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人肥胖的危害(60岁老人肥胖的人感觉身体健康的很)

文章目录:

寿命与体重有关?研究发现:60岁以后,微胖的老人更长寿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俗语“千金难买老来瘦”,所以,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觉得瘦一点更健康。现在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饮食水平也越来越多样化,导致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的肥胖人群。减肥也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的寿命还跟我们的体重有一些关系呢。

寿命于体重有关

体重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一些老人来说,他们认为瘦一点可以减少体重给身体带来的负担。但是,殊不知由于人年龄逐渐增长,自己的身体机能也在下降,反倒给自己平白添了麻烦。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自然会变瘦,但过瘦也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肌肉减少症。一旦疾病发生,过瘦的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就会开始下降,很难抵御严重的疾病,而微胖的人却会更健康。

因此,体重适当才是寿命的关键,太胖或太瘦都是不太健康的。

研究发现:60岁以后,微胖的老人更长寿

有研究发现,人到中年,逐渐进入老年,消化功能基本减弱,吸收能力不如以前,身体慢性病的各种禁忌会导致营养不良,进而造成免疫力下降,对健康不利。但是相对于过瘦的中老年人来说,微胖于标准体重的中老年人的身体会相对更健康。

与此同时,步入中老年的中老年人由于机能下降,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他们对抗病毒是便更加吃力。相反,中老年人和体重中等的超重者可以更好地抵抗病毒。当中老年人处在健康的身体,他们可以抵抗各种疾病,更容易长寿。

那么,中老年人想要健康长寿,要怎么办更好呢?

经常做2点,维护身体健康更长寿

1.坚持运动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坚持锻炼可以帮助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排出毒素和废物,提高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中老年人坚持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因此,运动对降低血糖也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帮助纠正糖耐量,有效稳定体内血糖,预防糖尿病发生。由此可见,坚持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来说有很大的好处。

2.健康饮食

多元化饮食对健康具有累积保护作用,有助于帮助中老年人维护健康,延缓衰老,预防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疾病,增强身体抵抗力和组织细胞修复能力。多样化饮食包含多种保护因素,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素和非营养素。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身体获得所需的营养并保持健康。

60岁后,适度超重的老人,居然更健康?健康长肉2法,建议采纳

随着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富裕,餐桌上的油脂,肉类等一种食物的占比也开始变得非常多。当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而发愁的时候,就会开始考虑自己的健康问题了。

而在现今的主流观点中,肥胖自然是养生爱好者们最拒绝的。这一点本没有错,但是很多老人却同样依照着相同的观点,奉行所谓“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谚语,强迫自己吃素,少吃来减肥。妄图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但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60岁以后的老人,适当的“胖”一点,反而才更健康!

欧洲研究显示:60岁后的老人,适度超重,反而才更健康长寿?

根据欧洲老年心血管协会,从人体健康数据库中提取的600万人的健康数据统计。发现了死亡率和体重之间的微妙关系。

它们是呈现“U状”来关联的。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体重和健康的匹配度,其实是存在峰值的。过低的体重,也就是瘦,会影响到老人健康。过高的体重,也就是胖,同样如此

那这个峰值处在什么地方?根据研究人员进一步统计发现:

这里先给大家提供BML计算公式,便于大家自查: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

而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BML数值处在超重的范畴,也就是介于25到29.9之间,反而死亡率最低;也最长寿健康。比那些所谓处于标准身材,也就是BML指数标准处于18到24.9之间的。死亡率还要降低6%到7%左右

说到这,肯定有很多老年朋友,已经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一直被奉行为健康的“瘦”,和所谓的标准身材,到了60岁老年人这里,居然行不通了,这是为啥?

为啥60岁以后的老年人,体重稍微“超重”,反而更健康?

