科,检查后发现,李先生是由于代谢综合征引起了肥胖,不但合并有高血压,同时血糖也存在代谢异常,还合并有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代谢综合征的并发症,而且目前仍存在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

经过科室组织心胸外科、心血管科、麻醉科等专家多次会诊讨论,认为李先生的主动脉夹层尚稳定,在控制血压稳定时可考虑手术,但是仍存在相当大的手术风险,李先生的主动脉夹层一旦再次破裂,死亡的可能很大。李先生认为,如果体重减不下去,自己的高血压也没办法稳定,一旦再发展成糖尿病,会更加危险,他决心积极配合医院完成减重手术。

最终,在多科室的配合下,李先生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术后恢复好,术后四天就顺利出院,并期待着手术给他带来的新生。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专家提醒,肥胖对生命的威胁很大,越早进行体重干预,身体获益越大。代谢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的手段之一,是微创小伤口,住院时间8-10天,手术后的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受任何影响。对于肥胖引起并发症和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有着特别明显的疗效。

专家提醒:目前对于BMI超过30的重度肥胖者来说,如果经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等治疗都无法达到正常体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微创手术治疗。

91岁御医不感冒不发胖,血压血糖全正常,这4个方子用了一辈子

王敏清是原中央保健局局长,曾任中南海门诊部主任、服务过多位领导人,被称为“当代御医”。

虽然已经91岁高龄,王老对自己的身体非常自信,他说:“我50年没得过感冒,60年体重没变过,心电图跟教科书上的一样,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那么这位老人家有什么保健秘方呢?小九今天为大家总结一下,王老自己口中的四个养生“秘诀”。

“动物动物,不动那就死得快”

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但很多人都做不到,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车就不走路,哪怕排队等电梯也不爬楼梯。

这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平时都不愿意动,更别说找个时间去运动,长期下来,就会使得身体各项机能退步。王敏清说得很直接:“动物、动物,就得多活动,不动?那就死得快。”

王老热爱运动,能走路就不坐车,能爬楼梯就不坐电梯,29岁时他就考了国家三级运动员,退休后也是每天坚持练刀练剑。他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78岁时,他去给自己101岁的小学老师贺寿,到得太早又不想坐电梯,于是爬了22层楼到老师家。

“多活动,不贪图享受,保护自己的功能,才能健康长寿。这比你先大口大口不节制地吃,结果三高了、肥胖了,又挖空心思减肥这样瞎折腾要好得多。想健康,就得对自己狠点儿。”

“睡眠在一定程度上比吃饭重要”

睡眠对人非常重要,人的大脑长期处于活动状态,只有科学合理的睡眠,才能让身体细胞,尤其是大脑的神经细胞处于放松和休息的状态,得到修复。

“睡眠在一定程度上比吃饭重要。一个人三天不吃,他的身体机能还能维持运转,但一个人整整三天不睡,那他的身体机能肯定会出问题。”王老表示说。

想要恢复身体的机能,睡眠是必须的。睡眠不够,身体机能无法完全恢复,长期下来就会影响各个身体器官,身体的体力和免疫力就会下降,甚至引起各种疾病。现在很多人过劳死,就是长期熬夜导致的,如果非要熬夜的话,也要在12点到3点的时候保持休息的状态,不能一整个晚上都在工作。

充分利用身体中的“8341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警卫团的简称就是“8341部队”,而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身体的“8341部队”。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说白了,它就是和疾病打仗的。”

有句话一直是老生常谈,“是药三分毒”,《中国药典》中有哪种药是没有毒副作用的?王老表示,千万别有点小病就开始吃药挂水,很多问题应该让免疫系统去克服,如果直接让药物克服,身体的免疫系统得不到锻炼和增强,还会被药物损害。

很多人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对,一直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出现一点问题就想着靠药物去解决,这是不行的。

要想健康,就不能太讲究

王老在回忆战争年代时,用了一个字——“苦”。

行军打仗吃不饱,用树皮草根充饥是常事。到达延安后有吃的了,但也只是陈年小米煮的稀粥,一般就着野菜吃,有时候小米还是发霉的。当时也没有什么医疗条件,整个延安只有几瓶青霉素,需要特批才能用。很多老一辈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走过来,长寿的却不少,活过八十不在少数

