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引起的七大并发症,请大家一定重视
1.高血脂的症状:
初期: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胸闷,肢体麻木,心悸
较重:目眩,胸闷气短,心慌,胸痛,口角歪斜,乏力
危害:长期血脂高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少数高血脂还可出现高脂血症眼底病变。
2.高血压六大并发症:
(1)动脉硬化:血压持续升高会导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引起动脉硬化,造成血管脆化,极易造成血管破裂,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2)脑中风: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三个特点。剧统计我国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人/10万人。
(3)心脏病:长期高血压不断恶化会导致左心室衰竭,主要表现为:劳累紫绀、心悸、心慌、气短,严重时会诱发肺气肿、口唇紫绀,随时有死亡危险。
(4)肾衰竭: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小动脉硬化,造成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出现尿毒症。
(5)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得冠心病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2到4倍,高血压病程越长,冠心病的发病率就越高。长期高血压不治疗的患者有50%死于冠心病。
(6)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许多高血压病人经常伴有糖尿病,加速了心脑血管、肾脏、神经视网膜等多处病变。如何找到颜春云主任 点击查看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每晚死亡几十万个脑细胞,第二天早上起来可能觉得没什么事,因为人的大脑有几十亿个脑细胞。但每天晚上死几十万个脑细胞,十几年二十年以后,等到人六十岁的时候,两个脑半球可能到处是坏死的细胞点,这时候人就会患上老年痴呆。
4.心脏病:
肥胖与心脏病高度相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肥胖患者中存在众多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而肥胖增加心脏负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液总量增多。大家知道,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着血液的循环流动,人体血液的总量增多,就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肥胖者由于血液中储存了过多的脂肪,所以血液总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为了适应这种状态,心脏就会相应地增加收缩的力量,当心脏不堪重负时,它就无法再有效的泵血,造成血液积聚在心血管系统的状态,重者甚至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所以说肥胖增加心脏负荷的第一个原因是肥胖者血量的增多。
(2)心肌收缩能力下降。肥胖者常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脂肪浸润,心室肌肉可能发生代偿性肥厚,而肥厚的心肌其弹性就会下降,心肌细胞本身得到的血液供应也不足,结果造成心脏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3)合并其他疾病。众所周知,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脂质异常症,高血粘稠度和糖尿病,这些并发症又会影响心脏,导致冠心病。具体说,高血压者的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脂质异常症者的动脉内壁容易出现脂斑,变得不光滑,高血糖者的血液粘稠度增加,而高血粘稠度又可增加血液流动时的阻力,这些改变均可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肥胖者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甚至造成猝死。体重降低10%,冠心病的危害减少20%。如何找到颜春云主任 点击查看
5.脂肪肝:
(1)脂肪性肝炎:首先是肝脏‘长胖’后的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继续增加,肝脏就变成了“仓库”,进人体内的脂肪覆盖在肝脏上,肝脏好像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呼吸困难,营养也难以送达,肝脏会开始反抗发炎,即脂肪性肝炎。
(2)肝硬化:炎症继续发作,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棉衣”逐渐加厚变硬,也就到了肝硬化。
(3)肝癌:肝硬化之后,如果患者还伴有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内分泌紊乱,人体的内环境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就会导致免疫系统监督肿瘤发生的功能下降,不能清除异常的变异细胞,进而癌变。
6.糖尿病:
(1)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
(2)对肾脏的危害。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则发生肾功能衰竭,是二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糖尿病对周围的血管的危害,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对神经的危害。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为常见。
7.高尿酸:
(1)能够引起高血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糖是与尿酸高基本上同步存在的,尿酸高患者人群占有大量比例,能够引起这种问题主要是因尿酸盐损害了动脉内皮细胞,并通过嘌呤代谢以及其他的代谢方式促就了这种疾病。
(2)引起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比较严重的表现,当动脉出现硬化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存在尿酸高反应。
(3)引起痛风疾病发作:尿酸高患者长期存在,当一个触发点被接触的时候,最先体现的就是急性痛风发作,继而转型为慢性痛风,然后形成痛风石。
(4)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因大多数的尿酸在排放出体外的时候都要经过肾脏,如果浓度过高,滞留量大的时候,肯定会对肾脏正常运转带来影响,早期可能看不出有任何表现,经过长时间的作用,会相继出现肾结石,肾坏死,肾积水等恶性反应。如何找到颜春云主任 点击查看
2023年中国肥胖地图来了!这些常见的并发症,你中招了吗?
