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和肥胖有关系吗(吸烟胖人吗)

文章目录:

肥胖程度与吸烟有很大关系?调查2万名吸烟者,终于有了答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在现代社会,肥胖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每天在街上走一圈,就能看到不同形态的身材,肥胖仿佛成了“全民现象”。

但如果告诉大家,吸烟和肥胖之间居然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很多人恐怕会先挑挑眉——不是吧?

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脏病,肺部疾病,早死早衰这些大家都知道,可是跟肥胖扯上关系,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最近的一个大规模调查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研究人员对2万名吸烟者进行了调查。

结果让人既意外又不乏一些警示:吸烟和肥胖之间果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于是问题来了——吸烟是怎么影响肥胖的?而这个关系又是如何影响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呢?

吸烟和肥胖的背后:一个意想不到的“双刃剑”

大多数人一提到吸烟,首先想到的都是它对肺部、心脏等器官的危害。可是,关于吸烟与肥胖的关系,很多人却未曾深究过。

其实,吸烟不仅仅是“让你变瘦”那么简单,它在身体的许多系统中都起到了复杂的作用。简单来说,吸烟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间接影响一个人的体重。

吸烟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吸烟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强效的兴奋剂。它可以暂时性地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让吸烟者的卡路里消耗速度加快。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吸烟后,似乎不太容易增重的原因——尼古丁“加速”了体内能量的消耗。但这只是短期效应,并非长久之计。

长期吸烟者的代谢系统会逐渐适应尼古丁的存在,导致体内其他调节机制的紊乱,最终影响到脂肪的储存和燃烧。

吸烟与食欲的“战斗”

许多人会发现,吸烟之后自己不太容易感到饿。这是因为尼古丁刺激大脑中控制食欲的区域,使得吸烟者的食欲减少。

最开始,减少食欲可能让一些人“感觉”自己变瘦了,但长期下来,体内的营养摄入失衡,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比例的增加,尤其是腹部脂肪。

这种脂肪储存形式,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危险,因为它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吸烟改变脂肪分布

吸烟会影响脂肪的分布方式,尤其是影响腹部脂肪的积累。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腹部脂肪积累速度通常比非吸烟者要快。

这种类型的脂肪,被称为“内脏脂肪”,它不仅增加了肥胖的风险,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高血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研究数据:吸烟与肥胖的关系更深

这项2万人的大规模研究,调查了吸烟和肥胖的联系,并将数据与其他生活习惯作了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的肥胖率确实高于不吸烟的人,而且这种肥胖更集中于腹部区域。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吸烟的人的体内脂肪分布模式与非吸烟者不同。

吸烟不仅导致食欲的下降,也使得人体的脂肪分布发生了变化,导致肥胖的“亚健康”状态。

根据这项研究的数据,吸烟者的腹部脂肪率平均比非吸烟者高出约18%,尤其是在40岁以上的吸烟人群中,脂肪分布的不正常性更为显著。

而对于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吸烟带来的肥胖风险更加严重,特别是对于老年女性,腹部肥胖的概率更高。

老年人群体:吸烟引发的“隐形肥胖”

对于年纪大的朋友们来说,吸烟与肥胖的关系尤为危险。年龄越大,代谢越慢,脂肪的分布也越容易向腹部集中,这时如果还继续吸烟,那么肥胖的隐患就越大了。

而肥胖又是许多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推手”,不仅仅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引发一系列与心血管相关的疾病。

因此,老年人如果一边吸烟,一边放纵自己的饮食和运动,就相当于给自己的身体“加倍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肥胖本身就会影响免疫系统,而吸烟又直接破坏免疫功能,二者相结合,可能会让老年人更加容易罹患感冒、流感等感染性疾病。

再加上肥胖本身对关节的压力,可能会加剧老年人关节痛、骨质疏松等问题,而影响生活。

吸烟与肥胖的反向影响:是减肥还是增肥?

