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生”为什么“胸部”有点大?
各位胸弟们,我整理一些资料给同样有胸部肥大痛苦的你带来一些希望和安慰。
一、自我检测
首先你先对自己的情况做一个自测。男性乳腺发育分类按乳房的大小以及有无多余皮肤,将男性乳房发育分为三级四度(Simon标准):
I 级:腺体轻度肥大,无皮肤增多;
IIa 级:腺体中度肥大,无皮肤增多;
IIb 级:腺体中度肥大,伴皮肤增多;
Ⅲ 级:腺体重度肥大,伴皮肤增多。
男性乳房分级
根据病理学改变来说,可分为以下3型:
①腺体型: 增大的乳房以乳腺腺体增生为主。
②脂肪型: 增大的乳房以脂肪组织增生为主。
③腺体脂肪型: 增大的乳房中腺体和脂肪组织均有增生。
如果一个男性得了乳房发育症,他的胸前可以清晰地摸到乳腺的组织,同时乳房发育明显要比普通的男性大的多。肉眼可见乳晕出现了逐渐增大,甚至按压的时候还会有疼痛感。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乳腺增生不一定会演变成乳腺癌,但是乳腺癌一定是乳腺增生演变成的,如果你也被胸部疼痛、乳腺问题困扰,看看这篇文章能不能帮到你。
一些男生胸前会有两块凸起的“肉”,胸部明显变大。壮的人认为是肌肉,胖的人认为是脂肪,还有人怀疑是不是乳房发育了,我们用“两步法”来轻松辨认:
第一步
一只手叉腰,摒紧胸大肌,在胸大肌收缩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摸自己对侧胸部。硬硬的拎不起来的是胸大肌;如果有比较明显凸出的组织且能够移动的话,那很有可能就是乳房或脂肪。
第二步
摸一摸、捏一捏胸前这块可以移动的肉的软硬度,试着和自己肚子上的脂肪比较一下,软硬度差不多的是脂肪(假性男性乳房发育症),比脂肪硬的那么可能是真的乳房发育了。
当然要区分一点就是假性的男性乳房发育症:肥胖人群中多见、乳房外观呈现女乳型、乳房膨隆为局部脂肪堆积所致;乳房无明显腺体发育现象。这种通常没有疼痛感,就是除了不好看,没啥。但是却让人感到很烦,甚至自卑,如果你是这种情况那就好好锻炼,减肥瘦下来。
二、男性乳腺发育症发病人群
青少年男孩人群中
由于这个年龄阶段荷尔蒙水平正常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约30%~60%男性产生一过性乳房发育,这种情况持续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2年,多数能够在1年内自行恢复到正常状态,约5%的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症不能自行消退。若患者乳房增大迅速或局部疼痛明显,须前往医生处就诊治疗。
成年男性人群中
乳房发育的致病通常是由某些相关的疾病或某些药物诱发。在这些情况下,治疗相关疾病或停止使用相关药物通常可以使早期的乳房异常发育自行消失。若乳房发育已经持续一年以上,药物治疗无效,可手术治疗。
三、男性乳腺发育症会有哪些症状
男性乳房发育最主要的一个症状就是乳房区域和胸部的增大,形态上变大,然后乳房区域突出。对患者来说可能游泳的时候,不穿衣服的时候就非常的尴尬,有的人甚至走起路来的时候,乳房的区域也会出现这种上、下颤抖。另外穿衣服的时候也会觉得胸部非常的饱满,就像女性一样。
有的人会非常在意,因为乳房区域变大之后,乳头也随之会突出,会觉得从侧面或正面看到的时候,乳头突出非常难堪。总之,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卑,会让人非常不愿意去参加社交的活动,甚至担心社交活动中会被别人看出来,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有的人甚至也不愿意去谈女朋友。
另外在某些时候、某些病人,会出现乳房区域这种间断性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也没有什么任何的原因,偶尔会出现,然后也自行缓解。这种疼痛可能会跟乳腺的这种增生是有关系的。另外还有一些表现,因为男性乳房的发育,有可能是因为有其他疾病造成的,比如像内分泌的疾病,曾经就有一些人有垂体瘤,这个垂体瘤引起了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了男性乳房的发育。
对于这样的病人,不光是表现出来是胸部的问题了,还有一些内分泌的紊乱出现了一些表现。比如在做脑部核磁的时候,看到他的垂体有增大,相应的有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导致身体其他部分的器官组织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是跟男性乳房发育本身没有关系的,但是这些表现和男性乳房发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病因,基础的内分泌疾病造成的。
