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肥胖法(日本肥胖犯法 谣言)

文章目录:

日本人为什么胖不起来?全民皆瘦背后有什么秘诀?

前言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在为如何减肥绞尽脑汁,但是有一个国家的人却似乎天生就和胖字无缘,那就是日本。

当你走在日本街头,就会发现,不管是成年人,还是老年人,他们的身材都格外纤细,肥胖的人几乎寥寥无几,所以在日本也没有中年发福这个概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日本的肥胖率非常低,常年保持在4%左右,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低于平均数据。比如说美国肥胖率就高达36%,就算是其他以健康饮食著称的国家,肥胖率基本也在20%以上。

也因此,日本人被称为全世界最瘦的民族,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日本人在这件事上独领风骚呢?他们又有什么神奇的瘦身秘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开这个谜团。


克制的饮食分量

很多初到日本旅游的人,应该都会觉得日本菜真不错,不仅味道好花样也特别多,但相信只要吃过Omakase就知道,日本的饮食分量是非常少的。

Omakase在日语中是“拜托了”的意思,也被称为主厨的“私人订制”指的是将点餐的权力完全交给主厨,由主厨根据当天的食材和客人的喜好来决定菜单,是不是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

举个例子:你走进一家寿司Omakase餐厅,主厨可能会先为你上一道开胃小菜,比如醋渍章鱼,然后根据当天的新鲜鱼类,依次为你捏制金枪鱼大腹、海胆寿司、烤鳗鱼等。

每一道菜都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主厨会根据你的反应调整接下来的菜品,但是每一道菜,基本都只有一两口,当你吃了吃了四五个串正是胃口大开的时候,厨师很快就会给你上一个甜品,然后就该结账拍屁股走人了。

这种Omakase哪怕你没吃饱,厨师也不会继续给你上菜的了,所以很多去日本旅游的人都会表示,每次吃完饭,都需要去便利店再买几个小蛋糕或者饭团加餐,要不然真是饿得慌。

日本的烧鸟也是如此,作为日本街头巷尾常见的平民美食,烧鸟主打的就是烤鸡肉串,从鸡腿肉到鸡皮,从鸡心到鸡软骨,甚至还有鸡屁股,厨师都会进行精心烹饪,但是日本的烧鸟一串通常就只有两到三口肉,而且很少会用到大量的油脂。

像在美国和中国,不仅烤串分量大,而且在烹饪过程中会用上非常多的油和烧烤酱,激发出烤串浓烈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再加上啤酒或者各种高热量饮品,那吃得叫一个香。

日本则不一样,他们吃烧鸟时通常会配一杯清酒或者啤酒慢慢享用,而不是大口大口吃得尽兴。如果你多吃几串的话,店员会满脸震惊,甚至会有热心路人隔空比划,说自己点的太多了,脸皮薄一点的人甚至都不敢放开肚皮吃。

包括寿司其实也是如此,寿司可以说是日本最为具有代表性的料理,大家吃过就会发现,其实寿司的分量也非常精致,一个寿司通常只有15到20克的米饭,上面会搭配一点生鱼片或者蟹柳或者蔬菜。

那相比之下呢,其他国家更多的都是寿司卷裹上厚厚的米饭,甚至加入高热量的酱料,比如说浓郁美味的蛋黄酱或者奶油芝士,而且日本人在吃寿司时,通常搭配的调料是一点酱油和芥末,不像其他国家一样会用大量的酱料,这种比较清淡的饮食习惯,不仅吃的比较健康,而且更容易品出食材的原本美味。

日本人虽然和我们中国一样,主食是以米饭为主,但是他们吃得非常克制,一碗米饭的分量通常只有150克左右,而且他们很少在米饭中增加糖分或者油脂,他们的料理大多是以清淡蒸煮的烹饪方式,很少用到油炸或者重油炒,所以日本人的厨房都比较干净,他们烹饪的时候很少会出现油烟。

日本人追求的是食材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很多食物只需要水煮一下,然后蘸蘸料就可以。哪怕像天妇罗这样的油炸食品,在烹饪完之后,他们也会用吸油纸吸去多余的油脂,保证低热量饮食,而且日本人都比较喜欢用酱油和芥末醋之类调味品,而不是高热量的沙拉酱或者奶油。

“八分饱”的饮食哲学

那日本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饮食习惯呢?其实这个和他们的文化哲学有关。在日本几乎各种饮食的份量都是非常少的,因为日本有一句谚语:“腹八分目”,意思是吃饭吃到八分饱即可。