有些人会说,吸烟的人可能不容易胖,至少从短期来看,吸烟好像真的让人不太容易增重。你看那些长期吸烟的人,似乎都没见怎么胖,反而身形比较瘦削。

实际上,此乃一种表象,长期吸烟对体重的影响会产生变化。

最初,吸烟者的体重会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但随着吸烟年限的增加,吸烟带来的健康问题逐渐显现,身体的脂肪开始“堆积”,尤其是腹部。

吸烟者在中年之后,常常会面临肥胖的突然加剧,特别是当他们戒烟时。这是因为戒烟后,体内的食欲调节机制会发生变化,食欲变得更加旺盛,导致体重迅速增加。

甚至有些人戒烟后会在短时间内增重5-10公斤,这时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和运动管理,很容易让体重暴涨,成为典型的“戒烟后肥胖”。

衍生问题:为什么有些吸烟者反而看起来不胖?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有些吸烟者反而身材较为匀称,甚至看起来很瘦?此问题实则颇为复杂,其成因涉及遗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

尽管吸烟能使部分人暂时食欲减退,然而这并不表明吸烟可抑制体重。相反,长期吸烟所带来的代谢紊乱、激素水平改变,最终会影响体内的脂肪积累,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储存。

对这些吸烟者来说,虽然短期看似瘦,实际上他们的脂肪分布已经发生了变化,可能存在隐形的肥胖问题。

而这种隐形肥胖,是许多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戒烟后要配合合理饮食和锻炼,才能避免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黄玲,赵明栋,牟相,等.肺癌与肥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研究:吸烟影响饮食健康 让人爱上“重口味”食物

中新网4月8日电 美国侨报网近日刊文称,众所周知,吸烟的人面临更高的疾病和早逝风险,然而一项新出炉的研究表明,吸烟还会对人们的饮食健康造成伤害。营养专家指出,吸烟使吸烟者的味觉和嗅觉慢慢减弱,因此他们总觉得吃什么都没胃口,不自觉地去寻找更可口的食物,而这样的食物一般都配制了更多的糖、脂肪和盐。

文章摘编如下: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戒烟者和从不吸烟的人相比,烟草使用者的饮食能量密度更高。尽管吸烟的人每天吃的食物明显减少,但他们每天却需要消耗约200卡路里。

能量密度是指食物中热量与体积的比,能量密度越高的食物其热量就越多,而体积却越小。例如,一块饼干比胡萝卜更有能量。

但包括《2015美国人饮食指南》在内的许多公共卫生指导方针都建议,尽量食用能量密度较低的食物,以防止肥胖。研究人员指出,摄入更多较低能量密度的饮食也更健康,比如水果和蔬菜。

该研究者写道:“除了吸烟,不良饮食是最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而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状况与不良的饮食质量有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回顾了美国近5300人关于饮食和吸烟行为的调查数据。研究显示,不吸烟的人每克食物大约消耗1.79卡路里,戒烟者每克消耗大约1.84卡路里,而每天吸烟的人每克则消耗2.02卡路里。

对此,营养专家指出,吸烟也许并不是有意识地在改变饮食。因为吸烟者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味觉和嗅觉已在慢慢减弱,因此他们总觉得吃什么都没胃口,于是这会导致他们不自觉地去寻找更可口的食物,而这样的食物一般都配制了更多的糖、脂肪和盐,虽然口味更开胃,但都是能量密度更高的食物。

那么,吸烟者应该如何吃得更健康?尝试改善饮食质量是个好主意,特别是多吃植物性食物。但是,如果你是一名吸烟者,这可能特别困难,因为健康食品可能会让你感觉口味不佳。

研究人员还指出,改变饮食习惯有助于防止体重增加,但对于烟民而言,戒烟是第一目标。一旦戒烟,你会觉得味觉和嗅觉开始复苏,会感觉以前觉得可口的食物可能开始变得太咸或太油腻。

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BMC公共卫生》网站上。

辛辣食物摄入增加肥胖风险

为探究人群中辛辣食物摄入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肥胖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院徐倩、于波等人进行了研究。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哈尔滨市2004-2008年的横断面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纳入57555名30~79岁(男性23254人,女性34301人)研究对象。研究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人口学信息及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信息;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获取各类食物包括辛辣食物摄入信息;通过体格检查获得身高、体重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与摄入辛辣食物频率低的人群相比,摄入辛辣食物频率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在男性中增加了29%,在女性中增加了33%。与摄入微辣食物的人群相比,摄入极辣食物人群男女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0%和19%。

在男性人群中,偏好肉食,且辛辣食物摄入率及程度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高,偏好肉食/素食的饮食习惯与辛辣食物摄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偏爱辛辣食物的人更容易偏爱肉食或摄入更多能量。

研究者认为,辛辣食物的摄入可能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减少辛辣食物和肉食的摄入可能会更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摘自《卫生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