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肥胖的危害视频(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文章目录:

胖是福?专家:儿童肥胖危害大

目前,在世界各地,儿童肥胖相当普遍。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标志。其实这看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孩子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体重标准,超过这个标准10%就是肥胖。儿童肥胖与否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其喂养的认知程度。

肥胖对于儿童的危害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很清楚,有的还认为胖比瘦好。儿童肥胖病不仅是一种人体外观形象,它对儿童的近期影响表现在,因体重的增加而身体笨重,行动迟缓,动作不灵活,容易发生意外。肥胖儿童体内脂肪过多,可使氧气消耗量增加,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影响学习效果。

肥胖儿童易患成人病

肥胖儿童容易发生性早熟,甚至产生高血脂、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等,甚至发生2型糖尿病。这些过去是成年人“专利”的疾病,现在在儿童中也并非少见的。

根据对一组9~12岁肥胖儿童的检查显示:已有2型糖尿病者占3.8%,糖耐量异常者(糖尿病前期状态)占5.7%,高血脂占13.2%,高胰岛素血症占69.2%,肝功能异常占9.4%,以上表明2/3的患者均有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异常极易发生2型糖尿病。

一些肥胖儿童虽然暂时没有病理改变,但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痛风、乳腺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肥胖儿童常常可因过度肥胖而影响一生的健康,给本人和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压力,因此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许多好心的父母常常采用填鸭式的喂养方法,劝食、诱食,甚至逼食等手段,很多成年人也都是以给孩子买各种美味食品来表示自己的爱心,儿童也很容易被各种美味食品所诱惑,养成吃零食的习惯。这样不用多久,他们就会营养过剩,体内蓄积越来越多的脂肪,因而导致肥胖。

长大后易成大胖子

儿童期肥胖,可促进脂肪细胞数量增加,使其到了成年期更容易肥胖,并且大大增加减肥的难度。儿童一旦肥胖,由于体内脂肪比例增高,酸性代谢产物排泄不充分而蓄积量增大,儿童会经常感觉疲困乏力,贪睡,不愿活动;又因为肥胖导致水、糖、脂肪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而出现异常饥饿感,表现为嘴馋而特别贪吃。这样就容易促成儿童惰性的养成,变得既贪吃又贪睡,形成越来越胖,越胖毛病越多的恶性循环。

越是肥胖,越是贪食,越是懒惰,越不愿运动,失去儿童那种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儿童肥胖,长大后90%会变成大胖子。

肥胖还会引起相关疾病

部分儿童会因肥胖导致性发育障碍,男孩出现隐睾,乳房膨大等性器官和性征发育障碍;女孩则出现性早熟或月经异常,导致其成年后的性功能障碍和生殖无能。肥胖还可以影响儿童的头型发育,出现愚蠢型倾向。还容易长成X形或O形腿,扁平足。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过度肥胖导致呼吸系统功能下降,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大脑皮层缺氧,儿童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肥胖会使儿童的心理压力增大。由于肥胖,易引起体型变化,体力下降以及肥胖后各种令人难堪的症状,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形成自卑、孤僻以及人格变态,导致儿童严重的心理发育障碍。

儿童期的肥胖,经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正常的体重有利于儿童循着正常的发育过程生长发育。尽可能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儿童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如果儿童期的肥胖延续到成人期再作减肥治疗,部分已经造就的发育影响则无法完全恢复。所以,做父母的应注意,如果孩子肥胖,应尽早采取有效的减肥措施,不要延误孩子治疗肥胖的时机,酿成孩子终生的遗憾。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儿童肥胖危害大!医生支招科学饮食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目前,儿童及青少年因肥胖患病率上升,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赵红梅提醒道,家长不要过度喂养孩子,以免造成儿童肥胖发生。

这是由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的小胖墩瘦身夏令营,旨在帮助8至14岁肥胖青少年儿童集学习科学减肥知识、科学运动训练、健康营养膳食(受访单位供图)

赵红梅表示,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长期过量饮用含糖饮料、缺乏体育运动都可能造成肥胖。肥胖容易诱发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家长应鼓励孩子适度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吃动平衡。

“近年来,我们接诊了很多因过度摄入奶茶等含糖饮料的儿童,这些儿童不仅体重超标,还出现了糖尿病前期的症状。”赵红梅说。

孩子们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的小胖墩瘦身夏令营营区内(受访单位供图)