四、觉得自己胸部肥大、尖尖的,摸起来有肿块,需要做哪些检查
1、乳腺B超
通过乳腺B超的检查可以清楚的看到男性的乳房内是否真的出现了乳腺组织以及乳核。同时也可以通过乳腺B超来探测乳房部位脂肪的厚度。这对于诊断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
2、激素值测定
大部分男性出现乳房组织增大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所导致的,建议可以做尿雌激素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测试,同时也可以加做一个口腔黏膜染色质检查以及肾上腺ct扫描。
3、常规的男性科检查
常规的男性科检查,包括检查男性的睾丸以及前列腺水平的检查,这几项检查对于诊断病因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为睾丸部位如果出现了肿瘤或者是性腺发育异常,也会导致胸部发育过大。
4、血常规的检查、染色体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测定肝功能水平,同时也能够判断体内是否会存在某些变异性的疾病。除此之外染色体的检查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染色体异常容易导致男性出现乳房发育。
五、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5 cm以内或限于乳晕下硬结,可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 雄激素制剂-睾酮
2. 他莫昔芬-雌激素拮抗剂
3. 氯米芬-抗雌激素药物
4. 芳香化酶抑制剂-睾酮内酯
如果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无效或是乳房已增生多年而且成为患者感到极为烦恼的精神负担时,乳腺直径>4 cm,药物治疗无效就采用手术,但是药物为激素类药物,还是对身体有很大副作用的。
手术治疗(针对下面三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①腺体型
手术切除
②脂肪型
通过自身的锻炼去减肥塑形,没有毅力去减肥或者已经被折磨了很多年的可考虑抽出脂肪
③腺体脂肪型
吸出脂肪 切除腺体
男性乳房发育手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开刀手术,一种是安珂微创手术,与传统的乳腺手术相比,安珂具有绝对性的优势,被誉为“切口小、外观美”的手术方法。传统手术只能靠手触摸定位,术中出血较多,术后需要拆线,恢复时间长,对于多个肿块的患者只能多处作切口进行手术,还会留疤,而安珂微创手术只需要切开一个小口。术中全程由B超引导,出血少,不用拆线,3天就可恢复,这也降低了术后伤口的感染率。
总结:
1、手术能不能报销?
职工医保和农保都是可以的,需要办理一个异地就医,就可以直接对接报销,如果没有办理异地就医,需要拿着发票清单,回到当地报销。
2、手术需要住院几天?
手术一般差不多是需要3天。
3、手术是局麻还是全麻?
安珂微创手术有局麻也有全麻
4、手术需不需插导尿管、引流管?
看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是需要插引流管。
5、手术会不会留疤?
术后一般不需要缝合只需要贴个创可贴或纱布即可,不会留疤。
6、术后绷带要绑几天,束身衣穿多久?
绑带一般是一周左右,束身衣1个月左右,具体要看患者自身恢复情况。
7、术后多久可以上班、运动?
一般术后出院,不是重体力的工作不要牵拉到胸部,就可以正常工作。一般一个月以后可以逐渐进行一些运动。
六、术后注意事项:
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在饮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时要注意别吃辛辣的,以及油炸的、烧烤的,这些属燥热类的食品,还要戒烟酒;以清淡消化为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熬夜,避免情绪激动,注意生活要规律。
分享我的患者术前与术后对比图
女子确诊“巨乳症”?什么是巨乳症?该如何治疗?
