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先养心,“心火”过盛怎么办?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后日照增加,
温度渐升,雷雨增多。
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
心脑血液容易供给不足,
使人烦躁不安且倦怠懒散。
然而在中医里,
心为阳脏,主阳气,
夏天正是阳气旺盛的季节,
我们要怎样在强心护心的同时,
避免夏季“心火”过盛?
本期邀约嘉宾
范琳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让您成为朋友圈最懂健康的人
夏天重点为什么先养心?
对心脏的养护,在一年四季都需要,但是在夏季更要注重。
中医认为,心对应“夏”,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而夏季容易出汗,出汗太多的话就会伤到体内的津液,心阴会受到影响,心阳也损耗更多,因此,我们更要重点养心。
立夏时节想养心需要怎么吃?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而养阳重在养心。
心为阳脏,主阳气,而夏天正是阳气旺盛的季节,所以很多人容易在夏季上火,为了降心火很多人选择吃冷饮,但吃多了很容易损伤脾胃,甚至会造成拉肚子,不利于健康。
我们可以适量吃一些苦味食物。因为苦味蔬菜含有丰富的生物碱、苦味素,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起到强心的作用。
有哪些穴位按摩可以养护心脏?
夏季时心阳最旺,功能最强,可以常按摩内关穴。
将掌心向上握拳,手腕上抬,手臂上可见两条突起的筋,内关穴就在两筋之间、腕横纹上2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列的宽度)的地方。
养心护神清心火的食疗好方子
合欢菊花茶
原料:合欢花12克,菊花10克,蜂蜜20克
冲泡方法:于清水中洗净药材,入壶煮约10分钟后,开盖微凉后调匀蜂蜜即可饮用。
合欢花具有解郁安神、滋阴补阳、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等作用,菊花具有疏风、清热、明目等作用。合欢花、菊花与蜂蜜相配,可以和胃理气、清热排毒,帮助身体进行春夏之间的转换。
立夏尝三鲜
地三鲜
蚕豆:味甘性平,有健脾消肿利水的功效。营养丰富,对于预防肥胖和便秘有一定作用。注意婴幼儿与孕妇不可食用。
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通利二便,利窍止血的功效。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慢性腹泻者不宜多食,且不要与甲鱼和龟肉一同食用。
黄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生津止渴的功效。注意脾胃虚寒、久病体虚者宜少食,否则易致腹痛吐泻。
树三鲜
樱桃:性热味甘,有补充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作用,还有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的功效。注意糖尿病患者、热性病者、虚热咳嗽者不宜食用。
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清肺,生津与止渴的功效。注意脾虚泄泻者,糖尿病患者需忌食。
杏子:性热味甘,有降低胆固醇、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注意不与高蛋白质食物、温热性食物、生湿食物同食,因杏仁有毒,不吃杏仁,注意糖尿病人群、胃酸过多者、小孩、孕妇少吃。
水三鲜
海螺:味甘性冷,可明目,治心腹热病。注意需要烧煮熟透,以防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黄鱼:有健脾升胃、益气增津的功效。注意哮喘人群和过敏体质不宜服用。
鲥鱼:味甘甜,性平和,能补虚劳。注意鲥鱼多刺,食用时应小心。
来源: 经视健康家
倪海厦:肥胖就是痰和瘀,三七配橘子皮,化掉身上多处肥肉!