很多国家的人都会习惯吃到10分和12分饱,这种过度的饮食习惯就非常容易导致肥胖,而日本人这种八分饱的习惯,就让他们不容易过度摄入热量。

哪怕是在节庆时候都会克制,比如日本的新年料理“御节料理”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的分量都非常少,只有一口这样子。

这种八分饱的饮食哲学,在日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就比如方便面。我们国内的方便面,不仅有各种超大碗或者加量装,里面装满了浓郁的汤底和丰富的配料。

然而,日本的方便面却完全不同,日本人的方便面,份量做得非常小,感觉两筷子就完全可以吃完,甚至让人搞不清楚,应该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日本人的餐具也做得非常小巧,不管是碗盘还是碟,都非常迷你,这种设计不仅方便分享,而且还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吃了很多的错觉,从而减少时记得进食量。此外,日本料理的摆盘非常讲究,每道菜都会进行摆放,让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视觉上的愉悦。

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吃饭是非常讲究细嚼慢咽的,一顿饭通常要吃上30分钟,甚至更久,这在中国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你看看我们那些在学校的学生,基本几分钟就会搞定一顿午饭,花30分钟去吃一顿饭,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是觉得会非常浪费时间的行为。

而日本人这种细嚼慢咽的行为,不仅能够很好地享受食物,而且也能够给大脑足够的时间收到饱腹信号,从而避免过量进食。相比之下,很多时候大家盯着手机快速进食,或者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这种快餐文化不仅容易失去享受美食的乐趣,而且也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

除了吃得少之外,日本人的食材热量也很低,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所以他们的饮食习惯以鱼类和海鲜为主。

他们每年消费的鱼类高达人均50公斤,对比其他国家喜欢吃牛肉猪肉这种红肉,他们更偏爱鱼类海鲜这类食物,这类食物的脂肪酸含量就会比较低,比起红肉来说更不容易长胖,当然了,日本人的身高逐年降低,也可能和这个因素有关。

动得多坐得少的生活方式

除了饮食习惯之外,日本人之所以能够全民皆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步行和骑行都是非常普遍的出行方式,哪怕是收入比较高的上班族,他们也是习惯步行到地铁或者公交站。

据相关数据统计,日本人平均每天都能步行到7000到8000步,这和多数国家相比是远远高出平均值的。

哪怕日本的公交系统非常发达,但是很多人都会选择采用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比如说在日本京都,很多日本人都会选择租一辆自行车去游览整个城市,而不是采用打的,那这种动起来的方式呢,也有助于他们消耗多余的热量。

此外,日本的公司文化是非常鼓励员工运动的,很多公司都会定期组织员工做广播体操,甚至有些公司会在员工的办公桌上安装可以调节高度的装置,让员工坐累了也可以站着工作。

相比而言,很多国家的办公室更倾向于让员工一直久坐不动,甚至很多打工的牛马每天一坐都是8小时以上,上班的时候基本就固定在自己的工位上,这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就会更容易导致人体的肥胖,甚至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瘦是一种义务的社会审美

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人对于瘦的标准是更为苛刻的,在日本的社会,会认为瘦是一种美德,甚至是一种义务。不管是电视上的明星还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大家都觉得保持瘦的身材是必要目标。这种社会氛围在无形之中会给人们施加很大的压力,让大家更注重运动和饮食。

这种社会的审美其实在日本的杂志和广告中也可以看出来,在日本的社交媒体上,很少会看到肥胖的模特,相比之下,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在宣传身体多样性,鼓励人们接受不同的体型,哪怕是胖也有胖的美丽。

但是这种现象在日本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在日本的职场,瘦也被认为是一种职业素养。这种形象的管理在日本人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些比较严格的公司甚至会对员工的体重提出要求,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你控制不好体重,做不好自己的形象管理,自然也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认为肥胖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和公司的形象,也因为他们这种文化上和职场上以瘦为美的文化,让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去控制体重。

甚至政府也对身材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在2008年,日本政府推出了一项被称为“腰围法”的政策,要求40岁以上的成年人定期去测量腰围,并且对腰围的尺寸提出了明确的标准,男性的腰围不能超过85厘米,女性的腰围不能超过90厘米。

如果测试后发现超过了这个标准,那么日本的政府也会建议大家要接受健康指导。

当然,政府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减少医疗负担,日本还曾经制定过健康日本21计划,试图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的方式,来降低日本人的肥胖率和慢性病的发病率。除此之外,日本还会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鼓励公司为员工们提供健康方面的福利。

