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 肥胖(比较严重的痔疮会让人更胖)

文章目录:

腹部肥胖全是湿重惹的祸?日常饮食更要注意温补脾肾,散寒通络

减肥,已经是现代社会一个永不降温的话题,其中腹部肥胖最为多见,也最为棘手。大家都知道减肥需要做有氧运动,消耗热量,也知道肥胖很多都是湿重引起的,需要服用祛湿的中药或食物,然而寒气却被忽略了。

今天为您推荐适合你的健康膳食方

李女士,28岁,主要问题如下:

1、腹部肥胖

2、手脚冰凉,怕吹空调。

3、容易疲劳

4、喜喝温水热水,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

分析:

腹部肥胖,手脚冰凉,平素喜温饮热饮,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舌头稍紫暗,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阳气不足,脾肾虚寒引起的。舌苔不厚腻,体内湿气不重,但仅用祛湿化湿的药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以温补脾肾,散寒通络为则才是首选。

白胡椒煲猪肚汤

材料:

猪排骨150克,猪肚1只。

白胡椒30~40粒(小孩减量)。

生姜3片,腐竹30克,食盐、生粉、生抽、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猪肚内外翻转,加食盐与生粉反复擦拭3次以上,再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焯水备用。

(2)把白胡椒打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开水,文火煲1.5小时,至猪肚酥软,再加食盐调味。

(3)将煲好的猪肚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蘸生抽食用即可。

专家点评:

本品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猪肚性温。

《本草经疏》曰:“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 ...”所以猪肚多适合于胃寒脾虚泄泻的人群食用。

汤中胡椒香辣辛温,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胡椒气味还能够增进食欲。生姜温中和胃,对胃寒、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贴士:

(1)胡椒性温热偏燥,故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急性发作期、眼疾患者及阴虚有火者慎食。

(2)高脂血症人群可饮汤,少食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吃辣患痔疮概率高?川渝没排进前三!7个万万没想到的健康知识

“吃辣地区的人痔疮病率更高”

“营养不良的人多是比较瘦弱的”

“年轻人不会患老年痴呆”

“近视的人上了年纪不会老花眼?”

……

关于身体的7种常见病,很多人都搞错了!

1. 吃辣地区的人,痔疮患病率高?

川渝人没排进前三

一般提到痔疮,不少人肯定第一个想到爱吃辣。

然而,江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支杰华2021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谈到,一项针对我国成年人肛肠疾病的调查显示,湖南省痔疮患病率是全国最高的,高达76.64%。排第二的是广东省,为67.42%,而一直以吃辣闻名的川渝地区,并没有排在前三。

吃辣容易患痔疮,为什么川渝地区的患病率反而不在前列呢?

这是因为经常吃辣的人,患痔疮的风险确实更高。但吃辣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不是说吃辣就一定会得痔疮,不良排便习惯、长期便秘、低纤维饮食、肥胖、慢性疾病等因素都可能成为痔疮的诱发因素。①

2. 瘦的人不会得脂肪肝?

非肥胖患者可能占一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范建高2019年在接受国际肝病采访时谈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群体中,脂肪肝患者中体重指数小于23的患者占10%~15%,而非肥胖脂肪肝患者的比例则可能高达50%或40%。②

这是因为瘦人可能是肌肉少、脂肪多的人。此外,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赵晓威2015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胖并不是脂肪肝的唯一导火线,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吃出来的,其实吃得太少脂肪肝也可能会找上门,因为营养不良就是脂肪肝的一个诱发因素。

现在很多人以瘦为美,长期节食减肥或者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为了维持血糖的水平,机体就会分解脂肪,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高进入肝脏,引起肝脏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③

3. 年轻的人不会患痴呆?

有种痴呆叫“青年痴呆”!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认知能力会下降,罹患痴呆似乎难以避免。

但实际上,痴呆症并不仅是老人“专利”,一些学者进一步细分,将发病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病例归于青年发病型痴呆。

2021年8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ur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有390万人患有青年型痴呆症。在30-64岁的个体中,青年型痴呆症的全球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19人。④

4. 胸大的人患乳腺癌概率更高?

和大小没关系,和腺体多少有关!

北京朝阳医院肿瘤科李曼玉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乳房的大小一般是由乳房所含脂肪的多少所决定的,所以许多女性朋友在减肥成功以后,发现胸也跟着缩水了。

胸大的女性一般是胸部脂肪较多,因此不存在胸大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的说法。但如果体检报告上提示属于致密型乳腺,那么确实需要注意了。因为致密型乳腺人群往往患乳腺癌的概率更高。⑤

乳房是由腺体和脂肪构成的,致密型乳腺即腺体多,而胸小也可以腺体多。

5. 营养不良的人多瘦弱?

胖人更容易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过度肥胖以及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也属于营养不良。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彭英兰2021年接受齐鲁壹点采访时介绍,人类摄入的食物的营养素有将近50种,大体分为6大类,只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才会引起肥胖。因此,能量过剩是胖人的主要问题,但这不等同于营养过剩。

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营养摄入不足,其实,过度肥胖同样也会导致其他元素的摄入相对不足。这也是减肥时不能一味地节食,而是要先保证营养摄入的原因之一。⑥

6. 近视的人老了不会老花眼?