文 | 黄中医科普讲堂
编辑 | 黄中医科普讲堂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好家伙!胸大也能生病?先来个灵魂拷问:胸太大,算不算一种病?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当然算‘幸福的烦恼’!”但你猜怎么着,有些胸大的姐妹,是真的被“大”折腾惨了!
最近,一位小姐姐因为胸部过大导致肩颈疼痛、脊柱变形,甚至连正常走路都成了负担。医生一查,确诊了“巨乳症”。看到这儿,有人可能惊了:“啥?胸大也能生病?”对,这可不是段子,而是一种真正的医学疾病!
巨乳症到底是啥?和普通的大胸有啥区别?巨乳症(macromastia),通俗点说,就是胸部大到影响健康,甚至影响正常生活。普通的大胸,可能只是让你穿衣服更好看,而巨乳症患者,是真的痛苦!想象一下,天天背着两个大沙袋,肩膀酸、背痛、甚至呼吸不畅,这哪是“福利”,分明是负担!有些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
- 肩颈疼痛:长期被“重量级”拖累,脊柱不堪重负。
- 皮肤问题:乳房下方容易闷热潮湿,湿疹、真菌感染找上门。
- 运动困难:跑步、跳绳?想都别想,胸部晃得生疼!
- 心理压力:别人羡慕,你却苦不堪言,甚至被调侃、误解,心情别提多糟了。
所以,巨乳症不是“炫耀资本”,而是需要治疗的疾病!
为啥有人会得巨乳症?胸部的大小,主要由遗传、激素和体脂决定。但如果乳腺组织异常增生,或者激素水平失调,乳房就可能“疯长”,大得超出正常范围,这就是巨乳症的根源。常见的原因包括:
- 遗传因素:如果妈妈、奶奶都是“大胸姐”,你很可能也逃不掉。
- 青春期激素异常:有些女孩在青春期乳腺发育过快,直接“冲破天际”。
- 肥胖:体脂增加,乳房组织也会跟着“疯狂蓄水”。
- 妊娠或哺乳期激素变化:部分女性在怀孕或哺乳期,乳腺组织过度发育,产后却“收不回去”。
- 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激素类药物,都可能导致乳房异常增大。
很遗憾,基本不会!如果是青春期发育过猛的情况,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稍微稳定,但如果乳房已经大到影响健康,那就别指望“等它自己消失”了。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 脊柱变形:长期负重,可能导致驼背、脊柱侧弯,甚至神经压迫。
- 慢性疼痛:肩颈、背部疼痛,吃止痛药都不顶用。
- 心理问题:长期被异样眼光盯着,焦虑、自卑、社交恐惧可能找上门。
所以,如果你的胸已经影响到生活,别硬扛,赶紧去医院!
巨乳症咋治疗?光靠运动有用吗?很多人会说:“那就减肥呗,瘦下来胸不就小了吗?”这话没错,但不完全对!减肥确实能减少部分乳房脂肪,但乳腺组织不会因为减肥就自动消失,所以运动 饮食调整可以改善,但无法彻底解决巨乳症。那么,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 物理治疗(适用于轻度患者)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尝试:穿专业支撑型内衣:减少乳房晃动,减轻肩颈压力。物理治疗、按摩:缓解背部疼痛,改善姿势。减脂:对于因肥胖导致的乳房增大,减脂有一定帮助,但效果有限。
2. 药物治疗(针对激素失调引起的巨乳症)如果是激素异常导致的乳房增大,医生可能会通过调整激素水平来控制病情,比如:口服避孕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调节药物。但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早期或轻度患者,如果乳房已经严重影响生活,手术才是更有效的选择!