就此问题,医生总结了如下3点原因:

1)老人的身体,本来就“能吃”

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的身体,相比于年轻人,本身营养的需求就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里的器官也会老化,老化的器官,对营养的吸收效率降低,所需求的营养总量也就越高。

反之对于年轻人来说,身体器官营养吸收效率高,吃下去的食物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消耗总量也就比较少。

这样看来,老人的身体本就比年轻人更“能吃”,更需要养分,体重偏重,意味着身体能量储备充足,自然也会比瘦弱的老人更加健康。

2)老人偏重,能够减缓外伤

对于老人而言,除了一些身体里面的疾病,比如肝,心,肺,肾等,一些身体外伤,比如走哪坑碰了,摔倒了,对于骨骼和肌肉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留意消息的话,我们时常能看到新闻上报道的,某某老人走路摔倒瘫痪,一病不起之类的话题。适当的吃肉,保持偏重的体型,就相当于肌肉生长的更加发达,更加有力,对于骨骼的保护也能更好,一定程度降低了外伤的风险,老人也能更健康。

3)微胖的老人,免疫力更强

微胖的老人,饮食营养方面自然是没有亏待自己的,在这同时,微胖的老人,身体里蛋白质的摄入量也会比瘦弱的老人更高。

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蛋白质是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摄入充足,免疫系统的活性自然也能保证,免疫力更强,能够降低一系列细菌病毒感染类疾病风险,甚至能够压缩癌症的隐患。这样的老人,他怎能不健康长寿?

但是说到这里,医生得提醒各位老人,虽然微胖的老人更加健康,但是想要快速增重,暴饮暴食可不好,健康,稳步的提升自己的体重,做一个健康敦实的“老小孩”,一些方面和注意点,需要多多留心。

对于偏瘦的老人来说,怎样合理增重?医生支2招

1)增加日常饮食中蛋白质的份量

上文就有提到,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老人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想要增重的老人来说,直接摄入过多脂肪和碳水,长的都是“虚肉”,只能徒增肥胖,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蛋白质的补充,可以从肌肉,器官层面加强身体,增加肌肉量,让老人增重。常见的蛋白质补充途径,寻常的肉蛋奶皆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食用。不仅如此,肉蛋奶以外的豆制品,海鲜等,蛋白质含量同样丰富,建议尝试。

2)定时定量进餐

对于老人来说,身体对营养的吸收效率更好,利用率高,人自然也会变得更丰满,更敦实。

而我们的身体里是存在生物钟的,定时定量进餐,可以帮助生物钟制定独属于自己的消化吸收记忆,以至于在日后的饮食中,食物里的营养也能够被更加高效,快速的吸收。营养吸收效率变高,增重的目标也就更好达成。

顺带一提,在定时定量的基础上,如果过于瘦弱的老人,也可以适当增加2到3次的加餐,帮助肠胃消化系统全方位的运转,吸收能量,效果也会更好。

总而言之,老年朋友们,可不要再奉行所谓的“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关店了,长得微胖,长得健康,恰恰才是最为重要的。

寿命与体重有关?研究:60岁后微胖老人或更长寿,你体重达标了吗

“再也不减肥了。”张大爷躺在病床上喃喃自语。

张大爷今年正好刚过完60大寿,别人都说长了年纪之后瘦一点比较好,于是他从去年就开始减肥了,每天就吃点稀饭和鸡蛋,肉也很少吃。坚持了大半年之后,体重下降得果然很明显。

可是张大爷的身体骨越发吃不消了,瘦骨嶙峋,脸色发白,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到医院就医。经检查张大爷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营养性贫血,而这都是他减肥引起的。

老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很多人眼中老年人瘦一点比较好,胖了三高啥的都会找上门,可是张大爷的案例告诉我们,老年人想要健康,绝非变瘦就能做到的。

一、千金难买老来瘦?你可能想错了!

一个人的体重是由脂肪、肌肉、骨骼、血液等多个因素组成。其中,肌肉和脂肪的含量对人的体重影响较大。

1、老年人肌肉太少会怎么样?