老花一直存在,只不过影响的是度数

郑州人民医院眼科魏颖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近视眼和眼球长短有关,而老花眼和年龄大小有关。人到了中老年,无论近视与否都会老花。

没有近视的老人得了老花眼,看远处时不用戴眼镜,看近处时才需要。而原有近视眼的人得了老花眼,看远处时仍要用近视眼镜,看近处时就不一定了。只不过,近视眼和老花眼能够抵消“看近”的这一部分。比如,有人是近视眼600度,老花眼是250度,抵消这250度后,他看近处时还需要350度的近视眼镜。有人近视200度,老花也是200度,他看书读报时就可以不戴老花眼镜,但他仍旧是得了“老花眼”。⑦

同时提醒您,远视眼和老花眼是两个概念,只不过在配镜矫正时,都是用的凸透镜。老花眼是一种生理现象。⑧

7. 吃糖过多会得糖尿病?

并没有直接关系

很多人叮嘱别人少吃糖时,都会说“吃糖多会得糖尿病”,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血压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闫振成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吃糖多少和糖尿病并没有直接关系。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不良生活习惯、精神方面等因素,还具有遗传易感性。而糖尿病的核心其实不在于糖分摄入多少,而在于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

对于健康个体,如果胰腺功能正常,当食物进入人体时,糖会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会进入血液变成血糖。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如果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酗酒、肥胖、暴饮暴食、爱吃甜食等,确实会加重身体调节血糖的负担。

所以,不是经常吃糖就会得糖尿病,但是如果长期进食过量糖分,会加重胰腺负担、诱发肥胖,这些都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只有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能远离糖尿病的威胁。⑨

来源: 健康时报

痔疮出血不到两月,新手妈妈竟查出癌症!医生:大多数人都放弃了这项检查

这位宝宝还没满月的妈妈

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大便出血不到两个月时间

竟被确诊为大肠癌

1

仅2个月时间

新手妈妈从痔疮出血到确诊肠癌

2019年春节前夕,浙医二院余杭分院肛肠外科接诊了张女士,她来就诊时,还怀抱着未满月的婴儿。

张女士对医生说,自己怀孕9个月时,因为痔疮发作大便出血,碍于怀孕无法用药,一直忍耐着,心想生完孩子再处理这个问题,没想到分娩结束快一个月了,大便出血的情况一点也不见好。

医生说:“我们给张女士做了相关检查,发现她肛肠内有一个直径5公分的肿瘤,最糟糕的是,肿瘤局部已经癌变,也就是说,张女士被确诊为大肠癌,而这距离她大便开始出血仅不到两个月时间。

在浙医二院余杭分院,张女士经历了微创手术,医生从她体内切除了皮球般大小的恶性肿瘤和一小段肠子后,病人住院一周便基本恢复顺利出院了。

医生说,虽然张女士病情恶化迅速与她妊娠期激素水平高不无关系,但是近年来肛肠类疾病女性发病率正成上升趋势。

“去年夏天,我们还遇到过一位年轻的女白领,她因为大便出血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不稳定等休克前期症状来院救治,在手术中我们发现,肿瘤已经将病患的肠壁穿破,如不及时进行手术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提醒,“因男女有别或感觉尴尬等原因,女同胞们在体检时,经常会拒绝肛门指检这项重要检查,其实,很多肛肠疾病是通过我们医生指检发现的。”

2

又到体检季

肛肠检查,千万别放弃!

很多人在全面体检时会放弃肛肠检查,在医生面前暴露自己的隐私处,会觉得尴尬和害羞?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我国,肛肠类疾病已成为成年人的多发病,而体检中的肛肠指检是目前诊断直肠癌,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小到息肉、痔疮,大到癌症等疾病,一般逃不过直肠指检。另外,通过直肠指检,女性可以发现有无子宫后倾、子宫颈肿瘤、附件肿瘤或炎症等,男性可触及到前列腺,帮助发现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

3

“菊花”科住院量翻番

肛肠疾病哪些人高发

据医生介绍,在临床中发现,病人中那些体型偏胖的人更多些。此外,像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这类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病率更高。

肛肠外科副主任说:“近年接诊的结直肠癌患者逐步上升,但结直肠癌(即大肠癌)症状较隐匿,在疾病早期,甚至疾病晚期阶段,患者可能都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如果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贫血等症状,必须格外重视。

为什么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上升速度这么快?

据医生介绍,原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关键还有两点:

一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吃得太油腻,这会减缓肠道蠕动,延长食物滞留时间,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患大肠癌风险;

二是久坐不动。这不仅会导致体重超重或肥胖,也会减缓肠道蠕动,增加患癌的风险,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结直肠癌患者中以肥胖者、不常运动的人居多的原因。

#今日互动#

每年的例行体检

你做过肛门指检吗?

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以后这项检查千万别轻易放弃了~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大河健康网

图片来源:123rf

编辑:离离

做过肛肠指检的朋友点个“好看”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