3. 乳房缩小手术(适用于严重患者)好家伙,这可不是“整容”,而是医学治疗!乳房缩小手术(Reduction Mammoplasty)可以切除多余乳腺组织、脂肪和皮肤,让乳房恢复到合适大小,同时改善肩颈压力和脊柱健康。
手术后,大部分患者都表示肩颈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而且,手术还能改善乳房下垂、调整形态,让胸型更自然。当然,手术也有风险,比如疤痕、乳头敏感度下降、哺乳功能受影响,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慎重考虑!
胸大≠巨乳症,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就医?如果你只是普通的大胸,没有健康问题,那就没必要担心。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就医:
- 持续性肩颈、背部疼痛,影响日常活动。
- 乳房过大导致皮肤问题(湿疹、溃烂等)。
- 运动、日常活动受限,比如跑步时胸部剧烈晃动,导致疼痛或不适。
- 心理困扰,因乳房过大而感到自卑、焦虑,甚至影响社交。
如果你符合以上几点,别犹豫,赶紧去找医生聊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最后,胸大不是错,但健康最重要!姐妹们,咱们得明白一件事——胸大并不是衡量美的唯一标准!如果你的“大”影响了健康,那就别犹豫,科学干预,别让身体受罪!毕竟,健康比“胸围”更重要!如果你身边有因为“大”而烦恼的朋友,赶紧把这篇文章甩给她——别再忍受“重量级”折磨了!
参考资料
《乳房缩小术治疗巨乳症的临床研究》,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美国整形外科学会(ASPS)——乳房缩小手术
梅奥诊所——巨乳症与乳房肥大
什么是巨乳症?罕见的巨乳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点点“关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张姐的女儿今年16岁,正值青春期的她迎来了第二性征的爆发性突破。
有段时间张姐总觉得女儿郁郁寡欢,明明天气变热,却不愿意穿短袖,而是用厚厚的长袖外套把自己包裹起来。
放学时,平时乐观开朗,和同学有说有笑的女儿,如今却形单影只、垂头丧气,这让张姐很是担忧。
青春期的孩子心思敏感,特别是女孩,张姐深知负面情绪对其身心发展及学习的影响,当晚便抽空找女儿聊了聊。
“乖乖怎么啦,你都耷拉着脸好几天啦,有什么事可以跟妈说说,心情不好说出来也能好受点。”
“同学给我起外号,他们笑我胸大,说我是母牛。今天体育课上操场跑步,我一跑起来,他们就在边上笑我。”女儿委屈道。
“班上那么多女同学,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发育,再说了……”张姐话没说完被女儿打断。
“为什么我这么不协调,班上其他女生线条流畅,胸也不是很大,只有我大的异常。”女儿边说边脱下外套,只见两侧乳房已呈现下垂趋势。
隔天张女士带女儿就医检查,果然发现异常,女儿被确认为中度乳房肥大。
医生表示,如果该症状已经对女儿的生活、学习、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可能需要通过自然改善配合手术切除的方式缩小胸部。
对于女性而言,傲人挺拔的胸部一定是人群中亮丽的风景线。
在人均A罩杯的中国,拥有超过B罩杯达到C、D罩杯的胸型,无疑是极为稀缺的。
然而胸部太大不一定是好事。当它超出正常大小,就有必要考虑是否健康了。
巨乳症到底是怎样一种病症?什么样的胸型算肥大?该病症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会带来哪些危害?该如何治疗?
