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带来这些疾病!做到3点,让你健康的瘦下来
肥胖是一种疾病,过度肥胖会诱发各种健康问题:
首先,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过多的脂肪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其次,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体内脂肪过多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使血糖调节失衡,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第三,肥胖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者的颈部和胸部脂肪堆积,会限制呼吸道的通畅,出现打鼾、睡眠呼吸障碍等问题。
第四,肥胖与脂肪肝、胆结石、关节炎、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等)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相关。
总之,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减肥不仅是为了降低体重,追求苗条的身材,更是为了提升健康指数,减少疾病的威胁。
想要健康瘦下来,一定要避免过度节食、单一饮食等误区,我们要做到这几点:
第一点、合理控制热量摄入
每天的热量摄入不低于基础代谢值,减肥期间,我们的身体也需要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如果摄入的热量过低,身体会误以为我们处于“饥荒”状态,从而降低代谢率,反而不利于减肥。
建议,每天的热量摄入不低于1000-1200大卡,用低热量、轻加工食物代替各种高热量,过度加工食品,才能降低饥饿感,健康的瘦下来。
第二点、多样化饮食,均衡膳食营养
多样化饮食,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互补充,能够更全面地满足身体的需求,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还能避免对单一食物的过度依赖,从而减少因饮食单调而产生的厌倦感和食欲失控。
比如,在碳水化合物的选择上,可以尝试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蛋白质方面,不仅要有鸡肉、鱼肉、牛肉等肉类,也要摄入豆类、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来源。
而蔬菜和水果更要多种多样,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橙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各类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有助于均衡膳食营养,让你健康的瘦下来。
第三点、适量运动,循序渐进提升强度。
健身运动减肥,需要从低强度的运动入手,慢慢提升心肺功能,再循序渐进提升强度。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可能会让身体“吃不消”,甚至导致受伤。
刚开始可以从慢跑、骑行、健身操等运动开始,再慢慢过渡为跳绳、高强度间歇训练、变速跑等运动,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从而达到理想的瘦身效果。
肥胖:不仅仅是外表问题,更是健康隐患
肥胖,早已不是简单的“身材走样”问题,而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对全身各个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堪称健康的“隐形sha手”。
一、 代谢系统:
糖尿病: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引发糖尿病。
高血脂: 肥胖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包括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
痛风: 肥胖会导致尿酸代谢紊乱,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二、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冠心病: 肥胖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风险。
心力衰竭: 长期肥胖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三、 呼吸系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容易压迫气道,导致睡眠时呼吸暂停,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引发猝si。
哮喘: 肥胖会增加哮喘的发bing率和严重程度。
四、 消化系统:
脂肪肝: 肥胖者脂肪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ai。
胆囊疾病: 肥胖者胆固醇代谢异常,容易形成胆结石,增加胆囊炎、胆管炎等风险。
五、 骨骼肌肉系统:
骨关节炎: 肥胖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导致骨关节炎,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肌肉减少症: 肥胖者往往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肌肉流失,出现肌肉减少症,影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六、 生殖系统:
女性: 肥胖会影响女性激素分泌,导致月经紊乱、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男性: 肥胖会导致男性性激素水平下降,影响性功能。
七、 心理健康:
自卑、焦虑、抑郁: 肥胖者容易因为外表受到歧视和嘲笑,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
八、 其他:
ai症: 肥胖与多种ai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乳腺ai、子宫内膜ai、结肠ai等。
免疫力下降: 肥胖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增加感染风险。
总而言之,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不容忽视。 保持健康体重,不仅是为了拥有良好的体型,更是为了预防,享受健康人生。
如何判断是否肥胖?
体重指数(BMI): BMI = 体重(kg)/ 身高(m)²。BMI ≥ 24 为超重,BMI ≥ 28 为肥胖。
腰围: 男性腰围 ≥ 90 cm,女性腰围 ≥ 85 cm,即为腹型肥胖。
如果您已经超重或肥胖,请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体重,远离肥胖相关jibing!
#我要上微头条##减肥##减脂#
专家新发现:体重增加、肥胖提升罹患神经和精神疾病风险
记者8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基于大规模生物医学数据库与大数据统计建模方法,对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的逾43.8万人进行纵向分析后发现,体重及变化可影响脑健康。该研究证实,体重增加和肥胖对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存在有害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团队领衔,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多学科交叉团队获得这项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各类神经精神疾病的内在机制,也可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该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精神健康》(Nature Mental Health)上。
据郁金泰介绍,肥胖在脑健康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年期肥胖状况的改变对潜在的疾病风险的影响很值得探讨。研究团队首先探究了体重指数及其变化、体重指数—代谢健康状况与卒中、痴呆(慢性、获得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帕金森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6种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关系,结果证实了肥胖对卒中、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体重指数下降对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有害影响;他们还发现,尽管处于健康的代谢状态可以部分减轻肥胖的不良影响,但代谢健康型肥胖一样会增加抑郁和睡眠障碍的风险。
据悉,体重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研究团队对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中包含438483人的人群,按其体重指数、体重指数的变化,代谢健康状态进行分组,开展研究、他们发现: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或肥胖个体的卒中、抑郁、睡眠障碍和焦虑风险更高;代谢不健康型肥胖人群在卒中、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上有更高的风险。
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代谢健康与非健康型肥胖对神经精神疾病影响的潜在机制。结果发现,代谢非健康人群在包括眶额、颞叶和岛叶皮层、苍白球和丘脑等一系列大脑区域表现出更小的体积。
郁金泰教授解释:“探索体重对于各类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尽管人处于健康的代谢状态可以部分减轻肥胖的不良影响,但代谢健康型肥胖并不是一种完全良性的疾病。因此,应该向所有肥胖人群推荐体重管理,以预防各类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孙国根 陈静)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