倪海厦先生对肥胖的独到理解值得关注。倪老认为,肥胖的根源并不复杂,主要是痰和瘀的相互作用。
在中医看来,减肥后体重反弹,通常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若不能有效运化水谷精微,体内就容易积聚痰湿。若饮食习惯不节制,情绪波动影响脏腑功能,气血运行不畅,瘀滞形成,肥胖便可能复发。
倪老提出,重用三七能活血化瘀,而重用陈皮则能化痰,这一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的新思路。因此,改变身体环境,使之不利于痰湿生长,是减肥的关键。
通过观察舌苔,我们可以洞察自身健康状况。若舌苔异常厚重且滑腻,类似饮后牛奶的感觉,舌底静脉粗大且扩散,这可能是体内痰湿淤积和血液循环不畅的信号。面部出油、头发油腻、喉咙不清爽,可能是痰湿的表现;嘴唇乌暗、身体黑斑、莫名疼痛,可能是血瘀的迹象。通过这些外在表现,我们可以自我判断。
化痰可选用陈皮,即经过三年以上陈化的晒干橘子皮,尤其对肺和脾胃的痰湿有特效。
若舌苔厚重、常感咳痰、感冒后鼻涕不止、鼻炎咳嗽持续,饮用陈皮水有助于化解痰湿。
化瘀则可选用三七,这味药材能活血化瘀,促进血管内血液流畅,清除血管壁上的沉积物,保持血液清洁畅通。
三七还具有补血功能,但需炒制后才能发挥此效果。生三七主要用于活血,炒制后的三七则能补血。(建议三七与陈皮按1:2比例打成粉末,每次一勺,温水送服。)对于容易上火的人,可加入西洋参,比例为三七、陈皮、西洋参1:3:2。西洋参性凉,能补气血,同时中和三七的热性。
我是中医陈娟,欢迎大家学习。
胖人多湿,瘦人多火
中医典籍中常常提到“胖人多湿,瘦人多火”。
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体形就可以反映其体内湿气的情况:肥胖或容易发胖的人(这里的胖是指虚胖),体内湿气较重;而怎么吃也不胖的瘦人往往阳气偏盛,肝肾阴虚,津液少,体内干燥易上火。
在分析胖人的体形与体内湿气的对应关系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搞清楚胖人肥胖或虚胖的原因。
首先,虚胖的人绝对不是因为脾胃好或营养吸收好,而是因为脾胃虚弱,运化功能退化,致使营养和水液代谢出现了问题。虚胖的人胖的不是肉,而是由津液代谢不畅引起的湿气停聚或湿邪泛滥。
其次,为什么肥胖的人会给人一种油腻、黏糊、不爽利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体内湿气太盛。他们自己嘴里也常有黏糊糊的感觉,而且他们的舌体比较胖,舌苔也较厚腻。湿气有一种重浊的特性,所以湿气重的人经常感觉疲乏困倦,懒于运动。
对于虚胖人群,想要减肥必须从健脾祛湿开始。
第一,要管住嘴,少吃或不吃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吃东西的时候注意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得过快。
第二,越是不愿意动,越要动起来。如果不能做到每天适度锻炼,每周坚持两三次运动锻炼也可以。
如此一来,从源头上杜绝湿气侵入,再通过运动生发阳气。只要在这两个方向上用功,坚持下去,一定能将聚在体内的湿气赶出去。
现在,很多人都羡慕怎么吃也不胖的瘦人,羡慕他们比较有口福,其实不管是瘦人,还是胖人,两种情况都不好。身材偏瘦的人就算食量很大,也不会变胖,主要是因为这种人属于阴虚体质。
具体来说,就是阳气偏亢,体内火气旺盛,阴虚水少。形成阴虚火旺体质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天生就是这种体质;有的是因为后天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辣、爱熬夜等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性格压抑,不能释放而情志化火;有的是因为心脏功能长期不好,或者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利尿药物也会变成阴虚火旺体质。
对于体内阴虚火旺、湿气过少的瘦人,想要调理好身体,可以从养阴清热的方向开始进行调理。
第一,饮食方面,注意不吃或少吃伤阴津的食物,尤其是温燥的、辛辣的、香浓的食物和油炸、煎、炒的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少吃肉类食物。
第二,起居方面,不适合夏练三伏,也不适合出太多汗,平时注意早睡早起。
第三,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镇静安神,防止阴液流失。中医讲“静能生阴,静能生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阴虚火旺之人就算食量很大,也不易变胖。
说到最后,非常有必要强调一下,所谓“胖人多湿,瘦人多火”只是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的大概情况判断出来的,不能涵盖所有的瘦人和胖人。
瘦人也有可能湿气太重,胖人也可能火气旺盛。所以,不管胖瘦的体形问题,需要先看个人的实际身体情况并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进行判断,才能选择是要滋阴还是要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