该病症主要指乳房体积过大,超过正常标准,继而造成过度下垂的现象。
该病的发病范围比较广泛,生长期儿童、青春期少男少女、成年女性、成年男性都有患病可能。
女性幼童发病时,会呈现第二性征提前出现(8岁前后),并伴随外阴提前发育,阴部、腋下毛发快速生长、月经提前来潮等症。
乳房方面,大小可达到成年人状态(A至B罩杯)。
成年女性发病时,多见双侧偶有单侧乳房过度肥大并下垂至肚脐位置,
从外部看整体形态臃肿,上半身体态不协调。
乳房方面,皮肤一般呈青紫色伴随静脉曲张,部分患者还会遇到乳晕变大或乳头凹陷问题。
成年男性发病时,乳房异常增大,触摸乳头下方区域,可发现单个或多个硬币大小的独立肿块,质地偏硬,位置靠内。
按压肿块一般会引起刺痛感,部分患者挤压乳头处会溢出乳汁样分泌物。
考虑到该病症早期阶段多表现为无症状,还需通过其他方式才能判断。有些人认为受体质差异影响,不同的人胸部发育情况不同,且身高不同的情况下,所匹配的胸部大小也有不同。
那么乳房肥大是怎样一种概念,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判断?
临床上常通过观察实际大小、形态对比标准态,来判断女性乳房是否肥大。
以我国女性胸部平均A罩杯为准,正常的乳房重量应该在200至350克,体积在240至300立方厘米。
若超过该标准,比例达到50%,则属于乳房肥大。
随病情进展,该病症又被划分为轻、中、重度肥大,及巨乳症4类。轻度患者,乳房重量在350至500克,体积在400至600立方厘米。
中度患者,乳房重量在500至800克,体积在600至800立方厘米。
重度患者,乳房重量在800至1500克,体积在800至1000立方厘米。而重量超过1500克,体积大于1500立方厘米者,则属于巨乳症。
如果不确定体积无法判断,也可用碗大致测量乳房体积后盛水来计算。
1.家族遗传
乳房较为挺拔丰满,或呈现肥大状态,某种程度上和家族遗传倾向相关。
如果孩子的母亲乳房较大(青春期阶段),那么后代的乳房也会有相应的发育趋势。
不过乳房肥大不一定是单一遗传倾向能决定的,家族生活环境也会对后代乳房发育造成影响。
比如家族性肥胖,就会间接造成后代乳房肥大。
子女长期跟随父母的饮食习惯,经常性接触高热量、高脂肪食物,造成体内脂肪过度堆积。
而胸部的体积,往往会随着人体内的脂肪总量波动发生变化。
体脂持续性增加形成肥胖,胸部便会跟着出现脂肪堆积现象。短期内体重若大幅增加,那么胸部自然有肥大趋势。
2.激素水平波动
不同阶段下,人体内的激素会随之发生波动,针对不同人群,造成乳房肥大的诱因也不同。
一般来说,乳房肥大可分为真性早熟类、假性早熟类、单纯发育类、继发疾病类和原因不明的异常刺激5大类。
真性早熟类,主要针对青春期男女。该阶段青年身体正处于过渡性发育,内分泌存在较大波动。
若脏器功能异常,引起内分泌紊乱,则属于继发性真性早熟性肥大。若未发现其他异常,则有可能与遗传相关。
假性早熟类,主要针对女性幼童。部分孩子过早接触各类含有激素的食物,长期进食便引发了假性早熟现象。
而胸部提前发育作为假性早熟的一大特征,是有可能发育过快引起肥大的。
单纯发育类,可见于女性乳房发育的任一阶段。
不同阶段内,女性体内的雌二醇都会发生波动,若呈现一过性上升趋势,结合乳腺对其表示敏感,则会表现为乳房增大或组织肥大。
继发疾病类,多发于成年男性,主要与疾病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有关。比如直接影响内分泌的睾丸病变、肾上腺病变、甲状腺病变等,以及间接影响内分泌的肝肾病变、激素药物副作用等,都会引发乳房肥大。
至于不明原因的异常刺激,多发于成年女性。
有说法认为,生育、哺乳等特殊阶段下女性体内激素会迎来大幅变化,此时机体敏感。
乳腺便会对激素波动“过敏”,而长期的“过敏”刺激,可导致乳房肥大。
3.其他诱因
激素分泌不仅会随着机体自我调节发生波动,外部因素也会造成间接影响,继而导致乳房肥大的发生。
比如长期烟酒无度、睡眠不规律、营养不足等行为,对内分泌运作本身就具有一定阻碍。
而习惯性烟酒,还会直接影响到体内环境,使血液循环中掺杂有害物质。