肌肉一般占体重的1/3~1/2,人体各种运动都离不开肌肉的支持,肌肉相当于是心脏的“执行官”。但是从30岁开始,人体的肌肉量就会逐年下降1%—2%。到了80岁,将近50%的肌肉会流失掉。伴随着肌肉质量下降,肌肉力量也随之减轻。

如果把人比喻一栋高楼,肌肉就是填充墙体的砖头。当砖头损害和缺失过快,很容易发生楼体坍塌。肌肉也不例外,若是肌肉流失过快,那可能就是一种病了——肌少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王曦介绍,每个肌肉纤维都有一个神经支配,随着年龄增长,失去一些肌肉纤维响应,人们就会逐渐丧失神经纤维。年龄较大如果过于瘦弱,缺乏肌肉,就会增加摔倒、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心脏病、过早死亡的风险。

2、老年人脂肪太少会怎么样?

对于成年人而言,较为合理的成年男性脂肪含量占体重15%~18%,女性则是22%~25%。体重过瘦,对健康同样不利。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潘丹峰主任表示,一个人的体重间接反映了他的能量贮备情况。如果一个人过瘦,说明能量不足,一旦机体遭遇病菌入侵,自身的脂肪、肌肉蛋白不足以消耗,身体就会自动分解内脏蛋白,使内脏功能大受影响。

对比体重正常的老人,老人瘦弱对疾病打击的耐受性更差,恢复需要的时间可能较长

二、研究:老年人适合胖一点,60岁后微胖更长寿

胖和瘦最简单的一个判断依据便是体质指数(BMI)

BMI值=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来计算。

举个例子:身高为1.60米的成年女性,体重53公斤,体质指数=53/(1.6*1.6)=20.7,属于正常体重。

对于BMI值,考虑到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调整后的中国体重标准参考为——

正常:18.5—23.9

偏胖:24—26.9

肥胖:27—29.9

哪种体重最长寿呢?欧洲科学家经过大量调查,发现体重和死亡率其实呈一条“U形曲线”。

结果分析发现:

60岁以下,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BMI介于18.5~23.9为宜),死亡率是较低的

60岁以上,体重稍微超重(即BMI介于24~26.9之间),死亡率最低

为什么60岁后反而微胖一些好?

分析人员指出,稍微胖一点的老人,营养状态比较好。考虑到60岁以上人群罹患疾病可能性较大,适度微胖,更容易抵御疾病。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胖是要求老人体重达到微胖,而不是肥胖晋江市中医院消化内科谢安妮医师表示,老人过胖与诸多慢性疾病发展,如糖尿病、高血脂等脱不开关系,一旦患上这些病,可能会造成全身系统健康紊乱,影响寿命。

研究表明,适当体重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过胖过瘦都不是好事,微胖才是最健康。因此,老人体型微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应该“增肌,保脂”。不要光想着增加脂肪,而忽视增加肌肉。

三、肌肉长得好,长寿少不了,教你如何增肌

想要判断肌肉力量的强弱,可以通过家中测量,用自己的手进行握力测试,男性小于26kg、女性小于18kg,就可以判定为肌肉力量减退。也可以通过走路速度评估,小于0.8 m/s的速度,也可以认定为肌肉衰退

那么问题来了,发现肌肉力量大不如前,如何进行增肌?

1、肉、蛋、奶、豆不要少

吃足量的肉,补充优质蛋白;多吃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产品,如海鱼、海藻等;养成喝牛奶吃鸡蛋的习惯,这些高蛋白饮食,可以为我们提供合成肌肉蛋白质所必需的原材料。

2、增加户外活动,晒太阳补钙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作用于人体皮肤,使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被吸收入血并先后经过肝、肾代谢即变成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既可促进钙、磷吸收,又能直接调整骨代谢。

3、增加抗阻运动

每周三次或以上的抗阻锻炼,包括哑铃、弹力带、举沙包等,每天20—30分钟,充分唤醒肌肉活力,保持肌肉组织的活性。

肌肉的流失看似对健康影响不大,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将会伴随贫血、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老年健康。所以老来瘦不一定长寿,有肌肉,才有“老来寿”。#养老人上头条##健康明星计划##健康2022#

参考资料:

[1]《【涨姿势】体瘦未必长寿 老人也需增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10-26

[2]《瘦弱的老人要增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20-10-15

[3]《晚晴聚焦 | 老年人该减肥吗?咱厝医生解析何为健康身材》.晋江市中医院.2022-0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