健康教育,从小抓起

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的教育系统也非常注重健康。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会教导孩子如何挑选健康的食物,如何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学校的午餐通常都是聘请了营养师精心制作设计的,确保营养均衡。同时,学校还会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和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健康意识。

从小学开始,日本学校就会跟孩子们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孩子们每周都会参加各种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而且在运动方面,日本还有许多像传统的运动项目,比如说柔道、空手道和相扑,这些体育项目在日本的传播性是非常广的,所以人们在无形中,不仅会积极锻炼身体,也培养了自律精神。这种从小培养的习惯,让日本人在成年之后也能保持健康的体重。

日本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世界最瘦的民族,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神奇的瘦身秘籍,而是他们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食到文化到整个社会氛围,每一个细节都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大家要保持纤细的身材。

当然了,如果是有比较爱吃的伙伴们,去日本可能会产生肥胖焦虑,毕竟连吃吃喝喝都不能尽兴,生活又还有什么乐趣呢?



参考文献:

1、《为什么日本人不喜欢运动,却是全球最瘦、最长寿?看看他们怎么吃的!》,来源:健康时报》

2、《全世界最瘦的为什么是日本人?竟然因为这》,作者:朝辉

3、《中国当代日本研究(2000~2016)》,作者:王志松

4、《健康日本21(第三次)》,作者:中村正和

在日本肥胖竟然算违法!看网友如何总结“胖子的22宗罪”

触触常年混迹胖(朋)友圈

(先)(聊)(八)(卦)

所以能充分感受到

这个世界对胖子深深的恶意

比如:

在买衣服的时候▼

很难找到合适的码数

跑步的时候▼

跑不到十分钟就喘得不行

或旅游的时候▼

卡在景点防护栏根本过不去

别的先不说,就连吃饭,都要比别人纠结。那你想知道在日本当一个胖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触触偶然发现网上流传着一个,关于胖子的22宗罪↓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1、汗量太多

2、没有自知之明

3、不爱干净

4、自以为胖得可爱

5、老是装出吃得很少的样子

6、脾气很大

7、没有下巴和脖子

8、动作看起来很粗鲁

9、气喘吁吁让人很不愉快

10、吃相很脏

11、总觉得很腻

12、举止邋遢

13、看起来很不成熟

14、巨乳很让人讨厌

15、很臭

16、一个人要占两个人的位置

17、化妆和时尚都很难

18、穿不了小号的衣服

19、根本搞不懂积极胖子的自嘲段子

20、肥胖=给人留下性格不好的印象

21、不管做什么都很丑

22、肉呼呼和肥胖是天壤之别

虽然胖子在日本是不可接受的,但据了解,日本人非常爱吃,根据触触与日本小伙伴接触过,他们主要吃不胖的秘诀有三个!

1.新鲜至上。

2.吃八分饱。

3.以传统的低热量食物为主。

难怪当初触触在日本街头,很难看到体型特别胖的人。而且日本人外出时,大多都喜欢乘坐公共交通,或是走路、骑自行车

但不代表没有胖子,日本法律在2009年颁出了一个最大腰围标准:40岁或者以上的男人腰围不能超过80cm,而相应年龄的女人则不能超过90cm,而且都有硬性检查(相扑除外)。

如果有公民的腰围超出了这个限定范围,就需要被强制进行减肥,不仅会督促减肥,还会对一些减肥失败的公民进行健康教育。

不过,这是针对政府人员和企业职员设立的,对暂时没有工作的人来说,则是无效的。在日本这样一个严格自律的国家,这样的律法也是能够理解的。

但日本有一些职员是允许肥胖的,触触开头有提到的相扑选手。因为相扑运动不以体重分等级,身体越重对比赛越有利,所以吃胖是相扑力士们的首要任务。

说起相扑,触触还想到一个日本著名的主持人。

松子·DELUXE▼

都不用看全身,只看他的脸,就知道体型一定不小,甚至与相扑力士富士大辅有几分相像,看到两人坐在一起的时候,触触一度以为是双胞胎!

这位胖子,并没有因此阻碍他的事业,相反,他因“毒舌”魅力却征服了一大票观众。有时对不合理现象,他也会自黑自嘲。

完全没有盛气凌人的优越感,毒舌只是他的人设,其实是个内心温柔,且对许多事物看得通透的人。

写在最后,触触有一点感触,无论你是胖子或瘦子,都只是普通人。胖是没有罪的!每一个胖子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日本人是怎样瘦身减肥的?