对此专家建议,合理饮食,避免肥胖发生。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是要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并可搭配菌藻类食物,合理摄入水果,注意果汁不能替代鲜果;二是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比如鱼、禽、蛋、瘦肉等;三是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足量饮水,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食用零食,避免晚上吃得太饱,造成消化不良。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摄入过多高油脂、高糖的食物,要让青少年儿童保证“吃动平衡”。

赵红梅提示,针对超重青少年儿童如何合理减重的问题,目前保持合理饮食和锻炼是主推方法。青少年儿童瘦身不能盲目强调减重,应在确保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基础上科学瘦身,可以选择慢跑、慢走、健身操、游泳、跳绳、呼啦圈等有氧运动项目。应避免孩子脂肪增加过快,多让孩子吃新鲜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避免摄入过多咸菜、腊肉、咸蛋、罐头食品等。鼓励孩子适度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吃动平衡,避免发生单纯性肥胖,增加患病风险。

编辑/谭卫平

孩子吃得多≠长得好,儿童肥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在很多长辈的观念里,孩子吃得多、养得胖就等于有福气,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念。体重的监测是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基本指标,家长们往往比较关注儿童体重的低下而忽略了肥胖。

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肥胖与青春期肥胖乃至成年肥胖高度相关。很多肥胖孩子的体重增速峰值是在2-6岁期间。2岁时就肥胖的孩子,仅有一半可以在进入青春期后摆脱肥胖,而3岁时肥胖的孩子,有近9成在进入青春期后仍是超重或肥胖。

儿童时期有两个脂肪组织增长的敏感期,第一个是在1岁以内,第二个是在青春期前。1岁以内时脂肪组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第二个时期,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肥胖儿童的脂肪体积和脂肪细胞数目比体形正常的同龄人更大、增长得更多。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传统错误观念: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吃得越多长得越快,过多的给孩子补充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结果反而造成孩子身体负担;还有一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儿童肥胖的危害,觉得孩子胖点没关系,以后长个子了自然就瘦下来了,结果耽误治疗干预时间。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多肥胖儿童的家庭饮食以肉、蛋、鱼为主,烹饪方式多煎、炸、炒,粗粮、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进食少。大部分儿童都喜欢吃甜、油炸的食物,如糖果、饮料、汉堡、薯条、炸鸡等,这些食物含热量很高,过多摄入,容易引发肥胖。儿童的运动时间太少,久坐不动使脂肪越积越多,导致肥胖。

遗传因素:肥胖发生年龄越小、风险越大,遗传因素导致的可能性越大。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激素缺乏症性腺功能减退、高胰岛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下丘脑-垂体病变等。

内环境的改变:肠道菌群变化能与肥胖的发生相关。

精神心理因素:如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等,可导致儿童过量进食。

药物影响: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等。

肥胖对身体的影响

出现各种高指标:如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脂异常。

引起肝病的发生:肝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升高。

导致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肥胖患者过多脂肪沉积在颈部,颈围直径增加可导致上气道狭窄,致睡眠时上呼吸道机械负荷增大,气道变窄、塌陷和气流阻塞,导致呼吸暂停。

影响孩子未来身高:一方面肥胖脂肪增加,脂肪细胞会分泌少量雌激素,雌激素多会促进骨龄增长,骨骺提前闭合影响身高长高。另一方面肥胖者血糖水平高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影响生殖系统发育:肥胖女童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率上升。肥胖男童因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影响雄激素分泌,可能出现阴茎、睾丸发育不良。肥胖还可以导致成年后的不孕、不育等。

造成心血系统的危害: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就可发生动脉内膜脂肪堆积和纤维斑块形成,肥胖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肥胖是儿童罹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引发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发生冠心病,从而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

影响孩子关节发育:容易出现下肢关节疼痛、下肢对齐不良、骨折等。

影响心理健康:肥胖会进一步引发孩子自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如何做好儿童体重管理?

专业评估:先由儿童保健门诊医生对肥胖儿童进行全面评估,以判定儿童肥胖发生的病因,是否合并肥胖相关综合征的症状,以及对肥胖儿童进行潜在并发症的评估。

系统化治疗:对于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肥胖或伴有肥胖并发症的儿童,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或相应的并发症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进行饮食调整;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进行睡眠干预。

儿童期是个动态成长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高、体重及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特点。孩子6岁前的健康,可左右其一生的成长,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困扰孩子一生。(通讯员 曹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