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肥胖怎么办(药物性肥胖怎么看出来)

文章目录:

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

吃药减肥?肥胖诊疗指南强调:严格把握适应证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我国首部肥胖症多学科诊疗指南《肥胖诊疗指南(2024版)》显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症患病率为16.4%。超重和肥胖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和性别差异,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比例均高于女性。

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症定义为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异常或者过度脂肪蓄积。在我国,体质指数(BMI)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BMI达到或超过28kg/m?即为肥胖症。为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根据肥胖症国际分级标准及亚洲人群特征,建议将BMI进一步分级为轻度肥胖症(28.0-32.5kg/m?)、中度肥胖症(32.5-37.5kg/m?)、重度肥胖症(37.5-50kg/m?)和极重度肥胖症(≥50kg/m?)。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减肥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达到减肥目标,市场上涌现出了各种的“减肥神器”。

据报道,大量虚假标签的口服减肥产品冒充真正的司美格鲁肽,在电商平台上泛滥。这些产品多不含司美格鲁肽或GLP-1,而是利用这些名词进行宣传,成本低廉,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还有违法者在网上售卖未经审批的司美格鲁肽原料和针剂,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国内获批的司美格鲁肽来自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用于治疗糖尿病,其口服款于今年1月获批,是国内目前首个及唯一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药物,需要处方才能购买。但电商平台上,“口服司美”“GLP-1活性胶囊”“司美纤体饮”等“冒牌司美”层出不穷。

冒牌药非法获取暴利,而被明令禁止的非法成分更会损害消费者健康。西布曲明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的药物,会增加罹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2010年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同年,西布曲明被列入《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资名单(第一批)》,被认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然而,销售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有毒、有害减肥产品的案件时有发生。

对此,有关部门提示,广大消费者要正确看待减肥问题,不可盲目追求瘦身效果,更不能轻信非法减肥产品的宣传。管住嘴、迈开腿,减肥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来实现,而不是寄希望于含有禁用成分的减肥产品。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广告,不购买和使用来源不明的减肥产品。

《肥胖诊疗指南(2024版)》强调,近些年来,减重药物的研发进展迅速,尤其是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receptoragonist, GLP-1 RA)为基础的新型减重药物不断问世,减重效果也不断提升。目前在我国共有五种药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我国目前尚未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肥胖症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需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有无禁忌证后方可起始应用,同时在使用药物减重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规律随访,监测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据情况适时34调整治疗方案。(中国经济网 韩璐)

赵振海:吃精神科药物发胖怎么办?警惕副作用——代谢综合征!

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们可能引发一些代谢问题,如体重增加、血糖和血脂异常等,这些问题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产生不良影响,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代谢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01、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点,其表现为腰围过大、血脂异常、空腹血糖过高和血压升高。这些症状显著增加了患者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比第一代药物更容易引发代谢综合征,其中氯氮平和奥氮平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最高。除了体重增加,精神分裂症还常常伴随血糖和血脂异常。

相比之下,喹硫平、利培酮和氨磺必利的代谢不良反应相对较轻,阿立哌唑的影响较少,而齐拉西酮对代谢的影响最小。

02、为什么会出现代谢综合征?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综合征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层面的生理调节。

药物通过影响大脑中多种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系统,改变了食欲、能量消耗和脂肪分布。此外,抗精神病药物还会影响肝脏、胰腺、脂肪组织、骨骼肌和肠道等重要的代谢器官,导致这些器官的代谢功能紊乱。

除此之外,药物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代谢紊乱。

03、如何预防和管理代谢综合征?

【预防为主】

在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医生应对患者的代谢风险进行详细评估,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肥胖或代谢异常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对代谢影响较大的药物,如氯氮平和奥氮平。尽可能选择代谢作用较小的药物,如阿立哌唑或齐拉西酮。

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定期监测体重、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管理代谢异常。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防止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的有效方法。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是两大关键策略。

饮食上,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保持均衡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积累。

【中西药物联用】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不仅结合了西医的严谨科学,更巧妙地融合了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治精髓,力求在身心层面实现深度调和,标本兼顾!

在保持疗效的同时,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兼顾疗效与安全性。

就比如很多患者出现体重增加,就可以采用西医对症用药,快速控制精神性症状;中药辨证施治缓解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患者个体情况灵活配伍,帮助控制体重,患者依从性也好。

主任有话说!

随着精神疾病治疗方法的不断创新,目前“中西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的不二选,同时,大家一定遵医嘱定期检查,为安全用药护航,将药物伤害降到最低!#精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