现在条件好了,每天都能吃饱,天天大鱼大肉,沙发床垫软绵绵,空调暖气都能用,以车代步是常事,但很多人的身体素质却退步了

王敏清强调说:“每个人都应当思考,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可大多数人却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疾病越来越多。”

世界范围内的长寿村和长寿市,基本在有优良生态环境、空气清新的生态环境,最自然的东西造就了这些长寿的人群。王老认为,要健康就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太多讲究,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多到户外走走,少坐在家中四肢不勤。

养生的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只看你重不重视。要记住,不要轻易地伤害身体,健康是多少钱财换不来的

#健康生活日记##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王敏清保健故事系列——远离疾病享受健康人生.药物与人.2003,(3):22-23

[2]88岁王敏清的“养生经”.眉山新闻.2017-6-11

[3]王敏清:长寿秘诀是“不享福”.健康必读.2012,(6):3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91岁抗美援朝老兵因胆囊炎引发心肺损伤,早年饮食及作息不规律埋下隐患

手术过程中。 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 供图

“您曾为国浴血奋战,我们为您健康保驾护航。”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成功救治一名91岁高龄的胆囊炎患者。同时,这名老人是一名曾参与过抗美援朝的老兵。

院方透露, 这名91岁老人在60年前,就因胃溃疡穿孔,做过胃大部切除术。而在一个月前,因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前来医院急诊科就诊,随后被收入急诊病房救治。入院后,医生发现老人的心肺功能均受到损伤,经评估,其微创手术及麻醉风险均很高,于是便采取急诊治疗方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引流胆汁后,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便逐渐好转。住院治疗2周后,老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明显缓解。

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欧阳柳介绍,根据急性胆囊炎常规治疗方案,引流管需放置2个月以上、胆囊炎症基本吸收后,再实施胆囊切除手术。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该院肝胆胰医疗团队联合该院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及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老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前予以抗感染、肠内外营养支持、手术前预康复锻炼,同时由其家人及该科护理团队悉心照料,老人手术前心肺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手术历经3个小时,专家团队顺利将其肿大、坏疽的胆囊切除。术后6小时,老人开始恢复进食,第二天便下床活动,术后3天,就被拔除腹腔引流管,留观数日待伤口愈合后,就顺利出院。

院方还透露,这名91岁的老人有一段光辉的人生经历。他16岁时考入军校,并作为飞行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但由于他年轻时饮食及作息不规律,20多岁出现急性胃穿孔,并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不规律的饮食,不仅仅对老人的胃造成损害,也为其胆囊结石的形成埋下隐患。

在老人30岁时,他在无意中发现患有胆囊结石,由于当年仅为体检发现的结石,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也就没有进行外科手术干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石越来越大,对其胆囊的损害也愈发明显,逐渐出现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如间歇性腹痛、饱餐后腹胀不适,偶尔会有肩背部的放射痛,但均没有引起他及其家属的重视。

“95%的胆囊炎多继发于胆囊结石,剩下的5%为无结石性胆囊炎。”欧阳柳表示。

在生活中如何避免或降低胆囊炎的发生呢?欧阳柳介绍,首先,饮食上要避免进食大量脂肪类食物。减少食用高胆固醇,例如动物内脏等食物。平时可以多食用蛋白质较为丰富的食物,如鱼类、鸡蛋等,以及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蔬菜、粗粮等,可以帮助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其次,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尽量避免出现情绪过激等不良情绪,不良的情绪会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胆汁疏泄不畅,从而导致胆汁沉积。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控制体重,因为人体过于肥胖会导致出现脂肪代谢紊乱,从而诱发胆囊炎。

最后,欧阳柳表示,平时大家要多喝水,水分摄入有利于胆汁的稀释。他建议每日饮用1000-1500毫升水,这样可以刺激胆汁分泌,降低胆囊结石的形成几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