经过物质传递,血液循环至女性卵巢和乳腺,有害物质对其造成损伤,内分泌功能就会间接受损,继而引起增生性肥大。
此外外来激素的入侵,也会引发内分泌紊乱,增加肥大风险。
比如经常吃高激素含量的食品,滥用避孕药或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日常护肤用品中含有激素等。
1.外观变形、影响自信
由于体积过大,重量过重,乳房会天然呈现下垂状态,从整体上看体态不佳。
当代社会的审美早已突破了单纯看脸的局限,在整体颜值当道的今天,乳房过大体态欠佳,无疑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2.皮肤松弛、呼吸不畅
不少胸大的网友都吐槽过,胸太大真的不好,不仅容易皮肤松弛,还会喘不上气。
在进行一些体力劳动时,胸部重量对胸腔造成的压迫,会影响到人的正常呼吸,而憋闷感,则会让人不想动弹。
3.胸下潮湿、细菌丛生
乳房肥大、下垂会导致下侧皮肤与上腹部皮肤接触,形成乳房下褶皱封闭。
若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中,胸下封闭处极易因为出汗变得温暖潮湿,助长细菌滋生。
长期下去,难免引发局部瘙痒、糜烂等问题。
4.肩颈疼痛、行动受限
肥大状态下,为了承托起异常重量大小的乳房,躯干需要承担更多压力。而肩颈作为距离乳房最近的支撑型骨骼,必然受其所累。
很多肥大患者站立时体态向前倾斜,呈现驼背,就是肩颈负重过大所致。
不仅如此,乳房肥大带来的负重感和压迫感,还会对日常活动造成阻碍。
5.健康风险、大幅提升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乳腺异常发育引起乳房肥大,某种程度上都会增加乳腺方面病变的概率。
异常发育会导致乳腺细胞增多,而细胞数量越多,发生病变的机会就越大。
针对程度较轻的乳房肥大患者,一般建议先通过日常调理进行改善,也就是控制体重。
运动搭配饮食减重,可以将体脂总量降低,全身脂肪减少,胸部脂肪也会跟着减少,继而达到缩胸目的。
有些患者担心手术留疤,会考虑抽脂,殊不知,该方式并不适合所有患者。
需要提醒的是,抽脂缩胸的效果有限,仅能缩小一个罩杯,如果胸部肥大程度较重,还是切除部分组织为妙。
临床上常见的缩胸术有垂直缩小术和双环缩小术,通过切除部分组织重新缝合,即可实现1500克的缩减量。
垂直缩小术开口在胸部下方,切除部分组织后将剩余组织缝合,即可形成新的胸部形态。
其优点在于,手术过程相对简单,安全性较高。
且术后胸型不依靠皮肤支撑,皮下组织损伤小,分离面积小,原本的乳头乳晕可以保留,刀口恢复后不明显。
双环缩小术开口在乳晕周围,隐蔽性很强,不过皮肤剥离面积较大,需根据切除组织、皮肤,由外向内缝合。
此法针对轻中度肥大患者操作相对简单,在面对重度及以上肥大患者时,则需先收缩外环皮肤。
现阶段巨乳整形领域已经越发成熟,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缩胸术,还有很手术方式被充分运用。
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最终就能获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巨乳症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少见,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人深受困扰。
巨乳症的出现,主要与基因遗传、激素波动以及生活恶习有关。而长期忽视,或加大疾病风险,同时引发肩颈疼痛,阻碍日常活动。
面对巨乳症,还请理性看待,必要情况下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方可从根本上解决肥大问题。
各位朋友,你对巨乳症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