近日,一项题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的报告发布,还原出一幅数字版“中国肥胖地图”。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在本次报告中,按照我国超重和肥胖的BMI分类标准,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34.8%,肥胖人群占14.1%。
01 2023年中国肥胖地图来了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身材胖瘦的标准之一,其计算方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根据我国的标准:
BMI在18.5~24之间为正常。
BMI大于等于24、小于28时为超重。
BMI大于等于28时为肥胖。
(此部分资料来源于生命时报)
➤肥胖的“地域差异”
总的来说,北方人比南方人容易胖。
就省份而言,内蒙古、山东、河北这三个省级行政区,超重和肥胖出现得更多。广东、海南、江西这三个省份出现超重和肥胖的概率最低。
➤肥胖的“性别差异”
超重和肥胖在男性中比女性更普遍,男性中超重的比例为41.1%,而女性为27.7%;男性中肥胖的比例为18.2%,而女性为9.4%。
➤肥胖的“年龄差异”
超重和肥胖比例在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男性的“肥胖高峰年龄”通常比女性小。
男性超重患病率在50-54岁达到峰值(55-59岁保持不变),女性则是在65-69岁达到峰值。男性的肥胖患病率在35-3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则是70-74岁。
02 肥胖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近九成肥胖患者存在并发症,脂肪肝最常见。
在总体人群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依次是脂肪肝(34.9%)、糖尿病前期(27.6%)、血脂异常(24.9%)和高血压(17.6%)。
在参与研究的肥胖人群中,10.9%的人没有并发症,25.8%有1种并发症,30.6%有2种并发症,22.8%有3种并发症,其余有4~8种并发症。
另外,患有的并发症数量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而增加。也就是说,体重越大,可能患有的并发症也就越多。
报告还显示,不仅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不断增多,年轻人的超重和肥胖率也在增长。
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并发症,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03 有效减肥,吃和动都重要
清淡饮食
注意饮食均衡,少吃高脂、高糖食物,控制好食物摄入总量。
改掉暴饮暴食、爱吃零食的习惯,日常饮食少吃猪牛羊等脂肪含量较高的红肉,可用鸡肉、鱼肉等白肉代替。
炒菜用油要少摄入饱和脂肪,如猪油、牛油;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EPA、DHA等,可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中获得。
用豆类和薯类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在主食里加点杂豆,能做到减热量而不减饱腹感。
规律运动
减重最基本的原理是能量“收支平衡”,因此结合运动非常重要。慢跑、爬山、步行、快步走、跳舞、瑜伽,均可有效减重。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果以前很少运动,可从每天走3000~5000步开始,逐步培养运动习惯。
体重较重的人运动时注意保护膝关节,推荐游泳和骑车。
定期称体重
脂肪一旦在体内存储一段时间,身体就会把它当成“正常”标准,再减就很难。但身体对体重的记忆需要时间,所以要随时观察体重变化。
学会对抗饥饿
难以忍受饥饿感,抵挡不了食物的诱惑,是导致减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对饥饿最敏感的,当属血糖水平和胃的饱感。
早餐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午餐与晚餐之间可吃点水果或坚果,每餐都要保证一定量的粗纤维。吃饭前先喝汤,使胃得到饱感而减少进食。
少吃加工食品,这类食品通常会导致血糖水平快升快降,饱腹感差。
如果是下午运动,尽可能晚饭前进行,有助达成“晚吃少”的目标。
减肥要循序渐进
减肥要循序渐进,若减肥速度太快太猛,身体误认为出现了“大饥荒”,会启动保护反应:基础代谢率下降,饥饿感增强。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减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END·
【有用就转发】
供稿丨杭师大附属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往
期
回
顾
最新消息!杭州两家新医院即将启用 专家在身边丨查出肺结节,要不要切?这种治疗方式直接消灭病灶 一碰就鲜血直流,每天接诊十几例!“元凶”可能就在你身边 来之不易!全省第一,杭州交出亮眼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