现今的日本,电视及网络上广受欢迎的一大内容或许就是减肥瘦身了。从年轻女孩子到上了年纪的男性,期望健美之心,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为瘦身而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虽说减肥也离不开运动,不过,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大概是尽人皆知的吧。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20岁至29岁的年轻女性中,竟有2成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显示“体重过轻”,约四成人认为自己太胖,有近六成的人想要减肥。

中年男性中也有不少人为了健康而考虑减肥。一般认为肥胖会增加高血压及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在男性中,BMI数值“过重”者的比例占整体的三成。即便从外观上讲,那些因缺乏运动而肥胖的男性,在日本也很不讨人喜欢。

日本人开始关注纤体瘦身,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半期,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老百姓曾苦于粮食供应短缺,吃不饱肚子;但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饮食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与此同时,肥胖人口也有了明显增加。

60年代末,发生了一件让日本女性为“苗条”而倾心,一改她们审美观念的事情。那就是英国时装模特崔吉来访日本。崔吉这个艺名,在英语中意为小树枝,她的身材就是如此纤细,一件迷你裙穿在她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让日本女性看得如痴如醉。于是,为了向这位瘦美人的体型靠近,出现了极度节食的女性。

此后,减肥法不断“推陈出新”。 70年代以健身运动为中心的瘦身法受到关注;到了80年代,取而代之成为主流的是节制饮食法。其中不乏苹果减肥热、魔芋减肥热等五花八门略显奇妙的招法,看上去就营养失衡且没有什么理论根据;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暴食厌食症这类饮食功能失调的问题。进入本世纪后,人们开始注意健康减肥,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现在日本的瘦身法,大致可以分为控制热量摄取法和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取法这两类。

控制热量摄取法,可以说是减肥的康庄大道,其做法是在饮食中均衡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减低总热量的摄入。这在日本是治疗糖尿病的主流方法,日本糖尿病学会建言称“矫正肥胖,首先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为此提出了一个基于饮食热量的三大营养素搭配比例,即5至6割成为碳水化合物,2成为蛋白质,其他2至3成为脂肪。

不过,这个方法近年不大受人欢迎。其中的原因,大概是由于以此种方法减肥,难以长期坚持,因而体重很容易出现反弹。

如果是为治疗糖尿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热量控制法减肥,那还好说;让一个健康的人去实践这种方法,常常伴随着饥饿感,导致精神负担增加,最终半途而废。

于是近年又出现一股新的热潮,那就是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取法,也被称为控糖饮食法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这个方法最初由美国学者提倡,之后在日本也推广开来。它的依据,是肥胖源自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分这一理论。为此,要避免摄取米饭、面包、面条等各种面食以及砂糖等含有糖分的食品,代之以充分摄取蛋白质和脂肪。

按照这种减肥法,如果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进食富含糖分的米饭及面包等食物,那么不忌鱼肉也无妨。由于能够在饮食上得到饱腹感,所以易于坚持,这大概就是此法受到欢迎的奥秘吧。再有,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见效较快,而且可以保持体重不反弹,因此越来越多的男女都在实践这种控糖方法。

有一位网友就在用控糖减肥法,过去,他的体重曾经达到220多斤,还做过减肥手术,但据说手术后没有多久就反弹了回去。他在书店看到过一本介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的书,便马上开始了尝试。结果,不但成功减肥60斤,而且也没有出现以往那样的反弹,体重保持得很好。这位网友说“我妻子一开始对这个方法抱着怀疑的态度,但看到我瘦了下来,她最近也学着开始实践起来了。”

但是,日本或许是世界上最难推广低碳水化合物减肥的国家。寿司、盖浇饭、拉面、乌冬面等,日本人爱吃的都是些碳水化合物;而且,拉面配炒饭、乌冬面搭饭团的吃法也随处可见;你要知道,在日本,饺子是要就着米饭吃的!还有,日本人嗜好喝酒,啤酒、清酒都是最爱,但是那里面却含有大量的糖分。

不过最近,由于低碳水化合物减肥受到青睐,各种宣称“低糖”“零糖”的食品大量上市。其中,除了面包、意大利面、拉面外,糕点、巧克力、啤酒、清酒等也很畅销。上面提到的那位徐先生说,碳水化合物减肥现在在台湾也开始慢慢流行开来,不过还没有以“低糖”为卖点的食品。

低碳水化合物法减肥,听上去似乎百益无弊,其实也是有反对意见的。比如有专家指出,在长期的跟踪调查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死亡率上升等等,而且,据说肾脏病患者如果过度摄取蛋白质,还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低碳水化合物法减肥,似乎值得一试,不过,也要适当吃些米饭,食肉不可过度。总之,不走极端,才能保证安全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